“龙门”级“撼地”一号试验箭的首次联合点火测试成功,极大地鼓舞了星辉司乃至整个帝国的士气。那撼动大地的咆哮,如同宣告着一个新时代的序曲。然而,通往星空的路上,从不缺少意外与挑战。
就在“巡天眼”火星探测星槎进入最后的总装测试阶段,预定于近期择机发射时,一场罕见的、规模巨大的雷暴云团,正从西北方向朝着陇西基地缓慢移动。观测云气的官员将急报送到了徐彭岳的案头。
“徐侯,据测算,此雷暴云团覆盖广,强度大,预计两日后将影响基地上空。期间恐有强风、暴雨及密集雷电,绝非‘巡天眼’发射之良机。”官员忧心忡忡地汇报。
发射窗口的选择,是星槎发射中最精妙的艺术之一。不仅要考虑目标天体(火星)的相对位置,还需考虑天气、太阳活动等诸多因素。“巡天眼”的发射窗口本就狭窄,若错过此次,下一次合适的窗口需等待数月之久。而“天宫一号”核心舱的发射计划,也紧密衔接在“巡天眼”之后,拖延将引发连锁反应。
徐彭岳盯着堪舆图上那团用朱笔标注的巨大阴影,眉头紧锁。提前发射?星槎尚未完成最后一项关键的系统联调,风险未知。推迟发射?时间不等人,朝堂上那些刚刚被压下去的质疑声,恐怕会再次抬头。
就在他权衡利弊之际,徐福又揣着他的“灵应寻矿罗盘”跑来了,不过这次他不是来找矿的。
“师弟!贫道观测天象,此雷云非同小可,内蕴暴烈‘天雷精气’!”徐福一脸严肃,指着罗盘上狂乱摆动的指针,“若‘巡天眼’强行升空,恐遭天雷亟击,万劫不复啊!”
“师兄有何高见?”徐彭岳知道,徐福虽然时常不着调,但在能量感应方面,有时确有独到之处。
“高见谈不上,”徐福掏出一张画满了扭曲符文的黄纸,“贫道可于发射架周遭,布下‘引雷导气阵’,将此‘天雷精气’疏导引入地下,或可保星槎无恙!只需九九八十一面青铜阵旗,辅以……”
“不行。”徐彭岳果断拒绝。在精密敏感的星槎发射场附近搞这种大阵仗,谁知道会不会干扰到星槎上脆弱的星辉符阵和控制系统?风险比雷击本身可能还大。
徐福碰了一鼻子灰,嘟囔着“不识好人心”,又跑去研究他的“避雷仙丹”了。
与此同时,朝堂之上也收到了消息。公子贞等人果然再次发声。
“陛下,天象示警,雷云压境,此非吉兆。‘巡天眼’乃帝国心血,若因强行发射而毁于天雷,岂非徒劳?臣以为,当顺应天时,延期发射,方为稳妥之道。”公子贞的奏对,得到了一批保守官员的附和。
李斯亦持谨慎态度:“天威难测,徐侯虽精于格物,然与天相争,恐非智者所为。延迟数月,虽耗时费日,胜于一朝尽毁。”
压力再次汇聚到徐彭岳身上。
关键时刻,嬴雪华再次展现了她的智慧与担当。她并未直接反驳延期论,而是向始皇呈上了一份详尽的报告。
“父皇,儿臣查阅典籍,询问畴人(古代天文官),并综合星辉司观测数据。此次雷暴,虽声势浩大,然其核心能量聚集于中高层云系,近地面风力虽强,但尚在‘龙门’发射架设计承受范围之内。真正威胁在于雷电。”
她话锋一转:“然,徐侯已有应对之策。星辉司已紧急为‘巡天眼’及发射架加装‘避雷引线’,此乃格物之理,以铜铁之良导,将天雷之威引入大地,原理清晰,并非虚无缥缈之仙法。且,据徐侯测算,雷暴云团移动轨迹存在变数,其最强雷暴区可能恰好与发射窗口错开数个时辰。”
“故而,儿臣以为,与其坐失良机,不如周密准备,冒可控之风险,行开拓之壮举。帝国星海之梦,岂能因一片乌云而却步?”
嬴雪华的陈述,有理有据,既承认了风险,又提出了科学的应对方案,并强调了机遇。她巧妙地将“与天相争”的敏感话题,转化为了“利用格物之理规避天象风险”的技术问题。
始皇端坐于上,目光扫过殿中群臣,最终落在虚空处,仿佛穿透了咸阳宫的穹顶,看到了那阴云密布的陇西天空,也看到了那蓄势待发的“巡天眼”。
“星海之路,岂能一帆风顺?”始皇的声音平静而充满力量,“既有应对之策,便依徐彭岳所请,按原定准备发射。朕,要亲临陇西,观看‘巡天眼’如何刺破这重重雷云!”
圣意决断,再无异议。
陇西基地,进入了发射前最紧张的倒计时。所有工作都在与时间赛跑,与天气博弈。避雷设施被反复检查,发射架进行了加固,星槎进行了最后的防水密封和电磁屏蔽处理。
徐彭岳几乎不眠不休,坐镇指挥。徐福也难得安静下来,不再捣乱,只是拿着他的罗盘,不时观测着云气,嘴里念念有词,似乎在计算着什么。
发射当日,清晨。铅灰色的云层低垂,空气中弥漫着潮湿与压抑。狂风呼啸,卷起地上的沙尘。远处天际,已有隐隐的电光闪烁。
巨大的“龙门”运载星槎,如同一位沉默的巨人,屹立在狂风中的发射架上。“巡天眼”探测器被妥善地安置在它的顶端,等待着命运的旅程。
始皇的御驾亲临,让基地的气氛更加凝重而肃穆。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着那个关键的时刻。
“一个时辰后,发射窗口开启!”观测员大声报告。
然而,此时的风速已经逼近临界值,远处的雷声也越来越近。
徐彭岳看着实时气象数据,手心沁出汗水。是冒险发射,还是最终放弃?
就在他难以决断之际,徐福突然跑了过来,低声道:“师弟,贫道以罗盘感应,那雷暴核心,似乎被一股莫名的气机引动,偏移了数里!接下来半个时辰,乃此地‘雷气’最弱之时!机不可失!”
徐彭岳深深看了徐福一眼,此刻他选择相信这位师兄那玄乎其玄的感应。
“传令!发射程序进入最后准备!目标窗口,准时发射!”徐彭岳的声音通过扩音符阵,传遍整个指挥中心。
命令下达,最后的流程启动。燃料加注,系统自检……每一个步骤都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五、四、三、二、一!点火!”
随着指令长一声令下,“撼地”级底部喷吐出十二道炽烈的光焰,巨大的轰鸣声瞬间压过了风雷之声!庞大的箭体微微震动,然后挣脱大地的束缚,缓缓上升,速度越来越快,如同一支逆天而行的金色巨矛,悍然刺入那浓密的、电光隐现的乌云之中!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紧紧盯着那消失在云层中的光点。
数息之后,云层之上,传来更加沉闷而持续的轰鸣!那是第二级“巡风”成功点火的声音!
光点穿透了云层,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继续向着更高、更远的天际攀升,最终化作一颗明亮的“星辰”,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尽头。
“星箭分离成功!‘巡天眼’已进入预定轨道!”
捷报传来,指挥中心爆发出震天的欢呼!成功了!在雷云的威胁下,“巡天眼”成功启程!
始皇立于观礼台,仰望着那“巡天眼”消失的方向,脸上露出了难以察觉的微笑。
徐彭岳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浑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他看向旁边同样一脸兴奋的徐福,难得地投去了一个感激的眼神。
徐福捋着并不存在的胡须,得意道:“看吧,贫道就说,那雷气被引开了……”
帝国的第一颗深空探测器,已然启程。它的目标,是那颗红色的星球,以及可能隐藏在其上的、关乎宇宙奥秘的线索。而地面上的人们,在经历了雷云下的惊险一搏后,信心空前高涨,开始将目光投向下一项更宏伟的工程——“天宫一号”的发射组装。
星海之梦,初啼响亮,前路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