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定下东征日期后,崇祯便回到了京师,将士们还有月余时间操练。
这日,早朝正在进进行时,午门外鸿胪寺主事,朝匆匆皇极殿匆匆奔来。
缓步走到皇极殿广场,施礼道:“启禀陛下,安南候郑芝龙,在午门外请求觐见!”
崇祯凝视着鸿胪寺方事,片刻后方才沉声道:“宣进来吧!”
郑芝龙提着蟒袍下摆,快速跑向皇极广场,近前后即使放慢脚步,依然显得步履匆匆。
行至丹墀下,郑芝龙伏额叩首道:“臣,郑芝龙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轻抚胡须,皱眉凝视着郑芝龙,常朝你穿蟒袍所为何意?
是想告诉朕,你曾经也为朝廷立过功?想以此要挟朕答应某件事?哼~!
郑芝龙听到了丹墀上,陛下那声若有若无的冷哼声,这突发情况他尚未转过脑子来。
但他明显感觉到,不管是陛下还是文武百官,看自己的眼神都透着不善。
郑芝龙心中叫苦不迭,心中默念:妈祖娘娘保佑,信徒掷圣杯是获得了,您允许才来的!
将身子靠近椅背,崇祯抬手道:“郑爱卿,平身吧!”
待其起身后,崇祯一拍龙椅扶手道:“郑芝龙,未有奉诏,你竟敢擅离职守意欲何为?”
刚站起身的郑芝龙,又吓得跪倒在地,以额抢地道:“陛下,请容臣详禀!”
“臣之贱妾,田川松乃朱成功之生母,如今驻留倭岛请准许臣,去接其回福建。”
崇祯回想起郑成功的母亲,那个在安平陷落后,自缢殉国的贞烈女子。
不由得生出一丝好感,崇祯尚未来得及说话,杨嗣昌便呵斥出声道:“大胆,郑芝龙!”
“你既无兵部调令,亦无陛下圣谕擅离职守已是死罪,今有何面目安敢求情?”
郑芝龙身为武将,虽涉足朝堂不深但他知晓,文官那张嘴是有多难缠。
虽心里恨不得杨嗣昌立即暴毙,但他识趣的并未接话,只是伏额于地并未起身。
崇祯摆摆手道:“杨爱卿,且先退下!”杨嗣昌还想说什么,迎上崇祯那冷冽的眸光!
脖子一缩便退了回去,崇祯问道:“郑爱卿,你不惜违背朕意,也要赶回京师求情。”
“朕对此表示欣赏,另外看在太子与其伴读面上,朕可以饶你不死!”
“但是,你从何得知朝廷出征计划的,详实禀来!若敢欺瞒于朕你明白后果的,哼!”
杨嗣昌低着头,他刚才都未曾想到这个切入点,陛下为何总能如此明察秋毫?
杨嗣昌暗自在心里,给陛下点了个大赞,这郑芝龙要答不好,极大概率会丢掉性命。
兵不血刃便解决‘东南王’,这个朝廷的心腹大患,还真是一石二鸟之计呀!
郑芝龙内心激烈的权衡着,在这早春寒冷的天气下,额头上还渗出一层细密的汗珠。
他却不敢伸手擦拭,说实话自己弟弟要死,不说自己亦有可能会死。
这真是一根筋两头堵,突然郑芝龙眼中灵光一闪,对!《京报》!
郑芝龙低头拱手道:“陛下,臣之族弟送卢卡斯父母京进,曾买过几份《京报》。”
“臣推断出朝廷,有对倭岛动武的可能,适才匆匆赶回京师求情!请陛下网开一面!”
郑芝龙不得不佩服自己机灵,这最多是个揣度上意,罪不致死!
崇祯真不太注意《京报》,转头问道:“周爱卿,京报是否发过,关于倭岛之事宜?”
周邦本以一介商人之身,混到如今商业司副司长,其头脑不可谓不灵光。
陛下看似发怒,实则并非想置郑芝龙于死地,应是以训诫为主。
周邦本想透其中关键,出班道:“陛下,臣记得去岁发过,关于倭寇袭击袁尚书之事。”
崇祯点头道:“嗯,朕已知晓,退下吧!”
随即转头盯着郑芝龙道:“此次,朕念你心系成功之生母,免你擅离职守的死罪。”
“然,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李若琏,去把他蟒袍玉带扒了,以此抵他所犯余罪。”
郑芝龙一听,咦?蟒袍玉带还能免罪?他穿来纯纯是想陛下,念及旧情不杀他。
连余罪都给免了,那这便不是套蟒袍玉带之事,这是少了套保命之符啊,亏大啦!
早知道穿朝服来便好,大不了打顿板子了事呗,至少能留下这套保命符嘛!
蟒袍玉带被李若琏扒走后,郑芝龙叩首道:“陛下圣明!臣,叩谢陛下天恩!”
杨嗣昌满脑袋问号?这……这咋跟想象的稍有出入?重重拿起轻轻放下是何意?
杨嗣昌感觉他已老不中用,有点跟不上陛下所思所想,就目前看来利要大于弊的。
郑芝龙穿着白色贴里,拱手道:“陛下,臣已将诸事交给唐通将军,臣能否赴倭岛……”
崇祯点头道:“嗯,想必德川幕府不会放人,你去大沽港驻训去吧,朕派人去要。”
郑芝龙心下大惊,陛下是如何得知此事的?他曾多次要接田川松回福建。
都被德川家,以‘日女不入中原’为由拒绝,托了很多关系皆未能成。
郑芝龙心中感激之情迸发,叩首道:“臣,叩谢陛下天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对郑芝龙的反应,还是甚为满意的,抬手道:“郑爱卿,平身吧!”
转头对杨嗣昌道:“着内阁即刻拟旨,敕封大明安南候侧室,田川松为二品诰命夫人。”
礼部尚书林欲楫,急急出班拱手道:“陛下,此举不妥呀!从未有侧室加封诰命的。”
崇祯啧舌道:“啧!林爱卿所言极是,那你说说看,如何让德川幕府放人?”
林欲楫一时语塞,竟不知以何种理由反驳,郑芝龙内心焦急万分,这帮该死的文臣。
崇祯突然抚须笑道:“既然有正妻在,侧室不得封诰命之礼法,朕想到个不错的法子。”
“拟旨时称:大明太子伴读朱成功,因念母心切无心学业,令德川家光即刻放人。”
“圣旨如此写,诸卿以为如何?或者措词更严厉些,你们看着办吧,退朝。”
一众大臣跪送崇祯,待崇祯消失在皇极门,太监才出声道:“诸位大人,请起吧!”
众人起身后,郑芝龙朝各部文官,拱手道:“有劳诸位大人了,今夜下官作东福满楼。”
看着远去的郑芝龙,一帮子文官聚在一起聊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