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又一口田

首页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唐之最强酒楼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仙人只想躺着 衣冠不南渡 乱世:多子多福,开局收留姐妹花 重生藩王:我有一款辅助系统 民国之谍影风云 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 第一权臣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又一口田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全文阅读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txt下载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08章 商路通达稻粱肥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长安的秋阳晒得政事堂的铜鹤泛出暖光,李瑁铺开的《大唐经济方略》上,朱砂笔圈出的“江南商埠”“西域互市”“关中水车”三个词格外醒目。案头堆着各地送来的物产:岭南的蔗糖凝结成琥珀色的方块,蜀地的新茶带着雨后的清香,最惹眼的是块巴掌大的胡椒,用波斯锦缎裹着——这是广州港刚到的新货,价比黄金,却比去年少了三成关税。

“殿下,这胡椒税若再降,国库怕是要亏空。”户部主事捧着账册进来,眉头拧成个疙瘩。册子里记着,自上月放宽海外贸易限制,广州港的胡椒进口量翻了一倍,可因减免了“市舶司加征”,实际入库的税银只多了一成。守旧派的老臣们已在私下议论,说荣王“为了胡商的银子,忘了朝廷的根本”。

李瑁拿起那粒胡椒,指尖碾出辛辣的香气:“你去查查,长安的药铺里,胡椒价降了多少?”

主事愣了愣:“降了……近四成。百姓说,如今熬汤也敢放胡椒了。”

“这就是了。”李瑁在方略上添了句“藏富于民”,“税银看似少了,可百姓手里的钱活了,买茶买布买粮食,商户的税就多了。就像这胡椒,从前只有世家能用,如今寻常百姓也买得起,这才是真的繁荣。”

早朝的钟声刚过,紫宸殿内已弥漫着不同的声浪。李瑁展开《经济方略》,刚念到“在扬州、明州增设市舶司,允许民间商船参与海外贸易”,吏部尚书郑繇便出列奏道:“陛下,万万不可!海外蛮夷之地,多有瘴气,且商船出海易生事端,从前规定‘只准官船贸易’,正是为了稳妥。”

站在他身后的几位老臣纷纷附和。曾任广州刺史的韦虚心摸着胡须道:“臣在岭南时,见那些商船私贩军械,与海盗勾结,若放开民间贸易,怕是要祸乱海防。”

李瑁尚未开口,户部尚书裴宽已捧着账册上前:“韦大人怕是忘了,去年官船贸易亏损三万贯,而民间商船私下交易的税银,若能纳入正轨,至少可得五万贯。这是广州港的‘商船流向图’,私船多去香料之国,官船却困守旧港,为何?因为私船灵活,懂胡商的规矩。”

殿内顿时安静下来。玄宗看着那幅流向图,官船的航线像条僵直的线,只到交趾便停了;而私船的航线却像蛛网,延伸到波斯、天竺,甚至远达“昆仑国”。“朕听说,波斯的琉璃镜,就是靠私船运进来的?”玄宗的声音带着好奇,“去年瑁儿送朕的那面,说是能照见鬓角的白霜。”

李瑁躬身道:“正是。民间商船不仅运货,还带回了异域的技艺。扬州的工匠仿波斯琉璃,已能造出九成相似的镜子,价钱却只要一半。若放开贸易,让更多工匠学这些技艺,大唐的物产只会更丰。”

他话音刚落,宋璟便出列支持:“陛下,臣以为可行。臣查过贞观年间的旧档,那时民间商船可去高丽、日本,带回的硫磺、铜器,助我朝铸造兵器。后来禁了民间贸易,官船效率低下,反让海盗占了先机。”

站在中立派队列里的兵部侍郎卢从愿犹豫片刻,也上前一步:“臣附议。朔方军的战马,需用西域的苜蓿喂养,可官船只知运丝绸,不知运苜蓿种。若让民间商船去西域,定能带回更多军需之物。”

李瑁望着这些渐渐转向的面孔,心中了然。自河北道之事后,中立派已看清,改革不是空泛的口号,而是能实实在在带来好处的举措。系统面板上,“经济方略支持率”正缓缓攀升,守旧派的反对声虽仍尖锐,却已不似从前那般势众。

“那农业呢?”玄宗忽然问道,“百姓终究要靠土地吃饭,光通商不种地,怕不是长久之计。”

“陛下圣明。”李瑁展开另一卷《农桑策》,“臣计划在关中修‘关中大渠’,引泾水、渭水灌溉,可新增良田十万亩;在江南推广‘稻麦轮作’,让一亩地一年能收两季;再在蜀地、岭南设‘农器改良坊’,教百姓用新的犁、新的水车。”

他举起一具新造的“曲辕犁”模型,犁身弯曲,比旧式直辕犁省一半力气。“这是洛阳工匠改良的,妇人也能拉动。臣已让工部造了千具,分发到河南道,农户说,用这犁,一天能多耕半亩地。”

“臣有异议!”韦虚心再次开口,“修大渠需征调民夫,江南轮作要改稻田为麦田,百姓未必肯从。臣在江南时,见农户守着旧稻种,说‘祖上传的,改了不吉利’。”

“所以要设‘农桑宣讲使’。”李瑁早有准备,“让有经验的老农去教新法子,官府给他们发俸禄。就像河南道的王老农,他用新犁耕出的地,亩产比别人多两成,农户们见了,不用劝也会学。”他转向玄宗,“臣请陛下下旨,凡推广新农技有成效者,可获‘耕织能手’称号,免其家人徭役。”

玄宗看着那具曲辕犁,忽然想起年轻时在新丰看到的景象:农夫扶着沉重的直辕犁,腰弯得像张弓。“准了。”他的声音带着决断,“不仅免徭役,还要给他们画像,挂在州县的‘劝农馆’里,让百姓都学学。”

讨论转向“商业创新”时,殿内的气氛愈发热烈。李瑁提出“在长安、洛阳设‘钱庄’,允许商户存钱放贷,由官府监管利率”,这想法让守旧派大惊失色。

“放贷是高利贷者才干的事!”郑繇急道,“官府岂能与民争利?”

“不是争利,是便民。”李瑁解释道,“商户进货缺银子,要向世家借,月息三分;若钱庄月息一分五,由官府担保,商户才敢扩大生意。去年长安的绸缎商张二郎,就是因为借了高利贷,赔光了家产。若有钱庄,他何至于此?”

裴宽补充道:“钱庄还能汇兑。江南商户要到长安进货,不必带着沉甸甸的银子,只需在扬州钱庄存钱,到长安钱庄支取,既安全又方便。这是臣算的账,如此一来,商户的路费能省三成,往来也快了许多。”

玄宗越听越有兴致,指着方略上的“行会制度”问:“让商户按行业结社,定规矩,评价格,这法子可行?”

“可行!”说话的是新升任的京兆尹崔器,“长安的绸缎行结社后,定下‘上等绸一尺价百文’,再没人敢哄抬物价。前日西域胡商来买绸,说大唐的价钱公道,比波斯还便宜。”

殿外的日头渐渐升高,讨论仍在继续。守旧派的反对声越来越弱,连韦虚心都不再坚持,只是低声问:“海外贸易……真能不让军械外流?”

“臣已有章程。”李瑁展开“商船查验制”,“出海前由市舶司验舱,禁止携带军械、铁器;归来时需报清货物,若有违禁品,船货充公。且民间商船需‘五船结队’,互相监督,一旦出事,五家连坐。”

玄宗看着阶下争论的群臣,忽然笑道:“朕看这方略,就像给大唐的车驾换新车轮。商是前轮,农是后轮,都得转起来,车才能跑得快。瑁儿,这事儿就交给你与裴宽、宋璟,三个月后,朕要听实实在在的成效。”

退朝时,李瑁被一群官员围住。扬州刺史递上“造船计划”,说要造能载百石的“海鹘船”;明州刺史则请派胡商翻译,想与日本商船建立联系;连素来谨慎的郑繇,都捧着“关东士族经商名录”,说清河张氏愿捐船十艘,参与海外贸易。

“郑尚书这是……”李瑁有些诧异。

郑繇哈哈一笑:“殿下不是说‘藏富于民’吗?我关东士族,也想为大唐的商船,多添几块船板。”

午后的荣王府,来了位特殊的客人——波斯商人伊德里斯。他捧着一卷《异域物产图》,上面画着“大秦的琉璃窑”“大食的织锦机”,还有“昆仑国的香料山”。“殿下若放开贸易,我愿做向导,带大唐商船去大秦。”伊德里斯的汉文已很流利,“那里的人说,大唐的丝绸比黄金还珍贵,若能直接交易,双方都能发财。”

李瑁看着图上的航线,忽然想起系统提供的“海上丝绸之路”图谱,与伊德里斯画的竟有七成相似。“好。”他在图上盖了荣王府的印,“你带着这图去市舶司,就说朕允了,让大唐的商船,载着丝绸和茶叶,去看看更远的世界。”

暮色降临时,西市的“聚贤茶肆”里热闹非凡。老周算着账,对几个商户笑道:“听说了吗?以后咱们也能造船出海了!”卖绸缎的张二郎摸着新到的波斯丝线,眼里闪着光:“我要织批带波斯花纹的绸缎,让他们看看大唐的手艺!”

李瑁坐在角落,听着这些细碎的憧憬,忽然觉得《经济方略》上的字都活了过来。那些“市舶司”“曲辕犁”“钱庄”,不再是冰冷的名词,而是能让张二郎这样的商户挺直腰杆,让寻常百姓熬汤敢放胡椒,让远方的工匠学到新技艺的希望。

系统提示“经济计划推进度30%,民间商业活跃度上升”,但他知道,真正的经济繁荣,不在朝堂的方略里,而在商船的帆上,在农田的犁上,在百姓数钱的指头上。就像这长安的秋夜,灯火一盏盏亮起,照亮的不仅是坊市的路,更是大唐走向更广阔天地的征程。

他提笔在方略的末尾写下:“商路通,则财通;稻粱肥,则民安。二者并举,方得长久。”墨迹落在纸上,与窗外的星光相映,仿佛预示着一个物产丰饶、商贾云集的新时代,正在这一笔一划中,缓缓拉开序幕。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绍宋 丹武双绝 她是剑修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军婚:七零国医在北大荒撸大猫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重生宝可梦,从独角虫开始 权力医途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重生后,我成了奸臣黑月光 繁花织梦重生女总裁的逆袭时代 恶吻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先和离后逃荒,我的空间能升舱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绝世战神赘婿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民国之谍影风云 军工科技 我的公公叫康熙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诸天从星汉灿烂开始 穿越武大郎从卖饼开始 长夜谍影 我在大唐位极人臣 我的谍战岁月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师士传说 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 迷踪谍影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荣耀大秦 民国谍影 风雨大宋 精灵之梦幻天团 
最近更新穿越成朱棣,反对分封直言要造反 悍卒!从壮丁开始逐鹿中原 汉末许褚:开局坐断东南 中年废材的一百零八条穿越人生路 大明熥仔 科举:染布郎之子的状元之路 这个逍遥侯明明超强却过分咸鱼 古今倒卖爆赚万亿,缔造黄金帝国 风起荆南 大秦:九皇子生崽成瘾,赵姬乐了 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 未知天命 奇葩皇帝合集 穿成农夫,从神箭手到大楚国公 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 始皇让我搞星际 资治通鉴白话版 大明余晖中的守夜人 我的庄园成了皇帝收留所 爆兵后,我每天都在谋划造反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又一口田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txt下载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最新章节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