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市区新安全屋的周青,如同潜入深水的鱼,彻底进入了蛰伏状态。他深知,昆仑之行后,“蚀界”绝不会善罢甘休,对他的追查只会更加严密。他必须利用这段相对平静的时间,尽快恢复实力,并布下应对未来风暴的暗棋。
第一步:深度疗伤与巩固。
他足不出户,每日依靠丹药和导引术疗伤,同时消化昆仑之行的收获。与玄冥的短暂沟通,让他对地脉之力和上古封印的理解有了质的飞跃。他尝试将龙首石的龙脉之气、镇金令的戊土之力与自身元力更深层次融合,【元力护体】的光晕变得更加凝实内敛,隐隐带上一丝古老苍茫的气息。伤势以惊人的速度好转,实力稳步向巅峰状态恢复。
第二步:信息整合与战略推演。
他动用【高速学习】和系统【信息库链接】,谨慎地搜集、分析着全球范围内与“异常能量”、“地质突变”、“古代遗迹”、“神秘组织”相关的公开或半公开信息。结合玄冥透露的“蚀界”、“混沌之息”、“源初之石”等关键词,他试图拼凑出更完整的敌人画像和行动计划。
【危机推演】功能首次启动!消耗了大量能量和精神力后,系统给出了数种概率性的推演结果:
* 高概率:“蚀界”在昆仑行动受挫后,将加速在其他“源初之石”可能存在地点的活动,并可能采取更激进的手段。
* 中高概率:对方会动用更强大的情报网络,在世俗和超凡层面同时搜寻周青的下落。
* 中概率:对方可能尝试利用或制造大规模自然或人为灾难,以混乱掩盖其真实目的,或为某种仪式创造条件。推演结果令人心惊,但也让周青明确了防御和反击的重点方向。
第三步:构建预警与反击网络。
他不再满足于被动防御。利用“周远山”积累的专业声誉和资金,他谨慎地做了几件事:
1. 技术预警:他以“科研合作”名义,向几个可信赖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捐赠了一批“改进版”的环境监测设备(内含他特制的能量波动感应模块),谨慎地扩大了预警网络的覆盖范围。
2. 信息节点:他在几个国际性的环保和地质学术论坛上,以匿名或化名方式,谨慎地发布了一些经过处理的、关于“全球性能量背景场异常”的“学术探讨”帖子,试图吸引真正关注此事的同行,并 discreetly 观察回复者中是否有可疑或志同道合的存在。
3. 安全渠道:他利用复杂的加密技术,建立了一个极其隐蔽的“死信箱”系统,只有李振知道最基本的触发机制,用于在最危急时刻传递最后的信息。
第四步:提升社会层面的“免疫力”。
他继续以“周远山”的身份,撰写并发表了几篇重量级的学术文章,从科学角度深入论述“大型工程对地质稳定性和区域能量平衡的潜在长期风险”,并提出了更严格的评估框架。文章逻辑严密,数据翔实,在业内引起不小反响,无形中抬高了某些敏感项目(可能是“蚀界”的掩护)的准入门槛和舆论监督压力。这是一种温和但长远的布局。
就在周青潜心布局之际,【危险直觉】再次传来预警!这一次,预警的来源并非直接的恶意,而是一种被更高层次、更系统性的力量谨慎地扫描和审视的感觉!仿佛有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谨慎地收拢!
几乎同时,他谨慎地布置的某个预警节点传回信息:检测到针对“周远山”这个身份的背景调查力度突然加大,调查方背景深厚,手段专业,远超寻常!
“他们开始从社会层面排查了!”周青心中一凛。对方动用了国家机器级别的力量!这比他预想的来得更快!
他立刻启动应急预案:
* 切断“周远山”与所有敏感活动的直接网络链接。
* 启用备用通讯方案,将活动转入更深层加密网络。
* 准备好“金蝉脱壳”的身份转换方案,以备不时之需。
压力骤增,但周青并未慌乱。他早有准备。现在的他,不再是那个只能仓皇逃窜的猎物了。
【叮!宿主成功完成初期蛰伏与战略布局,危机应对与战略规划能力显着提升!】
【“危机推演”功能熟练度增加,冷却时间略微缩短!】
【触发适应性进化:“社会层面隐匿”(被动)!】
【效果:微弱提升在常规社会调查、网络追踪等手段下的隐匿效果,增加误导性信息的可信度。】
【系统能量储备恢复至65%,支持宿主进行中长期对抗。】
系统的辅助让周青更有底气。他站在新安全屋的窗前,望着楼下繁华的街景,目光深邃。
“来吧,让我看看,你们究竟有多大能耐。”他低声自语。暗流已然汹涌,而他,已布下棋子,严阵以待。这场关乎世界命运的暗战,进入了新的阶段。下一波风暴来临之时,他将不再是只能被动承受,而是要伺机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