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澈从北京归来,带着与父亲达成“暂时不干涉”协议的阶段性成果,以及更加坚定的决心。小别的思念在重逢的瞬间化为炙热的拥抱和缠绵的亲吻,将“分离焦虑补偿”兑现得淋漓尽致。
生活迅速回归紧张而充实的轨道。两人的重心完全放在了“桥梁计划”纽约空间的最终落地和官网的正式上线筹备上。
这天晚上,两人并排坐在书房的双人工作台前,进行着官网上线前的最后校对。网站设计延续了“桥梁”的理念,简洁、现代,充满科技感与艺术性的交融。首页动态展示着许念《共生》系列的核心视觉元素,以及纽约空间的渲染图。
“这里,‘关于我们’的部分,要不要放我们的照片?”许念指着屏幕问。她有点犹豫,担心过于个人化会影响专业形象。
江澈侧头看她,毫不犹豫:“放。‘桥梁’的核心就是我们,我们的故事,我们的理念。真实的,才有力量。”他操作鼠标,直接选了一张两人在纽约考察时,于切尔西区那个旧仓库空间门口的抓拍。照片里,许念指着空间内部说着什么,眼睛发亮,江澈侧头看着她,眼神专注而温柔。没有刻意摆拍,却充满了默契与共同奋斗的感染力。
许念看着那张照片,心里暖暖的,点了点头。
就在他们仔细核对每一个细节时,官网后台的管理系统提示收到了一条新的“联系我们”表单提交。通常这类表单多是咨询或商务合作,江澈随手点开。
提交人姓名一栏,只有一个简单的英文名:“Sue”。
邮箱是加密显示的。
留言内容更是简短,只有一句英文:
“the bridge is beautifully conceived. wishing you smooth sailing.”
(桥梁构思很美。祝你们一帆风顺。)
没有落款,没有多余信息。
江澈和许念却同时愣住了。
Sue…… Su Yuan…… 苏媛。
这个英文名,加上这种简洁克制、却带着一种特定审美眼光的用词,以及那句“构思很美”的精准评价……几乎可以肯定,来自江澈的母亲,苏媛女士。
她看到了官网。
她留下了祝福。
没有通过电话,没有私下联系,而是选择了这样一种极其符合她性格的、保持距离却又清晰表达态度的方式。
江澈握着鼠标的手指微微收紧,盯着屏幕上那行字,久久没有动作。许念能感觉到他身体的瞬间僵硬,以及随之而来的、一种复杂的情绪波动。有惊讶,有难以置信,或许,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被认可的动容。
他与父亲的关系剑拔弩张,但与母亲之间,始终存在着一种更为微妙、难以言说的联结。苏媛女士从未像江父那样激烈反对,她的态度更像是一种冷静的观察。从最初波士顿公寓的无声考察,到威尼斯momA的意外认可,再到如今官网上的匿名祝福……她正在用她自己的方式,一步步地,谨慎地,靠近并认可他们的选择。
“是……阿姨吗?”许念轻声问,打破了沉默。
江澈深吸一口气,缓缓松开鼠标,靠向椅背。他伸手揉了揉眉心,再抬头时,眼底情绪已经平复,只余下一种淡淡的、复杂的暖意。
“嗯,应该是她。”他低声说,嘴角几不可察地向上弯了一下,“她还是老样子。”
从不轻易表达,但每一个细微的举动,都经过深思熟虑。
掉马了吗?
是的,苏媛女士那层包裹在清冷与疏离之下的、对儿子及其选择默默的关注与支持,通过这条匿名的官网留言,完成了一次极其含蓄却又重量十足的“掉马”。
掉下的,是她可能存在的、最后的冷漠与拒绝姿态。
露出的,是一位母亲内心深处对儿子独立道路的复杂情感——或许有不赞同,有担忧,但最终,选择了以一种保持她尊严和风格的方式,给予了一份珍贵的、沉默的祝福与认可。
许念看着那条留言,心里也涌起一股暖流。她知道,对于江澈而言,这份来自母亲的、不着痕迹的认可,其意义或许并不亚于在商业上取得的任何成功。
“我们要回复吗?”她问。
江澈想了想,摇了摇头:“不用。她选择了这种方式,就是不希望有直接的回应和互动。我们收到,就好。”
他理解他母亲的处事方式。有些心意,无需言明,彼此知晓,便是最好的状态。
他操作电脑,将那条留言标注为“已读”,但没有删除,也没有回复。就让这份安静的祝福,静静地躺在官网的后台,成为“桥梁”启航时,一缕来自远方的、温柔的风。
这个小小的插曲,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漾开的涟漪是温暖而持久的。它没有改变紧张的工作节奏,却为这个夜晚增添了一抹格外柔和的底色。
官网在预定的时间准时上线了。
没有大规模的宣传造势,只是静静地出现在了互联网世界。但精心设计的内容和独特的理念,很快便在特定的圈子里引起了小范围的关注。陆续有新的咨询邮件进来,有艺术媒体请求采访,也有一些独立艺术家表达合作意向。
看着后台逐渐增长的数据和反馈,江澈和许念相视一笑。一种“我们真的开始了”的实感,伴随着苏媛女士那份意外的祝福,深深地植入了心中。
“乖乖,”江澈伸手,将许念揽入怀中,满足地喟叹一声,“我们的桥,搭起来了。”
许念靠在他怀里,看着电脑屏幕上那个代表着他们梦想起航的网站首页,用力地点了点头。
“嗯。”
前路或许依然漫长,挑战也不会少。但此刻,他们有彼此,有逐渐清晰的未来,还有了来自意想不到方向的微光。
这足以让他们充满勇气,去迎接一切未知。
《狐狸圈养手册》在事业的启航处,默默记录下:来自世界的认可很重要,但来自所爱之人及其家庭的默默支持,是心底最深处、永不枯竭的能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