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

动荡不安的桓玄

首页 >>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 >>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王爷每日一问,小妾今天宅斗了吗 穿成奸臣嫡女,她本色出演 师妹用丹炉煮白粥,馋哭隔壁宗门 真千金被读心后,人设崩了 温先生,婚后愉快 青楼女子要从良,侯爷首辅请靠边 六零:缺德女配在线夺笋 穿成作精老太,别人逃荒我开荒 婚后,封太太靠撒娇拿捏禁欲教官 玄学大佬她又去摆地摊了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 动荡不安的桓玄 -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全文阅读 -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txt下载 -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595章 燕云书院落成,开坛授课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景和十五年初秋,燕云的天空澄澈如洗,阳光洒在蓟州城东的燕云书院,为青砖灰瓦的建筑群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边。书院外的官道上,百姓们扶老携幼,自发赶来观礼,手中挥舞着自制的小旗,脸上满是期待——这座耗时半年修建的书院,是萧玦与苏清鸢为燕云学子打造的“求学圣地”,也是燕云教育从蒙学向高阶进阶的重要里程碑。

书院占地百亩,布局规整却不刻板:正门上方悬挂着萧玦亲笔题写的“燕云书院”匾额,字体苍劲有力;进门是开阔的“明礼广场”,地面用青石板铺就,中央立着一座“孔子讲学”石像;广场两侧分列着“经史阁”“医理馆”“农桑堂”“艺工坊”四栋主建筑,分别对应经史、医理、农耕、手工四大教学方向;后院还有藏书楼、学生宿舍与实验田,既能满足读书需求,也能让学生动手实践。

开院仪式在辰时准时开始。萧玦身着暗红色常服,站在明礼广场的高台上,目光扫过台下的百姓与学子,声音洪亮:“今日燕云书院落成,不是为了培养只会吟诗作对的酸儒,而是要培养能为百姓做事、能为燕云谋福的实干人才!”他抬手示意,两名侍卫捧着一块匾额走上前,展开后,“经世致用”四个大字映入眼帘,萧玦继续说道,“这四字是书院的院训,意为‘学问需服务于世事,人才需助力于民生’。我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学子,都能牢记这四字,将来用所学知识,让燕云的百姓过得更好!”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百姓们纷纷叫好,学子们则挺直腰板,眼神坚定——首批入学的两百名学子,一半来自燕云各州县的蒙学,一半是通过考核的寒门子弟,他们深知,能进入燕云书院读书,是难得的机会,更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

仪式结束后,各馆授课正式开始。苏清鸢早已换上一身素雅的襦裙,站在医理馆的讲台上。医理馆内座无虚席,不仅两百名学子全部到齐,窗外还挤满了闻讯赶来的百姓——大家都知道,王妃医术精湛,能听她讲课,是难得的机会。

“今日我们不讲高深医理,只讲‘常见疫病防治’。”苏清鸢拿起案上的草药标本,向众人展示,“大家看,这是金银花,这是柴胡,三年前燕云发生瘟疫时,我们就是用这两种草药,搭配黄连、甘草,熬制防疫汤药,控制了疫情蔓延。”她结合当年的瘟疫案例,详细讲解如何识别疫病早期症状:“若发现家人或邻里出现持续高烧、咳嗽、腹泻,且多人同时出现类似症状,就要警惕是疫病,需立刻上报医馆,同时用艾草熏屋,喝煮沸的热水,避免交叉感染。”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理解,苏清鸢还让医馆的郎中现场演示如何调配防疫汤药,从药材称量到煎煮时间,一一讲解:“成人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儿童剂量减半,煎煮时可加入少量冰糖调味,方便孩子服用。”台下的学子们认真记录,不时举手提问,窗外的百姓也听得入神,有的还拿出小本子,把药方记下来。

“王妃,要是村里没有郎中,遇到急症该怎么办?”一位百姓高声问道。苏清鸢笑着回答:“我们已在各村庄安排了赤脚医生,大家可随时找他们求助;此外,书院每月会组织学子下乡义诊,若遇到急症,也可让学子帮忙处理,再送往医馆。”百姓们闻言,纷纷点头,心中的担忧也少了几分。

与此同时,经史阁内,萧玦正为学子们讲授“经史与民生”。他没有照本宣科,而是从燕云的历史讲起:“百年前,燕云曾因战乱导致田地荒芜、百姓流离;如今,我们通过兴农桑、开医馆、办蒙学,让燕云重现生机。这说明,经史中的‘仁政’‘民本’思想,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

他拿起一本《孟子》,翻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那一页,语气郑重:“这句话告诉我们,百姓是国家的根本。你们将来无论是当地方官,还是做蒙学先生,都要把百姓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比如,当地方官要关心农田收成,帮百姓解决灌溉问题;做先生要教孩子实用知识,让他们能通过读书改变命运,进而帮助更多百姓。”

有位学子提问:“王爷,若将来入朝为官,远离燕云,该如何践行‘为民’的理念?”萧玦回答:“无论身处何地,‘为民’的初心不能变。若在京城为官,要多为边疆百姓发声,让朝廷关注燕云的发展;若在其他州县任职,要结合当地实际,学习燕云的经验,帮当地百姓解决难题。记住,书院培养的不是‘燕云的人才’,而是‘为百姓的人才’。”

除了经史阁与医理馆,农桑堂和艺工坊的授课也同样精彩。农桑堂内,曾在农桑司任职的老把式张师傅,带着学子们来到后院的实验田,教他们识别不同品种的小麦,讲解垄作、轮作技术的优势:“大家看,这垄作的小麦,根系比平作的更发达,抗倒伏能力更强,产量也能提高一成五。”他还让学子们亲手操作,学习如何起垄、播种,从实践中掌握农耕技巧。

艺工坊内,曾在京城织锦局任职的李师傅,正在教学子们织“燕云造”特色粗布。他展示了最新研发的“经纬加密”织法,织出的粗布比普通粗布更厚实耐用:“这种织法不仅能提高粗布质量,还能在布面上织出简单的图案,增加美观度,将来大家可把这种织法推广到各布坊,帮百姓提高收入。”

书院的第一堂课,从辰时持续到午时,学子们意犹未尽,百姓们也纷纷表示“听得过瘾”。午时休息时,书院还为学子和百姓准备了免费的小米粥与馒头,大家坐在明礼广场上,一边吃饭一边交流,气氛热闹而温馨。

“没想到书院不仅教读书,还教种地、看病,真是太实用了!”一位老农感慨道。旁边的学子接过话茬:“我将来要去农桑堂当先生,把学到的农耕技术教给更多百姓,让大家都能有好收成!”

午后,苏清鸢与萧玦一起巡视各馆,看到学子们认真学习的场景,听到百姓们的称赞,心中满是欣慰。苏清鸢笑着说:“当初建书院时,我还担心大家不接受这种‘实用教学’,现在看来,我们的方向是对的。”萧玦点点头:“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书呆子’,而是要培养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相信用不了几年,燕云会涌现出更多懂经史、会农耕、能行医的实干人才,燕云的未来会越来越好。”

夕阳西下,书院的开院日渐渐落下帷幕。学子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书院,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百姓们也渐渐散去,嘴里还在讨论着今天学到的知识。书院的灯光渐渐亮起,照亮了“经世致用”的匾额,也照亮了燕云教育的新未来。

往后的日子里,燕云书院成为了燕云的“人才摇篮”——从这里走出的学子,有的留在燕云当蒙学先生、农桑技术员、医馆郎中,有的入朝为官,把燕云的经验推广到更多地方。他们始终牢记“经世致用”的院训,把“为民”二字刻在心里,用自己的所学,为燕云、为国家,书写着属于实干人才的精彩篇章。而燕云书院,也在岁月的沉淀中,成为了燕云最珍贵的文化财富,见证着这片土地的繁荣与安宁。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丹武双绝 庶子夺唐 她是剑修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重生宝可梦,从独角虫开始 权力医途 寻忆:武灵天下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重生后,我成了奸臣黑月光 道士不好惹 繁花织梦重生女总裁的逆袭时代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先和离后逃荒,我的空间能升舱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经典收藏虚空塔 七零:娇娇军嫂搬空仇人钱财养崽 我无限回档,洞悉所有底牌 恐怖仙缘 谍战:我其实能识别间谍 综漫:人在原神,加入聊天群 穿越六零,随军海岛养崽崽 柯南:我是道士,不是侦探 喂!宿主!叫你生子没叫你攻略 酒色财气?可我是个好海军 六零年,穿成了心机女主的垫脚石 带百亿物资,在70年代风生水起 星铁:杨先生,我想其中有些误会 胎穿七零:大佬心尖白月光 重生七零,末世女的摆烂军婚 穿越星际,我娶了帝国最强o 谍战:回档情报,我成了军统信仰 长生修仙:从沙漠开始肝经验 每首歌都爆火!你们说他是糊咖? 我在亮剑卖军火,打造超级独立团 
最近更新完了,老婆和小姨子灵魂互换了 悔婚女战神,你小姨成我老婆了 寻踪猎人X 洪荒万符之祖 系统助我探寻真相 老公,有个天后老婆开心吗 快穿:开局末世,我靠人设自救 我才二十岁,工龄四十八年什么鬼 道门混子:我能杀你两次 回到明末做皇帝 重生后只想复仇,救世是不可能的 无上道帝祖尊 荒年:从填饱贪吃嫂嫂后开疆扩土 他的指尖江山 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 四合院:木匠的烟火人间 网游武侠:我的敌人都是重生者 高三觉醒:从被班花羞辱开始无敌 女穿男,娘子手下留情,求放过 影视诸天:从流金岁月开始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 动荡不安的桓玄 -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txt下载 -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最新章节 -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