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

道之起源

首页 >>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 >>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 名门艳旅 抗日之铁血使命 大雪满风刀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史上第一纨绔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衣冠不南渡 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 道之起源 -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全文阅读 -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txt下载 -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15章 国丧哀诏,新朝暗礁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公元前183年 汉文帝五年 农历正月中

正月里的北地,严寒依旧主宰着天地,但冰雪覆盖之下,已能隐约感受到一丝大地回春的萌动。向阳坡地的积雪开始消融,露出斑驳的褐色土壤,湟水冰面虽未开裂,但冰层下已传来细微的流水声。狄道城中,年节的气氛因一则尚未正式公布、却已在高层间引发巨震的消息而蒙上了一层难以言喻的沉重与压抑。靖王李凌在接到“潜渊”密报,得知汉文帝驾崩、景帝即位的惊天消息后,与世子李玄业及核心僚属紧急议定了“静、恭、备、察”的应对之策。北地郡这台精密的统治机器,在最高指令下,悄然调整了运行状态:对外,一切如常,市井依旧,边关巡逻照旧;对内,则加强了信息管控与治安巡查,密令边军提升戒备等级,同时,李凌父子已精心草拟好了哀悼表文及奏请奔丧的奏章,只待朝廷正式讣告抵达。这种外松内紧的态势,持续了数日。所有人都明白,平静的水面下,正涌动着巨大的暗流。终于,在正月十五上元节刚过,那支代表着国丧与新朝开始的官方使团,抵达了狄道。

正月十七,清晨。天色阴沉,寒风凛冽。一队身着素服、手持节仗、神情肃穆的朝廷天使,在数百名护卫骑兵的簇拥下,抵达狄道城南门。城头早已撤下彩饰,换上白幡,守城兵士亦臂缠黑纱。靖王李凌率世子李玄业、长史周勃、郡丞公孙阙及郡府所有六百石以上官员,皆身着斩衰孝服,迎于城门之外。气氛庄严肃穆,鸦雀无声。

天使宣诏官展开诏书,声音悲怆而庄严:“制诏:呜呼!皇天不佑,降此鞠凶!大行皇帝……以去岁十二月廿四日,龙驭上宾,弃臣民而去……四海同悲,万姓缟素……太子启,仁孝着闻,宜承大统,已于正月初一,即皇帝位……咨尔藩辅群臣,其各率职,共襄新政,以慰先帝在天之灵……布告天下,咸使闻知。呜呼哀哉!”

诏书宣读完毕,李凌率领众官,匍匐在地,放声痛哭,哀恸之情,溢于言表。虽早已得知消息,但这正式的仪式,依然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真实的悲戚。文帝在位虽不长,然其休养生息、励精图治,对北地亦多有倚重,李凌心中确有知遇之感。

礼毕,李凌恭敬接诏,将天使一行迎入靖王府。府内早已设好灵位,香烛缭绕,一片素白。李凌率众再次哭临祭奠,仪式持续了近一个时辰方告结束。

随后,李凌在偏厅单独接见了天使正使——一位来自大鸿胪寺的官员。李凌将早已备好的、言辞恳切哀伤的哀悼表文及奏请入朝奔丧的奏章呈上,并表达了北地郡将恪守臣节、谨守边疆、拥戴新帝的决心。天使对靖王的恭顺态度表示赞许,略作安抚,并告知新帝因国丧初立,百事待举,且路途遥远,已下旨令边远藩王及各郡守相暂不必入京奔丧,各于本境举哀理事即可。李凌闻言,再次叩谢天恩。

送走天使后,李凌立即下令:北地郡全境为文帝举哀二十七日,禁止宴乐婚嫁,官府素服办事。同时,将朝廷诏书及靖王府令,张榜公布,通传各县。

当日下午,靖王府议事厅。核心成员再次齐聚,气氛凝重。国丧已公开,北地正式进入了新朝时期。

“陛下驾崩,新帝初立,此乃国朝最大之变局。”李凌开门见山,目光扫过众人,“日前所定‘静、恭、备、察’四策,前二者,‘静’心、‘恭’礼,已初步落实。然,‘备’战、‘察’势,尤为关键,且更为长远。今日议一议,我北地在此新朝伊始,当如何自处?如何应对可能之变?”

长史周勃率先开口,面色忧忡:“王爷,新帝年少(景帝时年约二十许),虽非幼主,然相较于吴楚等强藩,仍显稚嫩。且其身边,太皇太后薄氏(文帝母)、皇太后窦氏(景帝母) 皆在,更有晁错等锐意革新、力主削藩之臣。朝局之复杂,恐远超文帝时期。我北地地处边陲,手握重兵,又深涉西域事务,极易成为朝中某些人眼中之‘藩镇’。‘恭’之一字,非一时之礼,乃长久之态。日后一切奏对、行事,需倍加谨慎,宁可保守,不可激进。”

郡丞公孙阙补充道:“周世伯所言极是。‘潜渊’最新密报,长安城中,关于‘削藩’之议已起,虽未公开,然暗流汹涌。吴王刘濞因其子被太子(即景帝为太子时)误杀之事,怨望已久,其国富兵强,恐生异志。我北地虽忠心可鉴,然亦需防池鱼之殃。此外,匈奴单于庭得知我国丧,必不会坐视,边境压力,只增不减。”

李凌微微颔首,看向李玄业:“业儿,你日前所言‘察’字,最为紧要。在此迷雾重重之际,我辈如盲人行路,信息乃第一要务。你以为,当如何‘察’?”

李玄业沉吟片刻,从容答道:“父王,诸位世伯。儿臣以为,‘察’之势,需分 ‘明’、‘暗’、‘远’、‘近’ 四层。”

“哦?详述之。”李凌示意。

“一曰‘明察’朝廷动向。”李玄业道,“新帝即位,必有新政。需密切关注其颁布之诏令:是继续文帝‘与民休息’之策,还是另有更张?对诸侯王是抚慰加恩,还是约束限制?对边镇是增兵支持,还是收缩防务?尤其是对西域战略之态度,乃我北地切身所系。所有明发之诏书、政策,需逐字研读,体会圣意。”

“二曰‘暗察’权力格局。”他继续道,“朝中辅政大臣,周太尉(勃)、陶丞相(青)、晁大夫(错),乃至太皇太后薄氏、皇太后窦氏,其权力如何平衡?孰强孰弱?新帝更倚重何人?朝中是否有针对我边镇之非议或谋划?此需依靠‘潜渊’在长安之力量,深入打探,尤其是结交宫中宦官、低级吏员,从细微处窥探风向。”

“三曰‘远察’诸侯反应。”李玄业目光深远,“吴、楚、赵、济南等关东强藩,对帝位更迭是何态度?是恭顺臣服,还是阴蓄异志?其相互之间有无联络?其境内兵马调动、粮草储备有无异常?此关乎天下大局,若诸侯有变,我北地虽远在西陲,亦难独善其身,需早知早备。”

“四曰‘近察’边情胡势。”最后,他回到眼前,“匈奴之动向,乃最直接之威胁。需加大斥候投入,不仅侦察其犯边迹象,更要打探其王庭对汉帝更迭之反应,是否会调整战略,加大南侵力度?西域诸国,得知汉朝国丧,其态度会否反复?车师、龟兹等国,在匈奴压力下,会否彻底倒向匈奴?此皆需玉门关王猛校尉全力侦知。”

李玄业的分析,层层递进,将“察”字诠释得极为透彻,展现出了全局性的战略眼光。

“业儿所论,精辟!”李凌赞道,“‘明、暗、远、近’四察,可谓我北地未来耳目所系。子通,‘潜渊’之事,由你总责,需加大投入,尤其要确保长安、诸侯、匈奴三个方向的信息畅通,不惜代价!勃兄,朝廷明发诏书,由你负责解读研判,每旬呈报要点。业儿,你协助子通,总揽各方情报之汇总分析,提出应对建议。边境军情,由破奴(赵破奴)与王猛直接禀报,然你需从中梳理大势。”

“臣等(老臣)(儿臣)领命!”三人齐声应道。

“此外,”李凌语气转为凝重,“新朝伊始,我北地自身,更需 ‘固本培元’ 。外间风云变幻,我自岿然不动之根基何在?在于吏治清明、仓廪充盈、兵甲坚利、民心依附。勃兄,内政之事,万不可因外局而松懈,反需更加精进。业儿,‘西域馆’筹建,乃育才长远之计,亦需稳步推进。非常时期,尤需彰显我北地政通人和、武备修明之象,此乃应对一切变局之最大底气!”

“老臣明白!定当竭尽全力,使北地固若金汤!”周勃慨然道。

会议确定了北地在新朝初期的基本方针:对外恭顺谨慎,密切关注局势;对内励精图治,巩固根本;对边严加戒备,防范外敌。

随后数日,北地郡在庄重的哀悼气氛中,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哀悼令得到严格执行,郡内秩序井然。边境上,赵破奴与王猛均回报已按最高等级戒备,并加派斥候,暂未发现匈奴有大举异动,但小规模侦察骚扰有所增加,均被击退。长安方向的“潜渊”密探开始传回零星信息:新帝即位后,首要在于稳定内部,抚慰宗室,尚无重大政策出台,然晁错等臣确在酝酿改革之事。诸侯方面,吴王刘濞称病不朝,其境内调动频繁,引人猜疑。

正月二十五,朝廷关于新帝即位、改元“前元”的诏书正式抵达狄道。同时抵达的,还有一份以新帝名义颁给各边郡的敕书,内容主要是勉励边臣恪尽职守,保境安民,并无具体方略。李凌恭敬接旨,并再次上表谢恩,表达忠诚。

一切似乎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然而,李凌心中清楚,这平静的表面下,暗礁密布。新帝的态度、朝中的风向、诸侯的动向、匈奴的野心,都如同潜藏在海水下的礁石,随时可能让航船搁浅甚至倾覆。北地这艘大船,必须小心翼翼地航行在这片充满未知的新海域。而他能依靠的,除了自身的实力,便是身边日益成熟的继承人,以及那冥冥中或许存在的、与北地兴衰息息相关的“神佑”。

是夜,李凌独坐书房,再次抚摸那冰冷的魂佩,心中默念:“江山易主,天地翻覆。吾李氏一族,能否于此变局中,把握自己的命运,进而……窥见那紫霄之境?”答案,或许就在即将到来的波澜之中。

【史料记载】

* 官方史·汉书·景帝纪:“(景帝)元年冬十月,诏曰:‘……’”

* 家族史·始祖本纪:“景帝元年正月,北地接国丧哀诏,凌公举哀遵制,上表拥新君。适时,朝局未明,诸侯窥伺,胡患未已。凌公定策,外示恭顺,内修政理,广布耳目,静观其变。世子玄业献‘明暗远近’四察之策,见识愈宏。”

*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国丧哀诏,上帝恪守臣礼;新朝暗礁,圣域稳舵航行;圣嗣献良谋,已具庙堂之器。”

* 北地秘录·新朝伊始:“景帝立,北地谨守臣节,李凌定‘恭、备、察、固’之策,应对新局。世子玄业析势,显深谋远虑。”

(第四百一十五章 完)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武道凌天 我一个神豪,当渣男很合理吧 虚空塔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我不是戏神 我接受联姻离开后,言总哭红眼 天灾第十年跟我去种田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庶得容易 绍宋 明尊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官运:从遇到美女书记开始 四合院:众里寻她千百度 重生1998之混也是种生活 庶子夺唐 重生宝可梦,从独角虫开始 道士不好惹 快穿之病娇男二黑化了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黄埔忠魂:从淞沪到缅北 抗日之铁血使命 北宋大丈夫 都穿越了,带超级军火库不过分吧 谍云重重 让你管封地,没让你治下人均暴富 民国之谍影风云 悟性逆天,我在大秦布道长生 军工科技 寒门崛起 抗战之烽火燃血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 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 修仙归来在校园 我在大唐位极人臣 大秦:自曝穿越,主打一个坦诚 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 
最近更新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 神女转世,平定四方 三国渔皇 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 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 软饭太子逆袭记:双妃护航咸鱼帝 这穿越成猎户? 开局被屠村,我靠暴击成燕云南王 从玄幻大陆开始打造华夏天庭 穿越大夏秀诗词 汉土新谋无系统逆定三国 李世民:选你当官,你怎么邪修啊 异世界的大明天下 大明:朕有双系统,全球霸主! 华夏旌旗:全球俯首 飞刀圣剑2 天幕通古代,播放星穹铁道 五胡烽烟:我的妻妾养成系统 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 商朝开局,建立千年世家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 道之起源 -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txt下载 -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最新章节 -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