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屏幕上的货运区进度条停在“地基浇筑完成78%”处,陈御风指尖划过时间轴,将光标锁定在“全货机坪扩建”项。他起身时未关设备,直接穿过长廊走向调度中心,脚步沉稳。
十分钟后,三大国内货航代表同时抵达指挥中心。为首的中年男子递出文件:“我们联合提议,夜间二十二点至次日六点的货运窗口由三家平分,其他单位暂不接入。”他语气平静,但用词强硬,“若无法保障运营稳定性,我们将重新评估枢纽布局。”
陈御风站在主控屏前,没有接文件。他调出过去七十二小时的货流热力图,叠加系统签到所得的国际物流趋势模型,画面瞬间切换为动态推演:未来半年内,中俄跨境货运量预计增长三百个百分点,现有停机位将在一百零八天后饱和。
“你们要的是时段。”他说,“我要的是生态。你们能带来多少增量?他们——”他指向窗外远处正在施工的货运区,“已经来了。”
话音落下,他拿起通讯器:“启动全息部署,目标坐标F-9至G-12。”
深夜十一点三十七分,雨刚停。泥泞的工地上,数台投影装置自动校准。一道蓝光自地面升起,迅速勾勒出五座巨型机库轮廓,顶部标注“安-124专用停泊位”,下方滚动显示建设周期与承重参数。雨水顺着投影边缘滑落,在灯光下泛着冷光。
陈御风带队步行进入区域,身后跟着三名货航代表和两名随行技术人员。他指着远处仍在作业的地基坑道:“这些不是为现有运力准备的。明年一季度,五家国际全货机运营商将正式入驻,包括乌克兰安东诺夫、德国汉莎货运、俄罗斯空桥航空。”
“凭什么?”一名代表脱口而出。
“凭这个。”陈御风抬手,全息图切换为空域调度模拟界面,三条新增跨境航线在三维地图上延伸,交汇于西部机场。“成都—莫斯科直飞通道已获俄联邦航空管理局备案,代码共享机制实时对接。你们看到的是地基,我看到的是节点。”
他转向三人:“你们想垄断夜间窗口?我可以告诉你们,未来百分之六十的高附加值货物将在凌晨四点前完成装卸转运。不是因为你们需要,是因为欧亚陆空联运的时间窗就在这几个小时。”
一人还想开口,塔台通报声突然响起:“波音747-8F备降申请已批准,机型载重符合新建货坪标准,预计十五分钟后落地。”
陈御风点头,未作停留,径直走向新建货机坪边缘。其余人紧随其后。
两分钟后,重型运输机破云而下,起落架触地时激起一片水雾。它平稳滑行至指定位置,舱门液压开启的轰鸣撕裂夜空。紧接着,一条鲜红横幅从货舱顶部自动垂落,上书“中俄航空快线首航·西部枢纽”十个大字。现场记者与工作人员早已等候多时,闪光灯密集亮起。
陈御风立于雨中,藏青色夹克已被打湿,肩线处颜色加深。他望着舱内开始卸货的团队,宣布:“从今天起,西部机场不再只是客运中转站,而是欧亚空运动脉的心脏。”
一名货航代表低声问身旁同事:“还能谈时段分配吗?”
“按AI动态系统排队,谁先申报,谁优先。”陈御风回了一句,目光仍停留在货机尾翼的涂装上。
那人张了张嘴,最终沉默。
监控室内,赵天翔盯着屏幕上的红色横幅,手中水杯猛然砸向桌面。玻璃碎裂声惊动助理,但他未回头。屏幕上不断刷新的数据流显示:该航班搭载精密仪器、冷链医药及军工配套组件共三百一十七件,目的地覆盖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芬兰三国中转仓。
他快速调出内部通讯记录,删除本地缓存,随后拨通加密线路:“他们已经开始整合陆空联运节点,原计划需重新评估。”
通话结束,他摘下领带夹,取出微型摄像头,投入桌角碎纸机。金属碎片落入容器底部时发出短促撞击声。
货运调度室里,陈御风已接入首航货物清单系统。他扫视条目,手指在“高精度陀螺仪模块”一项停留两秒,随即标记为“一级监管物资”。系统提示:【签到地点:西部机场货运核心区,贡献值+120】。
全息投影在远处逐渐消散,但起重机仍在作业,强光刺破夜幕,照在尚未铺设完成的水泥路面上,积水映出扭曲的光影。
他调出明日航班计划表,将两架临时申报的货机插入凌晨三点时段,备注栏写明“测试分布式调度响应效率”。然后打开内部通知模块,发送指令:“通知安检技术组,明日九点前提交新型x光穿透算法验证报告。”
一名调度员上前汇报:“俄航工作组后天上午十点到,是否安排接机?”
“不用。”陈御风说,“让他们直接去t3俄语专区,看我们怎么处理他们的第一批中转货物。”
对方记下,转身离开。
陈御风站在操作台前,再次查看货机舱内实时画面。一名工人正搬运一个银灰色箱体,标签显示“低温存储·禁止倾斜”。镜头拉近,箱体角落有细微划痕,防护层略有破损。
他按下通话键:“暂停L-4区域卸货,派质检组携带频谱检测仪到场。”
指令下达后,他转身走向门边,左手轻触腕表内侧。思维指令同步触发:【检索未来二十四小时潜在干扰源,重点筛查通信频段异常波动】。
系统无声响应。
他推开调度室门,走廊灯光落在他半边脸上。右眉骨旧疤在明暗交界处形成一道细线。
门外,一辆工程车正驶向材料堆放区,车斗里码放着成捆的钢筋,表面涂有淡黄色防锈涂层。司机戴着普通安全帽,但在经过监控盲区时,右手曾短暂离开方向盘,伸向副驾座位下方。
陈御风脚步微顿,视线扫过车牌号,记下末两位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