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那些灵异事

镇之

首页 >> 东北那些灵异事 >> 东北那些灵异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穿到八零家属院:撩的兵王心尖颤 逼我下乡?科研军嫂搬空你全家 师妹用丹炉煮白粥,馋哭隔壁宗门 温先生,婚后愉快 六零真千金遭全家厌弃后被国家宠 青楼女子要从良,侯爷首辅请靠边 让你随军,没让你成为家属院核心 北派盗墓笔记 前妻撩人,容总他超爱 齁甜!在恶人综艺里被病娇盯上啦 
东北那些灵异事 镇之 - 东北那些灵异事全文阅读 - 东北那些灵异事txt下载 - 东北那些灵异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24章 冲撞了鬼神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在东北农村生活过的人都深有体会,一进入腊月,家家户户便为迎接新年忙碌起来。

那么,究竟都在忙些什么呢?

譬如杀年猪、蒸豆包、糊酱缸、包冻饺子……年味,就是从这些活动中一点点弥漫开的。

有的朋友可能会好奇:

七十年代的东北农村,不是特别困难吗?怎么还能杀得起年猪、包得上冻饺子?

你还真别说——这事我还特意去问了靠山屯里最年长的几位老人,也结合了自己当年的记忆。

老人们都说,那时候虽然全国日子都不宽裕,但在黑龙江,尤其是五大连池附近的农村,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苦。

甚至还有不少第二次“闯关东”来的,比如从山东、四川等地过来的“关里人”,就是看中了东北这片黑土地,奔着能吃上一顿饱饭而来。

黑龙江人少地多,想吃顿饱饭并不难。

平时大家确实没什么钱,孩子又多,吃穿用度处处要花钱,确实挺紧巴。

但一到了过年,不管怎样都得把年过得像样、红火,图个吉利,盼着来年有个好兆头。

所以大多数人家,一进腊月就开始张罗“忙年”了。

进了腊月,左邻右舍就开始商量包粘豆包的事。

大家都得互相通个气,把时间安排好——这可不是一家关起门来自己能干完的活。

一来是有这个传统,二来也是邻里之间的默契。

大妈、大娘、小媳妇、大姑娘们聚在东北的热炕头上,一边聊着天、说笑着,一边包着象征年年团圆的粘豆包,那气氛,暖融融的,才是真正的年味。

那时候家家都有几口闲置的大缸,夏天用不上,就是专门留在冬天冻猪肉和冻豆包用的。

没有七八十年代农村生活经历的人,可能想象不出一水缸能装多少豆包。

这么说吧,基本上每家都要包上几百斤。

一部分送给城里的亲戚朋友,剩下的,就是一冬天的主食了。

一般每家包粘豆包,至少要忙活两天,有的甚至三、四天。

头一天得去碾房磨粘米面,还要烧水、发面。

说到发粘米面,那可真是个技术活——豆包好吃不好吃,全看面发得怎么样。

有人发的面,蒸出来的豆包甜丝丝、黏糯又有嚼头;有人发的,却蒸出一股怪味,简直没法入口。

就像小三子他爸,平时饭不会做、水烧得都一般,却有一手发面的绝活。

他发的面蒸出来的豆包格外好吃,左邻右舍都请他来帮忙。

头天晚上发上,第二天上午十点多才能上屉蒸第一锅。

这面得发满十二个钟头,中间还得反复揣几次,才能算到位。

记得那一年,小三子十岁左右,正赶上星期天,孩子们都放假,三子爸也特意选了这天,大家都来搭把手。

那氛围,真好,真叫人怀念。

当天,五嫂子、老李婆子、后院小燕、西院的柱子媳妇……都来了。

柱子媳妇是从四川嫁过来的,就为了能吃顿饱饭。

她对包粘豆包觉得特别新鲜,也格外认真。

女人们盘腿上炕,手上麻利地包着豆包;柱子和三子爸则负责接锅、出锅。

一大帘又一大帘黄澄澄、圆润饱满的粘豆包出了锅,热腾腾地冒着气,看得人心里都暖。

两个男人用木板做的工具,把连在一起的豆包两个一对、两个一对地分开。

这样做既方便冻、方便吃,也取个“成双成对、团圆和美”的好寓意。

第一锅豆包向来是有讲究的。

不管早上吃没吃饭,参与包豆包的、隔壁邻舍,都要送上一盘。

就像无声的美食评选,大家嘴里不说,心里却都在比较:谁家豆包蒸得好,谁家火候还差些,来年该怎么调整。

所以这第一锅,基本上就留不下几个。

现在回想起来,依然特别怀念那时一大家人、左邻右舍坐在一起,一边唠家常一边包豆包、送豆包的情景。

作为农村孩子,我没少替家里给邻居送豆包。

如今在城里住了十几年,连对门姓什么都不知道……

我们再回到七十年代小三子家包豆包的那一天。

大伙从早忙到下晌,豆包一边包一边冻,工作进行了一大半。

三子妈赶紧招呼大家:“先垫巴一口,歇会儿再包!”

其实那时候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包豆包这天,不管干到多晚,一天只吃一顿饭。

大家都笑着说:“不歇了不歇了,张老师这面发得太好,俺们豆包都吃饱啦!”

三子妈一听也笑了:“那行,你们包着,我去炖菜。酸菜越炖越香!”

大家一听,都乐了起来——谁不知道三子妈炖菜是一绝?

说到东北炖菜,尤其是包豆包这天做的,可是有讲究的。

粘豆包不好消化,容易胃酸(老百姓叫“烧心”),所以菜要搭配得开胃、爽口。

炖一锅酸菜,加上冻豆腐、粉条,再切一块五花三层的猪肉,咕嘟咕嘟炖上两小时,汤多放点,油不必多——那时候也没有那么多油。

调料也简单,没有现在那些花椒大料,但酸菜白肉汤一上桌,却绝对少不了“灵魂一击”:

干红辣椒在灶坑里烤得微糊,用剪刀剪成碎块或细丝,往汤里一撒——

“挠”一下,香味全出来了。

到了晚上五点多,豆包基本包完了,就剩最后一锅留着晚饭之后收尾。

大家洗了手准备吃饭。

一大盆热气腾腾、酸香四溢的烩酸菜摆在炕桌中间,旁边还有三子妈拌的一碟芥菜疙瘩丝,滴了香油、撒了香菜末,浇了红辣椒油和酱油,看得人食欲大开。

大家每人盛上一大碗酸菜汤,正要动筷,三子妈忽然问:“哎?柱子媳妇呢?”

有人说:“可能去厕所了吧。”

又等了一会儿,还不见回来。

几个姐姐正要出去找,柱子媳妇进屋了。

大家赶紧催她洗手吃饭,吃完还得包最后那半锅。

但老李婆子却注意到柱子媳妇脸色不太对——小脸煞白,嘴唇直哆嗦,还以为她是去外头上厕所冻着了。

在七八十年代的东北冬天,去户外厕所简直是一种“酷刑”。

有人开玩笑说,小便得拿小棍一边敲一边尿,不然会冻成冰溜——虽夸张,但也足见其受罪。

如今农村条件好了,室内卫生间、洗澡间都已普及。

大家没多想,也给柱子媳妇盛了碗汤。

老李婆子、柱子和三子爷爷每人斟了一盅白酒,众人边吃边唠。

突然——“啪!”

柱子媳妇手里的碗掉在炕上,人直接倒下去浑身哆嗦,嘴里呜哩哇啦地说些听不清的话。

大家都吓坏了,纷纷看向老李婆子。

老李婆子低声说:“刚才我就看她不对劲……还以为是冻的。现在这出,像是‘招了没脸的’了。”

所谓“招没脸的”,就是冲撞了鬼神、中了邪病。

听她这么一说,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大家赶紧撤下桌子,老李婆子走上前去,要看个究竟——到底是什么“神圣”,上了柱子媳妇的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庶子夺唐 她是剑修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权力医途 寻忆:武灵天下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重生后,我成了奸臣黑月光 道士不好惹 繁花织梦重生女总裁的逆袭时代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快穿之病娇男二黑化了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先和离后逃荒,我的空间能升舱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绝世战神赘婿 
经典收藏虚空塔 我无限回档,洞悉所有底牌 开局59年,人在南锣鼓巷 谍战:我其实能识别间谍 综漫:人在原神,加入聊天群 穿越六零,随军海岛养崽崽 柯南:我是道士,不是侦探 酒色财气?可我是个好海军 六零年,穿成了心机女主的垫脚石 带百亿物资,在70年代风生水起 星铁:杨先生,我想其中有些误会 胎穿七零:大佬心尖白月光 重生七零,末世女的摆烂军婚 谍战:回档情报,我成了军统信仰 四合院之走不通的路就来打开 瑾色香江:四合院里的少年梦 长生修仙:从沙漠开始肝经验 每首歌都爆火!你们说他是糊咖? 我在亮剑卖军火,打造超级独立团 快穿:惊!炮灰女配她变了! 
最近更新龙族剑终逆臣 重生之警途重启,我要纵横官场 物业通知:违反规则将被抹杀 夫人马甲遍地跑,全球大佬追着宠 快穿GB:反派他娇软可欺 综影视:如烟很忙 神级NPC的伪装守册 玄牝之门1金王帝国 四合院:忽悠加截胡,众美归心 四合院之从保卫科长开始 修仙充值一千亿,天才都是我小弟 科研兴国:投胎是门技术活 重生五八:从长白山打猎开始崛起 岚影日记:致九个人的世界 两界倒卖,我仙武双修 超感应用 女配娇憨撩人,男主秒变恋爱脑 蝉鸣里的向阳处 综武:我的神仙姐姐是王语嫣 美漫超英:赛博术士 
东北那些灵异事 镇之 - 东北那些灵异事txt下载 - 东北那些灵异事最新章节 - 东北那些灵异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