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八年冬,北风卷地,雪落辽东。锦州城外的官道上,积雪被马蹄踏得凌乱不堪,几具冻僵的流民尸体蜷缩在路边,身上单薄的衣衫早已被寒风撕扯得不成样子,不远处的村庄冒着滚滚黑烟,隐约传来妇孺的哭喊与蒙古骑兵的呼啸,昔日因垦荒而焕发的生机,正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兵祸无情吞噬。
此时的辽东,中华军主力尚未完全从灭清之战的疲惫中休整过来,大部分兵力分散在各地参与城镇重建与荒地开垦的护卫工作,边境防线虽有部署,但兵力相对薄弱。谁也未曾料到,就在这冰封雪冻的时节,蒙古察哈尔部与科尔沁部竟会联手发难,以五万精锐骑兵突袭辽东边境,给刚刚安定的辽东大地再度蒙上血腥阴影。
察哈尔部与科尔沁部本是漠南蒙古的两大强部,早年曾与满清结盟,在辽东战场上多次与明军交锋,虽在满清覆灭后表面臣服,实则一直觊觎辽东的肥沃土地与财富。得知中华军主力深陷灭清之战,辽东防务空虚,察哈尔部首领林丹汗之孙额哲与科尔沁部首领吴克善一拍即合,以“恢复蒙古故地”为名,集结两部五万骑兵,趁着风雪弥漫的夜色,绕过边境哨所,直扑锦州、辽阳等重镇。
蒙古骑兵素来以骁勇善战、机动性强着称,他们不携粮草,专靠劫掠补给,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锦州城郊的苏家屯垦荒区,刚刚收割完毕的粮仓被付之一炬,金黄的麦粒混着白雪被马蹄践踏,流民们辛苦搭建的茅草屋燃起熊熊大火,来不及逃跑的老人与孩童倒在血泊之中,年轻的妇女被骑兵拖拽上马,凄厉的哭喊声在风雪中回荡。一位刚获得“垦荒能手”称号的流民,为了保护即将分娩的妻子,手持锄头与蒙古骑兵拼命,最终被数柄马刀砍倒,鲜血染红了门前刚开垦的土地。
辽阳城外的集市更是沦为人间炼狱。彼时恰逢每月一次的集市,来自各地的商贩与流民汇聚于此,交易粮食、布匹与农具,热闹非凡。蒙古骑兵的突然出现,让整个集市瞬间陷入混乱。商贩们来不及收拾货物,便被呼啸而来的骑兵冲散,躲闪不及者当场被马蹄踏死。骑兵们挥舞着马刀,肆意砍杀,抢夺金银财物,将集市上的布匹、粮食装车运走,遇到反抗便直接灭口。不到一个时辰,昔日繁华的集市便化为一片狼藉,遍地都是尸体与散落的货物,寒风卷着雪花,掩盖不住空气中浓郁的血腥味。
短短数日,蒙古骑兵连破辽东边境十余座城镇与垦荒区,劫掠人口数千,牲畜数万头,烧毁房屋无数,无数流民流离失所,被迫向沈阳方向逃亡。消息如同雪片般传至北京,彼时王巢正忙于处理辽东垦荒的后续事宜,审阅各地上报的粮食产量与人口增长数据,当看到边境送来的急报时,手中的奏折“啪”地一声掉落在地,脸色瞬间铁青。
“蒙古鞑子,欺我太甚!”王巢猛地一拍案几,案上的茶杯被震得摇晃,茶水洒出大半。他站起身,目光如炬,死死盯着墙上的疆域图,图上察哈尔与科尔沁两部的位置被红笔圈出,显得格外刺眼。“昔年助纣为虐,勾结满清侵扰边境;今满清已灭,不思安分守己,反倒趁我辽东防务空虚,烧杀抢掠,残害百姓!此等顽疾,若不彻底根除,日后必成心腹大患!”
殿内众臣皆屏息凝神,不敢言语。他们深知王巢此刻的愤怒并非无的放矢,蒙古各部历来反复无常,自明朝以来便屡屡犯边,如今趁虚而入,显然是看清了中华军主力尚未完全回撤的时机,妄图掠夺利益,甚至觊觎辽东之地。若此时退让,不仅会让辽东百姓寒心,更会助长蒙古各部的嚣张气焰,日后边境永无宁日。
“主公,蒙古骑兵机动性强,来去如风,但若要彻底剿灭,需集结重兵,周密部署,方可确保万无一失。”兵部尚书上前一步,躬身说道,“如今辽东兵力分散,需从各地抽调精锐,组建征蒙大军,同时做好粮草补给与后勤保障,避免重蹈昔日明军远征漠北的覆辙。”
王巢微微颔首,神色逐渐冷静下来。他清楚,蒙古骑兵虽勇猛,但也并非无懈可击,其优势在于机动性,劣势则是补给困难,缺乏攻坚能力。只要制定合理的战术,集中兵力打歼灭战,同时切断其退路,必能将其重创。“传我命令,即刻调集中原与辽东各地精锐,组建三十万征蒙大军,其中骑兵五万,由林瀚担任征蒙大将军,总领全军事务。”
林瀚乃是王巢麾下一员猛将,早年跟随王巢南征北战,历经无数战役,尤以擅长骑兵作战与长途奔袭闻名,曾在灭清之战中率领骑兵迂回包抄,立下赫赫战功。听到任命,林瀚当即出列,单膝跪地:“末将接令!定不负主公所托,必率大军荡平蒙古鞑子,为辽东百姓报仇雪恨!”
“好!”王巢走上前,将一枚虎符交到林瀚手中,“朕(注:此处因尚未登基,实际应为‘我’)给你便宜行事之权,军中大小事务,皆由你决断。此次出征,不仅要击退蒙古骑兵,更要直捣其老巢,彻底瓦解察哈尔与科尔沁两部的势力,让漠南蒙古从此不敢再犯我疆域!”
随后,王巢与林瀚及众臣一同制定作战计划,最终决定兵分两路,水陆并进,对蒙古骑兵形成合围之势。东路军由林瀚亲自率领,共十五万大军,其中骑兵三万,从锦州出发,沿辽西走廊北上,直扑察哈尔部的驻地,沿途清剿蒙古骑兵的零散部队,切断其撤回漠北的退路;西路军由副将赵毅率领,同样十五万大军,其中骑兵两万,从辽阳出发,向西挺进,目标直指科尔沁部的大本营,同时策应东路军,防止两部蒙古骑兵相互支援。
为确保大军出征顺利,王巢下令全力调配粮草与军械。各地粮仓紧急调拨粮食百万石,通过漕运与陆路运输送往辽东前线;军械工坊加班加点赶制弓箭、火炮与铠甲,尤其是针对蒙古骑兵的特点,专门配备了大量的弩箭与火器,以增强远程打击能力。同时,命令辽东各地官府组织民夫,抢修道路与桥梁,保障大军行军与补给线路的畅通。
消息传至辽东,正在遭受蒙古骑兵蹂躏的百姓们仿佛看到了希望。一位从锦州逃出来的老农,得知王巢已任命大将率军出征,激动得老泪纵横:“王大人没有忘记我们!有大军出征,那些蒙古鞑子必死无疑!”流民们自发组织起来,为大军筹备粮草,修补军械,许多年轻力壮的流民主动报名参军,希望能亲手为死去的亲人报仇。
崇祯十八年腊月中旬,林瀚率领东路军在锦州誓师出征。寒风凛冽,军旗猎猎,三十万大军身着统一的军服,手持精良的军械,排列成整齐的方阵,气势如虹。林瀚站在高台上,目光扫过台下的将士们,高声说道:“弟兄们!蒙古鞑子侵扰我边境,残害我百姓,烧我房屋,抢我粮食,此等血海深仇,今日必报!此次出征,不破蒙古,誓不还师!”
“不破蒙古,誓不还师!”将士们齐声呐喊,声音震耳欲聋,响彻云霄。随后,大军兵分三路,向察哈尔部驻地挺进。东路军主力由林瀚亲自率领,直奔察哈尔部核心区域;另外两路则分别向东西两侧迂回,清剿沿途的蒙古骑兵哨所,确保主力部队的侧翼安全。
此时的额哲与吴克善正沉浸在劫掠的喜悦之中,他们没想到中华军反应如此迅速,更没想到会集结三十万大军前来征讨。当探马来报,东路军已过锦州,正向察哈尔部驻地逼近时,额哲顿时慌了手脚,连忙召集吴克善商议对策。
“中华军来势汹汹,兵力远超我等,若与之正面交锋,必败无疑。”吴克善面色凝重,他深知中华军的战斗力,尤其是在灭清之战中,其火器与战术的威力早已让蒙古各部心惊胆战。“不如我们放弃劫掠所得,率领骑兵迅速回撤漠北,凭借草原的广阔与中华军周旋,待其粮草耗尽,再寻机反击。”
额哲却不甘心就此放弃,他看着帐中堆积如山的金银财物与抢掠来的人口,咬牙说道:“我们辛苦劫掠而来的财物,岂能轻易放弃?中华军虽多,但长途奔袭,必定疲惫不堪。我们可凭借骑兵的机动性,沿途袭扰其补给线路,再设下埋伏,必能重创中华军。”
两人争论许久,最终未能达成一致。额哲坚持要与中华军一战,率领察哈尔部骑兵留守驻地,准备正面迎击东路军;吴克善则担心战败,率领科尔沁部骑兵向北撤退,只留下少量部队协助额哲。这种分歧,为蒙古骑兵的覆灭埋下了隐患。
林瀚早已通过细作得知了蒙古骑兵的动向,他当即调整战术,命令主力部队加快行军速度,同时派遣一支精锐骑兵,日夜兼程,绕到察哈尔部驻地后方,切断其回撤漠北的唯一通道。此外,传令西路军主将赵毅,加快进军速度,务必在科尔沁部骑兵撤回漠北之前将其拦截。
崇祯十九年正月初一,东路军主力抵达察哈尔部驻地外围。此时的察哈尔部骑兵正在加紧备战,额哲将五万骑兵分成三路,部署在驻地周围的草原上,准备利用草原的地形优势,对中华军发起冲击。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林瀚早已布下天罗地网。
战斗打响后,中华军并未急于发起进攻,而是先以火器部队展开远程打击。数十门火炮同时轰鸣,炮弹呼啸着落在蒙古骑兵阵中,炸得人仰马翻。蒙古骑兵从未见过如此威力巨大的火器,阵型瞬间大乱。额哲见状,只得下令骑兵冲锋,希望能凭借速度冲垮中华军的阵型。
就在蒙古骑兵冲到中华军阵前百米之处时,林瀚一声令下,阵前的拒马桩突然竖起,同时,无数弩箭如暴雨般射出,蒙古骑兵纷纷倒地,尸体很快堆积如山。侥幸冲过弩箭封锁的骑兵,又遭到中华军步兵方阵的顽强抵抗,长枪如林,刀光闪烁,蒙古骑兵虽勇猛,却始终无法突破中华军的防线。
激战半日,察哈尔部骑兵损失惨重,额哲眼看大势已去,只得率领残部向漠北方向突围。然而,此时林瀚派遣的迂回部队早已在其退路设下埋伏,当残兵进入埋伏圈后,伏兵四起,箭矢与火器齐发,察哈尔部骑兵死伤殆尽,额哲在突围中被一箭射穿肩膀,当场被俘。
与此同时,西路军在赵毅的率领下,成功拦截了正在向北撤退的科尔沁部骑兵。赵毅采用诱敌深入的战术,先派遣少量骑兵示弱,引诱科尔沁部骑兵追击,随后将其引入预设的包围圈。在中华军的火器与步兵方阵的联合打击下,科尔沁部骑兵同样损失惨重,吴克善率领残部拼死突围,最终仅带着数百人逃入漠北深处,其余骑兵要么战死,要么被俘。
此战,中华军大获全胜,共歼灭蒙古骑兵三万余人,俘虏一万余人,缴获战马四万余匹,牛羊无数,察哈尔部几乎全军覆没,科尔沁部遭受重创,再也无力侵扰辽东边境。额哲等被俘的蒙古贵族被押解至北京,王巢下令将其关押,待日后处置,同时传令林瀚,率领大军继续向北推进,清剿漠南蒙古的残余势力,巩固边境防线。
消息传回辽东,百姓们欢欣鼓舞,纷纷走上街头,燃放鞭炮庆祝胜利。曾经被劫掠的村庄开始重建,流民们陆续返回自己的家园,在官府的帮助下,重新开垦土地,恢复生产。锦州城外的苏家屯,那位失去丈夫的孕妇顺利生下一名男婴,为了纪念中华军的胜利,她给孩子取名为“破蒙”,希望孩子长大后能像中华军将士一样,保卫家园,不受外敌欺凌。
王巢站在北京的城楼上,望着北方辽阔的疆域,神色凝重。他知道,此次击败蒙古骑兵,只是暂时解决了边境的危机,漠北蒙古各部依然虎视眈眈,要想彻底安定边境,还需长远之计。“传我命令,在辽东边境修建防御工事,设立烽火台,加强边境巡逻;同时,派遣使者前往漠北蒙古各部,晓以利害,劝其臣服,若有不服者,必当严惩不贷。”
此外,王巢还下令对被俘的蒙古骑兵与百姓采取安抚政策,愿意归顺者,可分配土地与农具,与汉人一同垦荒耕种,享受同等的免税待遇;不愿归顺者,可遣返回漠北,但需保证日后不再犯边。这一政策,既瓦解了蒙古各部的抵抗意志,也为辽东的垦荒事业增添了新的劳动力,促进了民族融合与边疆稳定。
春回大地,冰雪消融。辽东的田野上,流民们再次挥舞起农具,播种新的希望。远处的边境线上,中华军将士们坚守岗位,警惕地注视着北方草原的动向。一场突如其来的蒙古异动,虽给辽东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却也让王巢更加坚定了统一边疆、安定天下的决心。在他的心中,一个更为宏大的蓝图正在逐渐成型,那就是结束乱世,建立一个统一、强大、繁荣的华夏帝国,让天下百姓都能安居乐业,不受战乱之苦。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