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看了屋子,梁和柱看着都很结实,应是没有偷工减料,心也就放下了。
小满以为最多腾出一间旧屋子来做学堂,没承想,竟然新建了一间新的。看来这官员也挺努力了。
别家不知道这一行人是谁,这位不入流的小官,还是知道的,这大腿不得好好抱紧,他向上申请经费的时候,上头批的别提多快了。还暗示他要保持好这段关系。
不说别的,他日后只要以这个学堂为由求见,哪能有不见他的道理。
几人走到外面的时候,打饭的人已经排了五条长龙。
有人还想打架抢在前面。
“莫打架,别连累了我们不能吃饭,到时候别怪我打死你。”有一些大些的,平日里就厉害的人威吓道。
小些的立马安生不吭声了。
养善堂平日里做饭的人,负责打菜发馒头。
菜品倒也简单,就是猪肉炖白菜萝卜。
不同的就是,肉多菜少。
每人满满一碗,最少有半碗大肉块,再发五个馒头。
每个人领的物资都还在身边,再端碗打饭就有点不方便。
他们迅速调整,平时要好的人合在一处,安排一人看东西。其他人去打饭。
因着今日的饭食多准备了一倍的量,所以打饭的人并不在意非得人到面前才给打。只要指一指,他看见了,便拿了碗给打满。
孩子们打到了饭,立时就吃了起来。深怕一会儿就吃不到了。
有那吃得快的,端着碗蹭在附近,眼巴巴的看着,打饭的会再给舀一勺菜。就不见肉了。
远处钟楼传来悠长清脆的钟声。已经五点了。
在这里耽误了太长的时间。
小满去请示四夫人,是去十竹书坊,还是直接回府。
“哎,小满先生,做事情需得有始有终啊。计划好的行程,还是要走完的。毕竟这是结业之旅,断不可轻言放弃,不然日后孩子们会遗憾的。”四夫人喝了口淡茶,看小满看向旁边睡意朦胧的秦慕,立时伸手过去,毫不留情地摇晃起了儿子,“小五,咱们要去书坊里玩了,有许多好吃的小食,你不是一直嚷着吃雀儿糕吗?还想不想吃了。”
秦慕立刻瞪大了眼睛,“要去。要吃。”
四夫人冲小满抬眼。
拜托,您是堂堂秦国公府的掌家夫人啊。
小满努力保持脸色不变,旁边大少奶奶已经忍不住笑了场。
“是,那咱们就往十竹书坊去了。”
“嗯。去罢。”四夫人放下茶盏,让盈亏和收了去。
好在,离得不远,不过半刻钟也便到了。
十竹书坊今日清了场,一直等到此刻才见了人,掌柜的领着穿了新衣裳的伙计候在门口。
一行人进了书坊,捡了几张桌子坐下。
一坐下便看见一面墙上,贴满了书笺,贴在最高处的,纸张很大,上面的字也能看得清楚。
“夫观物者,初识其形,谓山即山。再观破相,谓山非山,终得真知,见山仍是山。道器合一,则翠竹无非般若,山河尽显真如。云合散人。”秦芮朗声念了。
“好酸。”秦荣笑着评了一句。
掌柜的给大家上了茶。
伙计把大家期待已久的雀儿糕端了上来。
四个孩子分食了两个。
一会儿的功夫,在报纸上出现过的东西陆续摆上桌。
份量都少,主要就是尝尝味道。
“掌柜的,这是什么?”大少奶奶指了满墙的书笺问道。
“回夫人,我们这处学子常来,就时常会讨论些题目,或是新刊刻的书。千人千思,每人都有想要表达的观点。便可写下来张贴在这面墙上。
有人看了贴在墙上的观点后,若是得好,或是非常喜欢,便可以到那边买了竹签投给他,写着他观点的纸牌便会向上移动。”掌柜的回,“所得竹签最多的,便是最顶上的,字最大的那张。”
掌柜的指着靠窗下的书桌说。上面有木桶,里面装满了竹签,桌上有笔墨,想是往上移动了,便重新抄写了。
“竟如此?”大少奶奶颇感兴趣,她看了小满一眼,直觉这灵巧的心细设计,应是与她有关。
但看小满忙着看各个孩子们的情况,便按下心中所想。
她扶着腰,站到墙前看上面的言论。
原来是讨论“见山不是山”这个话题。
“掌柜的,可有什么难寻的孤本,或是新刻印的好书,拿来看看。”大少奶奶出来游逛了一天,终是念起自家相公了,寻思着带点东西回去安抚一下他。
掌柜的立时去拿了些书册回来。
大少奶奶也不确定哪些书房中有,便叫了小满参谋,小满看的军事和杂谈的书居多。但掌柜的新出的杂谈类的书,她敢肯定没有。其他的便真的不知晓了。
大少奶奶便也不挑了,全数买下。
小满想起了她新屋中的那个书架。她找到掌柜的,让他给自己挑选一些书,给月儿和小山挑选一些会用到的。
她自己则挑选了一些杂记,诗集,还有最新出的一些比较热门的话本。
“我这边还得了一些好的字帖,也一并与了你。”掌柜的说。
小满点点头,看掌柜的记了账,悄悄咋舌,不过二十来本书,就要七十三两银。
寒门学子,这就不成立。穷人根本读不起书,起码走不起参加科举的这条路。
“我过两日来取,您再给我备上文曲星降世,全部的材质都要。不用刻字号。”她要给月儿一份。
掌柜的点头应了。
几个小的,站在墙前认真看每条评论,字是都认识,但是组合在一起,便不是都能明白,但不妨碍他们看得津津有味。
秦慕不识字,只能吃东西。
但四夫人怕他撑到,并不想让他多吃,如意便带着他到处耍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