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后续零星逃出的难民所述,倭寇占领临海郡后。
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和清洗,超过三十万大魏子民沦为倭寇的奴隶,受尽非人的折磨和凌辱,生死不知!
女子被掳掠,男子被强迫劳役至死,孩童被贩卖......其状之惨,罄竹难书!
此事被视为大魏立国以来最大的国耻之一!
先帝因此郁郁而终,当今魏皇登基后,虽一直试图雪耻。
但因内忧外患,国力未复,始终未能出兵收复。
此刻,王玄突然提及临海郡,其意不言自明。
张争猛地抬起头,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与一丝被点燃的火焰,声音激动颤抖。
“王哥!您.......您莫非是打算......对临海郡的倭寇动手?!想要收复故土?!”
林诺也是双拳紧握,指甲几乎要掐入掌心。
他死死盯着地图上那片被标注为东瀛的土地,眼中喷射出仇恨与激动的光芒。
“三十万同胞仍在倭寇铁蹄下水深火热!王哥,若真能收复临海郡,救民于倒悬,我等.......万死不辞!”
面对两人激动到近乎战栗的反应。
王玄的脸上,却浮现出一抹冰冷彻骨,带着无尽霸气的冷笑。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地图,看到了那片被异族蹂躏的土地,以及更远方,那片罪恶的岛国。
“临海郡?”
他轻声反问,语气中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漠然与杀意。
“我的目标,岂止是一个临海郡?”
他缓缓转过身,目光如两道实质的闪电,扫过激动不已的二人,声音陡然变得森寒而充满铁血杀意。
“东瀛倭寇,狼子野心,侵我疆土,屠我子民,此仇此恨,不共戴天!仅仅收复一郡之地,岂能洗刷这血海深仇?岂能告慰三十万冤魂?!”
他顿了顿,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敲击在两人的心鼓上:
“这些年来,他们太安逸了,安逸到以为我大魏可欺!安逸到忘了血债必须血偿!”
“我要的,是让他们为当年的罪行,付出千百倍的代价!我要的,是让那片罪恶的岛屿,听到我王玄的名字,便瑟瑟发抖!我要让东瀛........血流成河,永世不敢再觊觎神州半步!”
这已不仅仅是收复失地,这是要...... 灭岛!这是何等的气魄!何等的决绝!
张争与林诺被这毫不掩饰的、磅礴霸道的复仇宣言震撼得无以复加。
浑身的热血在这一刻彻底沸腾,仿佛要燃烧起来!
他们好像已经看到,在这位杀伐决断的统帅带领下,黑色的洪流将跨海东征。
用倭寇的鲜血,洗刷沉积数十年的国耻家仇。
“末将明白!”
两人再无丝毫犹豫,猛地单膝跪地,抱拳领命。
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坚定与狂热。
“必为大人前驱,万死不悔!”
“很好。”
王玄微微颔首。
“即刻起,暗中派人,不惜一切代价,渗透、打听、摸清临海郡乃至东瀛本土的一切情报!
兵力布防、地形地貌、港口要塞、内部矛盾.......越详细越好!此事,列为最高机密!”
“是!”
两人轰然应诺,眼中燃烧着熊熊火焰。
王玄挥了挥手,两人再次行礼,转身大步离去。
随后独自立于堂中,目光再次落在地图上那片被血色标记的临海郡,眼神幽深如海。
收复临海,只是开始。
东征瀛洲,方是终局。
而这,需要更强大的力量。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系统中那串即将达标的数字。
突破,迫在眉睫。
.........
魏都,皇宫,御书房。
檀香的青烟在殿内袅袅盘旋,却驱不散魏皇眉宇间积郁的阴霾。
他揉了揉眉心,将一份奏折扔在御案上,声音带着疲惫:
“周围这几个皇朝又不老实,朝中这群人,除了争吵,根本不想着解决!”
侍立在一旁的春老监屏息垂首,不敢接话。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通报:
“陛下,萧逸萧指挥使求见。”
魏皇眼中闪过一丝波动,抬了抬手。
“宣。”
萧逸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入殿内,躬身行礼。
“臣,萧逸,参见陛下。”
“免礼。”
魏皇的目光落在萧逸身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千山郡那边,如何了?”
萧逸站直身体,面色平静,语气却十分肯定。
“回陛下,千山郡局势已定。王玄手段果决,已将赵明德及其党羽连根拔起,参与叛乱、勾结妖魔的七大世家,皆已伏诛。郡内政务正在逐步恢复,大局已稳。”
“好!好!好!”
魏皇闻言,脸上阴郁之色一扫而空,接连道出三个好字,竟忍不住抚掌大笑起来。
“哈哈哈!好一个王玄!当真是朕的福将,总能给朕带来惊喜!”
他积压多日的烦闷,似乎在这一刻得到了宣泄。
萧逸脸上也露出一丝笑意,附和道。
“陛下所言极是。此子确是可造之材,能力、心性皆是上上之选,堪当大任。”
“嗯,”
魏皇满意地点点头,随即像是想起什么,问道。
“你方才说他接下来还有动作?所指为何?”
萧逸早有准备,闻言立刻答道,语速平稳而清晰。
“依臣观察与推断,王玄平定千山郡后,下一个目标,极有可能是——刀斩临海。”
临海二字一出,魏皇脸上的笑容瞬间收敛,眼神骤然变得锐利起来。
他身体微微前倾,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御案,沉默了良久。
御书房内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只能听到他略显粗重的呼吸声和手指叩击桌面的轻响。
他的脸色变幻不定,时而激动,时而凝重,时而闪过一丝痛楚。
临海郡,那是大魏的伤疤,是他父皇晚年最大的耻辱。
也是他登基以来一直想要雪耻却力有未逮的心病之一。
“他.......有把握吗?”
良久,魏皇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沙哑和颤抖。
那不仅仅是三十万子民,更是大魏的国格与尊严。
萧逸沉吟一瞬,谨慎回道:
“王玄行事,看似激进,实则谋定后动。他既然敢有此意,想必........是有几分把握的。此子,从不做无把握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