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木匠的烟火人间

贾闲人

首页 >> 四合院:木匠的烟火人间 >> 四合院:木匠的烟火人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何不同舟渡 直播算命太准,被全网警察关注了 污欲狂撩 逼我下乡?科研军嫂搬空你全家 真千金被读心后,人设崩了 温先生,婚后愉快 六零真千金遭全家厌弃后被国家宠 六零:缺德女配在线夺笋 穿成作精老太,别人逃荒我开荒 北派盗墓笔记 
四合院:木匠的烟火人间 贾闲人 - 四合院:木匠的烟火人间全文阅读 - 四合院:木匠的烟火人间txt下载 - 四合院:木匠的烟火人间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175章 从古至今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林墨在木工技艺突进的同时他在虚实建造场中的模拟建设却凸显了不少的问题。

以往制作古建模型或高精度木模,林墨凭借的是对木材物性的极致掌握和对手上力道的精微控制,更多依赖于自己的直觉与师父与传承之径中学到的知识和经营。

但现代大型建筑,尤其是高层建筑,涉及的材料更为多样(钢筋混凝土、钢结构、玻璃幕墙等),力学体系更为复杂,施工环节环环相扣,统筹管理的难度呈几何级数增长。虽然课本上学习了不少,单一的 理论课本上都学过,但是运用的时候难免手忙脚乱。

就在他模拟建造一栋他设想中的十二层框架剪力墙结构住宅楼时,问题接踵而至。

他发现自己对混凝土在不同龄期的强度变化、浇筑的工艺控制、模板支撑体系的稳定性计算、不同专业工种的交叉作业协调……这些系统性的知识和宏观掌控能力,远不如他对榫卯节点或木构件加工那般得心应手。

一次虚拟施工中,因对混凝土养护时间预估不足,导致提前拆模后楼板出现裂缝;

另一次,则因设想的塔吊布局不合理,影响了关键构件的吊装效率,延误了预计工期……这些问题在【虚实建造场】中虽可随时推倒重来,却清晰地映照出他在现代建筑项目统筹上的短板。

那种感觉,就像是一个习惯了在一片空地上建造木制房子匠人,骤然面对需要规划整支舰队航线的挑战。技艺的精深,在此刻似乎遇到了无形的壁垒。

他知道,这不是靠埋头苦练手艺就能突破的,需要的是更宏大的视野、更系统的工程思维和更丰富的“实战”经验。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林墨带着一个精心准备的木匣,再次叩响了梁先生家的门。

林女士亲切地将他迎进客厅。梁先生正靠在窗边的躺椅上阅读文献,见林墨到来,放下手中的资料,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林墨来了,坐。看你气色沉静,眉宇间却似有凝滞之色,可是在学问或技艺上遇到了关隘?”

林墨心中叹服,将手中的木匣呈上:“先生目光如炬。学生近日确有些困惑,特来向先生请教。这是一点小小心意,不成敬意。”

梁先生饶有兴致地打开木匣。里面并非什么贵重之物,而是一个结构极其精巧、比拇指指甲盖略大的微型榫卯模型。

它非古非今,形态流畅而奇异,几个微型构件通过一种前所未见的复合榫卯方式咬合在一起,浑然天成,仿佛蕴藏着某种独特的力学美感与空间逻辑。

“哦?”梁先生小心翼翼地拈起这个微缩模型,凑到眼前仔细端详,眼中渐渐露出惊讶与赞赏的神色,“这榫卯结构,看似与传统一脉相承,实则内藏机枢,逻辑自成一体,尤其这几个转承启合的节点处理,竟暗合了某些现代空间结构的理念……林墨,这是你自行构思的?”

“先生谬赞了。”林墨谦逊道,“学生只是凭感觉将其复现出来。它提醒学生,万物结构,无论大小古今,其‘理’或有相通之处。”

他顿了顿,顺势引出自己的困惑:“学生近来在学习的时候,尝试模拟构建一些现代大型建筑,尤其是高层建筑,却感觉进展迟缓,远不如钻研木作技艺时那般顺畅。仿佛……技艺愈精,反而在某些更宏观、更系统的层面上受到了束缚。”

梁先生轻轻放下那枚精巧的榫卯看向林墨。

“林墨啊,”先生的声音温和而富有力量。

他缓缓起身,走到书桌旁,铺开一张宣纸,用钢笔随手画了一个小小的、结构精密的榫卯节点,又在旁边画了一座巍峨高楼的简笔轮廓。

“传统木作,尤其你通过微缩模型学习的古建,追求的是‘尽精微’。”他指着那个榫卯节点,“你将心神、技艺凝聚于方寸之间,人与材料直接对话,心念所至,刀笔随之,可谓‘入乎其内’。”

笔锋一转,指向那座高楼。“而现代大型建筑,尤其是高层建筑,讲究的是‘致广大’。它需要你将视野提升到云端,俯瞰全局”。

“你不仅要懂结构、懂材料,更要懂环境、懂流程、懂协作、懂经济。它要求的是‘出乎其外’的统筹之力,是将无数‘精微’整合成一个稳固、高效、和谐整体的智慧。”

“你感觉进展慢,并非能力不济,而是从‘尽精微’到‘致广大’的关键蜕变期。”梁先生的目光充满期许。

“你的木工根基,尤其是对结构、对材料、对‘理’的深刻理解,是你最宝贵的财富,它们是你构建万丈高楼的‘基石’与‘锚点’。但切不可被基石所困,要学会站在基石之上,仰望并规划整个天空。”

他拿起那枚微型榫卯,又指了指纸上的高楼:“你看,这小小的榫卯,其内部力的传递、构件的平衡,与一座高楼中荷载的路径、结构的稳定,在‘理’上是否隐隐相通?”

“你需做的,便是将你在微观世界中领悟的‘结构之理’、‘平衡之道’,提炼、升华,应用到宏观的构建之中。同时,更要主动去学习、去吸收那些你尚且陌生的,关于现代施工组织、项目管理、新材料应用的系统知识。”

先生一番话让他他明白了不是技艺无用,而是需要转换视角,将技艺内化的“理”与外部系统的“法”相结合。

“多谢先生指点!”林墨起身,郑重行礼,眼中重现清明与坚定,“学生明白了。是学生此前过于沉溺‘技’与‘微’,未能及时将视野提升至‘道’与‘广’。今后定当在深耕技艺之‘理’的同时,更加注重对现代工程体系知识的学习与融汇。”

梁先生欣慰地点点头:“善。你有此悟性,假以时日,必能在现代营造领域开辟出新天地。若有心得,随时可来与我探讨。”

“先生教诲,学生茅塞顿开。”林墨心悦诚服,深深一揖,“只是……学生虽明其理,却不知该从何处着手,去系统构建这‘致广大’的视野。现代建筑涉及环节众多,学生恐管中窥豹,不得要领。”

梁思成先生微微颔首,对林墨能立刻抓住关键颇为赞许。他沉吟片刻,手指轻轻敲击桌面,缓声道:“理论课程与实践观察固然重要,但若要快速把握全局,莫过于直接研读一座建筑完整的‘生平记录’。”

他目光投向窗外,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那些拔地而起的楼宇:“我们水木大学,解放后进行了大规模校园建设,那些教学楼、实验室、宿舍,从立项论证、设计图纸、施工记录、变更洽商,到最终竣工归档,都留下了完整的档案。这些档案,就是一部部活生生的‘建筑建造史’。”

梁先生转向林墨,眼神中带着引导与期许:“你若能申请到学校工程管理部门,调阅一两套具有代表性的完整建设档案,从头至尾潜心研读。”

“设想自己就是当年的项目负责人,去理解为何如此选址、为何采用此结构、图纸如何深化、施工如何组织、遇到问题如何解决、成本如何控制……沉浸其中,追溯其决策脉络与实施细节。”

“如此,你便能跳出单一视角,真正站在项目统筹者的高度,去把握现代建筑设计与建设的全貌。这比泛泛地跑十个工地,或许收获更大。”

带着梁带着先生的点拨,迷津后的豁然与一丝忐忑,林墨找到了班主任吴老师。

当他在教研室外的走廊里,向吴老师说明来意,希望能通过系里协调,申请去学校基建处档案室借阅完整的建筑项目建设档案时,吴老师扶了扶眼镜,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的惊诧。

“林墨,你说你要借阅什么?完整的项目建设档案?”吴老师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引得旁边经过的两位助教都侧目看来。

“你……你现在才大四上学期!按照教学计划,毕业设计的选题和前期调研通常都在大五才开始。即便是那时,也大多是针对性地查阅相关设计规范和图集,像这样要求调阅包含立项、预算、施工记录在内的全套原始工程档案……”

吴老师顿了顿,组织着语言,语气中充满了不解与审视:“这通常是硕士生,甚至是在职工程师进行深度课题研究或处理复杂工程问题时才会提出的需求。”

“里面的内容庞杂、专业性强,很多原始记录甚至涉及当时的技术决策和内部流程,并非普通的教学参考资料。你一个大四学生,怎么会突然想到要看这个?而且还要看完整的‘留档’?”

也难怪吴老师如此反应。在这个信息相对闭塞、档案管理严格的年代,一个本科生的此类请求,确实显得过于超前和“逾矩”。这已远远超出了优秀本科生求知若渴的范畴,更像是一个成熟研究者才会有的行为。

林墨早有准备,他神色平静,语气诚恳地解释道:“吴老师,我明白这个请求有些冒昧。是梁思成先生建议我这样做的系统研读一座建筑从诞生到落成的完整档案,是理解现代建筑项目全局运作、提升综合统筹能力的一条捷径。”

“我近期在自身学习中也确实感到,对宏观层面的项目决策、流程把控认知不足,希望借此弥补短板。”

“梁先生建议的?”吴老师闻言,脸上的惊诧慢慢转为深思。

梁先生在水木的地位和学术眼光毋庸置疑,他能如此指点林墨,本身就意味着对这个学生的极度看重。再联想到林墨过往那些远超同龄人的表现——国家级项目参与、出口设计核心、近乎妖孽的木工手艺……

吴老师深吸一口气,重新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个沉静得不像话的学生。他意识到,林墨的成长轨迹早已不能以常理度之,或许,常规的教学进度确实已无法满足他的需求。

“原来如此”吴老师点了点头,语气缓和下来,“你的想法……嗯,虽然超前,但志向可嘉。既然有梁先生背书,系里会慎重考虑。这样,你写一份正式的申请说明,阐明你的学习目的和计划,重点提及梁先生的指导。我帮你向系主任和分管教学的刘副主任汇报一下,看看能否特事特办,协调基建处那边。”

经过班主任吴老师的积极沟通和系里的特批,一周后,林墨终于拿到了系办公室开具的介绍信,获得了进入学校基建处档案室查阅部分非密级历史工程档案的许可。

档案室位于一栋老行政楼的底层,光线略显晦暗,空气中弥漫着旧纸张、油墨和一丝淡淡的防虫药水气味。

高大的档案柜如同沉默的巨人,整齐排列,柜体上的标签标注着年份和项目编号。一位戴着套袖、神情严肃的管理员老师核验了林墨的介绍信和学生证,又仔细交代了查阅纪律才将他引到一个靠窗的固定阅览桌前。

林墨选择调阅的第一套档案,是前几年刚落成的“汽车工程实验楼”。这是一栋功能复杂、兼具教学、科研与实验的中型公共建筑,结构上采用了当时较为先进的预制混凝土板与现浇框架结合的方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也是他最熟悉的地方。

当管理员老师将一个沉甸甸的、装满蓝色硬壳档案盒的木箱放在他面前。

他打开第一个档案盒,里面并非只有最终的设计图纸。按照编号顺序,档案内容浩繁而有序:

最初的项目建设申请书,厚厚一叠,里面详细阐述了建设的必要性、功能需求预测、拟解决的科研瓶颈,以及多方案的选址比较分析报告。林墨仔细阅读着那些充满时代特色的论证文字,试图还原决策者当时的考量。

从最初的概念草图、多轮方案比选讨论记录、初步设计图纸,到反复修改、布满不同颜色笔迹审核意见的扩大初步设计,再到最终的施工图。

他看到了建筑形态如何从模糊的构想一步步变得清晰、合理,看到了结构师、设备工程师如何与建筑师协同,解决管线碰撞、空间冲突等具体问题。一些梁柱节点的设计修改说明,甚至让他联想到古建中榫卯的受力思维。

厚厚的施工日志,记录了每一天的天气、人员、机械、材料进场和施工进度,看似枯燥,却勾勒出项目推进的真实脉搏;

重要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涉及到施工顺序、场地布置、安全保障;大量的材料报验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表……

详细的工程概预算书,让他对那个时代的建材价格、人工费率、机械台班成本有了直观认识;更吸引他的是那些“设计变更通知单”和“工程洽商记录”,上面记载着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以及各方协商后的处理方案和费用影响。

林墨完全沉浸了进去。他不再仅仅是一个学习结构或施工的学生,而是尝试扮演项目负责人、设计师、造价员、施工队长等多重角色。

他跟着档案的脉络,在脑海中同步进行着【虚实建造场】的推演,思考着如果自己身处其时其境,会如何决策,是否会做出更优的选择。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丹武双绝 庶子夺唐 她是剑修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重生宝可梦,从独角虫开始 权力医途 寻忆:武灵天下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道士不好惹 繁花织梦重生女总裁的逆袭时代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先和离后逃荒,我的空间能升舱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绝世战神赘婿 
经典收藏虚空塔 七零:娇娇军嫂搬空仇人钱财养崽 我无限回档,洞悉所有底牌 开局59年,人在南锣鼓巷 恐怖仙缘 谍战:我其实能识别间谍 综漫:人在原神,加入聊天群 穿越综影:从下乡开始隐居幕后 穿越六零,随军海岛养崽崽 柯南:我是道士,不是侦探 喂!宿主!叫你生子没叫你攻略 酒色财气?可我是个好海军 六零年,穿成了心机女主的垫脚石 带百亿物资,在70年代风生水起 胎穿七零:大佬心尖白月光 重生七零,末世女的摆烂军婚 长生修仙:从沙漠开始肝经验 每首歌都爆火!你们说他是糊咖? 我在亮剑卖军火,打造超级独立团 快穿:惊!炮灰女配她变了! 
最近更新龙族剑终逆臣 重生之警途重启,我要纵横官场 物业通知:违反规则将被抹杀 夫人马甲遍地跑,全球大佬追着宠 快穿GB:反派他娇软可欺 综影视:如烟很忙 神级NPC的伪装守册 玄牝之门1金王帝国 四合院:忽悠加截胡,众美归心 四合院之从保卫科长开始 修仙充值一千亿,天才都是我小弟 科研兴国:投胎是门技术活 重生五八:从长白山打猎开始崛起 岚影日记:致九个人的世界 两界倒卖,我仙武双修 超感应用 女配娇憨撩人,男主秒变恋爱脑 蝉鸣里的向阳处 综武:我的神仙姐姐是王语嫣 美漫超英:赛博术士 
四合院:木匠的烟火人间 贾闲人 - 四合院:木匠的烟火人间txt下载 - 四合院:木匠的烟火人间最新章节 - 四合院:木匠的烟火人间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