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盯着电脑屏幕,ppt最后一页的排版还是不够顺眼。刚才上传了《团队协作规范建议》,但方案本身还得再调一遍。眼睛有点发酸,手指在键盘上停了几秒。
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江逾白的消息:“还在忙?”
我回:“快好了。”
其实没那么快。我把视觉部分重新打开,开始调整字体和配色。时间一点一点过去,肚子突然响了一声。这才想起晚饭只吃了几口,那盒饭早就凉了。
办公室里只剩我一个人。窗外黑得彻底,玻璃映出我的影子和背后的灯光。我揉了揉太阳穴,正准备继续改,门被轻轻推开了。
江逾白走了进来,手里提着一个保温袋。
他走到我桌前,把袋子放下,声音很轻:“饭凉了,我重新带来了。”
我没说话,看着他打开盒子。清蒸鱼、青菜粥、一小碟姜丝炒蛋,还有一杯温蜂蜜水。饭菜的热气冒出来,香味一下子散开。
“行政说你只吃了几口就继续工作了。”他顿了顿,“我不信你吃饱了。”
我想说不用麻烦,可话到嘴边就没说出来。胃又响了一次。
“谢谢。”我低头拿起勺子,先喝了一口粥。
温度刚好。米粒熬得很软,入口就化。我慢慢吃着,没抬头看他。他在对面坐下,打开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
“你边吃边说,我在听。”他说。
我愣了一下:“说什么?”
“你想改的地方。”他抬眼看了我一下,“或者客户那边有什么反馈让你犹豫。”
我握着勺子的手紧了紧。确实有个问题一直没想通。客户提到数据呈现方式太密集,但他们又要求信息完整。我试了两种排版,都觉得不对。
“我觉得他们真正担心的不是内容多,而是怕看不懂。”我说。
他点头:“那就别想着塞进去所有细节,重点突出三个核心优势就行。其他数据放在附录,现场根据提问再展开。”
我睁大了眼:“可这样会不会显得准备不充分?”
“不会。”他说,“你是主讲人,节奏由你掌控。你引导他们看哪里,他们就会关注哪里。”
我心里一松。这个思路我没想到。原本只想怎么把东西全放上去,却忘了汇报的本质是沟通。
“还有……”我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小陈的事之后,我在想,以后项目组是不是该设个审核流程?比如关键文件必须双人确认。”
他认真听着,手指在触控板上滑动了一下:“可以。不只是防错,也是建立信任。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修改会被看到,反而更谨慎。”
我点点头,夹了块鱼放进嘴里。鱼肉很嫩,没有腥味。原来他连这些都想到了。
“你怎么总能说到点子上?”我忍不住问。
他笑了笑:“因为你讲得很清楚。我只是顺着你的逻辑走。”
我低下头,继续吃饭。心里却有点不一样了。以前总觉得要自己扛下所有事才算站稳脚跟,现在才发现,有人愿意听你说,本身就是一种支撑。
吃完最后一口粥,我把碗轻轻放好。他起身收拾餐盒,动作利落。
“谢谢你。”我说,“不止是饭。”
他停下动作,看着我。眼神不像平时那样冷静,多了点我看不懂的东西。
“你值得更好的。”他声音很低。
然后他把空盒子装进保温袋,拉好拉链:“我等你下班一起走。”
我以为他要先出去等,结果他又坐了回去,翻开电脑:“你还有十分钟。”
我笑了下,转回头继续改ppt。这一次手速快了很多,思路也清晰了。把标题字号调大,换掉原来的深灰色背景,整体看起来舒服多了。
“这样就行。”我保存文件,关闭页面。
他合上电脑,站起来:“明天我旁听你汇报。”
“为什么?”我问。
“因为重要。”他说,“而且我想听你讲完。”
我们并肩走出工位。走廊灯光柔和,脚步声很轻。电梯在七楼停下,门开了。
我走进去,转身面对前方。他站在我旁边,没有说话。
电梯开始下降。
我忽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拿出手机。系统提示刚跳出来。
【今日互动任务更新:向江逾白道一声晚安(可选)】
我盯着那行字看了一会儿。
上次的任务我做了,发了感谢。这次我不想跳过。
我点开聊天框,输入:“今天谢谢你。”
发送后,我抬头看了他一眼。他也在看手机,嘴角微微翘了一下。
“收到了。”他说。
电梯继续往下。
我站在原地,没再打字。心跳比平时快一点。
他忽然开口:“你记得上周三中午吗?”
“哪天?”我问。
“你带了饭团,坐在茶水间角落吃。那天我说有事路过,其实是专门去拿文件,就想看你有没有按时吃饭。”
我愣住。
“还有前天早上,你杯子空了,我帮你续了热水。你没发现。”
我完全不知道。
“你总是低着头做事,以为没人注意你。”他看着我,“但我一直在。”
电梯到达一楼,门缓缓打开。
外面冷风灌进来。我握紧了包带。
他先走出去,回头看我:“走吗?”
我迈步跟上。
夜风吹在脸上,有点凉。我们并肩走向出口。
保安在门口打卡,抬头看了我们一眼。
江逾白把保温袋放进车里,关上车门。他转过身,站在我面前。
“明天见。”他说。
我点头:“明天见。”
他没动。我也站着没走。
路灯照在他肩上,影子拉得很长。
远处一辆共享单车倒了,发出轻微的金属碰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