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斋饭革命》
晨钟穿透薄雾时,张一斌的胃袋正发出第三轮抗议。他盯着面前黑陶碗里的稀粥,两根腌萝卜可怜巴巴地漂在能照见人影的米汤里,筷子插下去竟立住了。
\"这玩意儿喂鸟都嫌寒碜。\"他偷瞄着两侧正襟危坐的僧众,那些枯瘦的手指捧着碗沿的样子活像捧着什么珍馐。坐在上首的监院明觉突然抬眼,鹰隼般的目光扫过他的碗,张一斌立刻学着旁人摆出虔诚表情,心里却把穿越前火锅店的红油锅底回忆了十八遍。
\"用斋时当思粒米维艰。\"明觉的嗓音像生锈的刀刮过青石,\"新来的明心师弟,可是不合口味?\"
全斋堂的目光突然扎过来。张一斌后颈的汗毛集体起立——他现在的法号\"明心\"听起来就像个劣质法号生成器随便吐出来的名字。昨夜被暴雨困在寺院时,那个白眉老方丈打量他的眼神,好像能看透他背包里藏着的智能手机和压缩饼干。
\"弟子...在参悟苦修真意。\"他硬着头皮把腌萝卜咬得咔咔响,咸涩味瞬间炸满口腔。余光瞥见角落里扫地的灰衣僧人突然抽搐嘴角——是了,这具身体的记忆告诉他,那是同样被迫出家的罗子建。
申时的阳光把香积厨晒得像口蒸笼。张一斌蹲在灶台后边,从袖袋抖出个小布包,二十三种香料混着辣椒面的气息轰然炸开。这是他今早借口如厕时,在寺院后山找到的野生茱萸和野蒜。
\"你疯了?\"罗子建的声音从柴堆后传来,\"《百丈清规》第七十二条,私藏荤腥者杖三十——\"
\"闭嘴,这连植物精油都算不上。\"张一斌用陶罐碾碎香料,偷来的芝麻油正藏在灶灰里保温。三天前他还是米其林指南特约评论员,现在居然要为口吃的玩命。当穿越者最惨的不是没有手机,而是发现明朝厨子根本不懂什么叫\"火候\"。
院墙外忽然响起脚步声。张一斌闪电般把香料罐塞进灶膛,抓起蒸笼里的杂粮馒头。监院明觉的灰色僧衣出现在门框时,他正用身体挡住灶台上用豆腐渣捏成的\"素肉\"。
\"明心师弟在此作甚?\"
\"回监院,弟子...研究新式斋饭。\"张一斌瞥见明觉腰间晃荡的戒尺,突然福至心灵,\"《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斋饭或许也该...\"
\"戌时前收拾干净。\"明觉的视线在灶台停留了三秒,转身时僧鞋碾过地上一点辣椒末。张一斌直到那脚步声彻底消失才敢喘气,发现后背的麻布僧衣已经湿透。
暮鼓响过三巡,香积厨飘出的异香让路过僧众频频回首。张一斌看着面前十碟\"创新斋饭\",从辣味豆腐脑到素炸鸡模样的豆制品,连蒸馒头上都点缀着用野果雕成的莲花。
\"这玩意儿会吃死人的。\"罗子建捏着鼻子后退。
\"闭嘴,我在成都吃过二十八种辣椒面......\"张一斌话音未落,斋堂方向突然爆发出喧哗。他们冲过去时,看见十几个僧人围着他的辣味豆腐脑,监院明觉的筷子正悬在那片红油上。
\"且慢!\"张一斌的喊声让所有人转头。明觉的筷子已经沾了红油,在众目睽睽下送入口中。斋堂静得能听见汗珠砸在地上的声音。
三秒后,明觉的耳尖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红。
五秒后,老僧的额头渗出细密汗珠。
第七秒,一声响亮的\"哈——\"震得梁上灰尘簌簌落下。明觉突然起身,僧袖带翻了陶碗。张一斌绝望地闭上眼,等戒尺砸下来。
\"明日...多做些。\"明觉的声音像被砂纸磨过,灰僧衣旋风般卷出门去。满堂僧众愣了片刻,筷子突然如雨点般落向辣豆腐。张一斌腿一软坐在门槛上,发现罗子建正偷偷把辣条往袖子里塞。
子夜的月光把禅房窗纸染成青白色。张一斌数着胃里火烧般的灼热感,这具身体显然还没适应辣椒的洗礼。隔壁床的罗子建突然翻身坐起:\"有人!\"
院墙外传来衣物摩擦声。张一斌贴着门缝看去,月光下明亮的灰僧衣格外醒目,老僧正弯腰查看傍晚倒掉的厨余。更诡异的是,白眉方丈不知何时站在了廊柱阴影里,手中佛珠停转不动。
\"怪哉。\"明觉的声音飘过来,\"茱萸配伍竟有川椒之效...\"
张一斌的冷汗瞬间湿透中衣。他改良辣味时下意识用了现代复合香料技法,这种味型组合在辣椒传入前根本不存在。正后退时,后背突然撞上硬物——是扫帚,倒地的声响在静夜里如同惊雷。
月光突然被黑影切断。方丈的脸出现在窗纸外,雪白的长眉在月光下像两柄出鞘的剑。
\"明心。\"老和尚的声音带着蜂蜜般的黏稠感,\"老衲忽然想尝尝...你家乡的菜式。\"
张一斌的呼吸凝固在胸腔。方丈离去的脚步声里,罗子建从被窝抖出一本手抄册子,扉页上《碧云剑考》三个字墨迹犹新。
\"现在信了吧?\"罗子建把册子拍在他胸口,\"这破寺里没一个正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