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

卢洲的青尘

首页 >> 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 >> 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虚空塔 何不同舟渡 穿到八零家属院:撩的兵王心尖颤 逼我下乡?科研军嫂搬空你全家 师妹用丹炉煮白粥,馋哭隔壁宗门 温先生,婚后愉快 惨死三世,女配摆烂后他们都慌了 婚后,封太太靠撒娇拿捏禁欲教官 恶毒雌性深陷兽世修罗场 让你随军,没让你成为家属院核心 
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 卢洲的青尘 - 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全文阅读 - 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txt下载 - 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112章 医学进步:《太平圣惠方》的编纂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冬,洛阳城东的“惠民药局”后院,药香与墨香交织在一起,在寒风中缓缓散开。数十个医官与书吏围坐在长桌旁,手里捧着泛黄的医书手稿,时而低声讨论,时而奋笔疾书——这是北宋朝廷主持的《太平圣惠方》编纂现场,此时已进入第三个年头,而年过七旬的赵烈,正坐在角落的藤椅上,手里捧着一卷五代时期的《民间验方集》,目光落在那些密密麻麻的批注上,思绪早已飘回了战火纷飞的五代岁月。

“赵公,您又在看那卷旧方?”一个穿着青色医官袍的中年男子走过来,手里端着一碗温热的药茶。他叫王怀隐,曾是后周的翰林医官,如今是《太平圣惠方》的主修官,因敬佩赵烈亲历五代、见证无数医事变迁,特意邀他来参与方剂审定。

赵烈抬起头,接过药茶,指尖触到碗沿的温度,轻声感叹:“这卷方子里,藏着多少五代百姓的命啊。你看这个‘治疫方’,是后汉乾佑二年(949年)晋阳瘟疫时,一个老郎中传下来的,用苍术、艾叶煮水喝,救了上千人;还有这个‘止血散’,是我在高平之战时,从一个伤兵手里拿到的,用蒲黄、当归研末外敷,比当时的金疮药管用多了。”

王怀隐凑过来,看着手稿上的字迹——有的工整,有的潦草,有的还带着血迹,显然是在紧急情况下记录的。“这些民间验方,正是《太平圣惠方》最缺的。”他指着桌上堆积的医书,“宫里藏的医书多是汉唐旧典,好多方剂因战乱失传,或是不适合五代以来的病症。若不是您收集的这些民间方,咱们的编纂工作还得推迟好几年。”

赵烈放下手稿,想起后汉乾佑二年的那场瘟疫。那时他刚任后汉镇国将军,驻守晋阳,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席卷全城,百姓们上吐下泻,死者不计其数。官府的药局里只有少量的“白虎汤”,根本不够用,还是一个叫孙老郎的民间郎中,带着弟子们在街头熬煮苍术艾叶水,免费分发给百姓,才控制住疫情。“孙老郎说,这方子是他祖父在黄巢起义时传下来的,那时也闹过瘟疫,靠这方子活了不少人。”赵烈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可后来晋阳被契丹攻破,孙老郎为了保护这卷方子,被契丹士兵砍死了,我是从他弟子手里接过这卷方的,答应他一定让方子传下去。”

王怀隐听得眼眶发红,拿起笔在《太平圣惠方》的草稿上写下“苍术艾叶饮”,旁边标注“后汉乾佑二年晋阳疫用此方,活人千余”。“赵公,您还记得后周显德年间的‘军中金疮方’吗?我听人说,当年世宗陛下(柴荣)北伐契丹,士兵们用您改进的止血方,死亡率比之前降低了一半。”

提到柴荣,赵烈的眼神柔和了许多。显德四年(957年),柴荣率军攻打寿州,周军士兵多受刀箭伤,传统的金疮药效果不佳,好多士兵因失血过多而死。赵烈想起祖传《武经总要》残卷里记载的“蒲黄当归散”,便建议将蒲黄炒至微黄,与当归、川芎按“三比二比一”的比例研末,外敷止血,内服补血。“刚开始,军医们还不信,说这是‘民间土方’,不如官制金疮药。”赵烈笑着回忆,“后来有个士兵被箭射穿了手臂,用了这方子,三天就止血了,军医们才开始推广。到北伐时,这方子已经成了周军的标配。”

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里面装着一小袋褐色的药粉:“这就是按当年的方子配制的‘蒲黄当归散’,我一直带在身边。你看,这药粉要研得细如面粉,才能更好地止血;炒蒲黄时火候要刚好,炒过了会焦,炒轻了没效果。这些细节,宫里的医书里可没写。”

王怀隐接过布包,小心翼翼地倒出一点药粉,放在鼻尖闻了闻,果然有淡淡的药香。“这些实操细节太重要了!”他感慨道,“汉唐医书多讲理论,少讲用法,好多医官按书抓药,却不知道怎么炮制,效果自然不好。咱们编纂《太平圣惠方》,就是要把这些民间验方和实操细节都记下来,让天下医官都能用对药、治好病。”

编纂现场的书吏们还在忙碌,有的在整理五代各国的医书残卷,有的在记录赵烈和王怀隐的对话,有的在核对方剂的剂量。一个年轻书吏拿着一卷后蜀的《本草图经》,走到赵烈面前:“赵公,这卷书里记载了一种‘川蜀独活’,说能治风湿,可咱们不知道这药的样子,您见过吗?”

赵烈接过《本草图经》,翻到独活的记载,眼前顿时浮现出后唐同光三年(925年)伐蜀的场景。那时他随郭崇韬入蜀,在剑门关外见到过这种植物——根茎粗壮,叶子呈羽状,散发着独特的香气。“这独参多生长在川蜀的高山上,采挖时要在春秋两季,挖出来后要晒干,切片时要顺着纹理,不然药效会散。”他指着图上的植物,“你看,这叶子边缘有锯齿,根茎是黄褐色,和中原的独活不一样,药效更强,治风湿更管用。”

年轻书吏赶紧记下,又问:“那用量呢?成人一次用多少合适?”

“三钱就够了,最多不能超过五钱。”赵烈回忆道,“当年蜀地有个老妇,风湿严重到不能走路,用独活三钱煮水喝,连喝半个月,就能下地干活了。若是用量多了,会让人头晕恶心。”

王怀隐在一旁补充:“这些剂量差异,咱们也要记清楚。不同地域的药材,药效不同,用量也得调整,不然会出人命。五代时好多医案,就是因为医官不辨药材产地,按固定剂量抓药,才治死了人。”

赵烈点点头,想起后晋天福年间的一件事——当时汴梁有个医官,用中原的“防风”代替川蜀的“独活”治风湿,结果病人不仅没好,反而加重了病情,最后瘫痪在床。“那时战乱,药材运输困难,好多医官只能用替代品,可又不懂调整剂量,才造成了悲剧。”他叹了口气,“如今大宋一统,药材能从各地运来,咱们更要把药材的产地、炮制、剂量写清楚,避免再出这样的事。”

傍晚时分,编纂工作暂告一段落。王怀隐留赵烈在药局用餐,餐桌上摆着几碟素菜和一碗小米粥,与医官的身份极不相称。“现在编纂经费紧张,只能委屈赵公了。”王怀隐不好意思地说,“等《太平圣惠方》编成,陛下定会重赏咱们。”

“老夫不是为了赏。”赵烈放下筷子,看着窗外的药圃,“只是想起五代时,多少百姓因为缺医少药而死,心里就不是滋味。若这《太平圣惠方》能传下去,让天下人都能看病吃药,就算粗茶淡饭,老夫也心甘情愿。”

王怀隐看着赵烈鬓角的白发,又想起他收集这些医方的艰辛——从晋阳到汴梁,从寿州到洛阳,赵烈走到哪里,就把医方收集到哪里,有的是从战场上的伤兵手里拿的,有的是从民间郎中那里求的,有的甚至是在流民收容所里记录的。“赵公,您收集的这些医方,加上宫里的旧典,咱们的《太平圣惠方》能收录一万多首方剂,涵盖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将来定会成为天下医官的工具书。”

赵烈心里满是欣慰。他想起当年在南唐见到的李煜,因治国无方而亡国,却留下了不朽的词;如今自己虽已归隐,却能参与编纂《太平圣惠方》,为百姓留下一本救命的医书,也算是不负此生。“等书编成了,一定要印很多册,送到偏远的州县,让那里的百姓也能受益。”他叮嘱道,“五代时偏远地方的百姓,生病只能靠求神拜佛,好多人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死,太可怜了。”

离开药局时,夜色已深。赵烈拄着拐杖,走在洛阳的街道上,寒风卷着药香,让他想起了五代时那些救死扶伤的郎中——晋阳的孙老郎、川蜀的采药人、寿州的军医……他们或许名不见经传,却用自己的医术,在乱世中撑起了一片希望。而如今,《太平圣惠方》的编纂,正是要把这些人的智慧和善意,永远传承下去。

回到住处后,赵烈将今日审定的方剂清单整理好,又在《五代秘史·科技篇》的“医学进步”部分,写下一段批注:“五代之乱,战火纷飞,然医学未绝。后汉有孙老郎传治疫方,后周有赵烈改金疮散,后蜀有《本草图经》辨药材,皆为民间智慧之结晶。宋初编纂《太平圣惠方》,集五代医方之大成,录万余首方剂,定炮制之法,明剂量之差,实为乱世医学之总结,亦为宋代医学之基石。盖因医者仁心,不分乱世盛世,皆以救人为本;而医书传承,不分朝代更迭,皆以利民为要。此乃五代留给后世最温暖之遗产。”

写完后,他拿起那卷《民间验方集》,轻轻抚摸着上面的血迹和批注,仿佛又看到了孙老郎在晋阳街头熬药的身影,看到了高平之战中士兵们用“蒲黄当归散”止血的场景,看到了川蜀采药人在高山上寻找独活的模样。赵烈知道,这些人的故事,或许不会被正史记载,却会通过《太平圣惠方》,通过他的《五代秘史》,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而此时的“惠民药局”,王怀隐还在灯下核对方剂,书吏们仍在整理手稿,烛火摇曳,映着他们专注的脸庞。他们或许不知道,自己正在编纂的,不仅是一本医书,更是一部五代百姓的生存史,一部跨越乱世的仁心传承史。而这一切的源头,都始于五代那些在战火中坚守医者仁心的人们,始于赵烈这样的见证者,用一生去收集、去记录、去传承的执着。

窗外,洛阳的雪悄然落下,覆盖了街道,也覆盖了五代的战火痕迹。但赵烈知道,有些东西永远不会被掩盖——医者的仁心,百姓的智慧,还有那些藏在方剂里的温暖与希望,会随着《太平圣惠方》的编纂与流传,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闪耀。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丹武双绝 庶子夺唐 她是剑修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权力医途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道士不好惹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快穿之病娇男二黑化了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绝世战神赘婿 
经典收藏虚空塔 七零:娇娇军嫂搬空仇人钱财养崽 我无限回档,洞悉所有底牌 开局59年,人在南锣鼓巷 恐怖仙缘 谍战:我其实能识别间谍 综漫:人在原神,加入聊天群 穿越综影:从下乡开始隐居幕后 穿越六零,随军海岛养崽崽 柯南:我是道士,不是侦探 酒色财气?可我是个好海军 带百亿物资,在70年代风生水起 胎穿七零:大佬心尖白月光 穿越星际,我娶了帝国最强o 谍战:回档情报,我成了军统信仰 四合院之走不通的路就来打开 瑾色香江:四合院里的少年梦 长生修仙:从沙漠开始肝经验 我在亮剑卖军火,打造超级独立团 快穿:惊!炮灰女配她变了! 
最近更新全民领主:凡人三国传 凡人修仙,从坠崖捡到神鼎开始 换嫁换出个疯批儿子乖乖夫君 重生八零,我离坐牢还有一个月 许长生探案III之海泊河碎尸 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 从轮回空间开始的面板 双穿抗战,我在山西卖物资 末世大佬娇宠甜软美人 心火燎原:倒计时99天 重生2010:从投资小米开始 都市超级鉴宝神瞳 明日营地开局三个SSS级,躺赢 异界妖后居然是我的青梅竹马?! 七零:你要干弟弟,我走还不行? 费话修真 宇智波初纯,族长之位 炼妖成仙:这个家族全是老六 秦二爷,你家小先生又发癫了 道德经之周天磁极 
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 卢洲的青尘 - 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txt下载 - 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最新章节 - 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