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智慧

清音妙画尊

首页 >> 古人的智慧 >> 古人的智慧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抗日之铁血使命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满唐华彩 三国:娶妻就变强,我不当人了! 乱世:多子多福,开局收留姐妹花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生存:我乃梁山一匪兵 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 特工:开局郑耀先和我接头 朕即帝国 
古人的智慧 清音妙画尊 - 古人的智慧全文阅读 - 古人的智慧txt下载 - 古人的智慧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5章 五行与气候,防病先知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55章:五行与气候,防病先知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轩辕已带着几名弟子站在医庐外的高台上。他望着远处连绵的山峦,目光扫过近处的田野与村落,指尖无意识地在腰间的兽皮袋上摩挲——那里装着他昨夜刚修订好的《四时气候与疾病关系》竹简。

“先生,您看东边的云,是不是比往日更低沉些?”身旁的弟子少俞指着东方,语气里带着几分好奇。少俞是轩辕从南疆带回的少年,对草木与气候的变化格外敏感,此刻他正盯着天边那片灰蒙蒙的云团,眉头微蹙。

轩辕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那云层果然压得很低,像一块浸了水的灰布,沉甸甸地悬在天际。他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土腥味,混杂着尚未散尽的夜露气息。“是要变天了,”他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笃定,“这般云色与气息,不出三日,必有大雨。”

少俞眼睛一亮,连忙追问:“那依先生所言,这场雨过后,部落里会生出哪种病症?”他记得先生常说,气候如无形的手,总在悄悄拨动疾病的琴弦,而医者的本分,便是在琴弦振动前便察觉端倪。

轩辕转过身,目光落在医庐前晾晒的草药上——那里有刚从北方换来的干姜,有南疆带回的茯苓,还有东方海滨的海藻。这些来自不同地域的草药,此刻在晨风中微微晃动,仿佛也在呼应着即将到来的气候变化。“你且回想,”他对少俞道,“去年这个时节,一场大雨过后,部落里的孩童多患何病?”

少俞低头思索片刻,忽然抬头道:“是泄泻!那日雨后,好几个孩子上吐下泻,您用了茯苓配干姜,喝了两日便好了。”他记得当时自己还不解,为何同样是止泻,先生偏要将这两味看似不相干的药放在一起。

“正是泄泻,”轩辕点头,指尖指向晾晒的茯苓与干姜,“你可知为何?”

“莫非与湿气有关?”少俞试探着问,他想起南疆的湿热天气里,人们也常闹肚子,医者多用苦味草药祛湿。

“不止是湿,”轩辕缓步走下高台,脚边的草叶上还挂着露珠,沾湿了他的兽皮靴,“你看这季节,正值长夏,天地间湿气最盛,如土中之泥,黏腻难去。此时降雨,更是给湿气添了助力,就像往原本就泥泞的路上泼水,只会让泥泞更深。”他顿了顿,弯腰拾起一片被露水打湿的黄叶,“而人体之中,脾属土,最怕的便是这湿。脾主运化,就像田里的耕牛,若被雨水泡得浑身乏力,便拉不动犁,水谷精微也运化不了,留在腹中,自然会生泄泻。”

少俞听得入了迷,仿佛真能看见那“耕牛”在湿泥里挣扎的模样。“那为何用茯苓与干姜?”他追问,这正是他一直没完全弄懂的地方。

“茯苓生于腐木之中,却能吸尽周遭湿气,性甘平,能健脾渗湿,就像给‘耕牛’搭个避雨的棚子,让它能喘口气,”轩辕指着茯苓,眼神里带着对草药的敬意,“而干姜性热,味辛辣,就像一把火,能烧去地里的湿泥,让‘耕牛’脚下的路干爽些。一渗一温,正是对付长夏湿邪的法子。”他说着,忽然想起在南疆时,当地医者用辣椒秧煮水驱寒,那辛辣之气与干姜倒是异曲同工,只是地域不同,用药的选择也因地制宜罢了。

这时,另一名弟子雷公匆匆从部落里跑来,手里拿着一卷竹简,脸上带着焦急:“先生,北边传来消息,说那里近日霜雪来得早,好几个老人都咳喘不止,当地医者用了寻常的润肺草药,却不见好转。”雷公是个急性子,说话时额角还带着汗珠,显然是一路小跑过来的。

轩辕接过竹简,上面是北方医者的字迹,歪歪扭扭地写着“霜雪突至,老幼多咳,痰白清稀,畏寒”。他指尖在“痰白清稀”四字上重重一点,对雷公与少俞道:“你们看,北方属水,冬季本就寒盛,如今霜雪早至,寒邪更甚,就像往冰窖里再添冰块。肺属金,最怕这寒邪侵袭,寒痰阻塞气道,自然咳喘不止。”

少俞凑近看了看竹简,疑惑道:“可润肺草药多是凉性,用来对付燥咳还行,对付这寒咳,岂不是雪上加霜?”他想起在西陲时,牧民冬天咳得厉害,都会喝些温热的羊骨汤,那时还不明白为何,此刻联系先生说的五行与气候,忽然有了头绪。

“说得好,”轩辕赞许地看了少俞一眼,“北方医者只知肺喜润,却忘了此时的咳是寒邪引起的,就像烧火时被冷水浇灭,该做的是添柴升温,而非继续泼水。”他转身走进医庐,从药架上取下几片晒干的麻黄与桂枝,“麻黄能发汗散寒,就像打开门窗,让寒气有处可去;桂枝性温,能温通经脉,就像给肺里添把火,融化寒痰。再配上杏仁降气止咳,甘草调和,这方子送去北方,想必能见效。”

雷公接过草药,又问道:“那其他季节呢?比如春天,是不是也有对应的病症要防?”他记得去年春天,部落里好多人眼睛发红,脾气也格外暴躁,当时先生说是“肝火旺”,现在想来,定也与气候有关。

轩辕走到窗边,望着院墙外抽出新绿的柳枝,那嫩绿的颜色在晨光中格外鲜亮。“春属木,对应肝,此时风气最盛,就像草木疯长,易生杂乱。肝主疏泄,若被风气扰动,就像琴弦被狂风吹得乱响,人便容易急躁、头痛、目赤。”他想起在东方海滨时,渔民们春天也常犯这类毛病,那时他们会用海边的防风草煮汤喝,原来竟是这个道理。

“那预防之法,是不是该像东方人那样,多些导引吐纳,让肝气顺畅些?”少俞问道,他还记得在海边见过渔人清晨对着朝阳舒展手臂,呼吸吐纳,那时觉得新奇,现在才明白其中蕴含的养生智慧。

轩辕点头,目光里带着欣慰:“正是。春时宜早睡早起,多到院中散步,就像给生长的草木松松土,让肝气自然舒展。再备些薄荷、菊花之类的清利头目草药,若觉头目发胀,泡来喝些,便能防患于未然。”他忽然想起自己年少时,在部落里见过巫医用带刺的树枝抽打病人,说能“驱邪”,那时觉得荒谬,如今想来,倒不如这顺应气候的预防之法实在。

说话间,医庐外传来一阵喧哗,只见几个孩童举着刚摘的野果跑过,其中一个孩子突然摔倒在地,捂着膝盖直哭。轩辕走出去看时,那孩子膝盖擦破了皮,血珠正往外渗,旁边的妇人急得直跺脚:“这都入夏了,天这么热,万一伤口化脓了可怎么办?”

夏属火,对应心,此时暑气最盛,就像烈火烹油,易生燥热。”轩辕一边让弟子取来干净的麻布擦拭伤口,一边对妇人道,“心主血脉,暑气侵袭,血脉易受热邪扰动,伤口便容易红肿化脓。不过别怕,我这里有从南方带来的马齿苋,捣成泥敷在伤口上,它性凉能清热,就像给伤口泼点凉水,能防感染。”他想起在南疆时,见那里的孩童摔破了皮,大人都是这么做的,果然很少有化脓的情况。

妇人将信将疑地接过马齿苋,看着轩辕熟练地帮孩子处理伤口,又听他细细解释夏日伤口护理的法子,不由得感叹:“先生真是神了,什么时节该防什么病,您都了如指掌。”

轩辕笑了笑,目光扫过医庐外晾晒的各色草药——春季的薄荷、夏季的马齿苋、长夏的茯苓、秋季的雪梨、冬季的麻黄,这些草药仿佛排成了一队,默默守护着部落的族人。“不是我神,”他轻声道,“是天地有常,气候有律,疾病的发生,不过是人与自然没能合拍罢了。医者要做的,就是看懂这节拍,提前备好乐器,等乐曲响起时,才能从容应对。”

少俞与雷公站在一旁,看着先生的身影被晨光拉长,忽然觉得肩上的担子重了些。他们低头看了看手中的竹简,上面密密麻麻写着的气候、病症与草药,此刻仿佛都活了过来,变成了跳动的音符,正等着他们去谱写成守护生命的乐章。

天边的云层又低了些,风里的湿气越来越重,但医庐里的人心里却一片清明。他们知道,一场大雨即将来临,但他们已经备好茯苓与干姜,就像握紧了应对风雨的船桨,只待浪潮来时,稳稳地驶向平安的彼岸。

想知道轩辕后面会发现什么?且看下一章自有分晓。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一个神豪,当渣男很合理吧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庶子夺唐 她是剑修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权力医途 寻忆:武灵天下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繁花织梦重生女总裁的逆袭时代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快穿之病娇男二黑化了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先和离后逃荒,我的空间能升舱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绝世战神赘婿 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强国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黄埔忠魂:从淞沪到缅北 民国之谍影风云 抗战之烽火燃血 修仙归来在校园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 穿越武大郎从卖饼开始 长夜谍影 我的谍战岁月 我在大雍以武称帝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荣耀大秦 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 谍战:我的绝密生涯 民国谍影 风雨大宋 精灵之梦幻天团 民国投机者 
最近更新风起荆南 大秦:九皇子生崽成瘾,赵姬乐了 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 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 无限兵源:古代战场的绝对掌控者 铁血新华夏:龙腾寰宇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沈少卿探案 带着八位嫂嫂流放 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 山河鉴:隋鼎 宋韵流年 带着DeepSeek闯大明 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 明末另类书生 古人的智慧 回到明末做皇帝 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 雪月大明 三国:曹门虎子,屠司马得甄姬 
古人的智慧 清音妙画尊 - 古人的智慧txt下载 - 古人的智慧最新章节 - 古人的智慧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