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

动荡不安的桓玄

首页 >>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 >>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虚空塔 逼我下乡?科研军嫂搬空你全家 师妹用丹炉煮白粥,馋哭隔壁宗门 甜蜜军婚女将军在七零被撩了 温先生,婚后愉快 从修真穿到70年代当军嫂 女扮男装,在男频科举文中当名臣 婚后,封太太靠撒娇拿捏禁欲教官 恶毒雌性深陷兽世修罗场 让你随军,没让你成为家属院核心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 动荡不安的桓玄 -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全文阅读 -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txt下载 -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562章 农技指导下乡,田埂上的“定心丸”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景和八年四月,燕云的田野刚褪去春寒,农桑司的院子里已是人声鼎沸。二十支“农技指导队”在此集结,队员们身着统一的青色短打,腰间别着镰刀与锄头,背包里装着《作物种植手册》、测土试纸、简易病虫害识别图谱,还有一小袋应急用的农家肥。每支队伍由两名农技人员与三名经验丰富的老农组成——农技人员懂理论,能讲清“为什么要这么种”;老农懂实操,能示范“具体该怎么干”,一老一少搭配,既专业又接地气。

“咱们这趟下去,不是走过场,是要真真切切帮百姓解决问题!”农桑司郎中李大人站在队伍前,声音洪亮,“红薯怕涝、高粱喜通风,各地土壤、气候不一样,种植方法也得灵活调整。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随时用信鸽传信回来,农桑司会第一时间给出方案!”

话音刚落,二十支队伍便分赴燕云各州县。他们不骑马、不坐轿,沿着田埂徒步前行,哪里有作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有的队伍清晨天不亮就出发,趁着凉爽去田间查看幼苗长势;有的队伍傍晚还在村头开课,就着油灯给农户讲解病虫害防治;遇到偏远村落,他们甚至会住上三五天,直到农户掌握种植要点才离开。

平州县的李家村,是最早遇到问题的村落。农户李大嫂家的半亩红薯田,刚移栽半个月的幼苗突然开始发黄,叶片蜷缩,有的甚至开始枯萎。李大嫂蹲在田埂上,看着自家的红薯苗,急得眼圈发红——这半亩地是家里的主要口粮,要是种毁了,今年冬天全家都得饿肚子。她试着浇了水、施了肥,可幼苗依旧没好转,正当她手足无措时,路过的农技指导队发现了她的窘境。

“大嫂,别急,我们来看看!”指导队里的老农张叔快步走进田里,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拔出一株发黄的幼苗,指尖捏着根部的泥土,放在鼻尖闻了闻,又用指甲刮了刮叶片背面。旁边的农技人员小陈则拿出测土试纸,取了些田土,兑水搅拌后浸泡试纸,很快,试纸显示土壤氮含量偏低。

“大嫂,你这苗是缺氮了!”小陈指着试纸解释,“红薯苗期需要大量氮肥长叶子,你之前施的是磷钾肥,养分不对路,所以叶子才发黄。”张叔则补充道:“你看这苗根,没有腐烂,说明不是涝了,就是缺肥。咱们农村最不缺的就是豆饼肥,你回家把去年剩下的豆饼打碎,用温水泡上三天,腐熟后兑水浇到田里,保证一周就能转绿!”

李大嫂半信半疑,按照他们说的方法做了。三天后,她惊喜地发现,红薯苗的叶片边缘开始泛绿;一周后,整株幼苗都焕发生机,嫩绿的叶子在风中舒展,看着格外喜人。她特意提着一篮刚蒸好的红薯,跑到指导队驻点的村头,拉着张叔与小陈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多亏了你们!不然我这半亩红薯就毁了!这是刚蒸的新红薯,你们一定要尝尝!”

这样的场景,在燕云各地不断上演。在并州的王家村,指导队发现农户王大哥种的红薯藤蔓长得太旺,却不见结薯,农技人员立刻指出问题:“藤蔓长得太密,养分都被叶子吸走了,得及时翻藤,把扎进土里的气根断掉,让养分集中供给薯块。”老农则拿起锄头,现场示范翻藤的动作:“翻的时候要轻,别把藤蔓弄断了,每隔十天翻一次,保证能结出大薯块!”王大哥照着做了,一个月后果然在藤蔓下摸到了拳头大的红薯。

在凉州的干旱地区,高粱种植遇到了新难题——部分农户为了多收粮,播种时特意缩小行距,导致高粱苗长得密密麻麻,通风不良,底部叶片开始发黄。恰好苏清鸢每月抽查指导队工作,路过这片高粱田时,一眼就发现了问题。她蹲在田埂上,数着株距,眉头微微皱起:“高粱喜通风、怕拥挤,这么密的行距,不仅会影响光合作用,还容易滋生蚜虫,后期倒伏风险也大。”

她当即召集当地的指导队与农户,在田间开起了“现场培训会”。苏清鸢拿起一根木棍,在地上画出标准行距:“高粱每亩播种量不能超过三斤,行距要保持一尺五,株距一尺,这样才能保证每株高粱都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已经种密的田块,要及时间苗,把弱小的幼苗拔掉,留下健壮的,虽然会少些苗,但后期产量肯定更高。”

指导队立刻按照苏清鸢的要求,重新组织农户培训,还帮着家里劳动力少的农户一起间苗。凉州的农户们起初有些心疼,觉得“拔掉苗就是浪费”,但看到指导队成员耐心讲解,又想到之前红薯苗的成功案例,便渐渐放下顾虑。半个月后,间过苗的高粱田果然长势更好,叶片舒展,茎秆粗壮,与未间苗的田块形成鲜明对比。农户们彻底服了,逢人就说:“还是指导队说得对,种地也得讲章法,不能光靠蛮干!”

为了让指导更精准,农技指导队还总结出了“三查三问”工作法:一查作物长势,看叶片颜色、茎秆粗细,判断是否缺肥缺水;二查田间管理,看是否及时除草、翻藤,是否有积水;三查病虫害,看叶片背面、根部是否有虫卵或病斑。一问农户种植时间,掌握作物生长阶段;二问施肥浇水情况,了解管理细节;三问遇到的难题,针对性解决问题。这种方法既高效又实用,很快在所有指导队中推广开来。

五月中旬,燕云迎来了一场小雨。雨后第二天,指导队成员们便全员下田,查看土壤湿度,指导农户及时松土。在蓟州的示范田,老农张叔蹲在田里,用手捏了捏泥土,对围过来的农户说:“雨后土壤容易板结,得赶紧松土,让根系能呼吸,不然会影响红薯结薯。松土的时候要浅,别伤到根系,就用小锄头轻轻扒开表层土就行。”农户们跟着学,不一会儿就把自家的红薯田松了一遍。

苏清鸢也没闲着,她带着苏明玥,跟着一支指导队去了最偏远的西山村。西山村地处山区,土地贫瘠,之前从未种过红薯与高粱,农户们心里没底,种植积极性不高。苏清鸢亲自到田里,教农户如何改良土壤:“把山上的腐叶土运到田里,混合农家肥,能增加土壤肥力;在田边挖排水沟,防止下雨积水。”她还让指导队留下两袋红薯苗,承诺“要是种不好,损失由王府承担”,彻底打消了农户的顾虑。

随着时间推移,燕云的高产作物长势越来越好。红薯藤蔓覆盖了田垄,叶片浓绿肥厚;高粱茎秆挺拔,穗子逐渐饱满,随风摇曳时,仿佛在预示着丰收。农户们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靠天吃饭”,遇到问题只要找农技指导队,总能得到解决。田埂上,农户们谈论的不再是“今年会不会饿肚子”,而是“秋收后要多晒些薯干”“用高粱酿些好酒”,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心里的底气也越来越足。

六月的一天,农桑司收到了各地指导队传回的消息:燕云九成以上的红薯与高粱长势良好,无大面积病虫害,预计亩产可达预期目标。李大人拿着消息,快步去王府禀报,恰好看到萧玦与苏清鸢正在查看作物长势图。“王爷,王妃,好消息!各地作物长势都很好,农户们都说,有农技指导队在,心里就像吃了定心丸!”

萧玦看着图上密密麻麻的“长势良好”标记,欣慰地点头:“这定心丸,不仅是给百姓的,也是给燕云的。只要粮食足够,百姓安稳,燕云就永远有希望。”苏清鸢则笑着补充:“等秋收后,咱们还要把农技指导队保留下来,再推广些新作物,让燕云的田野,永远充满生机。”

窗外的阳光正好,洒在庭院里的花草上,也洒在两人充满希望的脸上。田埂上的“定心丸”,早已化作百姓心中的信心,在燕云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孕育着一个又一个丰收的未来。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丹武双绝 她是剑修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龙武帝尊 权力医途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权力之巅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大日我都吞了,你说我练错了?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快穿之病娇男二黑化了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经典收藏虚空塔 七零:娇娇军嫂搬空仇人钱财养崽 我无限回档,洞悉所有底牌 开局59年,人在南锣鼓巷 恐怖仙缘 综漫:人在原神,加入聊天群 穿越综影:从下乡开始隐居幕后 穿越六零,随军海岛养崽崽 柯南:我是道士,不是侦探 我在超神玩转诸天 酒色财气?可我是个好海军 带百亿物资,在70年代风生水起 穿书七零,假千金带商场当知青 穿越星际,我娶了帝国最强o 女配重生今天也要和师姐贴贴 谍战:回档情报,我成了军统信仰 四合院之走不通的路就来打开 瑾色香江:四合院里的少年梦 长生修仙:从沙漠开始肝经验 我在亮剑卖军火,打造超级独立团 
最近更新高武,从龙爪手开始撕天裂地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重生76:开局狂摘五朵金花 九届至尊 综武:天机楼主,曝光乔峰身世 错失系统的我,捡到了舰娘 穿越四合院我变成傻柱 跃沧海 手机收到异世界的一百个短故事 纽约抓鬼实录:从道士到诸天大佬 萌妻出逃:霸总追爱 消失的墨者 第四天灾:到底谁才是域外天魔 风流帝皇 综视之我的金手指是进度条 形意通天 疯吻茶棠:太子爷杀疯 每日情报:系统不正经,怎么办? 重生七零:开局就喜当爹? 偷听心声的祁同伟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 动荡不安的桓玄 -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txt下载 -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最新章节 -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