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数字音乐文化与技术重点实验室”迎来成立后的第一次重大考验——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领衔的国际评估团进驻,进行为期三天的全面考察评估。这次评估结果,直接关系到实验室未来的国际声誉、合作机会以及后续的资源倾斜。
实验室内外气氛凝重,所有人都绷紧了一根弦。林清音作为实验室主任,是这次评估的核心汇报人和答辩人。她穿着熨帖的白色西装套裙,长发挽起,露出光洁的额头和修长的脖颈,气质干练而沉静。
评估会议室内,来自不同国家的顶尖学者和官员正襟危坐,问题一个接一个,既涉及高精尖的技术细节,也关乎文化伦理的宏观思考,甚至不乏一些带着文化偏见或故意刁难的质疑。
“……所以,林主任,您如何确保你们所谓的‘活态数据库’在全球化进程中,不会成为另一种形式的文化霸权,将东方的审美标准强加于其他文明?”一位来自欧洲的评估专家扶了扶眼镜,问题尖锐。
林清音面上没有丝毫波澜,她操作控制器,调出了一组数据和多语言界面的演示。
“感谢您的提问。恰恰相反,我们构建的不是‘标准’,而是‘平台’和‘工具’。”她的声音清晰悦耳,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数字乐府’的核心架构支持多语言、多文化语境标签。我们不仅收录华夏音乐,也正与挪威、印度、非洲等地的机构合作,帮助他们以符合自身文化逻辑的方式数字化其传统音乐。我们提供技术,但解释权和主导权始终在文化源头社区手中。我们的目标是促进对话,而非单向输出。”
她切换画面,展示了与埃里克团队合作的“跨文化情感映射模型”最新进展,以及慕慕(数据已匿名化处理)婴幼儿时期对不同文化音乐纯粹情绪反应的早期观察记录(作为研究灵感的佐证,非正式数据)。
“音乐情感既有普适性,也有文化特异性。理解差异,才能更好地共鸣。我们实验室的使命,是搭建一座桥,而不是砌一堵墙。”
她的回答既有技术底气,又有人文高度,逻辑严密,数据翔实,巧妙地化解了对方的质疑,甚至将话题引向了更具建设性的方向。几位原本持审慎态度的评估专家微微颔首,露出感兴趣的神色。
整个过程,林清音表现得如同最精密的乐器,在名为“国际考场”的舞台上,奏出了从容不迫、光芒内敛的乐章。
然而,她并不知道,在这看似公平严谨的评估背后,也潜藏着不易察觉的暗流。
评估团下榻酒店的咖啡厅内,伊莎贝拉·冯·霍恩贝格女伯爵“偶遇”了评估团中的一位核心成员——来自美国的资深顾问罗伯特先生。两人曾是校友,交谈甚欢。
“……是的,林的才华毋庸置疑。”伊莎贝拉优雅地搅拌着咖啡,语气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担忧”,“只是,他们实验室的发展速度实在太快了,尤其是在获得国家层面支持后。我有些担心,这种集中力量的模式,是否会影响到学术研究的独立性和……透明度?毕竟,您知道,资本与权力,有时候会模糊掉科学的纯粹边界。”
她的话语如同裹着糖衣的毒药,看似关心,实则是在暗示实验室的成功并非完全源于学术实力,试图在罗伯特心中埋下怀疑的种子。
几乎是同时,陈明将这段“偶遇”的监控摘要和对话内容发送到了江以辰的手机上。
江以辰正在“辰音”主持会议,看到信息,眼神瞬间冷了下去。他抬手暂停了会议,走到窗边,拨通了一个越洋电话。
“麦克,是我,江。”他对着电话那头,语气是熟稔的平淡,“有只不太安分的蝴蝶,试图干扰花园的评估。对,就是那个总喜欢标榜‘纯粹’的霍恩贝格。我不希望她的个人偏见,影响到评审团的客观判断……嗯,罗伯特那边,你和他更熟,打个招呼,让他关注技术本身。另外,我记得霍恩贝格家族基金会在东南亚的那个项目,最近的审计似乎有点问题?把风声放给他们的竞争对手。”
他寥寥数语,既通过中间人敲打了评估团内的潜在摇摆者,又精准地捏住了伊莎贝拉的要害,让她自顾不暇。他没有选择正面对抗,而是用更高维度的商业和人际手段,无声无息地化解了这场潜在的舆论危机。
这一切,忙碌于评估前线的林清音全然不知。她只觉得评估团后续的提问似乎更加聚焦于技术本身,氛围也比预想中更为顺畅。
第三天傍晚,评估圆满结束。送走评估团成员后,林清音回到办公室,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才感到一阵深切的疲惫袭来。她靠在椅背上,揉了揉太阳穴。
办公室门被轻轻推开,江以辰走了进来。他手里拎着一个食盒,是林清音最喜欢的那家粤菜餐厅的外卖。
“结束了?”他将食盒放在办公桌上,走到她身后,温热的手指代替了她,力道适中地按压着她的太阳穴和颈后僵硬的肌肉。
“嗯。”林清音舒服地闭上眼,像只被顺毛的猫咪,依赖地向后靠在他身上,“感觉……像是打了一场硬仗。”
“我的旋律,从来无往不利。”他的声音带着理所当然的骄傲,手下动作愈发轻柔。
林清音忽然想起什么,睁开眼,回头看他:“对了,评估期间,伊莎贝拉女伯爵好像没什么动静?这不太像她的风格。”
江以辰面不改色,语气平淡无波:“或许,是终于认清现实,知道有些界限,不可逾越。”他俯身,在她耳边低语,气息温热,“又或者,是遇到了比给我太太添堵更重要的事。”
林清音敏锐地捕捉到他话中一丝未尽的意味,但她没有追问。她早已明白,他在她看不见的地方,为她挡去了许多风雨。她伸手握住他放在她肩上的手,轻轻摩挲着他修长的手指,低声道:“学长,谢谢你。”
谢谢他总是在她需要的时候,如同定海神针般,稳住她的一切。
江以辰反手将她的柔荑紧紧包裹,低头在她发顶落下一吻:“饿了,先吃饭。江太太的庆功宴,我们回家慢慢补。”
窗外,华灯初上,城市的霓虹闪烁。评估的风云暂歇,实验室的未来可期。而她的世界里,有他这座最坚实的靠山,便再无惧任何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