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赵云传:龙翔乱世
第二百八十六章:周瑜智变破困局
江东军营内,周瑜面色冷峻,召集众将再度商议作战之策。此前夜袭的挫败让他深知,按部就班难以突破襄阳防线,必须出奇制胜。
“诸位,荆州军有赵云这般勇将夜袭扰我,又据襄阳城坚之利,强攻恐损兵折将。我思得一计,或可破局。”周瑜目光扫过众人,缓缓说道。
鲁肃忙问:“都督有何妙计?”
周瑜微微一笑,道:“我们可佯装退兵,引荆州军出城追击。待其离开襄阳,队伍拉长之时,我军再分兵两路,一路截断其退路,一路正面攻击,必能大败荆州军,顺势拿下襄阳。”
众将听后,纷纷点头称妙。周瑜接着下令:“传令下去,全军拔营,做出退兵之势,但暗中留下精锐部队,埋伏于襄阳城外要道。”
江东水军和陆军开始缓缓后撤,旌旗招展却无往日之威,战船也依次调转方向,朝着下游驶去。
襄阳城内,探子很快将江东军退兵的消息报告给了刘备等人。
“皇叔,江东军退兵,这或许是我们可以追击,扩大战果的好机会。”魏延兴奋地说道,手中大刀一挥,仿佛已经看到了杀敌的场景。
刘备却有些犹豫,看向诸葛亮:“孔明,此事有些蹊跷,江东军怎会如此轻易退兵?”
诸葛亮轻摇羽扇,沉思片刻后道:“皇叔,周瑜用兵诡谲,此退兵之举恐有诈。不可轻易出城追击。”
赵云也点头称是:“刘皇叔,先生所言极是。周瑜定是想引我们出城,然后设伏。我们应坚守城池,不可中计。”
然而,魏延却不服气,道:“先生和赵将军未免太过谨慎。江东军新败,士气低落,此时不追,更待何时?若错失此良机,恐日后难有如此好的战机。”
刘备见魏延态度坚决,又想到若能趁此机会重创江东军,对战局大有裨益,心中不禁有些动摇。
诸葛亮见状,再次劝道:“皇叔,切不可因一时之利而冒大险。周瑜智谋超群,此计一旦中招,襄阳城将陷入危境。”
就在这时,又一名探子来报:“刘皇叔,益州军在江东军退兵后,有异动,似乎在向襄阳城方向靠近。”
刘备听后,脸色一变:“益州军也来凑热闹,这局势愈发复杂了。”
诸葛亮眉头紧锁,道:“皇叔,如今益州军有动作,我们更不能分兵追击江东军。应集中兵力,先应对益州军,同时加强城防,以防江东军去而复返。”
刘备权衡利弊后,终于下定决心:“就依孔明先生所言,传令下去,全军坚守城池,不得擅自出城追击。同时,密切关注益州军动向。”
江东军营中,周瑜得知荆州军并未出城追击,心中虽有些失望,但并未气馁。
“都督,荆州军未上当,我们接下来该如何?”一名将领问道。
周瑜冷笑一声,道:“无妨。既然荆州军不上当,我们便改变策略。益州军正在靠近,我们可与益州军前后夹击襄阳城。你即刻派人去与张任联系,约定进攻时间和信号。”
与此同时,张任率领的益州军也在缓缓推进。他得知江东军退兵后,心中同样在盘算着如何与江东军配合,攻下襄阳城。
“将军,江东军退兵,我们是否单独进攻襄阳城?”一名副将问道。
张任摇了摇头,道:“不可。荆州军防守严密,我们单独进攻难以取胜。还是等待与江东军会合,共同进攻。”
数日后,益州军抵达了与江东军约定的地点。周瑜派来的使者也与张任取得了联系。
“张将军,周都督已做好准备,三日后子时,我们同时发起进攻。届时,江东军从东面江边进攻,益州军从西面陆路进攻,两面夹击,襄阳城必破。”使者说道。
张任听后,点头答应:“好,就依周都督之计。你回去告知周都督,益州军定按时发起进攻。”
使者领命而去。张任则开始召集将领,布置进攻任务。
而襄阳城内,刘备、诸葛亮等人也察觉到了益州军和江东军即将联手进攻的危机。一场更加激烈的大战,即将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