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内外三百年

阳光远

首页 >> 大唐内外三百年 >> 大唐内外三百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虚空塔 直播算命太准,被全网警察关注了 穿到八零家属院:撩的兵王心尖颤 污欲狂撩 温先生,婚后愉快 六零真千金遭全家厌弃后被国家宠 婚后,封太太靠撒娇拿捏禁欲教官 恶毒雌性深陷兽世修罗场 让你随军,没让你成为家属院核心 玄学大佬她又去摆地摊了 
大唐内外三百年 阳光远 - 大唐内外三百年全文阅读 - 大唐内外三百年txt下载 - 大唐内外三百年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64章 风起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咸通十一年的夏,长安城是在一种黏稠而燠热的氛围里熬过的。烈日炙烤着朱雀大街的石板,蒸腾起扭曲的、令人眩晕的空气。往年此时,曲江池畔该是仕女如云,画舫如织,而今却因“东南兵戈初定,国库尚虚”为由,宫廷盛宴与大型游宴削减了不少,连带着整个城市的繁华都像是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灰翳,透着一股强打精神的疲沓。

杜牧的官职终于有了变动,迁为从六品上的膳部员外郎。这是个清闲的京官,掌邦之牲豆、酒膳,辨其品数,与他胸中的经世之志相去甚远,却也给了他更多旁观与沉思的时间。他每日里按部就班地去那充斥着祭祀食馔规矩典籍的官廨点卯,处理些无关痛痒的文书,余下的光阴,便多半消磨在自家昭国坊那越发显得冷清的书斋里。

窗外那株老槐树,今夏的蝉鸣似乎也带着几分声嘶力竭的焦躁。杜牧时常搁下笔,望着那浓得化不开的绿荫出神。他从江淮带回的那枚锈蚀箭簇,就放在书案一角的砚台旁,像一截凝固的、沉默的往事,时刻提醒着他那场看似已经平息的动荡之下,潜藏着何等深重的危机。

朝堂之上,气氛也颇为微妙。皇帝李昂的身体时好时坏,精力愈发不济,朝政多委于宰相。而宰相李德裕,虽因平定泽潞、江淮(指庞勋)有功,权倾一时,却也招致了更多明枪暗箭。牛李党争,阉宦弄权,诸般纠缠,将偌大一个庙堂,变成了不见硝烟却更为凶险的战场。关于各地灾异、关于边镇不稳、关于财政窘迫的奏报,依旧如同雪片般飞来,却往往在层层的权力博弈与相互推诿中,被搁置,被淡化,最终不了了之。

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颓丧感,如同慢性毒药,在帝国的肌体中悄然扩散。杜牧身处其间,感受得尤为真切。他曾试图在有限的范围内发声,或是在与同僚的交谈中,或是在某些不引人注目的场合,委婉地提及江淮民生之艰,提醒朝廷当以休养生息为要,警惕苛政再激民变。然而,回应他的,多半是礼貌的沉默,不以为然的笑意,或是“杜员外何必杞人忧天”的敷衍。

他仿佛一个在众人皆醉的宴席上,独醒的异类,那清醒,带来的不是先见之明的优越,而是噬骨的孤独与无力。

这一日,他下朝归来,途经东市,见市口张贴着新的皇榜,周围聚了不少人指指点点。他本无意凑热闹,却隐约听到人群中传来“曹州”、“盐枭”等字眼,心头不由得一动,便让随从停下马车,走近了些。

皇榜上的文字,是朝廷颁布的敕令,大意是申严盐铁之禁,措辞严厉,宣称对私盐贩运“格杀勿论”,并悬赏缉拿数名“积年巨寇”,其中,“濮州王仙芝”、“曹州黄巢”的名字,赫然列在首位,赏格颇高。

围观者议论纷纷。

“又是这些杀才!听说在运河上闹得厉害,连官盐船都敢劫!”

“可不是嘛,前些日子还火拼了济州那边的一伙人,死了好些个……”

“朝廷早该下狠手了!这些盐枭,无法无天!”

杜牧默默听着,目光停留在“黄巢”那两个字上。这个名字,他并非第一次听闻,在淮南时,就曾从一些商旅口中隐约听到过,只道是个凶悍的私盐贩子。但此刻,看着那皇榜上冰冷的通缉令,联想到沿途所见中原一带的凋敝与隐隐的不安,他心中那根一直紧绷的弦,被轻轻拨动了一下。

王仙芝,黄巢……庞勋之后,难道这中原腹地,也要酝酿出新的祸乱么?而且,看这势头,似乎比当初的戍卒之乱,更加隐秘,也更加……具有组织性?

他回到马车中,吩咐回府。车厢内有些闷热,他却感到一丝寒意。庞勋之乱,起于边陲戍卒,尚有迹可循;而这些盐枭,活动于帝国漕运命脉之上,扎根于苦难深重的乡野之间,若真成气候,其危害恐怕……

他不敢再想下去。只觉这长安城的夏日,闷得让人透不过气来,仿佛一场更大的暴风雨,正在这令人窒息的平静中,悄然孕育。

---

几乎就在杜牧看到那张皇榜的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濮州境内,一处濒临运河、芦苇密布的隐秘水寨里,气氛却是截然不同的炽热与躁动。

水寨规模不大,但戒备森严,岗哨林立,进出皆需暗号。最大的一个窝棚里,灯火通明,几十条精悍的汉子围坐其间,空气中弥漫着汗味、河水的腥气,以及一种压抑不住的亢奋。

上首坐着的,正是黄巢与王仙芝。比起去年在破庙中的落魄与在河湾密谋时的谨慎,如今的黄巢,气势已然大不相同。他依旧是一身粗布短打,但眉宇间那股草莽之气,已沉淀为一种沉凝的威势,细长的眼睛里精光内敛,顾盼之间,自有慑人之态。王仙芝坐在他身侧,神情则更为外露些,咧着嘴,摩挲着腰间佩刀的刀柄。

“兄弟们!”王仙芝率先开口,声音洪亮,“狗朝廷的皇榜大家都看到了吧?哈哈,老子和王大哥的名字,如今也值千金了!”

窝棚里响起一阵粗野的哄笑和咒骂声。

“怕他个鸟!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

“正好缺兵器甲仗,送上门来的买卖!”

黄巢抬起手,微微下压,哄笑声渐渐平息。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他身上。

“朝廷把我们当疥癣之疾,以为一张皇榜,几队官兵,就能吓住我们。”黄巢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可他们不知道,也不想知道,这运河两岸,有多少兄弟活不下去!有多少百姓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

他站起身,走到窝棚中央,那里铺着一张不知从何处弄来的、绘制粗糙的河南道地图。

“庞勋在东南败了,是因为他只有一股锐气,无根无基。但我们不同!”他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我们从曹濮起家,这运河,就是我们的血脉!这沿岸成千上万靠漕运、靠私盐吃饭的兄弟,就是我们的根基!朝廷越是逼迫,投靠我们的兄弟就越多!”

他目光扫过众人,看到了一双双被点燃的眼睛。

“王兄弟和我商量过了,小打小闹,终非长久之计。如今时机已到,我们要干,就干一票大的!”

“黄大哥,你说怎么干,弟兄们就怎么干!”底下有人吼道。

黄巢与王仙芝对视一眼,王仙芝重重地点了点头。黄巢深吸一口气,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传檄四方,就在这濮州,咱们,反了!”

“老子王仙芝,自号‘天补平均大将军’!”王仙芝猛地站起,拔出腰刀,寒光一闪,“黄巢兄弟,就是俺的‘冲天大将军’!咱们要学那东南的庞勋,不,要超过他!咱们要打出个平均富足的天下!”

“平均富足!”

“天不平均!”

“冲天大将军!”

狂热的呐喊声,如同压抑已久的火山,瞬间冲破了窝棚的束缚,在这寂静的河湾夜空下炸响。无数兵刃被举起,反射着篝火与灯烛的光芒,映照着一张张因激动而扭曲的面孔。

没有人注意到,或者说无人在意,黄巢在众人欢呼时,那微微眯起的眼睛里,闪过一丝与王仙芝的兴奋截然不同的、更加深沉难测的光芒。“天补平均大将军”?这名号,听着倒是响亮。他嘴角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像是冷笑,又像是某种更复杂情绪的流露。

风,起于青萍之末,而这一刻,在濮州这处不起眼的水寨里,一股即将席卷大唐半壁江山的飓风,已然扬起了它的第一片尘埃。

檄文被迅速拟就,刻印,由快马信使送往运河沿岸各股势力,送往那些对朝廷心怀怨望的豪强、活不下去的流民、以及仍在山野间挣扎的庞勋旧部。

星星之火,骤然遇风,其势已不可阻挡。而远在长安的杜牧,此刻或许正对着一局残棋,或是一卷旧书,发出一声连自己都未曾完全明了的、悠长而沉重的叹息。他嗅到了风中的血腥,却不知这风的源头,已在濮州点燃。帝国的丧钟,在这一刻,被重重地敲响了第一声。

濮州水寨那夜篝火点燃的,远不止是几十条汉子的狂热。那篇粗粝而充满怨恨的檄文,如同投入滚油的火星,瞬间引燃了积郁在整个中原大地的干柴。

“天补平均大将军”王仙芝与“冲天大将军”黄巢的名号,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沿着运河的水脉,顺着商旅的足迹,传遍了曹、濮、郓、齐诸州。这不再仅仅是两个盐枭的名头,而成了一面旗帜,一面凝聚了所有对现状不满、对生存绝望者的旗帜。

饥肠辘辘的流民扔下了挖野菜的木棍,被胥吏逼得家破人亡的农户拾起了生锈的锄头,在苛捐杂税下破产的小商贩关闭了铺面,甚至一些郁郁不得志的地方小吏、落魄书生,也看到了某种打破僵局的希望。他们从四面八方,如同涓涓细流汇入奔腾的江河,向着王仙芝和黄巢所在的方向涌去。

起义的火焰,并非一开始就呈燎原之势。最初,他们依旧遵循着盐枭的本能,劫掠官府的漕船,攻打防守薄弱的村镇,主要目标仍是获取粮食和兵器。但很快,随着队伍的急剧膨胀和数次小规模战斗的胜利,他们的胃口和胆量都变大了。

第一个撞上这堵新起之墙的,是濮州官府。刺史派出一千州兵,由一名都尉率领,前往“清剿”。这支平日里只会欺压百姓的军队,在遭遇战中被王仙芝、黄巢以优势兵力和悍不畏死的打法,一举击溃,都尉阵亡,残兵逃回濮州城,紧闭城门,再不敢出战。

此战虽小,意义却大。它向所有人证明了,官军并非不可战胜。前来投奔的人更多了,其中甚至包括了一些被打散的庞勋旧部,他们带来了些许正规作战的经验。王仙芝与黄巢的麾下,迅速膨胀至数万人,虽然大多乌合,但那股求生的野性和对官府的仇恨,却足以弥补训练的不足。

他们不再满足于流动作战,开始尝试攻打城池。第一个目标是郓州下属的一个县城。守军不多,城内豪强早有怨言,在有人作为内应的情况下,县城被一鼓而下。起义军开仓放粮,将官仓里堆积的、本应上缴或已被贪墨的粮食,分发给追随的民众和城中的贫苦百姓。

“天补平均!开仓放粮!”

这口号比任何檄文都更具煽动力。消息传开,更多活不下去的人,将王仙芝和黄巢视作了救星。起义军的声势,如同滚雪球般,越滚越大。他们沿着运河和官道,如同蝗虫过境,又如同决堤的洪水,向着西南方向的汴州(今开封),向着帝国的腹心之地,漫卷而去。

---

长安,终于无法再维持那刻意营造的平静。

最初的军报传到政事堂时,依旧被某些官员习惯性地视为“癣疥之疾”,认为不过是盐枭聚众为乱,命地方镇剿即可。然而,接二连三的败绩、失城的消息,尤其是起义军打出“天补平均”旗号、开仓放粮收买人心的做法,终于让庙堂之上的衮衮诸公们,嗅到了不同寻常的危险气息。

这不再是普通的民变或土匪,这是有明确政治诉求的造反!而且,其蔓延速度之快,裹挟民众之广,令人心惊。

紫宸殿内,气氛凝重。皇帝李昂强打着精神,听取着宰相和兵部官员的奏报。他的脸色比以往更加苍白,眼下的乌青浓重得如同墨染。庞勋之乱的阴影尚未完全散去,新的、似乎更加凶猛的叛乱又在中原腹地爆发,这让他感到一种心力交瘁的绝望。

“陛下,”兵部尚书出列,声音沉重,“王仙芝、黄巢二逆,聚众已逾数万,流窜于曹、濮、郓、宋之间,攻城略地,气焰嚣张。地方州兵屡战不利,恐难遏制。臣请速调忠武、宣武、义成等临近藩镇兵马,合力进剿,以防其坐大!”

“调兵?钱粮从何而来?”户部尚书立刻提出了最现实的问题,“去岁平定庞逆,国库已近空虚,今岁关中有旱,东南漕运未复,若再兴大军,这粮饷……”

“难道就任由逆贼坐大,威胁东都吗?”有将领愤然道。

朝堂之上,立刻陷入了熟悉的争吵与推诿。调哪镇的兵?谁为主帅?粮饷如何筹措?各方势力都有自己的小算盘,都希望别人出力,自己保存实力。甚至有人暗中认为,让这股叛军去消耗其他藩镇的力量,未必是坏事。

龙椅上的李昂,听着这些争吵,只觉得头痛欲裂。他看了一眼侍立在一旁、面无表情的神策军中尉田令孜(此时仇士良已失势),心中更是冰凉。他知道,没有这些宦官掌握的神策军的支持,任何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都会步履维艰,而神策军……他们的首要任务,永远是保证宦官集团的利益和皇帝(作为他们权力象征的皇帝)的安全,至于中原百姓的死活,社稷的安危,恐怕并非他们最关心的事情。

“够了!”皇帝终于忍不住,发出一声虚弱的呵斥,随即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

“着……着令忠武、宣武、义成三镇,即刻发兵,会剿王、黄二逆……务必……务必尽快扑灭……”皇帝的声音断断续续,带着无尽的疲惫,“粮饷……着户部与度支司……设法筹措……”

一道含糊而缺乏力度的敕令,就这样发出了。它既没有明确的主帅,也没有详细的方略,更缺乏足够的资源支持。帝国的反应,依旧是如此的迟缓、臃肿而内耗重重。

---

杜牧是在官署廨房里,从同僚的窃窃私语中,得知中原叛乱的确切消息的。当听到“王仙芝”、“黄巢”、“天补平均”这些字眼时,他正在翻阅一份关于祭祀用牲规格的陈旧文档,手指猛地一颤,纸张边缘被捏出了深深的褶皱。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而且,这一次,似乎比庞勋来得更加迅猛,更加……具有某种可怕的“理念”。庞勋最初只是为了回家,而王仙芝、黄巢,从一开始就打出了“平均”的旗号,这无疑更能吸引那些在贫富极度分化中挣扎的底层民众。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中原大地烽烟再起的景象,看到了官军与叛军厮杀的血腥场面,看到了无数黎民百姓在战火中哀嚎遍野。而长安这里,却还在为祭祀的细节、为官员的升迁、为党争的胜负而纠缠不休。

一种巨大的荒谬感和悲凉感,几乎要将他淹没。他放下文档,走到窗边。长安的天空,依旧是那种被城市烟火气熏染的灰蓝色,几朵白云悠闲地飘过。但这平静之下,是整个帝国根基的剧烈摇撼。

他想起自己那篇未完成的《守论》,如今看来,是何等的纸上谈兵。城如何守?国如何守?当民心尽失,当根基已朽,再坚固的城墙,再犀利的兵甲,也不过是延缓那最终崩塌的沙砾罢了。

“杜员外,您这是……”一个同僚见他神色不对,小心地问道。

杜牧缓缓转过身,脸上露出一丝苦涩至极的笑容,轻声道:“没什么,只是觉得……这风,似乎越来越大了。”

他重新坐回案前,拿起笔,想写点什么,却又不知从何写起。最终,他只是在那份关于祭祀的文档边缘,无意识地、反复地写下了两个字:

“大风……大风……”

笔迹潦草而沉重,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忧惧与预言。

风已起于青萍之末,其势渐猛,终将摧城掠地,涤荡山河。而大唐这艘千疮百孔的巨舰,又将在这场新生的、更加猛烈的风暴中,飘向何方?

无人知晓。唯有历史的尘埃,在风的裹挟下,漫天飞舞,等待着最终的落定。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丹武双绝 庶子夺唐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重生宝可梦,从独角虫开始 权力医途 寻忆:武灵天下 繁花织梦重生女总裁的逆袭时代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快穿之病娇男二黑化了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先和离后逃荒,我的空间能升舱 绝世战神赘婿 
经典收藏虚空塔 七零:娇娇军嫂搬空仇人钱财养崽 我无限回档,洞悉所有底牌 开局59年,人在南锣鼓巷 恐怖仙缘 谍战:我其实能识别间谍 穿越综影:从下乡开始隐居幕后 穿越六零,随军海岛养崽崽 柯南:我是道士,不是侦探 喂!宿主!叫你生子没叫你攻略 酒色财气?可我是个好海军 六零年,穿成了心机女主的垫脚石 重生七零,末世女的摆烂军婚 穿越星际,我娶了帝国最强o 谍战:回档情报,我成了军统信仰 四合院之走不通的路就来打开 瑾色香江:四合院里的少年梦 长生修仙:从沙漠开始肝经验 每首歌都爆火!你们说他是糊咖? 快穿:惊!炮灰女配她变了! 
最近更新落日吻过红裸时 全宗门都在嗑我和死对头的CP 我和闺蜜在古代杀疯了 止水之瞳:木叶阴影中的光 凡尘渡:我以凡胎镇万界 陆少夫人又双叒撒娇了 从莲花楼开始的碎嘴 这学没法上了!舍友和我都不是人 穿成豪门男主的亲妈 爹娘,你们的挂件是满级大佬 陛下,别丢下奴婢 觉醒神血后,美男们跪求和我生崽 心声被读,全家追着宠! 多次元融合后的修仙奇闻趣事录 闪婚冷面兵王:老婆竟是玄学大佬 天纹地相劫 天降福星,荒年带领全家逆风翻盘 昨夜晨曦 都流放了,我搬空钱财不过份吧? 洪荒:我的道侣是天道 
大唐内外三百年 阳光远 - 大唐内外三百年txt下载 - 大唐内外三百年最新章节 - 大唐内外三百年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