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会以一种谁也没预料到的方式结束了。李主任背着手,带着一脸“这事我得好好琢磨琢磨”的复杂表情,率先离开了打谷场。监视干事小陈合上笔记本,又推了推眼镜,最后深深看了一眼廖奎和他那把已经归鞘的杀猪刀,也快步跟了上去,脑子里还在纠结“静电说”和“人体秤现象”的科学解释。
围观的人群则议论纷纷地散去,话题核心自然是那神乎其神的“误差99克”和早已被添油加醋传开的“刀冒红光”。廖奎在他们眼中,从一个“有点落后的杀猪匠”,迅速蜕变成了一个“身怀绝技可能还有点神叨”的奇人。
廖奎没心思理会这些。他默默地收拾好自己的家伙事儿,尤其是那把惹祸的祖传杀猪刀,小心翼翼地擦拭干净,仿佛上面还残留着那要命的数据溢出能量。张小花想过来帮忙,却被他以“脏,别沾手”为由婉拒了。张小花看着他疲惫又疏离的样子,咬了咬嘴唇,最终还是没再上前,只是远远地看着他把东西扛回家,眼神里既有欢喜,也有一丝失落和担忧。
那头被完美分解的黑毛猪,则由食堂的帮工们兴高采烈地抬回了公社食堂。按照惯例,这种“公产”宰杀后,除了上交一部分给县食品站,剩下的大部分会由食堂加工,给全体社员改善伙食,少部分则会作为“奖励”或者“照顾”,分给一些特殊人员,比如公社干部、五保户,或者……像今天出了大力的廖奎。
老王头作为“技术小组”的外联人员兼廖奎的“损友”,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他趁着帮食堂搬肉的功夫,凭借多年练就的手速和脸皮,不仅成功保住了袖子里那块偷藏的“核桃肉”,还额外多要了一小条肥瘦相间、看起来就油脂丰盈的五花肉,美其名曰“给奎子补补身子,今天累着了”。
食堂大师傅看着老王头那谄媚的笑容,又想到廖奎今天确实露了大脸,说不定以后食堂杀猪都指望他呢,便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他去了。
傍晚,红星公社上空难得地飘荡起久违的、纯正的猪肉香味。不是那种掺杂了野菜和玉米芯的“忆苦思甜”味儿,而是实实在在的、能勾出人肚子里馋虫的油腥气。
家家户户都分到了一小碗或炖或炒的猪肉,虽然分量不多,但足以让清汤寡水了许久的肠胃欢呼雀跃。整个公社都弥漫在一种过节般的喜悦气氛中。
老王头揣着他的“战利品”,溜回了自己那间靠近鱼塘的、比廖奎家还破的小屋。他迫不及待地生起小火炉,将那块珍贵的五花肉切成薄片,放在一个破边的铁片上慢慢煎烤。兹拉作响的油爆声和浓郁的肉香瞬间充满了狭小的空间,让他幸福得眯起了眼睛。
“啧,奎子这手艺,绝了!连分出来的肉看着都格外顺眼,肥膘透亮,瘦肉瓷实……”他一边翻动着肉片,一边自言自语。肉片很快变得金黄焦脆,油脂被逼出,在铁片上欢快地跳动。
他夹起一片吹了吹,迫不及待地塞进嘴里。
“嗯——!”老王头满足地发出一声长吟,眼睛都直了。
香!太香了!
这肉……不对劲!
不是坏了的那种不对劲,是太好了的不对劲!入口即化的肥肉部分带着一股难以言喻的醇厚甘香,丝毫不腻;瘦肉的部分则异常鲜嫩多汁,咀嚼起来竟然带着一丝丝……愉悦感?对,就是愉悦感!仿佛每一颗味蕾都在欢呼,每一个细胞都在雀跃!这感觉,比他年轻时在县城国营饭店偷吃过的红烧肉还要美妙十倍!
他三下五除二将几片烤好的肉塞进肚子,意犹未尽地咂咂嘴,只觉得一股暖流从胃里扩散到四肢百骸,浑身上下说不出的舒坦,连平日里因为风湿而隐隐作痛的膝盖,似乎都轻松了不少。
“好东西!真是好东西!”老王头舔着嘴唇,目光落在了那块更精贵的“核桃肉”上,犹豫着是现在吃掉还是留到明天。
就在这时,他忽然觉得……浑身是劲!
一种莫名的、想要活动活动筋骨的冲动涌了上来。看着屋里因为自己常年懒散而积下的灰尘和杂乱摆放的渔具,他竟然破天荒地感到了一丝……不顺眼?
“奇怪了……今天这肉吃了,咋这么有精神头?”老王头挠了挠他那乱糟糟的头发,嘴里嘀咕着。要搁在平时,吃了这么一顿油水足的,他肯定是往炕上一躺,美美地睡上一觉。
可今天,他感觉手脚都有点闲不住。
鬼使神差地,他拿起墙角的扫帚,开始打扫起屋子来。扫完了地,又觉得窗户太脏,打了盆水开始擦窗户。擦完了窗户,看着角落里那堆乱七八糟的渔网和钓竿,他又蹲下身,开始耐心地整理起来……
与此同时,公社食堂里也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几个帮厨的社员和大师傅,在炒制大锅菜时,自然近水楼台,没少“品尝”味道。结果就是,原本计划干完活就回家休息的他们,在吃了几口那带着【风味微量提升】效果的猪肉后,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
“张师傅,我觉得这灶台有点脏,我再擦一遍!”
“李婶,那堆柴火我看着不整齐,我去重新码一下!”
“王哥,猪圈那边好像有点味儿,咱俩去瞅瞅,顺便打扫一下?”
食堂大师傅老张看着手下这帮突然变得勤快无比的员工,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平时这帮家伙,干完分内的活就磨洋工等着下班,今天这是咋了?集体中了邪?还是……那猪肉有问题?
他疑惑地夹起一块锅里剩下的红烧肉放进嘴里。
嗯!真香!……等等,好像……是有点不对劲?这肉吃了,心里咋这么敞亮?浑身这么得劲?看着那还没刷的大锅,他竟然也有种立刻把它刷得锃光瓦亮的冲动!
“咳!”老张强行压下这股莫名其妙的劳动欲望,对众人说,“行了行了,都别瞎忙活了!该下班下班!活……活明天再干!”
然而,效果已经开始扩散。
一些家里人口少,早早吃完猪肉的社员,也出现了类似症状。
比如村东头的刘寡妇,她家分的肉少,就炒了一小碟,和儿子分着吃了。吃完后,她儿子,一个平时放学后就知道疯玩、叫他干活比登天还难的小子,竟然主动拿起扫帚把院子扫了!刘寡妇惊得差点把眼珠子瞪出来。
又比如保管农具的老孙头,吃了两口老伴炖的肉,晚上竟然睡不着了,摸黑跑到仓库,把里头的锄头、铁锹又重新清点擦拭了一遍……
这些反常的现象,起初并没有引起太多注意。大家只当是难得吃了顿好的,心情舒畅,所以干活有劲。
但架不住事情往一块凑。
晚上,李主任在家也美滋滋地吃了一小碗妻子用分到的猪肉炒的菜。他是干部,分的肉稍微多一点点。吃完后,他只觉得精神焕发,白天因为观摩会和上级指标带来的烦恼似乎都减轻了不少。他心血来潮,拿出那份关于提高生猪存栏指标的文件,竟然看得格外投入,脑子里还冒出了几个如何鼓励社员养猪的初步想法。
“看来这肉是个好东西,提神醒脑……”李主任满意地咂咂嘴,完全没把这事跟廖奎那“误差99克”的猪肉联系起来。
而始作俑者廖奎,此刻正对着自己分到的那份肉发愁。
他自然也分到了一小块肉,是食堂大师傅特意给他留的,算是今天出力的报酬。他看着这块看起来确实与众不同的肉,脑海里回荡着系统关于【猪肉风味微量提升(24小时)】的说明。
“风味提升……还有这副作用?”廖奎回想起老王头之前偷偷塞给他的、那块来自同一头猪的烤红薯,似乎……也挺好吃的?难道系统所谓的“风味提升”,还附带“促进劳动积极性”的隐藏效果?
这他妈是什么魔鬼设定?!吃了就想干活?这要是传出去,他廖奎杀的猪,肉能让人变成劳动模范?这比“刀冒红光”还惊悚好吗!
他看着那块肉,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
最终,饥饿战胜了顾虑。他小心翼翼地将肉切成极小的碎末,混在了一大碗苦涩的野菜糊糊里,企图稀释那可能存在的“劳动催化剂”。
然而,当他吃完这顿“稀释版”的猪肉野菜糊后,虽然没产生立刻想去挖水库的冲动,但确实感觉……精神好了很多,白天消耗的体力恢复得特别快,甚至连背诵那本《公社养猪手册》的政治意义篇,似乎都……顺畅了一点点?
廖奎放下碗,看着空荡荡的屋子,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这系统奖励,太邪门了!以后可得小心点用!
而关于“廖奎杀的猪,肉特别香,吃了还特有劲,都想干活”的传言,已经像长了翅膀一样,伴随着“误差99克”和“刀冒红光”的传说,在红星公社的夜晚,悄然流传开来。
“廖奎杀的猪,肉香,吃了还来劲!”
这传言像秋日里点燃的荒火,借着风势,在红星公社的角角落落迅速蔓延开来。起初人们只当是笑谈,毕竟猪肉难得,吃了有劲也正常。可当越来越多的人信誓旦旦地声称自己吃完肉后确实主动干了平时懒得干的活,甚至有人开玩笑说该给廖奎发个“劳动模范促进奖”时,这传言就带上了一丝神秘的色彩,与之前“刀冒红光”、“误差99克”的奇闻交织在一起,让廖奎这个原本边缘的人物,莫名成了公社的焦点。
廖奎本人对此则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他只能尽量低调,每天按时去公社点卯,分配什么活就干什么活,绝不多言。私下里,则继续与那本《公社养猪手册》和神出鬼没的系统任务搏斗。那【猪肉风味微量提升】的副作用算是给他提了个醒,这系统的奖励,效果往往出人意料,必须慎用。
这天下午,他正被分配在农具仓库旁边敲敲打打,修理一些破损的箩筐和扁担。脑子里还残留着手册里“养猪事业是巩固工农联盟重要纽带”的绕口句子,以及系统时不时发布的【日常任务:砍柴,提升力量属性0.01】之类的鸡肋提示。
就在这时,一阵隐隐约约的、带着焦急的争执声从公社养猪场的方向传了过来。廖奎手上的动作顿了顿,侧耳细听。
“……不吃食!都好几天了!眼看着就掉膘!”这是养猪场饲养员刘寡妇那带着哭腔的大嗓门。
“刘大姐,你别急,这猪可能就是天冷了,胃口不好。咱们再观察观察……”这是公社一个年轻干事的声音,透着无奈。
“观察?再观察猪都饿成皮包骨了!这可都是集体的财产!李主任知道了非得急死不可!”刘寡妇的声音更急了。
猪不吃食?廖奎皱了皱眉。他常年跟猪打交道,知道这可不是小事。天气原因固然有可能,但连续几天不吃,恐怕另有隐情。
他正犹豫着要不要过去看看,毕竟他现在身份敏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脑海中的系统提示却突兀地响了起来:
【触发支线任务:集体的财产】
【任务内容:协助解决公社养猪场猪只厌食问题。】
【任务要求:查明原因,并提出有效解决方案。】
【任务奖励:经验值少许,解锁【基础兽医诊断(被动)】技能。】
【失败惩罚:无。(但可能影响宿主在公社的声誉及后续任务触发。)】
得,想躲都躲不过。这系统,是铁了心要把他往“猪事”上引啊!还“影响声誉”?他现在还有什么声誉可言?
廖奎叹了口气,放下手里的锤子和破箩筐,拍了拍身上的木屑,朝着养猪场走去。
养猪场在公社大院后面,是用土坯和木头搭起来的一排矮圈,气味浓郁。此时,猪圈外围着几个人,刘寡妇正拉着那个年轻干事诉苦,眼圈红红的。几头半大的猪崽蔫头耷脑地趴在圈里干草上,对槽子里拌好的猪食毫无兴趣,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
“刘嫂子,咋回事?”廖奎走近,出声问道。
几人回过头,看到是廖奎,神色都有些古怪。刘寡妇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也顾不得别的了,连忙说道:“奎子!你可来了!快帮我看看这几头猪!从前天开始就不怎么吃食了,喂啥都不香,精神头也越来越差!这可咋整啊!”
那年轻干事看着廖奎,欲言又止。他听说过廖奎的“奇闻”,但让一个杀猪匠来看猪病?这靠谱吗?传出去会不会影响不好?
廖奎没理会干事的犹豫,径直走到猪圈边,隔着矮墙观察里面的猪。他注意到猪的粪便有些稀软,颜色也不对劲,而且……猪的耳朵边缘和腹部皮肤,似乎有一些不太明显的红点。
“系统,能扫描一下吗?”他在心里默问。
【【基础兽医诊断(被动)】尚未解锁,无法进行主动扫描。但可根据宿主已有知识及观察,进行基础逻辑分析。信息面板如下:】
【目标:育肥期猪崽(多头)】
【观察症状:食欲废绝,精神萎靡,粪便异常,体表有疑似红疹。】
【数据库比对(低权限):疑似……(信息模糊)……饲料霉变引发轻度中毒?或……(信息模糊)……季节性应激合并消化紊乱?】
【建议:重点检查近期饲料存储与配比。可尝试穴位按摩辅助缓解应激。(附:猪只安神开胃穴位示意图已传输至宿主记忆区)】
饲料霉变?穴位按摩?
廖奎心里有了点底。他转头问刘寡妇:“刘嫂子,最近喂的饲料,是新的还是之前的存货?存放的地方潮不潮?”
刘寡妇愣了一下,回想道:“大部分是新的,不过……前几天是把最后一点旧玉米面掺进去了,就堆在仓库墙角那个麻袋里……仓库是有点漏雨,但那点玉米面我看着没啥霉点啊?”
“可能问题就出在那点‘看着没啥’的旧料上。”廖奎沉声道,“猪比人娇贵,一点霉变吃了就可能出问题。”
年轻干事将信将疑:“廖奎同志,这……有根据吗?可不能瞎猜啊。”
廖奎看了他一眼,没直接反驳,而是说道:“是不是,去看看那麻袋剩下的料,再找点别的猪试试就知道了。”他顿了顿,按照系统刚塞进他脑子里的知识补充道,“另外,猪这几天估计也受了惊吓或者天气突变的影响,有点‘心火’,按按耳朵后面和肚子上的几个地方,能安神开胃。”
说着,他也不等干事同意,直接打开猪圈门走了进去。那几头病恹恹的猪对他这个生人也没什么反应。廖奎蹲下身,伸出他那双布满老茧却异常稳定的手,按照记忆中的图示,在其中一头猪的耳后和腹部几个特定位置,不轻不重地揉按起来。
他的动作看起来有些怪异,不像治病,倒像是在……给猪挠痒痒?
年轻干事和刘寡妇在外面看得面面相觑。
然而,奇迹般的事情发生了。那头被廖奎按了一会儿的猪,喉咙里发出了一阵舒服的“哼哼”声,原本紧闭的眼睛睁开了一条缝,鼻子抽动了几下,竟然挣扎着站了起来,晃晃悠悠地走到食槽边,试探性地舔了一口之前它看都不看的猪食!
虽然只吃了一小口就又趴下了,但这变化足以让刘寡妇惊喜地叫出声:“吃了!它吃了!奎子!有门!”
年轻干事也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廖奎和他手下那头似乎舒服了不少的猪。
廖奎心里也松了口气。这系统给的穴位知识,看来还真不是瞎编的。他依法炮制,又给另外几头症状较重的猪按了按,都取得了类似的效果。
这时,派去检查饲料的社员也回来了,手里拿着从那个旧麻袋底刮出来的一点残留玉米面,凑近了闻,确实有一股不易察觉的霉味。
“看来真是饲料的问题!”年轻干事这下彻底信了,看向廖奎的眼神彻底变了。这廖奎,不光杀猪准,看病也有一套?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触类旁通?
消息很快传到了李主任耳朵里。
当李主任皱着眉头赶到养猪场时,看到的是刘寡妇正在按照廖奎教的方法给猪按摩,而几头原本病恹恹的猪,精神头明显好转,甚至有一头已经开始小口吃食了。
“主任,是廖奎看出来的!”刘寡妇激动地汇报,“他说是旧饲料有点霉,加上天冷猪受了惊,按按穴位就好了!你看,真管用!”
李主任看着眼前的一幕,又看了看站在一旁、表情平静(其实是有点担心系统再搞什么幺蛾子)的廖奎,心情复杂得像一团乱麻。
他清了清嗓子,努力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客观公正:“嗯……廖奎同志这次……表现不错。能够发现问题,并提出……嗯,具有实践价值的解决方法。这说明,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一些传统经验,也确实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他没有提“批判性观摩”,也没有提“资本主义尾巴”,而是用了“表现不错”、“实践价值”、“值得借鉴”这些相对正面的词语。
这对于李主任来说,已经是破天荒的肯定了!
【叮!支线任务【集体的财产】完成!】
【奖励发放:经验值+10,解锁技能【基础兽医诊断(被动)】。】
【【基础兽医诊断(被动)】:提升宿主对常见家畜(当前主要为猪)疾病的观察力与基础判断力。在近距离观察病畜时,有几率获得关键症状提示。】
廖奎感受着脑海中多出的那些关于猪病的基础知识,再看看李主任那难得缓和的脸色,以及刘寡妇感激的眼神,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稍稍落地。
这一次,他没有依靠那可能冒红光的精准刀法,也没有依靠那吃了想干肉的邪门猪肉,而是凭借着实实在在的观察和一点系统辅助的“土法子”,真正地、第一次,为自己这门与猪打交道的手艺,挣来了一点微弱的、却意义非凡的“正名”。
手艺,终究不只是杀伐。理解、照料,亦是其中深意。
当然,如果系统能少点幺蛾子,那就更好了。廖奎在心里默默补充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