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下午,夕阳的余晖将长安城染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从秦岭野生动物园出来,王也驾驶着卡宴,载着三位游玩后略显疲惫但精神放松了不少的“女嘉宾”,驶向位于市中心、以地道陕菜闻名的“长安饭庄”。
车内气氛比来时缓和了许多。虽然依旧没有热烈的交谈,但那种剑拔弩张的紧张感似乎被动物园里那些可爱动物的“萌”力给冲淡了不少。安迪依旧看着窗外,但侧脸的线条似乎柔和了一些。江莱在翻看手机里拍的各种动物照片,时不时发出轻笑。关雎尔则安静地坐在后座,脸上还带着游玩后的红晕,眼神里少了些不安,多了点好奇。
王也透过后视镜观察着三人的状态,心里暗暗点头。看来,动物园之行效果不错!至少让大家暂时从“情感纠葛”中抽离了出来。他决定趁热打铁,用美食进一步巩固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
他清了清嗓子,用带着点小得意的语气说道:“那个…一会儿带你们去尝尝正宗的长安菜,也就是陕菜!保证让你们觉得…嗯…‘嘹咋咧’!”
“嘹咋咧?”安迪闻言,第一次主动转过头,看向王也,清冷的眸子里带着一丝真实的疑惑,“这是什么意思?还有…我只听说过八大菜系,川菜、粤菜、鲁菜这些…陕菜?好像…不怎么出名?”
王也一看安迪居然主动提问了,心里一喜!这可是个好兆头!他立刻来了精神,像打开了话匣子一样,开始滔滔不绝地“科普”起来,语气里充满了对家乡美食的自豪:
“哈哈!‘嘹咋咧’是咱们这边的方言,就是‘好极了’、‘美得很’的意思!”他先解释了一下方言,然后开始进入正题,“安迪你问得好!陕菜确实不像八大菜系那么名声在外,但这不代表它不好!恰恰相反!陕菜的历史底蕴,那可深厚着呢!”
他一边开车,一边如数家珍般介绍道:“你想啊,长安是十三朝古都,多少皇帝在这儿吃饭?这宫廷御膳、官府菜能差了吗?陕菜的烹饪技法,主要讲究烧、蒸、煨、炒、氽、炝这些,特点嘛…有人总结为‘三突出’!”
他目视前方,语气中带点俏皮,让自己的讲解听起来专业又不失趣味:“第一,主料突出!特别喜欢用牛羊肉和各种山珍野味,为啥?咱们这边靠近西北,畜牧业发达嘛!第二,主味突出!强调单一味型主导,不像有些菜系味道那么复合,讲究个原汁原味!第三,香味突出!特别注重用干辣椒、陈醋还有花椒来提香,那个复合香气,闻着就让人流口水!”
他顿了顿,举了几个例子:“说到代表菜,那可多了!比如葫芦鸡!必须得用长安三爻村特产的‘倭倭鸡’,经过煮、蒸、炸好几道工序,外酥里嫩,香掉眉毛!还有奶汤锅子鱼,这菜可是有来历的,据说源自唐代的‘乳酿鱼’,汤色奶白,鲜美无比!再比如带把肘子,明朝弘治年间就有了,肥而不腻,烂而不散!还有啊,陕菜的调味,特别爱用油泼蒜香和辣椒油,讲究用原汤来提鲜,味道醇厚!”
说到最后,他语气里带上了一丝…无奈的自嘲:“不过呢,你说得对,陕菜确实不怎么出名。为啥?因为咱们陕西人,尤其是长安人,骨子里还是对面食爱得深沉!一天不吃面,浑身不得劲!所以长安又被戏称为‘碳水之都’!大家注意力都放在各种面条、泡馍、肉夹馍上了,这正经的陕菜大席,反而被‘冷落’了。但真正懂行的老饕,才知道陕菜的魅力!”
王也这一番洋洋洒洒、带着浓厚地方自豪感的介绍,把车里的三人都听愣了!
安迪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眼神里闪过一丝兴趣。她作为cFo,习惯性地分析信息,王也这番介绍,逻辑清晰,特点鲜明,让她对陕菜有了一个初步的、理性的认知框架。“原来如此。听起来…很有特色。”她客观地评价道。
江莱则听得眼睛发亮!她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尤其是美食!“哇!听起来好厉害!宫廷菜哎!还有那么多故事!王也,你懂得真多!那待会儿你可要给我们好好推荐几道招牌菜!我得好好尝尝!”她已经开始期待了。
关雎尔虽然没说话,但也微微睁大了眼睛,小脸上满是惊奇和…期待。她从小在锡城长大,饮食偏清淡精致,对这种听起来粗犷豪迈、又充满历史感的北方菜系,充满了好奇。
王也看着三人的反应,心里乐开了花!看来,美食果然是拉近距离的 universal language (通用语言)啊!他得意地一扬下巴:“放心吧!包在我身上!保证让你们吃得‘嘹咋咧’!”
大约半小时后,车子停在了一家古色古香、门庭若市的饭店门口。朱红色的门楼,悬挂着“长安饭庄”四个鎏金大字的牌匾,气派不凡。门口停满了车,可见生意之火爆。
王也显然是这里的常客。他一下车,门口迎宾的服务员就认出了他,热情地迎上来:“王少!您来了!快里面请!还是老位置?”
“嗯,老包厢。”王也点点头,熟门熟路地带着三女走进饭店。
内部装修是典型的新中式风格,沉稳大气,又不失长安的古韵。服务员引着他们穿过喧闹的大堂,来到二楼一个相对安静的包厢。包厢名字也很有特色,叫“贞观阁”,里面布置典雅,墙上挂着仿唐壁画,环境舒适。
落座后,服务员递上菜单。王也大手一挥,根本没看菜单,直接对服务员报出了一连串菜名:“葫芦鸡来一只!奶汤锅子鱼!带把肘子!温拌腰丝!糟肉!再来个…嗯…金线油塔!素菜来个烧三鲜!汤就要你们这儿的招牌奶汤什锦!先这些,不够再加!”
他点菜的速度极快,根本不用思考,显然是这里的“老主顾”。点完后,他才像是想起什么,转头问三女:“对了,你们有什么忌口的吗?比如不吃辣?或者不吃羊肉?”
安迪摇了摇头:“我没有。”
江莱也笑着说:“我什么都吃!”
关雎尔小声说:“我…我也都可以的。”
“好!那就这么定了!”王也合上菜单,递给服务员,“快点上菜哈!饿坏了!”
“好的王少!马上安排!”服务员恭敬地退下。
等待上菜的间隙,包厢里的气氛…似乎又有点…微妙地安静下来。脱离了动物园那种公共热闹的环境,回到相对私密的包厢,那种无形的、关于彼此关系的尴尬感,似乎又悄悄弥漫开来。
安迪安静地喝着茶,目光落在墙上的壁画上,似乎在欣赏艺术。
江莱拿出手机,开始修图,准备发朋友圈炫耀今天的动物园之旅和即将到来的大餐。
关雎尔则有些局促地摆弄着面前的餐具,眼神时不时偷偷瞟向王也,又飞快地移开。
王也看着这情景,心里又开始打鼓。不行,不能让气氛冷下来!他赶紧找话题:“那个…这家长安饭庄,算是长安做陕菜最地道的几家之一了!他家的葫芦鸡,听说光是腌制就要好几个小时,工序复杂得很!待会儿你们尝尝就知道…”
他努力地介绍着,试图用美食话题维持热度。
好在,饭店上菜速度很快。不到二十分钟,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就被陆续端了上来!
当那只色泽金黄、形似葫芦、散发着诱人香气的葫芦鸡被端上桌时,江莱第一个发出了惊叹:“哇!这就是葫芦鸡?好漂亮!看着就好吃!”
当奶白色、热气腾腾的奶汤锅子鱼上来时,关雎尔也忍不住小声说:“这个汤…看起来好鲜啊!”
当红亮油润、颤巍巍的带把肘子摆上来时,连安迪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去,微微颔首:“卖相确实不错。”
“来来来!动筷子!别客气!”王也热情地招呼着,率先夹了一块葫芦鸡放到安迪的碟子里,“安迪,你尝尝这个,外皮特别酥脆!”
然后他又给关雎尔舀了一碗奶汤:“关关,喝点汤,暖和!”
最后,他看了一眼正眼巴巴看着肘子的江莱,也给她夹了一块:“江莱,你不是爱吃肉吗?这个肘子绝了!”
他努力地做到“雨露均沾”,虽然动作略显生硬,但心意是到了。
也许是美食的诱惑力太大,也许是今天一天的游玩确实拉近了些距离,也许是王也笨拙但努力的“端水”起到了一点作用…餐桌上的气氛,开始悄然发生变化。
安迪尝了一口葫芦鸡,细细品味后,点了点头,客观地评价:“嗯,外酥里嫩,火候掌握得很好。鸡肉很入味。” 这是她第一次在饭桌上给出具体的、正面的评价。
江莱吃了一口肘子,满足地眯起眼睛,毫不吝啬地赞美:“哇!真的好好吃!肥而不腻!入口即化!王也你太会点了!”
关雎尔小口喝着奶汤,脸上也露出了享受的表情,轻声说:“汤很鲜…很好喝。”
看到三人都对菜品表示满意,王也心里乐开了花!他也放开肚子大吃起来,一边吃一边继续介绍每道菜的特色和吃法。
渐渐地,餐桌上的交流不再局限于王也的单方面“科普”。江莱开始分享她在动物园拍的有趣照片,逗得关雎尔掩嘴轻笑。安迪偶尔也会插一两句话,询问某种食材的产地或做法。王也则负责插科打诨,活跃气氛。
虽然还谈不上其乐融融,但那种令人窒息的沉默和尴尬,确实消散了大半。四个人,仿佛真的只是…关系不错的朋友(或更复杂的关系?)在一起享用一顿美味晚餐。
王也看着安迪偶尔露出的极淡笑意,看着江莱活泼的举止,看着关关渐渐放松的神情,心里那块一直悬着的大石头,终于…稍微落下了一点点。
这顿饭,吃得比王也预想中要…顺利得多。美食,加上一天共同的经历,似乎真的在四人之间,筑起了一座脆弱的、但确实存在的…沟通桥梁。
当然,王也心里清楚,这仅仅是“破冰”。水面之下,那些复杂的情感暗流,依然存在。但至少…这是一个不错的开始。他偷偷松了口气,胃口也变得更好了。
看来,今晚…能睡个稍微安稳点的觉了?王也一边啃着鸡腿,一边乐观地想着。
(求催更,求五星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