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图书馆的“cd”信号如同幽灵的呼吸,在“磐石”指挥中心冰冷的空气中弥漫开致命的寒意。秦岚紧盯着屏幕上那个孤零零的信号点——临江市第三图书馆,一座因新馆建成而废弃半年的老建筑。
“‘cd’(清理完成)…观察者…”秦岚的声音带着金属般的冷硬,“周正林是执行者,‘东海智控’是工具,‘清道夫’是自毁开关。而这个发送‘cd’信号的,才是‘信天翁’安插在临江、独立于整个行动链条之外的终极保险!他只负责一件事:确认‘清道夫’是否被激活,行动是否‘清理’到位!”
周正林的眼神锐利如鹰:“信号源锁定在废弃图书馆的公共wIFI热点。这意味着‘观察者’不需要携带特殊设备,只需一部普通手机或平板,在特定时间靠近图书馆,连接开放wIFI,触发预设的自动程序发送信号!手法极其隐蔽,几乎无法追踪设备!”
“查!”秦岚斩钉截铁,“第一,立刻调取临江市第三图书馆及周边所有道路、商铺,在‘cd’信号发送时间点前后三小时内的所有可用监控录像!重点排查步行、骑行或短暂停留车辆内的人员!第二,分析该公共wIFI近三个月的异常登录记录,寻找规律性出现的可疑设备mAc地址或登录行为!第三,梳理周正林、‘东海智控’核心人员的社会关系网,特别是那些看似边缘、不起眼,却可能自由出入图书馆附近且具备基本技术操作能力的人!目标画像:低调、普通、不起眼,具备基础网络操作知识,行动轨迹与图书馆区域存在合理关联!”
庞大的数据流开始涌入“磐石”的分析引擎。临江市公安局的干警也被秘密动员,开始对图书馆周边进行地毯式走访,寻找可能的目击者。
---
省委。王磊面前的保密电话线路连通着临江前线指挥部。听完秦岚关于“观察者”的分析,王磊的眼神深邃如渊。
“‘信天翁’的狡兔三窟…好深的心思!”王磊的声音沉缓而充满力量,“这个‘观察者’,才是‘深潜计划’在临江真正的‘根’!挖不出他,‘信天翁’就永远留着一只眼睛,一条退路!”
他下达指令:
1. 临江市委主导维稳: 方伟明同志立即召开全市领导干部大会,统一思想!强调深水港三期工程是国家战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当前复核是确保工程绝对安全廉洁的必要措施!任何阻挠、非议工程推进的言行,都是对临江发展大局的破坏!要旗帜鲜明地支持配合省工作组,稳定干部队伍,稳定企业信心!
2. 专案组升级侦查:“临港护盾”专案组工作重心立即转向“观察者”!由秦岚同志全权负责技术溯源与情报分析,临江市国安、公安力量全力配合摸排走访。对周正林、“东海智控”核心人员的审讯,增加对“观察者”线索的深挖,尤其是他们日常接触中,是否有符合画像特征的可疑人员!
3. 重启招标,立安全标杆:省发改委陈刚同志牵头,在确保“东海智控”方案携带的“种子”和后门被彻底剔除、安全红线明确的基础上,会同国内顶尖专家团队,优化完善招标方案和安全技术规范。方案成熟后,立即重启招标程序!要以此为契机,将临江深水港三期工程打造成国家级重大工程“安全可控、技术自主”的样板!
4. “磐石”机制全省深化:总结临江案经验教训,由省委办公厅牵头,制定《关于在全省重大工程、关键领域深化“磐石”安全风险防控机制的意见》,将技术基因筛查、穿透式审查、独立观察哨位设置等有效做法制度化、常态化!安全防线,必须前置到最前端!
王磊的部署,既是对最后暗桩的致命一击,也是对临江乃至江东发展大局的强力托举。肃清毒瘤与重建秩序,如同双轮,必须同步驱动。
临江市第三图书馆附近的一家小面馆。省公安厅资深画像师老张,正根据走访获得的零星信息,在素描本上快速勾勒。一位常在附近收废品的老大爷提供了一条模糊线索:信号发送那天下午,好像有个戴眼镜、斯斯文文的年轻人在图书馆门口的花坛边坐了一会儿,拿着手机好像在等人。
“具体样子?记不清喽…就感觉挺安静的,学生模样?哦,穿的好像是一件灰蓝色的夹克…”老大爷努力回忆着。
与此同时,“磐石”技术组有了突破性发现!
“秦工!我们比对了图书馆公共wIFI近三个月的登录日志,发现一个设备mAc地址(已被伪装,但底层特征可追踪)在每月7号、21号下午固定时段出现!每次连接时间极短,仅够发送一条简短加密信息!其行为模式与发送‘cd’信号那次高度一致!”
“规律性心跳信号!”周正林眼神一亮,“这是‘观察者’定期向‘信天翁’报平安的‘静默信标’!7号和21号…立刻查周正林、‘东海智控’核心人员在这两个日期的行程和通讯记录,看是否有交集点或异常!”
交叉分析结果令人心惊:每月7号,是港口集团技术分析例会日,周正林必然在集团大楼!而每月21号,则是“东海智控”项目组向港口集团提交阶段性技术简报的日子!他们的核心工程师也必到集团!
“‘观察者’的‘静默信标’发送时间,完美契合港口集团核心人员聚集的时间点!”秦岚猛地站起身,“他不是在图书馆‘观察’,他就在港口集团内部!或者,就在集团大楼附近!发送信标,是为了确认环境‘安全’!”
目标范围瞬间缩小!画像(年轻、戴眼镜、斯文、灰蓝夹克)与位置(港口集团及附近)迅速重叠!
港口集团人力资源部的办公室里,气氛平静。新来的档案管理员郑雪松,正安静地整理着厚厚的员工材料。他戴着细框眼镜,穿着熨帖的灰蓝色夹克,动作一丝不苟,偶尔抬头回应同事的问题,声音温和有礼。任谁也想不到,这个低调得近乎透明的年轻人,就是那条隐藏在体制最末梢的“毒蛇”。
“磐石”中心,通过调取港口集团大楼及周边海量监控,结合员工打卡记录和外貌特征智能筛查,郑雪松的身影被迅速锁定!在多个“静默信标”发送时间点,监控都捕捉到他短暂离开办公室,或是在楼下花坛边“透气”,或是去附近便利店“买水”,其行动轨迹与信号发送时间、地点完美吻合!进一步的背景核查更令人心惊:郑雪松,临江本地人,毕业于一所普通二本院校计算机专业,通过公开招考进入港口集团,背景“干净”得毫无破绽。但其父亲早亡,母亲长期卧病在床,需要巨额医药费。而他的银行流水显示,近一年内,其母亲账户定期收到来自海外不明账户的汇款!
“动机明确!位置关键!行为吻合!”秦岚眼中寒光闪烁,“目标锁定:郑雪松!行动!”
抓捕行动在港口集团下班时分的混乱人流中展开。当郑雪松像往常一样,背着双肩包走出集团大门,走向公交站时,几名伪装成下班同事和路人的外勤迅速贴近。
“郑雪松?”一人低声确认。
郑雪松身体微不可察地一僵,眼中闪过一丝极致的惊骇,右手猛地探向背包侧袋!
“动手!”一声低喝!
数人如猛虎扑上!一人死死锁住他探向背包的手,另一人瞬间将其双臂反剪!冰冷的枪口顶住后腰!
“你们干什么?!”郑雪松失声惊叫,挣扎着,眼镜滑落,露出那双因恐惧而扭曲的眼睛。
“国安!跟我们走!”冰冷的宣告断绝了他所有幻想。背包被迅速控制,技术员当场检查,在夹层中搜出了一部经过特殊改装、能自动连接预设wIFI并发送加密信号的一次性手机!
---
省纪委指定安全地点。审讯室灯光惨白。郑雪松坐在特制椅子上,面对秦岚、刘铮和国安专家,最初的惊惶过后,竟显出一种异常的平静,甚至带着一丝诡异的解脱。
“郑雪松,你母亲账户的钱,谁汇的?”刘铮单刀直入。
郑雪松沉默,眼神空洞。
“图书馆的‘cd’信号,港口集团的‘静默信标’,证据确凿。抵赖毫无意义。”秦岚的声音如同冰锥,“你只是在最末端的执行者。供出‘信天翁’的联络方式、指令接收渠道,争取宽大,你母亲或许还能有人照顾。”
提到母亲,郑雪松的身体剧烈颤抖起来,泪水无声滑落。他张了张嘴,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音,似乎想说什么。
突然,他身体猛地一僵!脸色瞬间变得青紫!眼球突出,双手死死扼住自己的喉咙,发出痛苦的呜咽!
“不好!”国安专家脸色剧变,“他嘴里藏毒!快!”
医护人员瞬间冲入!但为时已晚!郑雪松的身体在剧烈的抽搐中迅速失去生机,青紫的脸上凝固着极致的痛苦和一丝难以言喻的诡异神情。
审讯室里一片死寂。秦岚和刘铮脸色铁青。眼看就要突破的最后线索,竟以如此惨烈的方式戛然而断!“观察者”用生命完成了最后一次“静默”。
“检查他所有随身物品!尸体解剖!查清毒物来源!”秦岚的声音压抑着怒火。郑雪松的死,不仅带走了关键线索,更如同一个冰冷的嘲讽,昭示着“信天翁”及其背后网络的冷酷与严密。
王磊在省委办公室收到郑雪松的死讯,久久沉默。他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目光仿佛穿透了千山万水,投向那未知的黑暗深处。“观察者”虽灭,但那双来自深渊的眼睛,似乎仍在阴影中窥视。临江的暗流暂时平息,但“信天翁”依然翱翔在公海的迷雾之上。斩草,尚未除根。江东的反谍风暴,在短暂的间歇后,注定将掀起更加汹涌的滔天巨浪,直扑那深藏于汪洋之外的终极巢穴。深渊的回响,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