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菜春秋

用户84123374

首页 >> 豫菜春秋 >> 豫菜春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爹爹开门,我带剧本来救全家了 孕期掉眼泪,佛子轻哄娇妻放肆宠 疯批小师叔她五行缺德 娇软戏精美人,靠许愿宠冠后宫 穿到八零家属院:撩的兵王心尖颤 真千金被读心后,人设崩了 我绑定位面超市后,国家赢麻了 六零:缺德女配在线夺笋 让你随军,没让你成为家属院核心 浮光三千里 
豫菜春秋 用户84123374 - 豫菜春秋全文阅读 - 豫菜春秋txt下载 - 豫菜春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8章 初逢知音:李明远遇陈静雅,论道豫菜传承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座谈会上午场一结束,水晶吊灯熄灭一半,穹顶瞬间暗成傍晚。人群像退潮的浪,哗地涌向走廊。

李明远被夹在两块“白衬衫”之间,胸口闷得发紧,索性侧身溜出侧门。

侧门外是一条窄廊,穹顶低,灯光旧,像被主会场遗忘的支流。

空气里飘着陈旧地毯的羊毛味,还混着一丝丝极淡的纸墨香——来自靠墙而立的那个女孩。

她穿淡青色亚麻连衣裙,背一只洗得发白的帆布包,鞋带一只系了蝴蝶结,一只随意打死扣。

此刻正垫脚凑近壁灯,在笔记本上速记,睫毛在脸颊投下两排小扇影。

李明远本能地放轻脚步,却还是惊动了她。

女孩抬头,目光穿过刘海,像一枚温凉的玉坠落在他的眉心。

“抱歉,打扰。”他点头致意。

“没事。”女孩笑,声音不高,却带着史书里走出来的从容。

李明远瞥见那页纸的抬头:

《豫菜历史溯源——彭祖、伊尹与中原味觉体系》

心脏像被筷子戳了一下:竟然有人用“体系”这么宏大的词,形容他锅里那些咸汤酱骨?

“你是……与会代表?”女孩先开口。

“嗯,明远楼,李明远。”他指指胸卡,才发现卡片又反了,“李建国”三个黑字像偷窥。

“明远楼?鼓楼街那家?我上周刚去踩点,可惜门关着。”

“上周我爹住院,歇业。”

“原来如此。”女孩合起笔记本,伸出右手,“我是陈静雅,河师大历史文化学院2022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原饮食史。”

“饮食史?”李明远握她的手,掌心碰到一层薄茧——是长期翻古籍留下的磨痕。

“对,很多人听成‘食品’,其实我做的是‘吃的过去’。”

“过去能吃?”

“当然,过去的味道,藏在文献里,也藏在你的老汤里。”

一句话,把李明远逗笑,也把距离削成薄片。

两人索性倚墙深聊。

壁灯昏黄,飞虫扑火,发出细微的噼啪,像为这场对话打节拍。

“上午凌老提到‘菜系母菜’,你怎么看?”陈静雅问。

“我爸说,豫菜是‘妈’,其他菜系是‘娃’,可妈老了,没人养。”

“比喻粗粝,道理不糙。”她笑,“我导师更极端,他说豫菜是‘源代码’,唐宋以后所有味觉App,都调用它的函数。”

李明远被她的话点燃,掏出手机,点开录音:“能……再说一遍吗?我回去当口号。”

“别口号,先史实。”陈静雅把笔记本垫在墙上,写下一行小字:“彭祖制雉羹——中国文献记载第一羹。”

“《楚辞?天问》王逸注:‘彭祖斟雉羹,帝尧飨之’。雉羹就是野鸡汤,加粳米、薏仁,中原人最早把‘鲜’写进食谱。”

李明远咽口水:“野鸡汤我喝过,小时候我爷逮过斑鸠,熬汤滴香油,香到邻居敲墙。”

“那是味觉基因在召唤。”

她翻页,又写:“伊尹说汤——以滋味说天下。”

“《史记?殷本纪》载,伊尹‘负鼎俎,以滋味说汤’,他把烹饪原理映射到治国:‘调和五味,治大国如烹小鲜’。这是中原人第一次把味道政治化,也系统化。”

李明远插话:“我爹常说,豫菜讲究‘五味调和,咸鲜为本’,我一直当口头禅,原来祖师爷是伊尹?”

“对,所以豫菜不是‘没特色’,是它把特色藏在了底层逻辑,像操作系统,不靠图标取胜。”

这一句,让李明远醍醐灌顶。

他想起网上那些“黑”豫菜的帖子:“咸乎乎、黑乎乎、黏巴巴。”

此刻,这些词在他耳朵里,变成了“系统参数”——只是用户界面太久没更新。

陈静雅接着说:“李师傅,我的毕业论文是豫菜的历史传承与振兴。之前查资料时,看到明远楼是老字号豫菜馆,还做得出正宗扒广肚。资料里还说,正宗豫菜扒广肚,要经过泡、焯、煨、扒四步,光煨制就需要一个时辰,是真的吗?”

李明远的心里,也不由得生起了暖意:“是真的,你对做豫菜感兴趣?”

“不止是感兴趣,我觉得豫菜太可惜了。”

陈静雅翻开笔记本,里面记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还有几张老照片,“我查资料的时候发现,豫菜的历史比鲁菜、川菜都早,伊尹在商丘创‘五味调和’的烹饪理论,是中国最早的烹饪理论;北宋的时候,汴京的豫菜更是到了鼎盛时期,《东京梦华录》里记了上百种豫菜,可现在呢,提起八大菜系,没人记得豫菜,好多老豫菜都失传了。”

她语气里带着一点惋惜,又看向李明远:“我之前去了好几家老字号豫菜馆,要么改做了川菜、湘菜,要么就把豫菜做得简化了,像扒广肚这种费功夫的菜,几乎没人做了。没想到明远楼还在坚持做正宗的豫菜。”

李明远听着陈静雅的话,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

这些年,他听多了“豫菜过时了”“做豫菜不赚钱”的话,连家里人都劝他改弦更张,还是第一次有人跟他说“豫菜可惜了”,还特意为了豫菜的传承来做研究。”

陈静雅又拿出笔记本,继续跟李明远聊豫菜的历史:“明远哥,我在资料里看到,扒广肚最早的时候叫‘扒鱼肚’,北宋的时候,宫里的厨师用鱼肚和高汤煨制,后来到了民国,才改成用广肚,还加了火腿、瑶柱提鲜,是这样吗?”

“没错,你查的资料很细。”

李明远笑着点头,“我爷爷说,民国的时候,‘又一新’的扒广肚,还要在最后淋上一层鸡油,这样菜端出去的时候,油光锃亮,香味更浓。不过现在人讲究健康,我就把鸡油换成了少许香油,味道也不差。”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

聊得正热时,陈静雅忽然叹气:“可惜,很多老菜谱断档了。

《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汴京有‘入炉羊’‘洗手蟹’,可具体做法,今天只能猜。

明清以后,豫菜馆又极少留文字,全在师傅脑子里,师傅一走,菜就‘死’了。”

李明远心头“咚”一声,像被擀面杖敲了面案。

“我家里……好像有本老菜谱。”

“真的?”陈静雅眼睛刷地亮起,比壁灯还炽。

“我爷传给我爸,我爸锁在衣柜夹层,用牛皮纸包着,纸都脆了。

上面全是毛笔字,草书,我认不全,连封面都缺了半页。”

“能……让我看看吗?”

“当然!”他生怕她反悔,“你帮我破译,我请你吃套四宝。”

“成交。”

两人当场互加微信。

她的昵称是“静雅?食史”,头像是一枚宋代影青瓷碗。

他的昵称是“明远楼少东家”,头像:一口老汤锅。

添加成功那刻,走廊尽头恰好钟声响起,像给这场“跨学科联盟”敲章。

下午的会议即将开始,人群重新回流。

陈静雅把笔记本抱在胸前,忽然正色:“李师傅,我得先提醒你——老菜谱不只是‘秘方’,它可能牵涉宗族史、商业史,甚至政治史。整理过程,要敬畏,也要保密。”

“明白。”

“另外,我申请的是校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课题,如果菜谱价值够高,我可以申请经费,做高清扫描、成分还原、甚至3d建模。到时候,版权仍归你家。”

“3d?听着像给菜谱拍ct。”

“差不多,让老菜在数字世界‘复活’,再回厨房。”

李明远深吸一口气,伸出右手:“合作愉快。”

“愉快。”

两人掌心相贴,温度交换,像完成一场小型“点火仪式”。

座谈会结束,天色向晚。

陈静雅要赶回学校参加组会,李明远得去医院送饭。

两人在宾馆门口分道。分手时,两人似乎心有灵犀,感觉亲近了很多,称呼也就改成直呼其名了。

“静雅,我晚上把封面拍照发你,你先看看年代。”

“好的,明远,我回宿舍就翻《中国菜谱版本考》。”

“老菜谱如果真是孤本,你得请我喝胡辣汤,加两勺小磨香油。”

“两勺不够,给你三勺!”

她笑着跳上公交,车窗摇下,青裙被风吹成一朵朝外开的牵牛花。

医院长廊,灯光惨白。

李建国听完儿子“奇遇”,眼角褶子像扇子打开。

“那本菜谱……你爷临终前说过,是光绪年间刻本,祖上在开封‘聚春园’当过炉头。”

“聚春园?清末开封三大饭庄之一?”

“对,后来战乱,铺子被炸,你祖挑着担子南下,把菜谱缝进棉袄,才留住根。”

李明远喉咙发紧,仿佛看见一百四十年的尘埃,在灯光里缓缓落下。

“爹,我打算让陈静雅做数字化,再学其中可落地的菜,做成‘明远楼?光绪系列’。”

“成!”李建国用力吐字,氧气管里起了一层白雾,“记住,别整虚的,先复刻一道,让客人吃到光绪。”

“收到!”

父亲抬手,比了个“七”。

李明远笑:“又是七星?”

“不,这次……是七代。

咱家七代厨行,不能断在咱手里。”

灯光下,老人目光炯炯,像两口重新被擦亮的铁锅。

回到出租屋,凌晨一点。

李明远洗净手,戴上一次性手套,从衣柜夹层捧出那本菜谱。

牛皮纸脆得掉渣,他每翻一页,都先深呼吸。

封面缺半页,剩余墨迹里,隐约认出“聚春园厨下记”六个隶字。

内页毛边,纸色如老酱油,蝇头小楷间杂朱笔圈改:

“取母鸡一只,削胸骨,留尾椎,填海参、笋尖、火腿丁……”

“和面,用滚水七成热,三转三揉,静置一炷香……”

“炸核桃,油须五成热,声如蝉鸣,色似琥珀……”

他拍封面、拍内页,发微信给陈静雅。

30秒后,对方回:“聚春园厨下记?!学界一直以为失传了!你先稳住,我明天带着导师田教授过去!”

李明远盯着那串感叹号,像被热油溅了手背,疼且兴奋。

他轻轻合上古籍,对着封面喃喃:“老伙计,睡了百年,该醒了。”

窗外,月色落在封面上,像给光绪年间的那盏炉火,披了一层新盐。

第二天清晨,师大历史文化学院。陈静雅把导师田教授拉到走廊,手机里的照片放大、再放大。

田教授手抖得差点摔了保温杯:“丫头,这是真迹!省博只有零页残卷,他家竟有整本!”

“学生请求带扫描仪、无影灯、恒温箱下去,做数字化抢救。”

“批准!另外,向科技处申请‘非遗数字复原’专项,经费……先报50万!”

陈静雅立正:“明白!”

她转身,给李明远发语音,声音压不住的雀跃:“明远,准备迎接‘学术天团’!记得买胡辣汤,三勺香油!”

此刻,躺在医院病床的李建国,同时收到儿子短信:“爹,咱家菜谱,可能要上省博了。”

老人盯着屏幕,氧气面罩里泛起一层雾气,像老汤即将滚开。

他伸手,颤颤巍巍在床单上画圆——圆,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武道凌天 我一个神豪,当渣男很合理吧 虚空塔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我不是戏神 我接受联姻离开后,言总哭红眼 天灾第十年跟我去种田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庶得容易 绍宋 明尊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官运:从遇到美女书记开始 庶子夺唐 重生宝可梦,从独角虫开始 蛊真人 道士不好惹 快穿之病娇男二黑化了 修仙路人未还 
经典收藏虚空塔 抗战时期!我在四零靠空间开挂 重生七零:知青在北大荒 带空间穿越六零:抄光仇家去下乡 七零:娇娇军嫂搬空仇人钱财养崽 军嫂重生,夺回千亿空间去随军 爹爹开门,我带剧本来救全家了 穿越六零年代:我有了首都户口 我无限回档,洞悉所有底牌 快穿,我是年代文的悲惨炮灰 末世女穿越年代的肆意生活 四合院:带着仓库来到1959 开局59年,人在南锣鼓巷 杀手穿六零暴揍极品去下乡 谍战:我其实能识别间谍 喂!宿主!叫你生子没叫你攻略 盗墓:齐家的小神棍会养鬼 胎穿七零:大佬心尖白月光 瑾色香江:四合院里的少年梦 领导们,我这个小警太难了 
最近更新朱砂痣成了心头刀 伏魔山海:从镇妖塔开始登神 斗罗之我是剑神 凡人踏天之欲与天齐 女帝的百万倍修为分割术 史上最差生 李安寻仙传 魔帝归来,世界震颤 青铜血契:十二时辰镇龙劫 星际神医他靠吃瓜爆红 寒门青云:穿越知否之逆袭路 封杀十年,弃女逆袭成国际巨星 九龙拉棺:我以荒古圣体称尊 中二少年与毒舌师傅的驱邪之旅 修仙从六脉神剑开始 清梦似锦 同越:白厄,为了翁,成为大君吧 名义:汉东水很深?我带飞高育良 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 惨死后宅,重生归来夫人她杀疯了 
豫菜春秋 用户84123374 - 豫菜春秋txt下载 - 豫菜春秋最新章节 - 豫菜春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