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智慧

清音妙画尊

首页 >> 古人的智慧 >> 古人的智慧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黄埔忠魂:从淞沪到缅北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仙人只想躺着 满唐华彩 三国:娶妻就变强,我不当人了! 一品布衣 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大乾憨婿 
古人的智慧 清音妙画尊 - 古人的智慧全文阅读 - 古人的智慧txt下载 - 古人的智慧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6章 第56集:阴阳总纲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56集:阴阳总纲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轩辕已站在部落中央的空地上。他望着远处起伏的山峦,东方天际正泛起鱼肚白,第一缕晨光刺破云层,将山尖染成金红色——那是阳刚初升的模样;而山坳里的阴影仍浓,草叶上的露珠晶莹剔透,带着夜的阴柔,正随着日光渐盛而悄悄消融。

“天地之间,本就藏着最明白的道理。”轩辕转过身,对围坐的弟子们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晨雾的力量。他的目光扫过一张张年轻而专注的脸,这些弟子有的曾随他踏遍四方,见过沿海部落的砭石如何刺破痈肿,也尝过南方湿热山林里的苦药;有的则是在崆峒山脚下被他救下的山民,因感念其救命之恩,执意追随学医。此刻,他们都捧着粗糙的木简,手里握着削尖的骨笔,准备记录师父将要道出的每一个字。

“还记得我们在崆峒山,广成子先生说的第一句话吗?”轩辕问。

弟子中最年长的雷公立刻起身答道:“先生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他记得清清楚楚,那日在石洞之中,广成子指着洞壁上的日月星辰图,语气凝重如敲石,“当时我还不解,为何一句话要把阴阳抬到这般田地。”

轩辕微微颔首,走到空地边缘的一棵老槐树下。树干粗壮,一半沐浴在晨光里,枝叶舒展,透着勃勃生机;另一半仍在阴影中,树皮湿润,带着沉沉的凉意。“你们看这树,”他伸手抚过树干,“向阳的一面,枝干长得更舒展,树皮也更粗糙干燥;背阴的一面,枝干偏于蜷曲,树皮却更细腻湿润。同是一棵树,因阴阳之别,便有了不同的模样。”

他又指向不远处的河流:“河水东流,遇山则绕,遇洼则聚。流动的是阳,沉静的是阴;白日里水汽蒸腾是阳,夜晚凝结成露是阴。天地万物,哪一样能离得开这阴阳二气?”

弟子伯高忍不住问:“师父,天地的阴阳好懂,可人体的阴阳,该如何分辨?”他前日刚治过一个发热的孩童,患儿面红目赤,烦躁不安,用了清热的草药才好转;今日又遇一个畏寒的妇人,手足冰凉,精神倦怠,正愁不知该用何法。

轩辕微微一笑,示意伯高随他来。两人走到部落的晒谷场,那里有几个晨起劳作的族人。轩辕指着一个正在弯腰割草的青年:“你看他,动作矫健,声音洪亮,面色红润,这便是阳气充足的模样。”又指向旁边一个坐在石上休息的老者,“老人家行动迟缓,语声低微,手脚偏凉,这便是阴气偏盛,阳气渐衰的表现。”

他回到弟子们中间,继续说道:“人体的阴阳,就像天地的日月。阳气如日,主温煦、推动,让气血运行,肢体活动;阴气如月,主滋润、宁静,让精神内守,脏腑安和。阳太过,则如烈日当空,万物焦枯,人就会发热、烦躁、口渴;阴太过,则如长夜不昼,万物凝滞,人就会畏寒、乏力、嗜睡。”

少师是个心思细腻的女弟子,她想起昨日那个因丧子而终日哭泣的妇人,面色苍白,气短乏力,便问道:“师父,那妇人整日悲泣,是不是阴气太盛,伤了阳气?”

“说得好。”轩辕赞许地点头,“情志也能影响阴阳。过度悲伤,会耗伤肺气,肺属金,主一身之气,气为阳,气耗则阳弱,自然会面色苍白、气短乏力。就像大风刮过,吹散了火焰,剩下的只有灰烬的寒凉。”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郑重:“不仅如此,我们的五脏六腑,也分阴阳。心、肝、脾、肺、肾,这五脏藏精气而不泻,属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这六腑传化物而不藏,属阳。五脏之中,又有阴阳,比如心为阳中之阳,肺为阳中之阴,肝为阴中之阳,肾为阴中之阴,脾为阴中之至阴。”

雷公在木简上飞快地记录,骨笔在竹简上划出“沙沙”的声响。他忽然停笔,眉头微蹙:“师父,您之前讲过五行,说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这五行与阴阳,又有什么关系?”

轩辕走到场边,捡起五块大小不一的石头,分别摆在地上:“五行本就是阴阳运动的结果。木性舒展,属少阳;火性炎上,属太阳;土性敦厚,属阴阳平衡;金性收敛,属少阴;水性寒凉,属太阴。你看这五行相生相克,其实都是阴阳消长的变化。”

他拿起代表木的石头,放在代表火的石头旁:“木生火,其实是少阳之气逐渐壮大,变成太阳之气;火生土,是太阳之气盛极而转,阴阳开始平衡;土生金,是阳气渐消,阴气渐长,成为少阴;金生水,是少阴之气渐盛,成为太阴;水生木,又是太阴之气到了极致,少阳之气重新萌发。如此循环往复,就像四季更替,无有穷尽。”

弟子们听得入了神,连周围早起的族人也围了过来,静静聆听。一个曾被轩辕治好咳喘的老妇人问道:“轩辕大人,照您这么说,我们平日里吃饭、睡觉,是不是也要顺着这阴阳五行?”

“正是如此。”轩辕对老妇人拱手,语气谦和,“就像四季,春天要顺应木气,多到户外活动,让气血像草木一样舒展;夏天要顺应火气,适当出汗,让阳气得以宣泄;秋天要顺应金气,早睡早起,收敛精神;冬天要顺应水气,减少活动,保存阳气,就像动物冬眠一样。”

他又说起饮食:“五谷之中,麦属木,黍属火,稷属土,稻属金,豆属水。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阴阳属性,也要根据体质来选。比如体寒的人,多吃些温热的黍米;体热的人,多吃些清凉的稻米。这便是‘食饮有节’的道理,也是顺应阴阳。”

说着,他忽然看到人群外有个孩童面色发黄,精神不振,便走了过去。孩童的母亲连忙上前:“轩辕大人,这孩子总不爱吃饭,还时常拉肚子。”轩辕摸了摸孩童的额头,不热;又按了按他的腹部,孩童瘪着嘴说疼。他翻开孩童的眼皮,见眼白有些发青。

“这是脾阳不足,阴气偏盛。”轩辕对孩童母亲说,“脾属土,主运化,就像家里的灶台,火力不足,米就煮不熟。孩子的脾阳弱了,吃进去的食物不能消化,便会腹胀拉肚子。”他转头对弟子们说,“你们看,这就是阴阳失衡在脏腑上的表现。脾阳不足,是阴盛阳衰,调理就要温助脾阳,就像给灶台添柴加火。”

他让伯高取来几块晒干的生姜,又抓了一把炒过的谷物:“生姜性温,能助阳气;炒过的谷物,焦香入脾,能健脾土。煮成汤给孩子喝,再让他每日晒半个时辰太阳,不出几日便会好转。”

孩童母亲千恩万谢地去了。轩辕回到弟子中间,目光变得深邃:“这些日子,我们从崆峒山下来,见过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也见过经络不通导致的疼痛,五行失衡引发的疾病。看似繁杂,但归根结底,都是阴阳出了偏差。”

他拿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一个圆圈,中间画了一条S形的线,将圆圈分成两半:“左边是阴,右边是阳。阴阳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像这圆圈里的阴阳鱼,阴鱼有个阳眼,阳鱼有个阴眼。阴阳平衡,人就健康;阴阳失衡,人就生病。”

“所以,治病的根本,就是调和阴阳。”轩辕的声音掷地有声,“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就像治理洪水,堵不如疏,要顺着阴阳的性子,让它们回归平衡。”

雷公忽然想起前日治过的一个病人,高热不退,口渴烦躁,他用了大量清热的草药,病人却开始腹泻。此刻听师父一说,顿时恍然大悟:“师父,我那日怕是清热太过,伤了病人的阳气,导致阴阳失衡更甚?”

“正是。”轩辕点头,“阴阳调和,贵在适度。就像做饭,火候太小不熟,太大则焦。治病也是如此,太过或不及,都会出问题。”他拍了拍雷公的肩膀,“吃一堑长一智,记住这次的教训,以后便能更精准地把握阴阳的尺度。”

太阳渐渐升高,薄雾散尽,阳光洒满整个空地。族人散去劳作,弟子们却仍围在轩辕身边,消化着刚才的话语。少师看着地上的阴阳鱼图案,轻声道:“师父,有了这阴阳总纲,之前学的那些零散知识,好像一下子串起来了。”

轩辕望着远方,目光悠远:“这只是开始。天地无穷,阴阳的变化也无穷。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观察、实践,把这阴阳之理融入每一个病例,每一次诊疗。”他拿起雷公手中的木简,上面已经写满了字,“把这些记下来,不是为了束之高阁,而是要让每一个学医者都明白,医道的根,就在这阴阳之中。”

弟子们齐声应诺,声音里充满了敬畏与决心。阳光照在他们年轻的脸上,也照在轩辕的背影上,仿佛将阴阳的力量,悄悄注入了每个人的心中。

欲知这些理论会如何指导诊疗?下集自有分晓。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丹武双绝 拯救诸天单身汉 庶子夺唐 她是剑修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权力医途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快穿之病娇男二黑化了 小尸尸我啊!被疯批反派圈养了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民国之谍影风云 抗战之烽火燃血 我的公公叫康熙 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 修仙归来在校园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穿越武大郎从卖饼开始 抗日悍将 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 抗日之谍海大英雄 唐土万里 捡了一个县令当当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三国:从赤壁之战开始平步青云 知否之袁家庶子 谋动天下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最近更新联的江山,全是梗!!! 大唐:我成了什么都能卖神秘商人 大秦轮回指南:从入门到入土 再造大宋:我在靖康玩职场权谋 穿越隋末,君临天下 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 我在古代开盲盒,女帝们抢疯了 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 明末:铁血山河 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 一阙夺鼎:八皇子的帝王梦 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一起发展 寒川霸主:我的科技帝国 大明巨匠 三国:重生吕布从下邳开始 烟雨龙魂路 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 大明,朱允炆我来了! 天问:大秦末路 双生龙影 
古人的智慧 清音妙画尊 - 古人的智慧txt下载 - 古人的智慧最新章节 - 古人的智慧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