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多小时后,马元龙重新站上舞台中央,身后的大屏幕缓缓暗下,只留下一束追光聚焦在他身上。
“感谢林工的专业讲解,天道系统3.0的流畅体验,离不开自主芯片的底层支撑,更离不开所有用户的信任与等待。”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翘首以盼的面孔,语气带着郑重,“现在,是时候揭晓启明3代的最终定价了!”
大屏幕骤然亮起,三款配置的价格以醒目的金色字体呈现:
512mb+8Gb版本:1899元;
512mb+16Gb版本:2099元;
512mb+32Gb版本:2299元;
价格公布的瞬间,会场内陷入短暂的寂静,随即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与惊叹。
不少观众猛地从座位上站起,举起手机拍摄屏幕上的价格表,脸上写满难以置信的惊喜。
“1899起!这价格杀疯了吧!同配置的四星手机要贵500多!”
“全自主芯片+10瓦快充,才卖1899顶配,繁星科技这是诚意拉满了!”
“本来以为会超过2500,没想到价格这么良心,已经准备好抢首发了!”
……
台下观众议论纷纷,他们原以为搭载全自主芯片和快充技术的启明3代,定价至少要比同级别机型高出30%,却没想到起售价仅有1899元,顶配也才2299元,直接击穿了行业价格底线。
马元龙抬手压下全场的喧闹,声音透过音响愈发清晰:“这不是低价策略,而是自主产业链带来的成本优势。
从芯片到屏幕,从摄像头到快充组件,国产化率的提升让我们摆脱了海外供应商的溢价绑定,才能把真正的实惠还给用户。”
他指向大屏幕上滚动的供应链示意图:“维信科技的电容屏、晶芯影像的摄像头、星源探索的芯片,每一个环节都实现了自主可控,这才是启明3代敢定价1899元的底气。”
……
楚千澜家中,李玉莲看着电视里沸腾的会场,笑着拍了拍手:“1899元确实划算,比启明2代还便宜,难怪大家这么激动。”
楚天雄点点头,目光落在屏幕上的价格表:“这个定价既保住了利润,又能抢占市场,还能让更多人用上国产芯手机,一举三得。”
楚千澜目光落在屏幕上跳动的价格数字,“这个定价刚好卡在中端机的核心价位,既能吸引追求性价比的年轻用户,又能让预算有限的消费者咬牙入手,市场接受度会很高。”
李玉莲忽然好奇的问道,“小澜,你们公司都出三代中档智能手机了,什么时候出一款旗舰机啊?”
听到这问题,楚天雄也看向了楚千澜,他对此也非常好奇。
楚千澜摇了摇头,“旗舰机暂时还做不出来!芯片方面还好说,星源探索那边有技术储备,但自产的电容显示屏、摄像头这一块儿技术还有待提高!”
电视里,马元龙公布价格后,又陆续宣布开售策略。
直到此时,发布会已经进入尾声,马元龙站在舞台中央,身后的大屏幕亮起“国产芯·新征程”的主题标语。
“启明3代的发布,只是龙国半导体自主之路的一个起点。未来,我们会持续投入研发,推出更先进的芯片、更完善的生态,让国产科技真正走向世界!
在最后的一段时间,各位媒体朋友以及行业同仁,欢迎大家自由提问!”
马元龙抬手示意,目光扫过举手如林的会场。
最先被点到的是《深市科技报》记者,他激动的问道:“马总您好,请问启明3代的10瓦快充配件是否需要单独购买?另外,现有启明2代用户能否升级支持快充功能?”
马元龙笑着摇头:“快充充电器和USb-c数据线会作为标配随手机附赠,无需额外付费。
由于快充技术需要电池材料、接口规格等硬件层面的适配,启明2代的硬件架构无法支持,还请老用户理解。
另外,我们繁星科技旗下的手机与平板,以后都会采用USb-c数据线以及快充技术。”
话音刚落,一名来自海外的记者立刻举手,语气带着几分尖锐:“马总,繁星科技的供应链虽实现自主,但维信科技的屏幕、晶芯影像的摄像头,在国际市场上缺乏口碑积累,如何保证大规模量产的品控稳定性?”
马元龙抬手示意技术团队切换画面,大屏幕上弹出品控数据报告,“我们与维信科技、晶芯影像联合建立了三级质检体系,屏幕与摄像头模组经过了72小时高温高湿测试、1000次插拔测试和极限环境成像测试,良率已稳定在99%以上。”
他顿了顿,补充道:“而且我们繁星科技在全国布局了258家售后服务中心,若出现非人为的硬件故障,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两年质保,彻底打消用户的后顾之忧。
海外市场也根据当地情况设立数量不等售后服务中心,执行相同的售后标准。”
此时,又有一名科技媒体记者举手提问:“马总,繁星科技此次推出全自主芯片手机,是否意味着未来会彻底脱离膏通、四星等国际供应链?另外,启明3代的海外发售计划是什么?”
马元龙沉吟片刻,语气带着诚恳:“脱离国际供应链并非我们的目标,我们追求的是‘自主可控+开放合作’。
如果国际供应商愿意平等合作,我们依旧欢迎;但他们若是保持技术封锁、断供施压,我们也需要有能力保障生产。”
谈及海外发售,他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启明3代将于明年2月中旬在东南亚、欧洲等12个国家同步开售,定价将参考国内价格结合当地税率微调。
我们已在海外建立18家分公司和145个售后服务点,就是要让全球用户看到,龙国科技也能做出高性价比、高可靠性的产品。”
发布会的提问环节持续了近半小时,从技术细节到市场策略,从售后保障到生态规划,马元龙都一一耐心回应,每一次回答都伴随着台下的掌声与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