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

人到中年逍遥点

首页 >> 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 >> 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名门艳旅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绍宋 大明日不落 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 三国:娶妻就变强,我不当人了! 烽烟尽处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生存:我乃梁山一匪兵 朕即帝国 
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 人到中年逍遥点 - 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全文阅读 - 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txt下载 - 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8章 天子剑指,东厂随行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北京 紫禁城

新都气象恢宏,权力的中心也弥漫着尘埃落定的气息。

但朱棣的眉宇间却并未舒展。

迁都这场硬仗虽胜,过程却暴露了太多令人心悸的隐患:

江南势力的疯狂反扑、朝臣的阳奉阴违、白莲教与地方势力的勾结、以及信息传递的迟滞与失真……

杨荣等人血淋淋的下场震慑了朝堂,但朱棣深知,恐惧只能压服一时,无法根除暗流。

他需要一个更直接、更高效、更忠诚于他个人的耳目与爪牙,深入帝国肌理的每一个角落。

替他监视、探查、震慑那些阳光照不到的阴影。

这一日,朱棣在乾清宫暖阁单独召见了刚刚从江南肃清余孽归来的陈兴。炉火映照着朱棣深沉的面容。

“兴弟,坐。”朱棣指了指下首的锦墩,语气带着难得的推心置腹,

“迁都之事,尘埃落定,你居功至伟。然此一番波折,也让朕看清了许多。”

陈兴依言坐下,静待下文。

“朝堂之上,百官各怀心思,奏章之中,真伪难辨。”

“地方吏治,天高皇帝远,欺上瞒下者不知凡几。”

“更有甚者,如杨荣之流,竟敢勾结妖邪,祸乱国本!”

朱棣的声音渐冷,“锦衣卫虽为朕之亲军,然其职责庞杂,侦缉刑狱之事,难免力有不逮,且……外朝之臣,终有掣肘。”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地看向陈兴:

“朕欲于内廷设立一衙署,由朕最信任的宦官提督,专司侦缉、刑狱、诏狱之事。”

“刺探臣民隐事,直达天听!其名,便称‘东缉事厂’,简称‘东厂’!你以为如何?”

建立东厂!

陈兴心中微微一凛。

作为拥有漫长生命和超越时代眼光的“旁观者”,他太清楚这个机构的设立意味着什么…

它是皇权极度膨胀、试图掌控一切的产物,是悬在帝国所有臣民头顶的一把无形利刃。

它的高效与恐怖将远超锦衣卫,但也必将滋生难以想象的黑暗与腐败。

历史上的东厂,最终成为了皇权的双刃剑,伤人也伤己。

“陛下圣虑深远。”陈兴没有立刻反对,而是斟酌着措辞,

“迁都之后,百废待兴,南北人心未定,确需强有力之耳目,震慑宵小,通达下情。”

“以内廷宦官提督,直属陛下,确能减少外朝掣肘,提高效率。”

朱棣微微颔首,这正是他所想。

“然,”陈兴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凝重,陛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权柄亦然。”

“此等衙署,权柄过重,直刺人心隐微,若无严苛之制衡,恐如脱缰野马,反噬其主。”

“哦?制衡?”朱棣挑眉,“锦衣卫指挥使纪纲,朕已令其兼领北镇抚司,专理诏狱,权柄亦重,不也相安无事?”

“锦衣卫虽权重,终究是外朝武官序列,其升迁、考课、监察,尚有法度可依,有言官可参。”

陈兴直言不讳,“而内廷宦官,深居宫禁,与陛下朝夕相处,其升黜荣辱,全系于陛下与内廷大珰一念之间。”

“若提督东厂之宦官,心术不正,或为私欲所驱,则此利刃,非但难为陛下之耳目,反会成为其排除异己、构陷忠良、攫取私利的凶器!”

“其害之烈,恐远超杨荣之流!”

陈兴的话,如同一盆冷水,浇在朱棣炽热的权欲之火上。

他沉默了片刻,眼神闪烁。陈兴的担忧,他并非全无考虑。

但帝王的猜疑和对绝对掌控的渴望,最终压倒了那丝顾虑。

“你所言,不无道理。”朱棣缓缓道,

“然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法。朕意已决,东厂必设!至于制衡……朕自有分寸。”

“朕会挑选老成持重、忠心耿耿之人担此重任,并严令其恪守法度,不得滥用职权!”

陈兴知道,朱棣心意已定,多说无益。他躬身道:

“陛下圣心独断,老臣自当遵从。唯愿陛下时刻警醒,驾驭此鹰犬,如臂使指,勿使其噬主。”

一月后,东缉事厂(东厂)正式挂牌成立。

其衙署设于东安门北侧,故称东厂,与锦衣卫北镇抚司仅一墙之隔。

因为陈兴的提醒,朱棣这次和历史上不通。任命的是他极为信任、跟随他多年的郑和为第一任东厂提督。

并赐予“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关防”大印,赋予其侦缉、抓捕、审讯、乃至直接密奏皇帝的巨大权力。

东厂甫一成立,便展现出其超乎寻常的效率和冷酷无情的风格。

它的触角,如同无形的蛛网,迅速从紫禁城延伸出去,覆盖了整个北京城,并开始向南京留都及各省渗透。

杨荣案虽已了结,但朱棣和郑和都认为,其党羽并未连根拔起,江南仍有暗流。

东厂番役,由锦衣卫中挑选的精锐和招募的江湖好手组成。

手持东厂特有的逮捕凭证“驾帖”,无需刑部签发,如同鬼魅般潜入南京及苏杭等地。

他们不再依赖地方官府,而是直接行动。

依据之前陈兴留下的线索,以及东厂自身发展出的眼线,

短短数月内,又秘密逮捕了数十名与杨荣案有牵连、但之前侥幸逃脱或证据不足的江南籍中下层官员、涉案商贾的亲属心腹、以及漕帮残余头目。

审讯地点直接设在东厂大狱。酷刑之下,口供如同滚雪球,又牵扯出更多“对迁都心怀怨望”、“私下非议朝政”的人员。

一时间,官场风声鹤唳,人人自危,比迁都前更加噤若寒蝉。

江南抵制迁都的势力,被东厂用最血腥的方式,彻底犁庭扫穴,连根拔起。

郑和将此案作为“首功”,密报朱棣,朱棣龙颜大悦,对东厂的作用更加深信不疑。

迁都北京,直面北虏。瓦剌虽败,但阿鲁台等部依旧在草原深处蠢蠢欲动。朱棣需要最及时、最准确的情报。

东厂番役展现出极强的渗透能力。

他们化装成商贩、流民、甚至萨满教徒,深入草原腹地,刺探瓦剌、鞑靼各部的动向、兵力集结、物资储备、部落矛盾。

一条条绝密情报通过东厂独有的“快脚”飞速传回北京。

某次,东厂提前数日侦知阿鲁台欲联合几个小部落,趁寒冬南下劫掠边镇,郑和立刻密奏。

朱棣得以提前调集精兵,在预定地点设伏,重创来犯之敌,取得一场酣畅淋漓的小胜。

此役让朱棣和边军将领对东厂的情报能力刮目相看。

东厂成立的核心目的之一,便是监视百官。郑和深谙此道。

他派出手下番役,如同影子般附着在六部九卿、勋贵宗室府邸周围。

官员的宴饮往来、门生故吏的拜会、甚至家仆的采买,都可能落入东厂密探的眼中。

某位户部侍郎在家中酒后抱怨迁都耗费太大,被藏在隔壁屋顶的东厂番役听得一清二楚,记录在案。

不久,此人便被寻了个由头,外放偏远之地。

一位以清流自诩的御史,私下收受某江南富商的厚礼,为其子科考舞弊疏通关系。

此事极其隐秘,却被东厂安插在富商家的眼线察觉。证据确凿之下,该御史被革职查办,震动都察院。

这些“成果”被郑和定期整理成“访缉册”,密奏朱棣。

朱棣虽未立即处置所有人,但这些官员的把柄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

使得朝堂之上,人人谨言慎行,唯恐被东厂抓住错处。朝堂风气为之一肃,却也多了几分令人窒息的压抑。

然而,阴影已悄然滋生。

手握“驾帖”、密奏之权,东厂番役行事日渐骄横。

抓人无需明确证据,仅凭“风闻”或提督太监的授意即可。

冤假错案开始出现。被构陷者,往往屈打成招,家破人亡。

一些心思活络的番役,开始利用手中的权力进行敲诈。

他们掌握着官员或富商的“隐事”,以此为要挟,索取钱财。

若有不从,便以“东厂拿人”相威胁。北京城内,一些商铺甚至开始定期向负责该片区的番役“孝敬”,以求平安。

东厂的存在,成为了权力斗争的新工具。

一些官员开始尝试通过贿赂郑和或其亲信,利用东厂的力量构陷政敌。

虽然郑和目前尚能约束,严格筛选密奏内容,但此风一开,后患无穷。

东厂的崛起,严重挤压了锦衣卫的“传统业务”和权力空间。

锦衣卫指挥使纪纲表面上对郑和恭敬有加,背地里却极为不满。

两股特务力量之间的摩擦与争功,已初现端倪。

双方在侦缉、抓捕时发生冲突,甚至互相安插眼线的情况,开始出现。

陈兴冷眼旁观着这一切。他看到了东厂在肃清余孽、刺探军情上的“高效”。

但也更清晰地看到了那柄双刃剑上日益锋利的、指向帝国自身的刃口。

他曾向朱棣进言制衡,但朱棣沉浸在耳目灵通、掌控力增强的快感中。

对郑和也颇为信任,并未真正采取强有力的制度性约束措施。

事实上,郑和确实没问题,能力也是顶级的,但制度一旦形成,就不完全是人能决定的了。

陈兴知道,自己当初的警告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东厂这头被朱棣亲手释放出来的怪兽,已经开始显露獠牙。

而它未来将给这个王朝带来怎样的影响,是福是祸,恐怕连那位雄才大略的永乐大帝,此刻也未能完全看清。

紫禁城的阴影深处,新的权力幽灵已然成形,并开始无声地吞噬着光明。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武道凌天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我接受联姻离开后,言总哭红眼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丹武双绝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重生宝可梦,从独角虫开始 权力医途 寻忆:武灵天下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重生后,我成了奸臣黑月光 道士不好惹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快穿之病娇男二黑化了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先和离后逃荒,我的空间能升舱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强国 
经典收藏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北宋大丈夫 谍云重重 抗战之烽火燃血 我的公公叫康熙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长夜谍影 我在大唐位极人臣 我的谍战岁月 我在大雍以武称帝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师士传说 大秦:自曝穿越,主打一个坦诚 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 谍战:我的绝密生涯 民国谍影 风雨大宋 民国投机者 
最近更新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 再续蜀汉的浪漫 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 乱匪开局,看我如何倒反天罡! 沈少卿探案 我只做风流皇帝,天下美人皆归朕 宋骑天下 一人修真传 带着八位嫂嫂流放 八百铁骑,镇万界 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 全家天生神力,我靠脑子科举 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 奇葩皇帝合集 山河鉴:隋鼎 敕封一品公侯 穿成农夫,从神箭手到大楚国公 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 娘娘,请卸甲! 弱宋铁血郎 
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 人到中年逍遥点 - 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txt下载 - 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最新章节 - 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