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妮的脸上也带着胜利的笑容和一丝敬意。
李翔海看着嘉树姐爬上岸,接受着吴军教练的祝贺和队友的拥抱。
他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虽然没能夺金,但一枚世界赛的银牌同样是沉甸甸的荣誉,尤其是在佩妮这样强大的对手面前游出的个人赛季最佳!他用力挥舞着手中的小红旗,大声喊着嘉树姐的名字。
颁奖仪式结束后,崔嘉树换好衣服,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准备接受混合采访区的采访。
李翔海挤在人群里,终于等到了她出来。
“嘉树姐!”李翔海挤过去,把手里的水递给她,“恭喜!银牌!游得太棒了!”
崔嘉树接过水:“谢谢小海。尽力了,佩妮今天状态确实好。”
“已经很厉害了!”李翔海由衷地说。
崔嘉树笑了笑,伸手揉了揉李翔海毛茸茸的头:“你明天就要走了吧?青年运动会,好好比。”
“嗯!”李翔海用力点头,“嘉树姐,你100自也要加油!”
“放心。”崔嘉树点点头,“快回去吧,早点休息。”
“嘉树姐再见!”李翔海对着她挥了挥手。
崔嘉树也对他挥了挥手,转身走向采访区。
李翔海看着嘉树姐挺拔的背影消失在通道口,心里充满了敬佩和不舍。
他低头看了看手中那面被汗水微微浸湿的小红旗,小心地把它折好,放进了背包的夹层里。
这面小旗,见证了嘉树姐在光州泳池中奋力拼搏的银辉,也将陪伴他踏上新的征程。
带着200蛙半决赛第16名的成绩单,带着亲眼见证崔嘉树斩获200自银牌的激动与荣耀,也带着胡指沉甸甸的教诲。
飞机掠过海岸线,熟悉的城市轮廓逐渐清晰,高楼林立,车流如织。
大赛归来的疲惫、目标达成的满足和对新挑战隐隐期待混合成了复杂情绪在他年轻的心底翻涌、沉淀。
回到熟悉的省队训练基地,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氯水和汗水混合的,独属于竞技体育的熟悉味道。
这里比光州少了几分国际大赛剑拔弩张的紧张与全球聚焦的喧嚣,却多了几分踏实,稳定和家的亲切归属感。
张叔开着他那辆保养得锃亮的黑色轿车来接他,一见面就上下打量了他几眼:“啧,看着还行,没掉秤。不过眼底下这乌青……在飞机上又没睡踏实?小崽子,跟你说多少次了,长途飞行戴眼罩耳塞,把座位放倒点……”
李翔海嘿嘿笑着,把背包塞进后备箱:“张叔,我睡了,就是没睡太沉。”
姜庆接过开车任务发动车子,一边熟练地倒车出库,一边开始念叨:“先去恢复中心,叫你张叔给你好好按按,冰敷桶给你准备好了,水温调好了。晚上食堂给你留了清蒸鲈鱼和冬瓜汤,少油少盐的,别嫌淡。明天上午啥也别干,就睡觉!睡到自然醒!下午让刘医生给你做个全身评估。光州那强度,你这小身板,得好好缓缓,别仗着年轻瞎折腾……”
李翔海坐在副驾,听着姜庆教练那事无巨碎的“男妈妈”式唠叨,心里反而觉得特别踏实。
车子驶出机场高速,姜庆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从后视镜里瞥了他一眼,嘴角勾起一丝笑容:“对了,臭小子,休息两天。然后,嘿嘿,全国青年运动会,S省t市。你单项100蛙、200蛙,再加个50蝶,我都给你报上了。正好,拿青运会这块磨刀石,好好磨磨你刚从澳洲和光州沾回来的那点子洋墨水。”
李翔海一听50蝶,眼睛瞬间瞪大了:“啊?姜教,50蝶?我……我最近没专门练过蝶泳啊,你直接让我去比赛?”
“就是最近没练过,所以才要报啊!短距离,爆发力,正好检验你澳洲那趟有没有白跑。再说了,你胡指和你师爷这么挑都说你水感好,蝶泳打腿像模像样的,不拉出去溜溜,多可惜?放心,输了不丢人,赢了算你本事。”
李翔海被噎得说不出话,只能默默认命。
短暂的休整期一过,训练计划立刻无缝衔接,强度陡增。
全国青年运动会是国内检验各省市青少年体育后备力量储备和成色的重要舞台,竞争激烈程度虽无法与世锦赛相比,但各省无不精锐尽出。
这届全国青年运动会游泳项目分为甲乙两组,甲组17岁至19岁,乙组16岁以下,李翔海和余思悦参加的都是乙组的角逐。
而且姜庆把他特意交给了h省的带队的王主任,叫王主任接力需要用到李翔海的时候尽管使唤。
总之,这次是奔着虐李翔海来的,毕竟作为h省的乙组选手,李翔海这次是扛大旗的。
李翔海作为h省游泳队寄予厚望的年轻选手,深知肩上担子不轻。
余思悦这回也被报了200蛙和200混两项比赛,检验他经过抗干扰训练之后,究竟有没有进步。
训练馆里,气氛再次变得火热而专注。
李翔海迅速投入到了针对青运会的备战中。
训练内容是胡指熬夜和姜庆一起讨论拟定的,更加精细化,也更贴近他的个人特点,因为这遭姜庆还调侃胡翔俊,棒国的空气里是不是有咖啡因,为啥胡翔俊不睡觉。
实际上姜庆又偷偷给代表团的其他老相好教练发消息,叫他们分担了胡翔俊的一部分工作。
李翔海坐在哑铃凳上,双脚稳稳踩地,腰背挺直紧贴椅背。
他双手各握一个中等重量的哑铃,掌心相对,手臂微微弯曲。
深吸一口气,他缓缓将哑铃向身体两侧打开,如同鸟儿展翅,动作稳定而充满控制力。
肩胛骨向后收紧,胸大肌被充分拉伸。
坐姿哑铃飞鸟,重点刺激胸大肌和三角肌,增强划水所需的肩带稳定性和推水力量。
“快起慢下,用好离心力,控制呼吸!”姜庆的声音在一旁响起。
李翔海屏住呼吸,感受着肌肉的拉伸感,然后缓缓将哑铃收回至胸前初始位置。
汗水顺着他的鬓角滑落,滴在塑胶地板上。
除了飞鸟,深蹲架也是他的常驻之地。
杠铃压在肩胛骨上,他屈髋屈膝,稳稳下蹲,直到大腿平行于地面,再依靠臀腿力量爆发站起。
这个动作锻造着蛙泳蹬夹发力的核心引擎,姜庆在一旁记录着重量和组数,观察着他的动作形态,确保没有代偿,顺便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