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九月下旬,辽东大地秋意渐浓,旷野上的衰草被秋风卷起,打着旋儿掠过尘土飞扬的官道。四十万中华军陆军在征虏大将军赵锐的率领下,从山海关浩荡北上,如同一条奔腾的黑色巨龙,绵延数十里,向着辽东腹地的咽喉要地——锦州,稳步推进。
军阵之中,旗帜如林,黑色的“中华军”大旗与“征虏大将军”帅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格外醒目。前锋部队由三万坦克与炮兵组成,履带碾压大地的隆隆声响彻云霄,车轮滚滚扬起漫天尘土,将身后的步兵阵列笼罩在一片灰黄之中。步兵将士们肩扛新式步枪,腰束饱满的弹药带,步伐坚定整齐,铠甲与武器碰撞发出的铿锵之声,汇聚成一股撼天动地的行军节奏。赵锐身披亮银铠甲,头戴凤翅盔,坐镇中军的指挥车中,车顶上的通讯天线不断接收着前方侦察部队与后方大本营的讯息,他目光锐利如鹰,紧盯着车载舆图上锦州城的标记,神情肃穆而坚定。
“将军,前方斥候回报,锦州城已近在五十里之外,清军守将济尔哈朗已下令关闭四门,加固城墙,城外百姓尽数迁入城内,似有死守之意。”传令兵翻身下马,快步跑到指挥车前,躬身禀报。
赵锐抬手示意传令兵退下,对着身旁的参谋总长周昂沉声道:“济尔哈朗乃满清宗室悍将,早年跟随皇太极南征北战,颇有战功,此次驻守锦州,必然早有防备。传我将令,大军放慢行军速度,前锋部队推进至锦州二十里外扎营,炮兵部队即刻选址架设阵地,步兵部队沿营地外围挖掘壕沟,构建防御工事,谨防清军突袭。”
“遵令!”周昂躬身领命,转身通过通讯兵将命令迅速传达至各军。
军令一下,四十万大军如同精密运转的机器,有条不紊地展开行动。前锋部队的坦克集群率先抵达指定区域,呈扇形展开,形成一道钢铁屏障;炮兵部队则在坦克的掩护下,寻找地势平坦开阔之处,开始搭建炮位,一门门黝黑的后膛炮与迫击炮被工匠们从马车上卸下,稳稳架设在夯实的土台上,炮口直指锦州城的方向;步兵部队则分成若干小队,手持铁锹锄头,在营地外围挖掘出深宽各丈余的壕沟,壕沟内侧竖起密密麻麻的拒马,拒马之上缠绕着锋利的铁蒺藜,构成一道坚固的防御防线。
与此同时,锦州城内已是一片紧张忙碌的景象。济尔哈朗身着厚重的铠甲,手持马鞭,正在城墙上巡视。这位满清镶蓝旗旗主,面容刚毅,眼神中满是凝重。锦州作为清军在辽东西部的门户,北接沈阳,南邻山海关,是连接关内外的战略要地,一旦失守,沈阳将直接暴露在中华军的兵锋之下。因此,皇太极病逝前曾特意嘱咐济尔哈朗,务必死守锦州,为沈阳争取喘息之机。
“将军,中华军前锋已在城外二十里处扎营,看其阵仗,兵力恐有数十万之众,且携带有大量重炮与那种名为‘坦克’的钢铁巨兽,来势汹汹啊!”副将阿山走到济尔哈朗身旁,神色惶恐地说道。
济尔哈朗眉头紧锁,望着城外远处中华军营地升起的袅袅炊烟,沉声道:“本将早已料到中华军会大举来犯,只是没想到其兵力如此雄厚,装备如此精良。传我将令,即刻加固城墙,在城墙上增设箭楼与炮台,将城内所有火炮尽数搬至城头,组织民夫日夜赶工,在城墙外侧挖掘护城河,河底铺设尖刺;同时,关闭所有城门,严禁任何人出入,城内实行宵禁,严查奸细,凡有异动者,格杀勿论!”
“末将遵令!”阿山躬身领命,转身匆匆离去。
随后,济尔哈朗又对身旁的另一名副将道:“速派快马前往沈阳,向摄政王爷多尔衮禀报,中华军四十万大军兵临锦州,攻势凶猛,请求火速派遣援军,否则锦州危在旦夕!”
“是!”副将不敢耽搁,立刻下去安排信使。
在济尔哈朗的严令之下,锦州城内的清军与百姓们开始了紧张的备战。士兵们搬着沉重的石块与木料,在城墙上加固防御;民夫们则在城外挖掘护城河,尽管秋风萧瑟,汗水却浸湿了他们的衣衫;城头之上,清军士兵们手持弓箭、火铳,警惕地注视着城外中华军的动向,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紧张与不安。他们早已听闻山海关大战中,中华军的新式武器威力无穷,清军精锐死伤惨重,如今亲眼见到城外那片绵延数十里的军营,心中的恐惧更是难以抑制。
沈阳城内,多尔衮接到济尔哈朗的求援信后,顿时陷入了两难境地。此时的清军,经过山海关大战的重创,主力部队损失殆尽,剩余兵力分散在沈阳、辽阳、金州等多地,根本难以抽调大量援军支援锦州。更何况,中华军海军十万余人已在登州、天津集结,随时可能从辽南登陆,一旦抽调沈阳兵力驰援锦州,沈阳城将陷入空虚,若中华军海军趁机北上,与陆军夹击沈阳,后果不堪设想。
“摄政王爷,锦州乃辽东门户,万万不可失守啊!”镶白旗旗主多铎上前一步,急切地说道,“若锦州失守,中华军便可长驱直入,直逼沈阳,到那时我大清便真的危在旦夕了!”
多尔衮脸色铁青,沉默良久,才缓缓说道:“本王何尝不知锦州重要,但如今沈阳兵力空虚,实在无兵可派。这样吧,令辽阳守将硕托抽调两万兵力,火速驰援锦州;同时,令金州守将阿济格密切关注中华军海军动向,若海军暂无登陆迹象,再从金州抽调一万兵力支援锦州。此外,传谕济尔哈朗,令其务必坚守锦州至少一月,待援军抵达,再与中华军决战!”
“遵令!”多铎躬身领命,心中却深知,这三万援军对于锦州的危局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但眼下也只能如此了。
锦州城外,中华军的营地已搭建完毕。一座座帐篷整齐排列,如同白色的海洋;营地中央,指挥帐篷高高耸立,周围布满了通讯兵与参谋人员;炮兵阵地之上,数千门火炮已架设完毕,炮口对准锦州城,随时准备开火;坦克部队则在营地前方形成警戒阵型,发动机的轰鸣声不时响起,震慑着城内的清军。
赵锐在周昂的陪同下,登上营地中央的了望塔,举起望远镜眺望锦州城。只见锦州城墙高大厚实,城头上布满了清军士兵,城外侧新挖掘的护城河已初具规模,显然济尔哈朗已做好了死守的准备。
“将军,炮兵部队已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发起炮击。”周昂站在赵锐身旁,沉声说道,“据侦察兵回报,锦州城内清军约有五万余人,配备火炮百余门,弓箭数千张,城防坚固,若强行攻城,我军恐会遭受不小的伤亡。”
赵锐放下望远镜,沉声道:“本将深知攻城之难,因此并未打算急于强攻。济尔哈朗想要死守,我们便先以炮火消耗其兵力与士气,摧毁其城防工事,待其疲敝不堪之时,再一举破城。传我将令,明日清晨,炮兵部队发起第一轮炮击,重点打击锦州城的城墙、箭楼与炮台,每日分三次炮击,每次持续一个时辰,务必让城内清军日夜不得安宁!”
“遵令!”周昂躬身领命。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锦州城外的中华军炮兵阵地便响起了震天动地的号角声。随着号角声响起,炮兵将士们迅速各就各位,将炮弹装入炮膛,瞄准锦州城的方向。
“放!”炮兵统领一声令下。
刹那间,数千门火炮同时开火,轰鸣声震耳欲聋,仿佛天空都在颤抖。一枚枚炮弹呼啸着飞向锦州城,如同黑色的流星划过天际,带着毁灭的气息,重重砸在锦州城墙与城头之上。
“轰!轰!轰!”
剧烈的爆炸声此起彼伏,锦州城的城墙在炮弹的撞击下,砖石飞溅,烟尘弥漫。城头上的清军士兵猝不及防,许多人被炮弹炸得粉身碎骨,血肉横飞;箭楼与炮台被炮弹击中,轰然倒塌,木屑与石块混杂着士兵的尸体滚落城下;城墙之上出现了一个个深浅不一的弹坑,部分地段的城墙甚至出现了裂缝。
城内的清军士兵与百姓们被这突如其来的炮击吓得惊慌失措,哭喊声、惨叫声不绝于耳。济尔哈朗在城墙上督战,被炮弹爆炸的气浪掀翻在地,身上沾满了尘土与血迹。他挣扎着爬起来,望着城外中华军炮兵阵地那片火光冲天的景象,眼中满是惊骇与愤怒。
“快!组织士兵还击!用火炮轰击中华军炮兵阵地!”济尔哈朗高声下令。
城头上的清军士兵们如梦初醒,纷纷跑到剩余的火炮旁,慌乱地装填炮弹,瞄准城外中华军的炮兵阵地发起还击。然而,清军的火炮射程远不及中华军的后膛炮,炮弹大多落在中华军炮兵阵地前方的空地上,根本无法对中华军造成实质性的威胁。
中华军的炮击持续了一个时辰,直到上午巳时才逐渐停歇。此时的锦州城,已是一片狼藉。城墙之上弹坑累累,多处出现坍塌;城头上的箭楼与炮台损毁过半,清军士兵伤亡惨重,尸横遍野;城内的房屋也有不少被炮弹击中,燃起熊熊大火,浓烟滚滚,遮天蔽日。
炮击停止后,济尔哈朗立刻下令士兵们抢修城墙,清理城头的尸体与杂物,同时组织人手扑灭城内的大火。然而,不等清军士兵们喘口气,中午时分,中华军的第二轮炮击又如期而至。
炮弹再次呼啸着飞向锦州城,刚刚抢修了一半的城墙再次遭受重创,更多的士兵在炮击中丧生。城内的百姓们躲在房屋角落,瑟瑟发抖,眼中满是绝望。他们没想到,中华军的炮火竟然如此猛烈,如此密集,仿佛要将整个锦州城夷为平地。
济尔哈朗站在城墙上,望着城外中华军营地那片平静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无力感。他知道,中华军的炮击如同钝刀子割肉,日复一日地消耗着清军的兵力与士气,照这样下去,不用多久,锦州城便会不攻自破。他只能不断地催促信使前往沈阳,请求多尔衮尽快派遣援军,同时严令士兵们坚守阵地,不得后退半步。
然而,援军却迟迟未至。辽阳守将硕托接到多尔衮的命令后,虽不敢怠慢,立刻率领两万兵力驰援锦州,但中华军的侦察部队早已察觉了这一动向,赵锐随即下令左路军将领吴奎率领五万兵力,前往中途拦截。硕托的部队在前往锦州的途中,遭到了吴奎所部的猛烈袭击,清军伤亡惨重,被迫停滞不前,根本无法按时抵达锦州。
金州守将阿济格则因担心中华军海军登陆,不敢轻易抽调兵力,只是派遣了少量兵力象征性地前往锦州支援,这些兵力在途中便被中华军的警戒部队击溃,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日子一天天过去,中华军的炮击从未间断。每日三次的炮击,如同时钟般准时,不断地消耗着锦州城内清军的有生力量与城防工事。锦州城的城墙已是千疮百孔,多处地段出现了巨大的缺口;清军士兵伤亡过半,剩余的士兵也已是疲惫不堪,士气低落到了极点;城内的粮草与水源也开始出现短缺,百姓们饥寒交迫,怨声载道。
济尔哈朗深知,锦州城已撑不了多久了。他站在城墙上,望着城外中华军营地那面高高飘扬的“征虏大将军”帅旗,心中充满了绝望。他知道,中华军的下一步,便是发起总攻,而锦州城再也无法抵挡中华军的兵锋了。
“将军,中华军的炮击又开始了!”一名副将跑到济尔哈朗身旁,神色慌张地说道。
济尔哈朗抬头望去,只见城外中华军的炮兵阵地再次火光冲天,一枚枚炮弹呼啸着飞向锦州城,爆炸声再次响彻云霄。他闭上双眼,心中暗道:“锦州,危矣!大清,危矣!”
城外的中华军营地中,赵锐站在了望塔上,望着锦州城内浓烟滚滚的景象,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他知道,经过数日的炮击,锦州城的城防已遭到严重破坏,清军的士气也已濒临崩溃,破城之日,已近在眼前。
“周参谋,传令下去,明日加大炮击力度,持续炮击两个时辰,重点打击锦州城的东、南两门,为后续攻城做好准备。”赵锐沉声下令。
“遵令!”周昂躬身领命。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锦州城残破的城墙上,映照出一片凄凉的景象。城内,清军士兵们蜷缩在城墙脚下,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与疲惫;城外,中华军的营地灯火通明,士兵们正在休整备战,等待着发起总攻的命令。
锦州告急的消息,如同一块巨石,压在了沈阳城内多尔衮的心头。他知道,锦州失守已成定局,而锦州失守之后,沈阳将直面中华军的兵锋,满清的命运,已悬于一线。
而对于赵锐与四十万中华军将士而言,攻克锦州,只是收复辽东的第一步。他们的目标,是彻底剿灭满清,收复整个辽东大地,让中华的旗帜,重新飘扬在辽东的每一寸土地上。夜色渐浓,锦州城外的中华军营地一片寂静,只有偶尔响起的火炮试射声,预示着一场更大规模的进攻,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