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兰庄园书房的全景幕墙正流淌着《新闻联播》的特别报道。
播音员字正腔圆地宣读着《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八十四岁的诛皎立在窗前,深灰色中山装领口的朱雀胸针在夕阳下泛着暗红光泽,如同即将燎原的星火。
当镜头扫过中亚荒漠间蜿蜒的铁路线时,他手中那根黄花梨木手杖突然重重叩响地面。
镶嵌在杖端的桃木节应声绽放幽蓝光束,整面幕墙瞬间切换为古丝绸之路的全息投影,驼铃声响与高铁轰鸣在暮色中轰然交汇。
“终于等到了。”
诛皎的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手杖点在长安城与雅典卫城之间的虚拟连线上。
那条曾经洒满瓷器和香料的古道,此刻正被光纤与输油管道重新唤醒。
陈兰兰端着冰镇酸梅汤走近,发间朱雀衔珠簪与窗外惊飞的雀鸟同步振翅。
她目光扫过投影里某个标注着“皎兰中亚油气田”的光点。
轻声提醒:“华儿说战略委员会已在密室集结。”
诛皎缓缓转身。
手杖轻旋间,全息地图上的金色光流突然重组为太极图案——
代表陆上丝路的陆权之眼与象征海上丝路的海权之眼正缓缓旋转。
“告诉孩子们。”
他声音沉稳如磐石。
“我们要做连接阴阳的那条S线。”
密室环形灯在子夜亮起。
五十八岁的诛华肃立在阴沉木会议桌首端,身后悬浮着刚解密的“一带一路”政策文件。
十二位战略委员会成员屏息凝神,其中三位曾参与过三十年前皎兰集团的第一次出海远征。
“父亲。”
诛华调出皎兰在全球的产业分布图。
七十八个金色光点如星座般散落在欧亚大陆。
“我们的布局与倡议规划重合度达到百分之九十一。”
诛皎的手杖划过空气。
全息投影瞬间分解为六大经济走廊的三维模型。
当杖尖点在“中巴经济走廊”某处峡谷时,某个隐藏的红色警报突然闪烁——
那里正盘踞着当年也门撤侨时结仇的敌对势力。
“看来有老朋友不想让路。”
诛皎从密室保险库取出镶陨铁的印章,印纽正是1958年百家镇合作社的朱雀图腾。
他重重盖在战略地图的警报区域,印泥混合着灵泉淬炼的朱砂,在投影上烙出燃烧的痕迹。
曾在也门协助撤侨的安保总监阿卜杜拉突然接入全息通讯。
这位沙特汉子身后是皎兰集团在迪拜的指挥中心,阿拉伯长袍与智能作战服在屏幕中交织。
“诛老,骆驼已经备好。”
他展示着沙漠特种部队的实时演练画面。
“随时能踏平挡路的蝎子。”
诛玥的加密信号从吉隆坡同步切入。
月白色旗袍在热带夜风中轻扬,她指尖轻划便将皎兰东南亚物流网络与“海上丝路”航线重叠。
“航运联盟愿意让出三成干股。”
她将合约草案投射到会议室中央。
“条件是参与我们的量子导航系统。”
便在这时。
诛兴抱着量子计算机闯入密室。
白大褂下摆还沾着FASt射电望远镜的晨露。
“父亲,这是刚演算完的风险模型。”
他操作平板展开数据流,某个代表地缘政治危机的参数在跨里海区域剧烈波动。
某位元老忍不住拍案:“这区域太凶险!”
他身后的全息报表显示着三十年前在该地投资失败的惨痛数据。
诛皎的手杖突然点在模型核心。
无数金色光粒从风险参数中迸发,重组为皎兰新一代防弹运输车的三维结构图。
“凶险?”
他杖尖轻挑,车辆防护值瞬间突破军方标准。
“正好试试新铠甲的硬度。”
陈兰兰默默端来冰镇百合羹。
瓷碗边缘刻着的合作社纹样,与全息地图上的基建项目如出一辙。
“刚收到哈萨克斯坦的订单。”
她将电子订单推给质疑的元老。
“用关停工厂的设备换他们三条铁路线。”
凌晨三时。
战略委员会启动量子投票系统。
当诛皎将朱雀胸针嵌入控制台,覆盖六十国的《皎兰一带一路发展纲要》如瀑布般倾泻。
代表赞成的绿色光流中,三位曾折戟海外的元老摘下眼镜,镜片上倒映着他们1992年首次出海时的豪情。
便在此时。
国家发改委的加密公函突然抵达。
诛华展开全息文件时瞳孔震动——公函竟附带着1958年百家镇合作社的税务减免证明,边缘批注着“薪火相传”四个瘦金体小字。
诛皎轻笑。
手杖轻点合作社证明的泛黄边角。
“这条路上。”
他转身望向东方既白的天空。
“早该有中国人的驿站。”
晨光刺破云层。
诛皎独坐密室,意识沉入桃园空间。
这里依旧保持着1950年的春日模样,他在灵泉边埋下那枚镶陨铁的印章,印文在触及黑土时迸发七彩流光。
退出空间时,他带回一抔黑土,撒在书房新绘的《丝绸之路战略图》卷轴旁。
百年桃树无风自动。
诛兴业带着同学们拍摄的“一带一路”宣传片冲进庭院。
少年将无人机镜头对准太爷爷的手杖——杖身桃木的纹路竟与地图上的经济走廊完美重合。
“太爷爷!我们想沿丝路建生态农场!”
少年兴奋地展示着用灵泉优化的旱作水稻模型。
早间财经新闻突发快讯。
皎兰集团股价因转型决议暴跌百分之十五。
但诛皎却在水晶屏前缓缓演练太极,手杖点地震得窗棂嗡鸣。
当招式收势时,国际订单额突然暴涨的消息让股价反弹至历史新高。
“他们终于看懂了。”
他对匆匆赶来的诛华轻笑。
午时三刻。
央企联盟突然发来合作邀约。
负责人视频连线时背景,正是皎兰在巴基斯坦建设的首个“一带一路”示范区——那片曾被红色警报覆盖的峡谷。
此刻正矗立着印有朱雀徽标的光伏电站。
暮色苍茫。
诛皎在百年桃树下召见全体委员。
手杖划过新泥,画出横跨欧亚的产业布局网。
“今天种下的种子。”
他剪下桃树新生枝条插入丝路沙盘。
“明天会长成连通大陆的森林。”
月光如水。
陈兰兰在祠堂点燃六十三盏长明灯。
灯油是用关停厂区的污染物提炼而成,灯焰竟在空中拼出古丝绸之路的星座图。
“从长安到罗马。”
她轻声祷告,朱雀形态的灯焰突然展翅。
便在这时。
诛玥从马六甲发回全息通讯。
她身后是皎兰参与建设的深水港,龙门吊正在晨曦中吊装印着“中国制造”的集装箱。某个集装箱侧面的涂鸦,竟是诛兴业设计的朱雀衔稻穗图案。
“爸,第一班中欧班列已经启程。”
她将镜头转向满载光伏板的列车。
车头灯光刺破晨雾,恍若1950年百家镇合作社开工的篝火。
新的一天在朝阳中苏醒。
诛皎的手杖点在战略进度表上,首个金色指标已然达标。
而那株插入沙盘的桃枝,竟在虚拟的丝绸之路上生根发芽,嫩绿叶片与全息投影中的铁路网悄然共振。
这场始于长安的远征,终将重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