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智慧

清音妙画尊

首页 >> 古人的智慧 >> 古人的智慧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大明日不落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仙人只想躺着 满唐华彩 三国:娶妻就变强,我不当人了! 百炼飞升录 一品布衣 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古人的智慧 清音妙画尊 - 古人的智慧全文阅读 - 古人的智慧txt下载 - 古人的智慧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80章 第80集:按脉知病探精微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80集:按脉知病探精微

北地的风总带着砂砾的粗粝,刮在脸上像无数细针在刺。轩辕裹紧了身上的兽皮,望着不远处毡房里那抹晃动的身影,脚步不由得加快了些。那是北狄部落里最年长的医士,人称“风伯”,据说能凭三指按腕,便知病灶深浅,连草原上最烈的“奔马疫”都能断得分毫不差。

前日在部落边缘,他亲眼见风伯为一个蜷缩在篝火旁的少年诊病。少年面色潮红,呼吸急促,双手死死按着胸口,喉间发出像破风箱似的嘶鸣。风伯枯瘦的手指搭上少年腕脉,双眼微闭,眉头先是蹙起,随即又缓缓舒展,不过片刻,便对身旁的族人说:“热邪犯肺,气逆而咳,取屋后的麻黄草煮水,加半勺蜂蜜,温服三次便好。”

当时轩辕正蹲在一旁整理采来的草药,闻言心头一动。他认得麻黄草,在南方的山林里见过类似的植物,只是南人说它性烈,轻易不敢用。可风伯竟如此笃定,他忍不住凑过去问:“老先生,仅凭这脉象,便能断定是热邪?”

风伯睁开眼,眸子里盛着北地星空般的深邃,打量了他半晌才开口:“外乡人,你懂医?”

“略知皮毛,”轩辕拱手,“曾在南岭学过辨识草药,在西戎见过缝合伤口,只是这按脉断病,从未深研。”

风伯嘴角牵起一丝笑意,指着少年的腕脉道:“你且试试。”

轩辕依言将手指搭上,指尖下的搏动又快又浮,像受惊的小鹿在乱撞。他屏住呼吸,细细感受那股气流在血管里奔涌,却只觉得杂乱无章,分不清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这……”他有些窘迫地收回手,“只觉跳动急促,其余便看不出来了。”

“正常。”风伯不以为意,重新将手指搭上少年的腕脉,“脉有浮沉迟数,浮为表,沉为里,数为热,迟为寒。这孩子脉浮而数,浮是邪在表,数是热在身,再看他咳时痰黄,不是热邪是什么?”

轩辕恍然大悟,难怪风伯敢用麻黄草——南人怕它性烈,是因南方多湿热,而北地干燥,热邪易郁于表,麻黄的辛散之力恰好能将热邪从体表赶出去。他望着风伯那双仿佛能洞穿皮肉的手,忽然想起在东夷时,医者用砭石需“按脉寻络”,在南方配药要“观色辨性”,原来这脉相里藏着的,竟是疾病最直白的语言。

接下来的几日,轩辕便整日守在风伯身边。风伯诊病时,他就站在一旁看,看那三指如何轻重交替,看风伯的眉头如何随脉象起伏;风伯歇息时,他便缠着问,问何为“弦脉”,何为“滑脉”,问不同的脉象对应着哪些脏腑的病变。

风伯起初只是随口应答,后来见他问得恳切,且总能举一反三,便渐渐认真起来。一日,部落里有个妇人来诊病,说自己这几日总觉得心口发慌,吃不下饭。风伯让她伸出手腕,指尖刚搭上,便对轩辕说:“你看,这脉跳得像珠子滚过盘子,滑而流利,是为滑脉。”

轩辕凑近一看,果然,那脉象比寻常人更显圆润,仿佛有股力量在推着血管轻轻震颤。“这是何意?”

“滑脉多为痰湿,”风伯收回手,问那妇人,“是不是总觉得喉咙里有痰,吐不干净?”

妇人连连点头:“是啊是啊,夜里总被痰堵醒。”

风伯取来几味草药,有燥湿的苍术,有化痰的半夏,递给妇人道:“回去煮水喝,痰湿去了,脉就平了。”待妇人走后,他对轩辕道:“脉象如流水,或急或缓,或清或浊,全凭脏腑调配。心主血脉,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肺主呼吸,肾主藏精,哪一处出了问题,脉上都藏不住。”

轩辕听得入了迷,他想起在南方时,见南人用草药多讲究“性味归经”,说某种草入肺,某种草入脾,当时只当是经验之谈,如今结合脉象一想,才明白这“归经”之说,原是与脏腑在脉象上的反应一一对应的。就像那滑脉,对应着脾失运化而生痰湿,用入脾经的草药来治,自然事半功倍。

几日后的一个清晨,部落里传来一阵喧哗。轩辕跑去一看,只见几个牧民抬着一个汉子匆匆赶来,那汉子面色发白,嘴唇青紫,呼吸微弱,裤腿上还沾着暗红的血迹。“是被野马踢中了小腹!”有人急声喊道。

风伯闻讯赶来,二话不说便搭上汉子的腕脉。这一次,他的手指按得格外重,眉头紧锁,半晌才松开手,沉声道:“脉沉而涩,气血瘀阻,怕是伤了内脏。”

轩辕心头一紧,他想起在西戎时,见过牧民被野兽所伤,萨满多是用缝合伤口、外敷草药之法,可这内伤看不见摸不着,该如何是好?他忽然想起自己行囊里还有从南方带来的三七,那是南人用来活血化瘀的良药,当时女医说它“入血分,能散能止”。

“风伯,”他急声道,“我这里有一味草药,或许能用。”说着便从行囊里取出三七,研成粉末递过去,“南人说它能化瘀血,补气血。”

风伯看了看药粉,又看了看轩辕,没有立刻接过,而是再次搭上汉子的脉。片刻后,他点了点头:“脉虽沉涩,但尚有根,可一试。”

轩辕连忙取来温水,将三七粉给汉子灌下。众人都屏住了呼吸,毡房里只剩下汉子微弱的喘息声。一炷香的时间过去,风伯再次按脉,忽然道:“脉势稍起,有缓过来的迹象!”

众人顿时松了口气,轩辕也觉得后背沁出了一层冷汗。他望着那碗剩下的药汁,忽然明白,无论是南方的草药配伍,还是北方的脉诊辨病,亦或是东夷的砭石、西戎的缝合,看似方法各异,实则都在追寻同一个目标——找到疾病的根源,调和失衡的气血。就像这汉子,南药能化其瘀,北诊能察其势,二者结合,才能救人于危难。

风伯拍了拍轩辕的肩膀,目光里带着赞许:“外乡人,你能将南药与北脉结合,是个学医的料子。”他顿了顿,又道,“脉理精深,非一日之功。你看这草原上的河流,夏季湍急,冬季枯涩,脉象也如河流,随四时、地域、人身而变,需细细体察。”

轩辕点头,他望着窗外掠过的流云,忽然想起岐伯曾说“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原来这脉象的浮沉迟数,不正是人体阴阳消长的写照吗?东夷的导引能调气,是因其懂阴阳升降;南方的草药能治病,是因其知性味阴阳;西戎的缝合能补伤,是因其明虚实阴阳;北方的脉诊能断病,是因其察气血阴阳。

夕阳西下时,那受伤的汉子已能轻声说话。轩辕帮着风伯收拾草药,忽然觉得心里亮堂了许多。他知道,自己从北狄学到的不只是按脉的手法,更是一种“由表及里”的智慧——透过细微的脉象,窥见人体内部的阴阳变化,这或许就是岐伯常说的“以小见大,以近知远”。

他将今日的感悟记在随身携带的兽皮卷上,字迹虽有些潦草,却透着一股笃定。末了,他抬头望向南方,那里有他曾辨识的草药;望向西方,那里有他学过的缝合;望向东方,那里有他见过的砭石。而此刻脚下的北方大地,又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医道深处的门。

“或许,真正的医道,从来就不在某一处,而在融会贯通之间。”轩辕喃喃自语,指尖在兽皮卷上轻轻敲击着,仿佛在与远古的智慧对话。

想知道《古人的智慧》中轩辕如何将这些来自四方的医法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独有的见解?且看下集分解。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丹武双绝 庶子夺唐 她是剑修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权力医途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道士不好惹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快穿之病娇男二黑化了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绝世战神赘婿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民国之谍影风云 抗战之烽火燃血 我的公公叫康熙 修仙归来在校园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穿越武大郎从卖饼开始 长夜谍影 我的谍战岁月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大秦:自曝穿越,主打一个坦诚 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荣耀大秦 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 谍战:我的绝密生涯 风雨大宋 精灵之梦幻天团 
最近更新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 这些列强,欺朕太甚 长安新火 穿越大明,让大明屹立山巅 无限兵源:古代战场的绝对掌控者 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 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 带着八位嫂嫂流放 原始:驯服母虎,走婚诸部 中国古代奇闻录 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 宋韵流年 顶级带娃:我给朱元璋带大孙 古人的智慧 我是纨绔世子,怎么就要造反了? 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 雪月大明 数学易圣:我在春秋当国师 开局就被俘虏成奴隶了怎么办? 破落皇帝重整山河 
古人的智慧 清音妙画尊 - 古人的智慧txt下载 - 古人的智慧最新章节 - 古人的智慧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