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

动荡不安的桓玄

首页 >>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 >>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王爷每日一问,小妾今天宅斗了吗 穿到八零家属院:撩的兵王心尖颤 穿越六零,随军海岛养崽崽 救命!残疾兵王要被异能俏媳撩疯 师妹用丹炉煮白粥,馋哭隔壁宗门 温先生,婚后愉快 闪婚七零军官,好孕军嫂一胎三宝 惨死三世,女配摆烂后他们都慌了 恶毒雌性深陷兽世修罗场 北派盗墓笔记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 动荡不安的桓玄 -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全文阅读 -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txt下载 -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586章 农业技术再升级,田垄间的“新智慧”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景和十三年春,燕云的田埂上刚泛出新绿,苏清鸢就带着农桑司的官员,蹲在蓟州李家村的麦田里——眼前的麦田,一半长势喜人,麦穗饱满;另一半却稀稀拉拉,麦苗发黄,根部还裹着潮湿的泥土。“这是因为传统平作不透气,连续种小麦导致土壤肥力下降。”苏清鸢拨开发黄的麦苗,指着板结的土地说,“得改改耕作方式了,不然再好的土地也种不出好庄稼。”

此前,燕云百姓一直沿用“平作”耕种——将土地整平后直接播种,浇水时容易积水烂根,除草时又会伤到作物根系;而且多年连种同一种作物,导致土壤肥力衰退,产量一年比一年低。苏清鸢去年巡农时,就发现不少农户抱怨:“同样的地,以前种玉米能收三百斤,现在只能收两百斤,真是愁人!”她查阅农书、请教老农技,又结合燕云“春旱夏涝”的气候特点,最终确定引入“垄作栽培”和“作物轮作”两项新技术,让田垄间长出“新智慧”。

三月中旬,农桑司率先在蓟州、凉州选取十个村庄作为“新技术示范村”,组织二十名农技人员下乡推广。带队的是农桑司老农技周师傅,他种了一辈子庄稼,对垄作、轮作有丰富经验。出发前,苏清鸢特意叮嘱他:“百姓认‘实在’,别光讲大道理,要亲手示范,让他们看到好处才会信。”

第一站到的是蓟州李家村,周师傅带着农技人员,选了村里最贫瘠的一亩地做示范。他先教百姓“起垄”——用锄头按“宽三尺、高一尺”的标准,在地里划出整齐的田垄,垄沟宽一尺,方便灌溉和除草。“大家看,这样起垄,下雨时雨水能顺着垄沟流走,不会淹根;晴天浇水时,水直接浇在垄沟里,作物根系能慢慢吸收,还不浪费水。”周师傅一边起垄,一边讲解,“而且垄面土壤疏松,透气性好,作物根系能长得更壮,不容易烂根。”

农户们围在旁边,半信半疑。老农王大伯蹲在田埂上,看着刚起好的田垄,皱着眉头说:“周师傅,这垄这么高,播种的时候会不会费劲?要是春天旱,垄上的土会不会干得快?”周师傅笑着解释:“大伯您放心,播种时我们会在垄面开浅沟,种子埋在里面,既保墒又好发芽;要是天旱,我们会在垄沟里浇水,水会慢慢渗到垄面,比平作保水多了。”说着,他让农技人员在垄面播下玉米种子,又在垄沟里浇了水,“过十天你们来看,保证出苗率比平作高!”

除了垄作,周师傅还教百姓“作物轮作”。他在示范田里,把土地分成两块,一块种玉米,一块种大豆,笑着说:“大豆的根上有根瘤菌,能把空气中的氮变成肥料,改善土壤肥力。明年这块种玉米的地种大豆,种大豆的地种玉米,这样轮换着种,不用多施肥,产量也能提高!”王大伯还是不放心:“大豆产量低,种了大豆,俺们吃啥?”周师傅连忙说:“大伯,轮作不是只种大豆,还能种豌豆、红薯,这些作物都能养地,而且咱们燕云的集市上,大豆能卖好价钱,算下来一点不亏!”

为了让百姓更直观地看到效果,农技人员还在村里办了“技术培训班”,用木板做了垄作和平作的模型,演示浇水、除草的过程;又用装着土壤的陶罐,展示轮作前后土壤肥力的变化——轮作后的土壤更疏松,颜色更深,还能看到细小的根瘤菌。农桑司还免费给示范村的百姓提供大豆种子、起垄工具,承诺秋收时如果产量没提高,由王府补偿损失。

十天后,示范田的玉米种子果然出苗了——垄作的玉米苗又高又壮,叶子翠绿;平作的玉米苗又矮又黄,还缺了不少苗。王大伯特意跑到示范田,蹲在垄边,用手摸了摸土壤,又看了看玉米苗,忍不住说:“还真不一样!这垄作的苗,比俺家平作的苗壮多了!”从那以后,村里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跟着学垄作、轮作,王大伯更是带头把自家的三亩地都改成了垄作,还种上了大豆和玉米。

四月初,苏清鸢来李家村视察,看到田里整齐的田垄,心里满是欣慰。王大伯拉着她的手,指着自家的玉米苗说:“王妃,您看这苗长得多好!周师傅说,照这样下去,秋收时玉米产量能提高一成五,俺们再也不用愁收成了!”苏清鸢笑着说:“这都是大家用心学、用心种的结果。以后咱们还要推广更多新技术,让大家年年都有好收成!”

随着天气转暖,垄作和轮作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五月下了一场大雨,平作的农田积了水,玉米苗淹了不少;垄作的农田,雨水顺着垄沟流走,玉米苗一点事都没有。王大伯看着自家没被淹的玉米苗,对周师傅说:“周师傅,您真是神了!这垄作不仅保苗,还不怕涝,真是好法子!”

七月,示范田的大豆率先成熟。农技人员教百姓如何收割大豆,还帮他们联系集市上的粮商,大豆卖了个好价钱。王大伯卖完大豆,拿着钱,笑着说:“没想到大豆这么值钱,明年俺还要种大豆,跟玉米轮作!”

到了秋收,示范村的农田迎来了大丰收。采用垄作和轮作的玉米,穗子比往年大了一圈,颗粒饱满,亩产比往年提高了15%以上;大豆的产量也比预期高,而且土壤变得更疏松,肥力明显改善。王大伯家的三亩地,玉米收了九百多斤,大豆收了三百多斤,比往年多收了两百多斤,他特意装了一袋新收的玉米,送到农桑司,激动地说:“周师傅,这是俺家新收的玉米,您尝尝,比往年的甜多了!”

消息传到其他村庄,百姓们都纷纷来示范村学习。农桑司趁机扩大推广范围,在燕云各州县都设立了“技术推广站”,派农技人员下乡指导;还编了《垄作轮作技术手册》,用图画和通俗的语言,教百姓如何起垄、如何安排轮作作物,免费发放给每户百姓。

凉州的张大叔,以前种小麦年年减产,学了轮作后,把小麦和豌豆轮换着种,秋收时小麦产量提高了一成,豌豆还卖了不少钱。他笑着说:“以前俺觉得老法子最靠谱,现在才知道,新法子更管用!这田垄间的‘新智慧’,真是救了俺家的地!”

景和十三年冬,燕云的农业产量比往年提高了12%,其中采用垄作和轮作的农田,产量提高了15%-20%。萧玦与苏清鸢在王府举行了“农业技术表彰大会”,表彰了李家村等十个示范村,还奖励了王大伯等积极推广新技术的农户。王大伯拿着奖励的农具,激动地说:“明年俺还要学更多新技术,让俺家的地,年年都能有好收成!”

夕阳西下,燕云的田埂上,百姓们正忙着平整土地,准备明年的垄作和轮作。整齐的田垄在夕阳的映照下,像一道道金色的线条,勾勒出燕云农业的新图景。田垄间的“新智慧”,不仅提高了产量,还让百姓们看到了农业的希望——他们知道,只要跟着学、跟着干,就能在这片土地上,种出更多的粮食,过上更富足的生活。而这份“新智慧”,也将在燕云的田垄间不断生长,推动燕云的农业,一步步走向更繁荣的未来。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庶子夺唐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学霸:回到初中当卷王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诏阴录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权力医途 寻忆:武灵天下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重生后,我成了奸臣黑月光 长子:兄妹模拟我人生,泪崩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先和离后逃荒,我的空间能升舱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绝世战神赘婿 
经典收藏虚空塔 七零:娇娇军嫂搬空仇人钱财养崽 我无限回档,洞悉所有底牌 谍战:我其实能识别间谍 穿越综影:从下乡开始隐居幕后 穿越五零:我要啃小 穿越六零,随军海岛养崽崽 盗墓:开局只有两年 柯南:我是道士,不是侦探 酒色财气?可我是个好海军 六零年,穿成了心机女主的垫脚石 带百亿物资,在70年代风生水起 星铁:杨先生,我想其中有些误会 激活系统后就成了祖宗人 穿越星际,我娶了帝国最强o 四合院之走不通的路就来打开 长生修仙:从沙漠开始肝经验 每首歌都爆火!你们说他是糊咖? 我在亮剑卖军火,打造超级独立团 快穿:惊!炮灰女配她变了! 
最近更新豪门弃女边境立功后连升九级 我死后,万界主角们都疯了 凤栖梧宦海龙吟 镇国战神:从赘婿开始横扫全球 死神:我的打手全是万花筒 缺资源?别急,我去外星出个差 穿越死神世界从获得斩魄刀开始 哈?五岁萌宝竟是隐藏小富豪 斗罗大陆:觉醒虚无与丰饶 我在修真界讲科学 四合院:我对象又红又专 惨死后宅,重生归来夫人她杀疯了 五旬悍妇:靠骂人在饥荒年代续命 抗日之绝地枪王 抗战,还是自己单干吧 抗战:我,神枪手,团长当祖宗供 全民:F级天赋?我能锻造神器! 妖尾之听见物品心声之后我无敌了 港岛:从60年代开始称霸商界 刑侦档案:情迷真相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 动荡不安的桓玄 -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txt下载 -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最新章节 -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