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九年二月初二,塞北草原依旧冰封千里,凛冽的寒风卷着细碎的雪粒,抽打在西路军将士的铠甲上,发出清脆的碰撞声。经过连日的昼夜兼程,韩毅率领十五万大军终于抵达归化城外三十里处,远远望去,这座草原名城的轮廓在风雪中若隐若现,城墙之上,察哈尔部的狼头大旗随风摇曳,透着一股桀骜不驯的野性。
归化城,古称丰州滩,乃是漠南草原的咽喉要地,也是察哈尔部的核心驻地。自林丹汗时期起,察哈尔部便以此为根基,掌控着漠南与中原的贸易往来,城中不仅有坚固的城墙防御,更囤积了大量从辽东劫掠而来的财物与粮草。此刻,城中驻守着察哈尔部三万精锐骑兵,首领乃是林丹汗之孙额哲,此人继承了祖父的勇武,却也沾染了蒙古贵族固有的骄横与自大,自恃骑兵精锐,根本未将远道而来的中华军放在眼中。
韩毅勒住战马,身后的大军缓缓停下脚步,玄色的阵列在白雪皑皑的草原上绵延数里,如同一头蛰伏的巨兽。他取出怀中的望远镜,仔细观察着归化城的防御部署:城墙高达三丈,由夯土与石块筑成,城墙上布满了射箭的垛口,隐约可见手持弯刀的蒙古士兵在来回巡视;城门紧闭,门外挖有深深的壕沟,沟中填满了积雪与尖木,显然是做足了防御准备。
“将军,察哈尔部主力皆在城中,额哲此人骄横自负,且刚从辽东劫掠归来,士气正盛,若强行攻城,我军怕是要付出不小的代价。”副将陈武策马来到韩毅身边,低声说道。他跟随韩毅多年,深知蒙古骑兵的野战优势,若是被其引出城外,凭借中华军的火器与阵法,取胜并非难事,但若是顿兵坚城之下,极易陷入被动。
韩毅微微颔首,放下望远镜,目光落在归化城的城门之上,沉声道:“额哲自以为麾下骑兵天下无敌,又轻视我军长途奔袭疲惫,必然急于求战,想要一举击溃我军,彰显其威名。此战,硬攻非上策,当以智取,诱敌出城,再设伏围歼,方能以最小的代价攻克归化城。”
随后,韩毅召集麾下将领召开军事会议,详细制定“诱敌深入”的作战计划。他令麾下两千名士兵卸下铠甲,换上破旧的布衣,伪装成流离失所的流民,前往归化城“投降”;同时,暗中挑选五千名精锐步兵,故意在归化城外二十里处扎下一座简陋的营寨,营中旗帜杂乱,士兵们看似毫无纪律,营造出中华军战斗力低下、不堪一击的假象。
“这些伪装成流民的士兵,要多带些伤号,沿途散布谣言,就说中华军长途跋涉,粮草不济,士兵们怨声载道,不少人都想弃械逃亡。”韩毅对着负责执行诱敌任务的将领叮嘱道,“切记,言行举止要逼真,不可露出破绽。若能成功将额哲引出城,便是大功一件!”
将领领命而去,当即挑选士兵,按照韩毅的吩咐进行伪装。不多时,两千名“流民”便出现在通往归化城的官道上,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有的拄着拐杖,有的搀扶着伤号,步履蹒跚地朝着归化城走去,沿途不断发出唉声叹气之声,偶尔还会有士兵“不堪重负”,瘫倒在雪地里,一副惨不忍睹的模样。
与此同时,五千名精锐步兵在城外二十里处扎下营寨。营寨的栅栏歪歪扭扭,不少地方甚至还留有缺口,士兵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有的在生火取暖,有的在低声抱怨,还有的在擦拭武器,却显得有气无力,完全没有一支精锐之师该有的风貌。这一切,都被归化城墙上的察哈尔士兵看在眼里,迅速禀报给了首领额哲。
额哲此时正在城中的大帐内饮酒作乐,帐中摆满了美酒佳肴,几名从辽东劫掠而来的美女在旁歌舞助兴。听闻中华军在城外扎营,且有两千名流民前来投降,他当即放下酒杯,眼中闪过一丝轻蔑:“中华军果然是一群乌合之众,长途奔袭而来,早已疲惫不堪,如今连士兵都开始逃亡了。看来,此前探马所言非虚,这韩毅也不过是浪得虚名之辈!”
一旁的副将图鲁连忙上前劝阻:“首领,中华军诡计多端,不可轻信。这些流民来历不明,城外的营寨也看似过于简陋,恐有埋伏啊!”
额哲闻言,顿时脸色一沉,不耐烦地挥了挥手:“图鲁,你就是太过谨慎!中华军若真有实力,何必派流民前来投降?城外营寨如此狼狈,显然是士气低落,不堪一击。我察哈尔部骑兵乃是草原上的雄鹰,难道还会怕了这些中原的步兵不成?”
话音刚落,一名士兵带着两名“流民”走进大帐。这两名“流民”正是韩毅精心挑选的士兵,他们一进帐,便“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首领饶命!我等是中华军的士兵,实在不堪忍受军中疾苦,特意前来投奔首领,还望首领收留!”
额哲眯起眼睛,打量着两人,冷冷问道:“你们中华军近况如何?韩毅此人本事如何?”
其中一名士兵抬起头,脸上满是恐惧与不甘,哭丧着脸说道:“首领有所不知,韩毅此人刚愎自用,根本不懂用兵之道。我军长途奔袭而来,粮草早已所剩无几,不少士兵都冻饿而死。韩将军不仅不体恤士兵,还强令我们攻城,若有违抗,便军法处置。军中上下早已怨声载道,许多人都想逃跑,只是苦于没有门路。我们见首领威名远扬,便特意冒险前来投奔,只求能有条活路!”
另一名士兵也连忙附和道:“是啊首领!中华军的士兵大多是临时招募的流民,根本没有经过严格训练,连武器都不会使用。城外的营寨看似有五千人,实则都是老弱病残,不堪一击。只要首领率军出击,必定能一举将其击溃!”
额哲听着两人的哭诉,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愈发强烈的骄傲与自信。他哈哈大笑起来,拍着桌子说道:“好!既然你们真心投奔,本首领便收留你们!待我率军击溃中华军,少不了你们的好处!”
随后,额哲当即下令,集结两万精锐骑兵,准备出城追击。图鲁再次上前劝阻:“首领,不可冲动!我军只需坚守城池,中华军粮草不济,日久自会退兵。若贸然出城,万一有埋伏,后果不堪设想啊!”
额哲脸色一寒,厉声说道:“图鲁,你再敢扰乱军心,休怪本首领不客气!中华军已是强弩之末,此时不出击,更待何时?我要亲自率领骑兵,将韩毅的人头斩下,让整个草原都知道我察哈尔部的厉害!”
图鲁见额哲心意已决,深知无法劝阻,只得长叹一声,退到一旁。不多时,两万察哈尔骑兵便集结完毕,他们身着皮甲,手持弯刀,胯下战马嘶鸣不已,一个个气势汹汹,仿佛胜券在握。额哲翻身上马,拔出腰间的弯刀,高声下令:“打开城门,随我出击!击溃中华军,抢夺他们的粮草与财物!”
城门缓缓打开,两万察哈尔骑兵如同一股奔腾的洪流,呼啸着冲出归化城,朝着中华军的营寨疾驰而去。马蹄踏过积雪,溅起漫天雪雾,弯刀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寒光,远远望去,如同一条黑色的巨龙,气势骇人。
此时,韩毅正站在远处的山头之上,通过望远镜密切关注着归化城的动向。当看到城门打开,两万骑兵疾驰而出时,他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鱼儿,终于上钩了!”
他当即下令,令城外营寨中的五千名精锐步兵佯装惊慌失措,丢弃营寨,朝着山谷方向逃窜。同时,埋伏在两侧山谷中的火炮部队与骑兵部队做好战斗准备,待察哈尔军进入山谷,便立即发起进攻。
察哈尔骑兵很快便抵达中华军的营寨,看到营寨中空无一人,只有散落的兵器与粮草,额哲更加确信中华军不堪一击,哈哈大笑道:“韩毅果然是个胆小鬼!连一战的勇气都没有,快,随我追击,务必将他们全部歼灭!”
说完,他一马当先,率领骑兵朝着逃窜的中华军步兵追去。两万骑兵奔腾向前,速度越来越快,很快便进入了韩毅早已设好埋伏的山谷。这座山谷名为“野狼谷”,两侧是陡峭的山崖,中间只有一条狭窄的通道,正是伏击骑兵的绝佳之地。
当察哈尔军的先头部队全部进入山谷,后卫部队也即将踏入谷口时,韩毅猛地拔出虎头湛金枪,高声下令:“开火!”
早已埋伏在两侧山崖上的火炮部队瞬间行动起来。数十门火炮同时轰鸣,炮弹呼啸着从山崖上射出,如同流星般砸向察哈尔骑兵的阵中。“轰!轰!轰!”剧烈的爆炸声在山谷中回荡,火光冲天,烟尘弥漫。察哈尔骑兵毫无防备,瞬间被炮弹炸得人仰马翻,战马受惊,疯狂嘶鸣,四处奔逃,原本整齐的阵型瞬间大乱。
“不好!有埋伏!快撤退!”额哲脸色大变,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恐慌,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中了韩毅的诱敌之计。他当即挥舞着弯刀,想要指挥骑兵掉头撤退,可山谷狭窄,骑兵们相互拥挤,根本无法掉头,只能在混乱中自相践踏。
就在此时,两侧山崖上响起震天动地的呐喊声。韩毅麾下的五万骑兵如同猛虎下山般,从山谷两侧的密林中冲出,他们手持长枪与马刀,朝着混乱中的察哈尔骑兵发起了猛烈的冲击。“杀!杀!杀!”呐喊声震彻山谷,中华军骑兵如同潮水般涌入察哈尔军的阵中,刀光剑影,血肉横飞。
察哈尔骑兵虽勇,但在突如其来的打击下,早已军心涣散,失去了抵抗之力。他们在狭窄的山谷中无法发挥骑兵的机动性优势,只能被动挨打。中华军骑兵则凭借着严明的纪律与精良的武器,不断收割着敌人的生命。有的察哈尔骑兵想要反抗,却被中华军的长枪刺穿身体;有的想要逃跑,却被身后的骑兵追上,一刀斩落马下。
额哲看着麾下的骑兵一个个倒下,心中充满了绝望与悔恨。他挥舞着弯刀,奋力斩杀着身边的中华军士兵,想要冲出一条血路,但中华军骑兵越涌越多,将他团团包围。一名中华军将领看到额哲,眼中闪过一丝厉色,策马冲了上去,手中的长枪直刺额哲的胸膛。
额哲急忙挥刀格挡,“当”的一声,长枪被挡开,但巨大的冲击力让他手臂发麻,弯刀险些脱手。不等他反应过来,另一名中华军骑兵从侧面冲来,马刀一挥,精准地砍中了他的脖颈。鲜血喷涌而出,额哲的头颅滚落在地,眼睛圆睁,似乎还不敢相信自己竟然会败得如此之惨。
察哈尔部的士兵看到首领被斩杀,更是彻底失去了抵抗的勇气,纷纷扔下武器,跪地投降。只有少数死忠分子还在负隅顽抗,但很快便被中华军骑兵剿灭。激战持续了不到一个时辰,两万察哈尔骑兵便全军覆没,其中一万余人战死,八千余人被俘,只有少数人侥幸逃脱。
韩毅骑着战马,缓缓走进山谷,看着满地的尸体与缴获的武器战马,脸上没有丝毫喜悦,只有一丝凝重。他下令将被俘的察哈尔士兵集中看管,同时令士兵们清理战场,救治受伤的将士。随后,他率领大军,朝着归化城进发。
此时的归化城,只剩下一万余名老弱残兵驻守。当得知额哲战死,两万精锐骑兵全军覆没的消息后,城中的察哈尔士兵早已吓得魂飞魄散,人心惶惶。图鲁看着城外浩浩荡荡的中华军,知道大势已去,若继续抵抗,只会徒增伤亡。他召集城中的将领商议,最终决定开城投降。
归化城的城门缓缓打开,图鲁带着城中的将领与士兵,捧着兵器,跪在城外的雪地里,向中华军投降。韩毅率领大军进入归化城,城中的百姓们纷纷走上街头,看着这支纪律严明、秋毫无犯的军队,眼中充满了敬畏与好奇。他们原本以为中华军会烧杀抢掠,却没想到中华军士兵不仅没有伤害他们,还主动帮助清理街道,安抚百姓,这让他们悬着的心渐渐放了下来。
韩毅下令,将城中囤积的财物与粮草全部没收,一部分用于补充大军的补给,另一部分则分发给城中的百姓与被俘的察哈尔士兵。同时,他派遣士兵接管归化城的防御,张贴告示,安抚民心,宣布中华军的政策:凡愿意归顺者,一律既往不咎,可获得土地与农具,从事农耕;不愿归顺者,可返回草原,但不得再参与任何反对中华军的行动。
消息传开,城中的察哈尔百姓纷纷表示愿意归顺。他们早已厌倦了常年的战乱与劫掠,渴望能过上安稳的生活。中华军的仁义之举,让他们看到了希望,也渐渐打消了心中的顾虑。
随后,韩毅派人前往察哈尔部的其他驻地,招降剩余的部落势力。由于首领额哲战死,主力部队被歼灭,察哈尔部的其他部落势力群龙无首,再加上中华军的强大威慑与仁义政策,纷纷选择归顺。短短数日之内,察哈尔部便彻底瓦解,其辖制的草原区域全部纳入中华军的统治范围。
韩毅站在归化城的城墙上,望着远方茫茫的草原,心中感慨万千。这场察哈尔之战,凭借着诱敌深入的计策,以最小的代价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不仅歼灭了察哈尔部的主力,攻克了归化城,更震慑了漠南草原的其他部落势力。他知道,这只是征蒙之战的第一步,接下来,还要与东路军会合,共同剿灭科尔沁部,彻底平定漠南草原,为北疆的安宁奠定坚实的基础。
他从怀中掏出那把从苏家屯老农手中接过的麦种,麦种依旧干燥而饱满。韩毅轻轻摩挲着麦种,心中默念道:“老丈,察哈尔部已灭,归化城已克,用不了多久,辽东的百姓就能重返家园,这些麦种也能在故土上发芽结果了。”
春风渐起,冰雪消融,草原上开始泛起一丝绿意。韩毅下令,在归化城设立临时指挥部,休整大军,同时做好进攻科尔沁部的准备。他知道,一场更大的恶战还在等待着他们,但他坚信,凭借着中华军的勇猛与智慧,必定能平定漠南,守护好华夏的疆土,让天下百姓都能过上安稳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