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智慧

清音妙画尊

首页 >> 古人的智慧 >> 古人的智慧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黄埔忠魂:从淞沪到缅北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仙人只想躺着 满唐华彩 三国:娶妻就变强,我不当人了! 一品布衣 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大乾憨婿 
古人的智慧 清音妙画尊 - 古人的智慧全文阅读 - 古人的智慧txt下载 - 古人的智慧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63章 剂量轻重定疗效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163章:剂量轻重定疗效

清晨的药庐还浸在薄雾里,轩辕已经站在石案前,盯着那堆被分拣好的麻黄。石案上的竹简摊开着,上面是昨夜记录的医案——部落里的壮汉阿虎染了风寒,高烧三天不退,浑身滚烫得像块烧红的石头,盖着三层兽皮还喊冷,咳嗽时胸腔里像有破风箱在响。

“先生,这是按您说的量称好的麻黄。”弟子阿木捧着一个陶碗过来,碗里的麻黄茎秆粗壮,断面泛着黄白色的纹理,凑近闻能嗅到一股清苦中带着辛烈的气味。他手里的石秤做得极为精巧,秤砣是块打磨光滑的青石,此刻正压在“三钱”的刻度上。

轩辕拈起几茎麻黄,指尖摩挲着上面细密的绒毛。这是前几日刚从山阴处采来的,正值秋季,麻黄的药力最足。他记得三天前给阿虎开的方子:麻黄三钱,桂枝二钱,生姜三片,甘草一钱,加水三碗煎成一碗。可药喝下去,阿虎只出了层薄汗,烧退了不到两个时辰,又重新烧了起来,咳嗽反倒更重了些。

“去看看阿虎现在怎么样了。”轩辕对阿木道,自己则蹲下身,翻看石案下的旧竹简。那是他从终南山带回来的,上面记着岐伯讲过的话:“药之效,在量之当。量不足,则力微难达病所;量过之,则性烈反伤正气。”

阿木很快跑了回来,脸色有些急:“先生,阿虎叔说骨头缝里都在疼,刚才咳得厉害,把喝的药都吐了。”

轩辕心里一沉,快步走向安置病患的草棚。刚掀开草帘,一股浓重的热气夹杂着汗味扑面而来。阿虎躺在铺着干草的石榻上,脸色红得发紫,嘴唇却泛着青,呼吸时胸口起伏得厉害,每一次吸气都像要把肺扯出来似的。

“轩辕先生……”阿虎的声音嘶哑得几乎听不清,他想抬手,却连抬胳膊的力气都没有,“我是不是……不行了?”

轩辕按住他的手腕,脉搏跳得又快又沉,像擂鼓一样。他又摸了摸阿虎的额头,比昨天更烫了。“别慌,药还没到时候。”他安抚道,目光落在石榻边空了的陶碗上——那是今早刚煎好的药,看来是真的吐了。

回到药庐,阿木已经把重新备好的药材摆了出来。轩辕盯着那三钱麻黄,眉头拧成了疙瘩。阿虎体格健壮,平日里能扛着两头野猪走三里地,风寒侵入得又深,是不是……药量太轻了?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他压了下去。麻黄这味药,他记得清楚:味辛、微苦,性温,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但若是用量过了,会让人汗出不止,耗伤元气,严重的甚至会心慌手抖,危及性命。前几日给部落里的孩童用,只用一钱就见效了;给妇人用,最多也只用两钱。阿虎虽是壮汉,三钱已是他能想到的极限。

“先生,要不……加点别的药?”阿木在一旁看着,小声提议,“比如再加点生姜?”

轩辕摇了摇头。生姜能助麻黄发汗,可问题不在辅助的药,而在主药的力道够不够。他想起岐伯带他采药时说的话:“治急症如驱强敌,兵力不足则功亏一篑。但用兵也需知彼知己,过则反噬。”当时他还不太懂,此刻看着阿虎痛苦的模样,忽然有了些模糊的感悟。

他走到药架前,取下装麻黄的陶罐,又用石秤称了一钱,加到原来的三钱里。陶碗里的麻黄顿时堆得冒了尖,辛烈的气味也更浓了些。

“先生,这……”阿木吓得脸都白了,“四钱?这会不会太多了?万一……”

“我知道你担心什么。”轩辕的声音很稳,眼神却异常专注,“阿虎体质壮实,风寒入里,如重兵把守。三钱麻黄如同派三千兵去攻城,只能打个平手;再加一钱,让兵力占优,才能破城而入。但你记住,这四钱是针对他这样的壮汉急症,换了别人,绝不能用。”

他一边说,一边取来桂枝,这次也加了半钱,生姜多放了一片,甘草依旧用一钱。“甘草能调和诸药,在这里还要帮着守住正气,不让麻黄发汗太过。”他对阿木解释,像是在给自己打气,又像是在传授经验。

陶釜里的水很快烧开了,轩辕亲自将药材放进去。麻黄一入沸水,水面立刻泛起细密的泡沫,一股更浓烈的辛气蒸腾起来,呛得阿木忍不住咳嗽了两声。“煎麻黄要用急火,”轩辕一边搅动药材一边说,“不能煎太久,否则辛散之力就跑了。”

三碗水煎成一碗时,药汁呈深褐色,浓稠得像蜜。轩辕舀出药汁,放在陶碗里稍微凉了凉,亲自端去草棚。

阿虎的妻子正守在旁边抹眼泪,见轩辕进来,连忙站起身:“先生,还有法子吗?”

轩辕点了点头,扶起阿虎,将药碗递到他嘴边。药汁刚碰到嘴唇,阿虎就皱起了眉:“好辣……”

“趁热喝,喝完盖好被子睡一觉。”轩辕鼓励道。

阿虎咬着牙,几口就把药汁喝了下去。刚放下碗,他就觉得一股热流从喉咙直冲下去,像喝了一碗滚烫的烈酒,顺着喉咙、胸口,一直流到肚子里,然后又从肚子里往外扩散,四肢百骸都渐渐热了起来。

“热……好热……”阿虎开始冒汗,先是额头,接着是后背,很快就浸湿了贴身的麻布衣衫。他想掀被子,被轩辕按住:“别掀,让汗再多出些。”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阿虎的呼吸渐渐平稳了,脸上的紫红色退了些,嘴唇也有了点血色。他翻了个身,嘟囔了一句:“不冷了……”

轩辕又摸了摸他的额头,虽然还有点热,但已经不像之前那样烫得吓人了。脉搏也慢了些,不再像擂鼓,而是变得沉稳了些。

“先生,真的退了些!”阿木在一旁看得真切,眼睛都亮了,“四钱麻黄真的管用!”

轩辕却没放松,他对阿虎的妻子说:“再熬点小米粥,等他醒了给他喝点,补补力气。要是再出汗,就用干布给他擦,别让风着了。”

回到药庐,天已经大亮了。轩辕坐在石案前,把阿虎的病例重新写了一遍,在麻黄的用量旁边画了个醒目的记号,旁边批注:“壮汉急症,麻黄四钱,得汗则效。常人三钱为限,体弱减半。”

刚写完,外面又传来脚步声,是部落里的老猎户,说自己也受了风寒,症状和阿虎差不多,就是没那么重。轩辕给他诊脉后,开了三钱麻黄,嘱咐他按方煎服。

“先生,为什么不给猎户也用四钱?”阿木不解地问。

轩辕指着猎户的背影:“你看他走路的样子,脚步虚浮,这是平日里劳作伤了元气,虽也是风寒,却经不起大汗。用三钱,让他出层薄汗就行,过了就伤身子了。”

阿木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问:“那要是孩童得了同样的病呢?”

“孩童脏腑娇嫩,一钱就够了,最多一钱半。”轩辕拿起一根麻黄,“你记住,用药如量体裁衣,胖瘦、强弱、老幼、男女,都得考虑。就像这麻黄,用对了是良药,用错了就是毒药。”

傍晚时分,阿木兴冲冲地跑回来报喜:阿虎醒了,烧退了大半,已经能喝小半碗粥了;老猎户也出了汗,症状减轻了不少。

轩辕站在药架前,看着一排排陶罐里的药材,心里忽然通透了。岐伯说的“火候如药性,过则损,不及则弱”,不仅适用于炼丹,更适用于用药的剂量。每一味药都有它的“度”,这个“度”不是死的,是活的,要根据病情、体质、甚至季节来调整。

他拿起石笔,在竹简上又添了几笔:“药有个性,人有差异,量需随变,方为至理。”写完,他将竹简放进木盒里,那里已经存了厚厚的一叠,都是他这些日子积累的医案和感悟。

夜色渐深,药庐里的灯火还亮着。轩辕借着灯光,翻看岐伯赠的《黄帝内经》初稿,看到其中一句“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不由得会心一笑。这“平”字,不也包含着剂量的精准吗?让药的力道与病的轻重相平,让药的偏性与人的体质相平,才能达到治病的效果。

他想起白天阿木紧张的样子,决定明天再给弟子们好好讲讲剂量的学问。他要让他们明白,医者手中的药,既能救人,也能伤人,而剂量的轻重,就是那道生死线。

那么,弟子们能真正理解剂量的重要性吗?在未来的行医中,他们会遇到需要更精细调整剂量的疑难杂症吗?且看下一章情节内容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丹武双绝 拯救诸天单身汉 庶子夺唐 她是剑修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权力医途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快穿之病娇男二黑化了 小尸尸我啊!被疯批反派圈养了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民国之谍影风云 抗战之烽火燃血 我的公公叫康熙 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 修仙归来在校园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穿越武大郎从卖饼开始 长夜谍影 我的谍战岁月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荣耀大秦 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 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 谍战:我的绝密生涯 风雨大宋 
最近更新风起荆南 大秦:九皇子生崽成瘾,赵姬乐了 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 三国:我截胡刘备成大哥 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 这些列强,欺朕太甚 长安新火 穿越大明,让大明屹立山巅 无限兵源:古代战场的绝对掌控者 历史奇人传 铁血新华夏:龙腾寰宇 一品悍臣 轮回井:渣男劫 宋骑天下 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 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 李狗蛋异界升官记 我是纨绔世子,怎么就要造反了? 谋断天下 数学易圣:我在春秋当国师 
古人的智慧 清音妙画尊 - 古人的智慧txt下载 - 古人的智慧最新章节 - 古人的智慧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