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雅宋朝

户外老美

首页 >> 风雅宋朝 >> 风雅宋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爹爹开门,我带剧本来救全家了 孕期掉眼泪,佛子轻哄娇妻放肆宠 疯批小师叔她五行缺德 绑定生子系统后,绝嗣帝王放肆宠 穿到八零家属院:撩的兵王心尖颤 真千金被读心后,人设崩了 我绑定位面超市后,国家赢麻了 六零:缺德女配在线夺笋 让你随军,没让你成为家属院核心 彩礼十万,我和陌生总裁契约领证了 
风雅宋朝 户外老美 - 风雅宋朝全文阅读 - 风雅宋朝txt下载 - 风雅宋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16章 天书与祥瑞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寇准离京的消息,如同一声闷雷,在汴京的官场悄然滚过。有人扼腕叹息,有人暗中称快,更多的人则是审时度势,悄然调整着自己的风向。帝国的权力中枢,经历了一场无声的洗牌。

真宗皇帝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那座压在他心头,时刻提醒他危机、责任与不安的“大山”,终于被移开了。如今环绕在他身边的,是王钦若、陈尧叟、丁谓这些善于体察圣意、言语动听的臣子。他们不再谈论边患、武备和冗费,而是不断地向他描绘着一幅“海内升平”、“远人来朝”的盛世图景。

这一日,春风和煦,真宗在御花园中漫步,王钦若随侍在侧。

“陛下,”王钦若指着园中竞相绽放的牡丹,含笑说道,“您看这百花,往年此时不过初绽,今年却已繁盛如锦。此乃天地感应陛下之仁德,故使百花早发,以贺升平啊。”

真宗闻言,面露愉悦之色,但旋即又轻轻一叹:“升平虽好,然寇准离京前,仍言边患未除,当居安思危。朕虽不喜其聒噪,但此言……未必全无道理。”

这正是他心底一丝难以完全驱散的阴影。

王钦若眼中精光一闪,知道彻底稳固圣心,打消陛下这最后一点疑虑的时刻到了。他凑近一步,声音压低,带着一种神秘的意味:“陛下,寇准所言,乃是人臣之见,拘泥于世俗之得失。殊不知,陛下之功业,早已上达天庭!”

“哦?”真宗停下脚步,疑惑地看着他,“上达天庭?爱卿何出此言?”

王钦若左右看看,仿佛怕人听见,这才郑重说道:“陛下可知,为何辽主肯俯首称弟,澶州之围能轻易得解?非全赖寇准之谋,亦非仅凭将士之勇。乃是因陛下之至诚,感格上天!天帝亦佑我大宋,故有萧挞凛意外授首,故有辽人畏威怀德,纳款求和!”

真宗愣住了。这个说法,与他之前听到的所有分析都不同,将他个人的“德行”提到了决定性的高度,极大地满足了他的虚荣心与对“天命所归”的渴望。

“天帝……佑我?”他喃喃道,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

“千真万确!”王钦若语气笃定,“臣近日夜观天象,见紫微垣帝星格外明亮,此正应陛下之身!且臣闻,有司奏报,各地祥瑞频现,灵芝、甘露、白雉……此皆天帝嘉许陛下之明证!只是……只是……”

他欲言又止,吊足了真宗的胃口。

“只是什么?爱卿但说无妨!”真宗急切地追问。

王钦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以头触地,声音带着无比的虔诚与激动:“只是陛下虽受天命,却未曾正式告祭于天,以至于天意虽显,而人间未察,遂使如寇准等凡俗之辈,仍以寻常兵事论澶渊之功,未能领会陛下德配天地之伟业!此……此实为憾事!”

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真宗:“陛下!若欲使天下万民,四海诸侯,皆知陛下乃受命之君,非止人间帝王,更是天意所属,则必须有一场盛大之典礼,一则酬谢天帝眷顾之恩,二则昭告天下,大宋之正统与昌盛,乃天命使然!如此,则宵小敛迹,万邦宾服,江山永固!”

真宗被这番话说得心旌摇荡,浑身发热。他仿佛看到自己不再是那个被臣子强推上城楼、内心惶恐的皇帝,而是真正承天之命、泽被苍生的圣主明君!

“爱卿之意是……封禅泰山,已不足以彰显此意?”真宗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王钦若重重叩首,声音斩钉截铁:“封禅乃告成功于地,固然重要。然陛下之功,超迈古今,非独地上之功,更有感格上天之德!故,臣斗胆进言,封禅之前,当先有‘天书’降临!”

“天书降临?”真宗倒吸一口凉气,这可是远比祥瑞、封禅更加玄奇,也更能直接证明“君权神授”的事件!

“正是!”王钦若早已打好腹稿,“陛下当斋戒沐浴,祷告上天。以陛下之至诚,必能感动天帝,降下法旨、谶语,以‘天书’之形式,明示陛下乃天命真主,佑护大宋国祚绵长!届时,陛下奉天书而行封禅,则名正言顺,天下谁敢不服?寇准之言,又何足道哉?”

真宗彻底心动了。所有的疑虑、不安,在这一刻似乎都找到了完美的解决方案。只要“天书”降临,他所有的决策,澶渊之盟的功过,都将由“天意”来背书!他将不再需要向任何人解释,也不再惧怕任何历史的评判!

“只是……”真宗仍有最后一丝属于统治者的理智,“天书降临,亘古罕闻。若……若上天不应,岂非……”

王钦若脸上露出成竹在胸的笑容:“陛下至诚,天地可鉴!只要陛下心意坚定,臣等……自有安排,必不使陛下失望!”

这句话如同最后的催化剂,彻底打消了真宗的顾虑。他深吸一口气,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那是一种混合了虚荣、渴望与如释重负的复杂情绪。

“好!便依爱卿所言!朕即日便开始斋戒,祷告上天!一应事宜,由爱卿全权筹备!”

皇帝旨意一下,整个帝国庞大的官僚机器,开始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目标运转起来——迎接“天书”。

斋宫迅速被修建起来,仪注被精心制定,汴京城内外开始戒严,弥漫着一种神秘而肃穆的气氛。真宗皇帝更是表现出极大的“诚意”,减膳撤乐,独居斋宫,每日虔诚祷告。

朝野上下,对此事看法不一。一些善于钻营的官员,如丁谓之流,早已看出这是晋升之阶,卖力奔走,制造舆论;一些较为正直的官员,如参知政事李迪等,则忧心忡忡,认为这是劳民伤财、蛊惑人心的荒唐之举,但见皇帝心意已决,且首席宰相王旦(虽非主谋,但在此事上保持了沉默甚至某种程度的配合)都未明确反对,也只能将疑虑压在心底。

王钦若更是忙得脚不沾地。他不仅要安排“天书”降临的每一个细节,确保万无一失,还要不断地用各种“祥瑞”和“吉兆”来烘托气氛,强化真宗的信念。

“陛下,西京奏报,黄河水清三日此乃圣主出,黄河清之兆!”

“陛下,醴泉观枯井涌出甘泉,饮之可祛百病!”

“陛下,有仙鹤成群,绕飞斋宫,久久不散……”

一个个“好消息”传入斋宫,让真宗越发深信不疑,自己果然是天命所归。

时机终于成熟了。

这一夜,月明星稀。在严密控制下的皇城司内,一场绝密的“彩排”正在悄然进行。几名王钦若绝对心腹,正在将一份精心炮制、用青丝缠绕、泥金题签的“天书”,秘密运抵预设的“降临”地点——承天门门楼鸱尾之上。

一切,只待明日黎明。

次日,天刚蒙蒙亮。彻夜未眠的真宗在王钦若、王旦等重臣的簇拥下,身着庄严祭服,来到承天门前。文武百官早已按品秩排列等候,气氛凝重而诡异。

王钦若出列,朗声奏报:“陛下,臣昨夜得梦,有神人相告,言天帝感陛下至诚,将于今晨降天书于承天门之上!”

真宗面露“惊喜”与“惶恐”,依计率领群臣,焚香望天而拜。

仪式进行到关键时刻,突然,承天门楼上当值的宿卫(自然也是安排好的)发出惊呼,指着鸱尾方向:“那……那是什么?!”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被吸引过去。只见承天门城楼高大的鸱尾之上,隐约可见一卷黄帛被青丝系着,在晨风中微微飘动!

“是天书!天书降临了!”王钦若第一个“激动”地高呼,伏地叩拜。

群臣哗然,纷纷跪倒。真宗“激动”得浑身发抖,在内侍的搀扶下,才勉强站定。

“快!快将天书请下!”他声音颤抖地命令。

早已准备好的内侍首领周怀政(亦是知情者),亲自带领两名小太监,搭起云梯,小心翼翼地攀上鸱尾,将那卷“天书”恭敬地“请”了下来,置于早已备好的香案之上。

真宗在百官簇拥下,颤抖着双手,亲自解开青丝,展开黄帛。只见上面用典雅的古文写着:

“赵受命,兴于宋,付与恒。居其器,守于正。世七百,九九定。”

文字玄奥,但核心意思明确:天帝将天下交给赵姓,由宋承继,而真宗赵恒,是合法的守护者,大宋国祚将传七百世(或七百年,解释权在皇帝),功德圆满。

真宗捧着这卷轻飘飘的黄帛,却觉得有千钧之重。他面向群臣,高举“天书”,声音因“激动”而哽咽:“此乃天帝法旨!佑我大宋!自今日起,改元‘大中祥符’!普天同庆!”

“万岁!万岁!万岁!”山呼海啸般的朝贺声响起,无论是真心相信,还是随波逐流,此刻无人敢表现出丝毫质疑。

王钦若、丁谓等人更是热泪盈眶,仿佛见证了神迹。王旦神色复杂,但最终也只能随着众人一起跪拜。李迪等人面面相觑,欲言又止,终究化为一声无声的叹息。

“天书降临”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遍汴京,进而通过驿道传向全国。官方邸报连篇累牍地渲染着这一“神迹”,将其与真宗的“仁德”和澶渊之盟的“功绩”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强大的官方宣传下,民间起初的惊疑迅速被一种盲目的兴奋所取代。各地官员更是闻风而动,争相奏报祥瑞,一时间,灵芝、仙鹤、麒麟(多半是长相奇特的鹿或牛)的“发现”报告雪片般飞向汴京。整个帝国,仿佛陷入了一场集体性的、荒诞的狂欢。

真宗皇帝彻底陶醉了。“天书”让他找到了前所未有的自信和合法性。他不再需要寇准那样的“诤臣”,他需要的是王钦若这样能“沟通天人”的“贤臣”。他将“天书”珍藏于玉清昭应宫,定期率领百官朝拜,并开始大规模兴建宫观,以供奉“天书”和答谢“天恩”。

朝堂的风气,为之一变。务实、刚直的风骨逐渐褪色,谄媚、逢迎、热衷于“祥瑞”和“典礼”的习气日益浓厚。丁谓等人凭借在此事中的“功劳”和善于理财(为这些活动筹措资金)的能力,迅速跻身权力核心。

而远在陕州的寇准,听到“天书降临”的消息后,独自在院中静坐良久。他望着北方汴京的方向,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端起一杯早已冷掉的茶,一饮而尽。那苦涩的滋味,从舌尖一直蔓延到心底。

他知道,官家已经走上了一条他无法认同,也无法挽回的道路。所谓的“守成”,已经变成了用虚幻的神话来自我安慰和自我麻痹。

几个月后,在王钦若等人的精心策划下,又有第二卷、第三卷“天书”相继“降临”。理由各不相同,但目的只有一个:不断强化真宗受命于天的神圣性,并为即将到来的、规模空前的封禅大典,铺垫最坚实的“神学基础”。

帝国的财富,如同流水般投入到这场浩大的“造神运动”之中。边境榷场带来的收益,百姓们缴纳的赋税,没有更多地用于强兵富民,而是化作了华丽的宫观、繁缛的仪式和虚无缥缈的“祥瑞”。

澶渊之盟带来的和平红利,正在以另一种方式,被急速地消耗。

在北方,辽国南京的宫殿里,萧太后听着细作汇报南朝“天书频降”、“祥瑞遍地”的盛况,先是愕然,随即脸上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

她对韩德让说:“看来,我们这位南朝’兄长’,更喜欢在梦里当皇帝。如此甚好,他醉心于鬼神之事,我大辽正好可专心牧马练兵,经营榷场。传令下去,下次南朝使者来贺寿,所求贺礼,再加三成。”

和平的假象之下,危机的种子,已然深埋。

【第十六章 终】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武道凌天 我一个神豪,当渣男很合理吧 虚空塔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我不是戏神 我接受联姻离开后,言总哭红眼 天灾第十年跟我去种田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庶得容易 绍宋 明尊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重生1998之混也是种生活 庶子夺唐 重生宝可梦,从独角虫开始 蛊真人 道士不好惹 快穿之病娇男二黑化了 全世界因你而甜 
经典收藏虚空塔 抗战时期!我在四零靠空间开挂 重生七零:知青在北大荒 带空间穿越六零:抄光仇家去下乡 七零:娇娇军嫂搬空仇人钱财养崽 军嫂重生,夺回千亿空间去随军 爹爹开门,我带剧本来救全家了 穿越六零年代:我有了首都户口 我无限回档,洞悉所有底牌 快穿,我是年代文的悲惨炮灰 末世女穿越年代的肆意生活 四合院:带着仓库来到1959 开局59年,人在南锣鼓巷 从修真穿到70年代当军嫂 谍战:我其实能识别间谍 喂!宿主!叫你生子没叫你攻略 盗墓:齐家的小神棍会养鬼 胎穿七零:大佬心尖白月光 瑾色香江:四合院里的少年梦 重生末世之开局悬浮城 
最近更新躺平成圣:我的咸鱼系统超神了 道之始祖 原神:雪夜送桃 带着系统赚钱钱 残土纪元 灰烬纪元:我在末日吞神明 回溯刑警破黑局风云 港综:天命反派,别人装逼我变强 膳时通古今 战锤40k:我靠巨剑砍平一切 我在符文之地的妹妹有一点多 西游,假如孙悟空不放水 拜金猎手:开局反杀成首富 时空雷主 宿主的梦 穿越之女帝的日常 双界逍遥行:我在现世当神豪 家人们,恶毒真千金的巴掌来喽! 欢迎来到社会主义至上的教室 九霄玄帝传 
风雅宋朝 户外老美 - 风雅宋朝txt下载 - 风雅宋朝最新章节 - 风雅宋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