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哲心:迪卡拉底的启迪之课

用户愚小凡

首页 >> 点亮哲心:迪卡拉底的启迪之课 >> 点亮哲心:迪卡拉底的启迪之课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唐之最强酒楼 大明日不落 死囚营:杀敌亿万,我成神了! 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 仙人只想躺着 衣冠不南渡 万朝穿越:开局李二穿刘禅 我的公公叫康熙 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 特工:开局郑耀先和我接头 
点亮哲心:迪卡拉底的启迪之课 用户愚小凡 - 点亮哲心:迪卡拉底的启迪之课全文阅读 - 点亮哲心:迪卡拉底的启迪之课txt下载 - 点亮哲心:迪卡拉底的启迪之课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3章 哲学与社会变革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木叔家的老南瓜刚摘下三个,石长老就拄着拐杖来了,进门就喊:“苏拉姑娘,去跟你先生说说,今儿得讲讲‘变’的理。”他手里攥着片枯叶,叶脉在阳光下看得清清楚楚,“就从这叶子说起,去年是绿的,今年黄了,可根还在,明年开春又能冒出新的来。”

迪卡拉底正在整理典籍,闻言放下手里的麻布,笑了:“石伯是想讲当年抗旱的事吧?”

石长老在炕沿坐下,往烟袋里装着烟叶:“还是先生懂我。那年的事,现在想起来,还像在眼前晃。”

抗旱的事发生在二十年前。村里的老人们总说,那是百年不遇的大旱,河底裂得能塞进拳头,麦子卷着叶,像被火燎过。起初大家各顾各,有井的拼命抽水,没井的就守着干地叹气,没过几天,有井的也慌了——井水见了底,囤的粮食也快吃光了。

“最先吵起来的是东头和西头。”石长老猛吸了口烟,烟袋锅“滋滋”响,“东头有口老井,西头没有,西头的人想分点水,东头的不干,说‘这是俺们祖宗挖的井,凭啥给你们?’差点动了家伙。”

苏拉听得揪心:“那后来咋好的?”

“是老村长拿典籍拍了桌子。”石长老往地上磕了磕烟灰,“老村长那会儿快七十了,把《共生篇》往晒谷场的石桌上一摔,说‘老祖宗早说了,水是大伙的,地是大伙的,命也是捆在一块儿的!’”

他说的老村长,是石长老的师父,据说能把全村的典籍背下来。那天他没骂谁,也没逼谁,就坐在石桌上讲典籍里的故事:讲洪水时大家共扛粮袋,讲荒年时你家送个南瓜我家送把野菜,讲“共生”不是嘴上说说,是真要把别人的难处当自己的难处。

“有人听进去了,有人还犟。”石长老的声音沉了沉,“东头的王老五,把井守得死死的,说啥也不让西头的人靠近。结果夜里井塌了,他家的麦子也旱死了,第二天一早,他蹲在井边哭,西头的人没说啥,扛着锄头就去帮他挖新井。”

这事儿让苏拉想起边境小镇的分水纠纷。那会儿觉得分匀了就行,现在才明白,光分匀不够,得打心眼儿里觉得“咱是一伙的”,不然今天分匀了,明天还得吵。

迪卡拉底接过话头:“这就是哲学的用处。平时看着像老古董,真到了坎上,就成了定盘星。老村长讲的不是典籍上的字,是把字里的理,变成了能让人往一块儿走的劲儿。”

“可不是咋的。”石长老笑了,“后来全村人凑在一块儿,年轻的去山里找水脉,年老的在家算着各家的用水量,连孩子都学着用瓢往菜苗根上浇,一滴都不浪费。有人说‘这哪是抗旱,是照典籍过日子’,还真让他们说着了——《节水篇》里写的‘量入为出,惜水如金’,那会儿全用上了。”

更奇的是,抗旱结束后,村里人没散,反倒真照着典籍改了规矩:把各家的井都归了集体,按人口分用水量;还选了五个“公道人”,专管分东西、评理,谁也不能搞特殊。

“这就是变了?”苏拉问,“把老规矩改了,按新的来?”

“是变,也不是变。”迪卡拉底指着窗外的老槐树,“树年年落叶,年年发新芽,你能说现在的树不是原来的树?规矩也一样,核子里的理没变——还是‘共生’,只是换了个更合时宜的模样。”

下午,他们去见了当年参与抗旱的李大叔。李大叔现在瘸着条腿,据说是当年找水脉时被石头砸的。他正坐在门槛上编筐,见了他们,放下手里的篾条,指着院里的大水缸:“这缸就是当年分的,每家一口,统一放水,谁也不能多存。”

“您就不觉得憋屈?”苏拉问,“自家的地,浇水还得听别人的。”

“憋屈啥?”李大叔拍着缸沿,“那年要是各顾各,我这腿早喂了狼!找水脉的时候,是西头的人把我从石头底下扒出来的,他们自己的胳膊都划烂了,还背着我走了十里地。你说,这样的情分,还能为点水吵起来?”

他指着筐里的篾条:“编筐得有主篾,有辅篾,主篾定架子,辅篾填空当,少一样都不成。村里的规矩就像这主篾,得照着‘共生’的理来,不然编着编着就散了。”

马克不在,苏拉总觉得少了点啥,忍不住想:要是马克在,他会咋说?他爹总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可这村里的人,为了别人把井让出来,为了大伙改了规矩,日子反倒过得更稳当。这两种理,到底哪个更实在?

迪卡拉底像是看穿了她的心思,晚饭时说:“马克家的粮铺,讲究‘明算账’,这是买卖人的理;村里讲究‘共担’,这是过日子的理。真到了大变故的时候,就像大旱、洪水,往往是‘共担’的理更顶用——因为那时的难处太大,一个人扛不动。”

“那哲学能让变故而不来吗?”苏拉扒着碗里的饭,“要是没有大旱,是不是就不用改规矩了?”

“变故而不来,可日子总在变。”石长老喝了口酒,“麦子种久了会退化,得换种子;规矩用久了会生弊,得改。哲学不是拦着不让变,是教你咋变才不疼,咋变才能让大伙都舒坦。”

夜里,苏拉坐在院子里看星星,想起李大叔说的找水脉。那么多人在山里刨,明明知道可能找不到,还是接着刨,这股劲儿,不就是典籍里说的“信”?信道理,信同伴,信日子总能好起来。

她忽然明白,哲学和社会变革的关系,就像种子和土地。哲学是种子,藏着“该咋长”的理;社会是土地,有肥有瘦,有旱有涝。真到了该变的时候,种子就会发芽,长出新的规矩、新的活法,而长出来的东西,又会反过来滋养新的哲学——就像当年的抗旱,既用了老典籍的理,又生出了新规矩,两样凑在一起,才让村子活了下来。

第二天一早,她见几个年轻人在修祈年台,把松动的石头换成新的,却保留了原来的太阳模型。“为啥不换个新模型?”苏拉问他们。

“模型是老的,石头是新的。”一个年轻人笑着说,“老的念想得留着,新的结实也得加上,这才叫过日子。”

苏拉看着他们垒石头,一下一下,稳当得很。她知道,这就是变革——不扔老的,也不拒新的,就像典籍里的理,既照着老祖宗的话,又跟着新日子变,慢慢就长成了最合时宜的模样。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丹武双绝 她是剑修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重生宝可梦,从独角虫开始 诡秘之主 寻忆:武灵天下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团宠农家小糖宝 重生后,我成了奸臣黑月光 道士不好惹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绝世战神赘婿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民国之谍影风云 抗战之烽火燃血 我的公公叫康熙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穿越武大郎从卖饼开始 长夜谍影 我在大唐位极人臣 抗战之我是红军最稳战将 我在大雍以武称帝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绍宋 师士传说 大秦:自曝穿越,主打一个坦诚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荣耀大秦 谍战:我的绝密生涯 精灵之梦幻天团 
最近更新长安新火 穿越大明,让大明屹立山巅 无限兵源:古代战场的绝对掌控者 历史奇人传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沈少卿探案 带着八位嫂嫂流放 山河鉴:隋鼎 穿成农夫,从神箭手到大楚国公 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 宋韵流年 时空霸主:从宋末开始打造全球帝 陛下,您的奏折上热门了! 开局:系统,你管这叫九子夺嫡? 我的庄园成了皇帝收留所 爆兵后,我每天都在谋划造反 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 天幕:盘点古人那些事儿 大唐因为我而改变 大唐,开局向李二退婚 
点亮哲心:迪卡拉底的启迪之课 用户愚小凡 - 点亮哲心:迪卡拉底的启迪之课txt下载 - 点亮哲心:迪卡拉底的启迪之课最新章节 - 点亮哲心:迪卡拉底的启迪之课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