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雅宋朝

户外老美

首页 >> 风雅宋朝 >> 风雅宋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爹爹开门,我带剧本来救全家了 孕期掉眼泪,佛子轻哄娇妻放肆宠 疯批小师叔她五行缺德 娇软戏精美人,靠许愿宠冠后宫 穿到八零家属院:撩的兵王心尖颤 真千金被读心后,人设崩了 我绑定位面超市后,国家赢麻了 六零:缺德女配在线夺笋 让你随军,没让你成为家属院核心 浮光三千里 
风雅宋朝 户外老美 - 风雅宋朝全文阅读 - 风雅宋朝txt下载 - 风雅宋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17章 星火不灭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庆历六年,深秋。

曾经在汴京城掀起惊涛骇浪的“新政”二字,如今已成了官员们讳莫如深的禁忌。朝堂之上,旧党人物把持要津,一片承平颂圣之声。那些因“奏邸之狱”等风波被清洗出朝的年轻才俊们,如同被秋风扫落的树叶,散落在帝国的各个角落。然而,政治的寒流能够冻结言论,却无法彻底扼杀思想的潜流。在远离权力中心的州郡,在被贬黜的革新派人物周围,一种不同于庙堂喧嚣的、更为深沉的力量正在悄然积蓄。

邓州官署的后园,菊花开得正盛。范仲淹屏退了左右,独自在园中缓步。他如今是资政殿学士、知邓州军州事,名义上仍是封疆大吏,实则已被排除在帝国决策的核心圈层之外。京都的邸报他依然会看,上面充斥着对新政条款的废止令以及对旧制恢复的颂扬。他看得很平静,仿佛那已是另一个世界的事情。

今日,他约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一位名叫张载的年轻士子。这张载本是陕西人,年方弱冠,却已流露出不凡的志趣与气度。他听闻范公谪守邓州,特地从邻县赶来拜谒。

范仲淹在菊圃边的石亭中接待了他。张载衣着朴素,面容尚带稚气,但眼神清澈而坚定。他恭敬地向范仲淹行礼,言辞却不卑不亢。

“后生张载,久仰范公高义,今日得见,幸甚至哉。”

范仲淹温和地看着他,命人看茶:“子厚(张载字)远来,所为何事?”

张载抬起头,目光灼灼:“学生此来,非为干谒,实为求学。学生尝闻范公‘先忧后乐’之言,心向往之。然学生近来读书思索,常感困惑。昔年范文正公与韩、富诸公,怀抱利器,欲挽狂澜,何以新政甫行,便戛然而止?莫非这天下积弊,已非人力所能挽回?”

这话问得直接,甚至有些尖锐。若在朝堂之上,便是大不敬。但在此地,范仲淹却并未动怒,反而露出一丝欣赏的神色。他沉吟片刻,指着亭外一株遒劲的老梅,此时虽无花,枝干却苍劲有力。

“子厚请看此梅。冬日严寒,百花凋零,唯其蓄势待发。非其时也,非其地也。”范仲淹的声音沉稳而深远,“新政之败,原因多矣。或曰操之过急,或曰树敌太多,或曰…陛下心意转圜。然究其根本,在于人心,在于士风,在于百年积习,非一纸诏令所能骤变。”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深邃起来,仿佛穿透了眼前的园景,看到了更宏大的图景:“我辈所为,或许如同蚍蜉撼树。然,撼树之蚍蜉,其志可嘉。至少,我们让这朝廷,让这天下士人,都知道这棵树并非铁板一块,其下亦有蛀虫,其干亦有枯朽。我辈之力虽微,然若能惊醒后来者,启迪有心人,便不算徒劳。”

他转向张载,语气变得郑重:“子厚,你年纪尚轻,来日方长。不必为一时之挫折而灰心,亦不必效仿我等之躁进。当沉潜下来,多读圣贤书,更要多察民间疾苦,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治国平天下,需要的是真学问,大胸怀,而非一时之意气。”

张载凝神静听,只觉得范公话语中的沉痛与豁达,远比那些激昂的策论更震撼人心。他原本心中充满对时局的愤懑与不解,此刻却仿佛被引入了一个更为开阔、更为深沉的境界。他起身,整了整衣冠,对范仲淹深深一揖:“范公教诲,学生铭记于心。学生往日,不过囿于科举词章之小道,今闻公言,方知士人当有更大担当。学生愿立一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四句话,从他年轻的胸腔中迸发而出,掷地有声,气魄恢宏,竟让历经沧桑的范仲淹也为之动容。他看着眼前这个目光坚定的年轻人,仿佛看到了在严冬冻土之下,一颗新的种子正在汲取养分,等待破土而出。他欣慰地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

几乎与此同时,在江南的滁州,山水之间也孕育着另一种形式的抵抗与传承。

欧阳修被贬至此,已近一年。滁州地僻事简,他这位知州当得颇为闲适。最初的愤懑不平,已渐渐被琅琊山的林泉、酿泉的清水所洗涤。他不再是那个在朝堂上与人激烈争辩的谏官,而更像一个与民同乐的“醉翁”。

然而,他的笔并未停下。只是,笔下不再是锋芒毕露的政论,而是情深意长的诗文和条理明晰的史论。他在滁州继续着他的《新五代史》修撰工作。于青灯古卷之中,他审视着五代乱世的武夫专权、礼崩乐坏,反思着当代政治的得失。他将对“忠奸”、“廉耻”的思考,将对君子小人之辨的坚持,都融入了对历史的评述之中。

这一日,几位慕名而来的年轻士子到醉翁亭拜会他。其中一人问道:“欧阳公,如今朝中诸公,皆以沉默为金,以因循为智。吾辈后学,当何以自处?”

欧阳修手持酒杯,倚坐亭栏,望着远处暮色中的山峦,悠然道:“尔等可知我为何自号‘醉翁’?”

众人摇头。

他微微一笑:“我之醉,非醉于酒,乃醉于此间山水,醉于与民同乐,亦醉于心中不灭之理。庙堂之高,江湖之远,皆可践行士人之道。居庙堂,则当直言极谏,匡正君失;处江湖,则当教化风俗,着述明理。岂因身处逆境,便忘却初心,同流合污?”

他指着亭下潺潺的溪流,道:“你看这水,遇石则绕,遇壑则填,看似柔弱,然日夜不息,终能穿石汇川,东流入海。士人之志,亦当如此。不必执拗于一时之进退出处,但求心中之道,如这流水,绵绵不绝。”

他又勉励几位年轻人要潜心学问,砥砺品行,不必急于求成。“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将你们对时代的思考,对理想的坚持,形诸文字,传之后世,其力量,未必弱于朝堂上一时的喧嚣。”

年轻的士子们听得心潮澎湃。他们从这位看似颓放的“醉翁”身上,感受到了一种超越个人荣辱的精神力量。欧阳修在滁州,不仅留下了一篇《醉翁亭记》,更以其人格魅力和思想火花,照亮了许多后来者的道路。他所倡导的诗文革新运动,也并未因他的离去而停歇,反而因其影响力的扩散,在地方士子中拥有了更多的追随者。

在更广袤的帝国疆域内,新政的短暂施行,虽如昙花一现,却也并非毫无痕迹。

在南方某路,一位曾受范仲淹赏识、按“择官长”新法被提拔起来的转运使,虽然在新政废止后备受排挤,但他并未完全放弃当初的理念。在职权范围之内,他依旧尽可能地简化行政程序,减轻百姓的额外负担,并鼓励州县兴修水利。他知道,大范围的“厚农桑”已不可能,但在一州一县,做些实实在在的惠民之事,仍是可为的。

在西北边境,范仲淹、韩琦等人当年构筑的防御体系和屯田政策,大部分被保留了下来。毕竟,那是经过战火检验的有效措施。一些曾参与新政、后被“边缘化”至军中的文官武将,仍在各自的岗位上,恪尽职守。他们或许不再高谈阔论改革,但那种经世致用、务实担当的精神,已潜移默化地融入他们的行事风格之中。

而在一些民间书院,或者某些开明地方官兴办的州县学里,虽然不敢再公开讲授新政的具体内容,但范仲淹、欧阳修等人的文章,尤其是《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朋党论》等,却在士子中间秘密传抄。这些文字中所蕴含的忧患意识、担当精神以及人格力量,深深地激励着年轻一代。他们开始思考国家的前途与士人的责任,一种新的士风,正在旧党高压政治的冰层下,悄然孕育。

汴京城内,也并非铁板一块。

旧党在取得压倒性胜利后,其内部因权力分配和理念细微差别而产生的矛盾,也开始逐渐显现。王拱辰等激进清算派与章得象等相对稳健的当权派之间,并非全无芥蒂。

而一些并未直接卷入党争,或持相对中立立场的大臣,如后来官至宰相的文彦博等人,虽然不赞同范仲淹等人的激进做法,但对王拱辰等人罗织罪名、排斥异己的手段也心存不满,对朝廷因党争而流失大量人才感到惋惜。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有时会为一些并非核心的、被牵连的官员说几句公道话,试图维系朝局某种微妙的平衡,避免彻底的一边倒。

更重要的是,皇帝赵祯本人的心态,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最初的愤怒与猜忌过去之后,当他看到朝堂之上因缺乏有力反对声音而日渐沉闷,当他收到的地方奏报多是粉饰太平,当他偶尔回想起范仲淹那忧国忧民的面容和条分缕析的奏疏时,内心深处未必没有一丝悔意与遗憾。只是,帝王的尊严和现实的政局,让他无法、也无意愿再去扭转乾坤。

庆历七年的春天,似乎来得比往年更晚一些。

邓州的范仲淹收到了来自滁州欧阳修的信件,信中附上了新作的《丰乐亭记》,文字愈加老辣平和。范仲淹展信阅读,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永叔没有被击垮,他在另一方天地里,找到了安顿身心、继续发光的方式。

几乎同时,他也听闻了那个名叫张载的年轻人在关中一带闭门苦读、名声渐起的消息。

范仲淹推开窗户,一股带着泥土气息的春风涌入书房。虽然窗外仍有寒意,但他知道,冰雪终将消融。他提起笔,开始回复欧阳修的信。在信的末尾,他写道:

“……永叔之文,愈发精进,可喜可贺。近闻关中有一少年张载,志存高远,言‘为万世开太平’,此真吾辈所想见之后来者也。世事虽艰,然星火不灭,终可燎原。吾辈老矣,然见江山代有才人出,复何憾焉?”

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如同春蚕食叶,充满了宁静而坚韧的力量。

时代的洪流看似改变了方向,但那些被激荡起的深沉思考、那些被砥砺过的士人风骨、那些播撒下的理想火种,却已深深嵌入这个王朝的肌理之中,等待着下一次,或许更为猛烈的喷发。

(第三卷 第十七章 终)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武道凌天 我一个神豪,当渣男很合理吧 虚空塔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我不是戏神 我接受联姻离开后,言总哭红眼 天灾第十年跟我去种田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庶得容易 绍宋 明尊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官运:从遇到美女书记开始 庶子夺唐 重生宝可梦,从独角虫开始 蛊真人 道士不好惹 快穿之病娇男二黑化了 修仙路人未还 
经典收藏虚空塔 抗战时期!我在四零靠空间开挂 重生七零:知青在北大荒 带空间穿越六零:抄光仇家去下乡 七零:娇娇军嫂搬空仇人钱财养崽 军嫂重生,夺回千亿空间去随军 爹爹开门,我带剧本来救全家了 穿越六零年代:我有了首都户口 我无限回档,洞悉所有底牌 快穿,我是年代文的悲惨炮灰 末世女穿越年代的肆意生活 四合院:带着仓库来到1959 开局59年,人在南锣鼓巷 杀手穿六零暴揍极品去下乡 谍战:我其实能识别间谍 喂!宿主!叫你生子没叫你攻略 盗墓:齐家的小神棍会养鬼 胎穿七零:大佬心尖白月光 瑾色香江:四合院里的少年梦 领导们,我这个小警太难了 
最近更新说了多少次不要叫我女神 皇上,您发配边疆的废物称帝了! 高三被迫换班,毕业陆地神仙 玩命打拼在各界,不拼不行 仙路渺渺,始于凡尘 极阳天尊 我在修仙界偷偷种田搞副业 称帝就离婚?不装了,我早无敌了 从负债百亿开始御妖 港片:投降!我被大嫂包围了 来自星痕十二宫的觉醒 血焰焚天之玄冥镇狱 陆总别醋了,你老婆马甲又掉了! 这个假少爷不讲道德,还略懂拳脚 穿越HP后和搭档拯救恐怖世界 贱神降临,讨打修行 盛大旅途 大唐:李承乾撞柱,血溅太极殿! 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 兽武斗天 
风雅宋朝 户外老美 - 风雅宋朝txt下载 - 风雅宋朝最新章节 - 风雅宋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