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水之畔,风雷骤息。
大禹立于浊浪之巅,粗布麻衣浸透血与水,掌中开山斧崩裂三处缺口。
他身后,应龙垂落遮天双翼,万千人族战兵拄戈喘息,目光却齐齐投向漩涡深处,
只见那新铸的淮井缓缓沉入无底深渊。
淮河水底暗河无数裂缝渗出的水流汇聚到井底,淮井水位急剧上升,
淮井随着水位的上升快速增大,却还是快不过水位的上升,就在水流即将要喷出淮井之际,
无支祁仰天长啸,好似在召唤淮井似的,四根九幽寒铁锁链从淮井中飞出,
白首青身的魔猿之躯瞬间被缠满,
锁链另一端没入新铸的淮井,井身内部铭刻八荒镇魔咒文,正是为他准备的永世囚牢。
“大禹!”
魔猿金目淌血,声音却出奇平静,
“这淮水地脉连通洪荒所有水系,尔等人族再强,也镇不住这暗河之水倒灌。”
大禹抹去眉间血污,忽然将开山斧掷入洪流。在万千惊呼中,他纵身跃向淮井,与无支祁并肩沉入黑暗。
“你...”
无支祁怔住。
寒铁锁链铮鸣作响,将两道身影拖向地脉深处。
他们坠入水底洞天。此处竟无半滴水迹,唯见地脉龙气如金蛇乱舞,不断撕裂岩壁。每道裂痕中都涌出各种灵异水源,正是淮水泛滥的根源。
“看明白了?”
无支祁冷笑,“需得有人永镇于此,以身为闸。”
大禹不语,双手结印。
九州鼎虚影自他周身浮现,从九州各地汇聚无边地气,化作九座山峰压向地脉裂痕。
岩层暂止崩裂,但无尽水源仍从鼎影缝隙渗出。
“不够。”
无支祁嗡声说道,
“洪荒水脉相通,唯我这般先天水精,方能让地脉重归平静。”
无支祁的魔猿真身暴涨千丈,双目皆化混沌之色。他双足踏井,双臂撑起整片地脉穹顶,背脊竟与淮水地脉缓缓相融,
他竟然要以身堵眼!
“为什么?”
大禹凝望着无支祁,这猿猴到底图什么?
“让我来告诉你吧!”
正当无支祁想着向大禹解释什么的时候,一道声音伴随着银铃般的娇笑,在两人耳旁响起,
大禹和无支祁惊诧不已,
只见一位身着水纹蓝衣,头顶犄角的龙女,显化身形,
“无支祁,赤尻马猴,混世四猴之一,同境界下,水系神通不输水之祖巫共工和龙族之祖祖龙,
因天赋神通之故,尤其擅长卜算之术,
我说的可对?”
无支祁惊疑不定地看着来人,
“你是谁?”
大禹却是认出了来人,他在祖地神殿内看到过,
“可是玲珑仙子?”
“呵呵呵,瀛洲一脉青玄仙尊座下三弟子玲珑,见过两位道友!”
原来来人正是从东海海眼顺流而出的玲珑仙子,她在海眼秘境得了机缘后,便被一股暗流卷入,再出现时已经到了淮水水底,
正巧碰见大禹和无支祁在封堵暗河裂缝,听到了他们的谈话,
想到家里那尊灵明石猴的石胎,还有师尊青玄说过的混世四猴秘闻,当即想到了帮师尊完成凑齐四猴的心愿。
“无支祁道友,你自囚淮水一边是为了躲避宿命中的厮杀,另一边怕不是要另辟蹊径,以功德之法突破准圣吧?”
无支祁闻言,全身气势一凝,忌惮无比地盯着玲珑,
玲珑毫不在意继续说道,
“家师曾经说过,混世四猴要想成道,必须打杀了其他同类,收集对方的精血真灵,最终返祖混沌魔猿。”
“你自囚淮水,应该是借人族因果,镇压水脉,一边可以积攒无边功德,一边又能慢慢提纯洗炼血脉,
而有大禹的封印,就不会有人来打扰你了是吧!”
无支祁看着玲珑,表情变得越来越惊恐。
“你自知在天道之下,合成混沌魔猿血脉是不可能的,又为了防止其他三猴来打杀你,用你尸身斩尸,
你就想到了用功德凝炼新躯,抛弃原身,这样既可以避开原来死胡同一般的证道之法,又能规避量劫死结,
道友,我说得可对?”
无支祁眼神重重地看着玲珑,
“说吧,你有什么目的,你既然现身而出,应该不至于光光就为了揭露我的来历。”
玲珑咯咯地笑道,
“为助无支祁道友脱困脱劫,也助大禹道友平定水患。”
“果真?”
无支祁和大禹同时惊呼一声。
“果真!”
“实不相瞒,灵明石猴就在我瀛洲仙岛,现在我正式邀请无支祁道友加入我瀛洲一脉,我师尊自有证道之法,有我师尊庇护,道友何至于自囚于这淮水!”
无支祁深深地看着玲珑,面露纠结,他深知世上没有平白无故送上门的好事,就像他自囚淮水,
大禹还认为他是为了人族镇压水脉,哪里知道这只是他无支祁证道的途径啊。
现在这所谓的玲珑仙子邀请他加入她的师门,又会是图什么呢?我又有什么好图谋的呢?
“仙子所言有我混世四猴的证道之法,简直匪夷所思,若仙子能平定这水患,我就相信道友,加入瀛洲。”
无支祁暗自推算一番后,最终还是决定先看看这瀛洲一脉有何神通,再做决定。
“噗嗤,这有何难!”
玲珑一声娇笑,又看了看虚空中的九州鼎虚影,转身对大禹说的,
“我这有九龙精魄,乃是祖龙九子所留,应该就可以解决此水患了吧。”
只见玲珑身后浮沉着九团璀璨光魄,或咆哮,或低吟,正是龙之九子——囚牛、睚眦、嘲风、蒲牢、狻猊、霸下、狴犴、负屃、螭吻的精魄。
大禹看着这九尊神兽,心道,
刚刚九鼎所化山岳差点就镇压住了裂缝,哪知最后因威能不够,还是得淮井镇压,现在加入九龙精魄,那岂不是可以布下完整的九州结界?
“禹王,龙子秉天地灵韵而生,以其精魄合九州之鼎,可定地水风火,再造乾坤。”
玲珑仙子声如清泉,素手轻扬,九团光魄飞到大禹面前。
大禹立于九州鼎前,九鼎鼎身古朴,承载山川社稷之重,
一指精魄,光团如星河垂落,逐一没入那九尊承载人族气运的巨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