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的洛阳议事殿,烛火彻夜未熄。数十支烛台在殿内投下摇曳的光影,将巨大的桑皮纸舆图映照得忽明忽暗,图上用朱砂标注的线条纵横交错,像一张紧绷的网,笼罩着中原大地。
“报——南路探子回报!”殿外传来侍卫的通传声,打破了殿内的沉寂。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名风尘仆仆的探子踉跄着闯入,身上的夜行衣沾满泥污,靴底还带着山路的碎石,显然是刚从千里之外的楚地疾驰归来。
“讲。”天宇的声音在殿内响起,他正俯身查看舆图上的成皋防线,指尖停在汜水关的位置——那里是中原的门户,若被突破,刘邦的大军便能长驱直入。
探子单膝跪地,从怀中掏出一卷浸透汗水的密信,双手奉上:“主公,刘邦已命夏侯婴率五千轻骑进入楚地,十日之内收编了项羽旧部两万余人!其中多为钟离昧麾下的精锐步兵,虽心有不甘,却因家眷被刘邦扣为人质,不得不归降。”
萧何快步上前接过密信,展开时纸张发出脆响,他快速浏览后,眉头紧锁:“不仅如此,北路探子回报,刘邦从汉中抽调的八万驻军已在陈仓道口集结完毕,由樊哙、周勃分领,加上新收编的楚军残部,合计十万大军,正沿褒斜道向关中转运,先锋已过郿县。”
“十万……”韩信低声重复,走到舆图前,指尖点在汉中与关中的交界处,“褒斜道崎岖难行,十万大军的粮草转运必然困难。刘邦选择这条路线,显然是想借栈道之便,出其不意直逼中原。”
天宇直起身,接过萧何递来的密信,目光扫过一行行急促的字迹。信中详细记载着刘邦军的编制:刘邦亲率中军五万,屯驻陈仓;樊哙领左军两万,布防于斜谷北口;最令人心惊的是右军——由项羽旧部英布统领的两万兵马,此刻正沿渭水东进,距离函谷关已不足百里。
“英布……”天宇指尖在“英布”二字上重重一点,“此人曾随项羽征战多年,熟知楚地地形,让他统领右军,显然是想借他震慑楚军降兵。”
陈平摇着羽扇,走到舆图西侧:“但刘邦终究信不过英布。探子说,英布麾下的副将是刘邦的亲信曹参,名为协助,实为监视。这两万兵马中,有半数是刘邦的旧部,对英布阳奉阴违,昨夜还因粮草分配起了冲突。”
“这便是破绽。”韩信眼中闪过锐光,他俯身划出一条弧线,从函谷关延伸至英布驻军的渭水营地,“若能派人潜入英布军中,煽动旧部与刘邦亲信的矛盾,右军必乱。届时我军从侧翼突袭,可一举击溃右军,斩断刘邦的右臂。”
萧何却面露忧色,摊开随军带来的粮草账册:“只是我军目前的粮草储备,怕是难以支撑持久战。成皋、荥阳一线的粮仓仅余十五万石,若刘邦十万大军围城,最多支撑三个月。北方各州的粮草虽已加急调运,但黄河冰封未化,漕运受阻,陆运又需穿越太行山脉,至少还需半月才能抵达。”
“半月……”天宇沉吟着,目光落在舆图上的敖仓——那里曾是秦朝的天下粮仓,虽经战乱有所损耗,但仍有部分存粮。“传令下去,派一支轻骑突袭敖仓,将残余粮食转运至成皋。刘邦若得知敖仓被袭,定会分兵争夺,届时我军可趁机袭扰他的粮道。”
“主公英明。”陈平抚掌道,“敖仓是刘邦必争之地,他求战心切,定会中此圈套。我愿亲自前往英布军中,以重金收买其麾下旧部,许以‘归楚’的承诺——毕竟这些人本就心向楚地,只需一点火星,便能燃起叛乱之火。”
“不可。”天宇摇头,“陈平乃我军智囊,不可轻易涉险。可派几名楚地出身的死士,带着英布旧部的家书前往,就说‘刘邦已将楚地降兵家眷迁往汉中为质’——此语虽假,却能戳中他们最忌惮的痛点。”
韩信立刻接话:“末将愿率五千骑兵突袭敖仓!只需两日,必能将粮食带回成皋!”
“好。”天宇看向韩信,“你带五百名熟悉楚地地形的降兵同去,让他们伪装成英布的部下,混过刘邦的哨卡。记住,动静要大,务必让刘邦以为是英布私通我军,劫掠粮草。”
韩信领命时,殿外又有探子来报:“主公,夏侯婴的一万骑兵已出函谷关,正在洛阳以西的偃师扎营,显然是想监视我军动向,阻断我与北方的联系。”
“来得正好。”天宇冷笑一声,在舆图上圈出偃师的位置,“樊哙性急,夏侯婴谨慎,两人素来不和。若能让樊哙误以为夏侯婴想独占战功,左军与殿后骑兵必生嫌隙。陈平,你可拟一封伪造的书信,就说‘夏侯婴与天宇密约,待破成皋后共分中原’,设法送到樊哙帐中。”
陈平眼中精光一闪:“此计甚妙!樊哙本就对夏侯婴执掌骑兵不满,见此书信,定会怒火中烧,左军与殿后骑兵必生内讧。”
萧何此时又补充道:“另外,探子还回报,刘邦的粮草运输队多由关中民夫组成,其中不少人曾受项羽恩惠,对刘邦强征劳役怨声载道。若派细作混入民夫之中,散播‘刘邦欲将关中民夫充作炮灰’的流言,或可让粮道自乱。”
天宇点头,目光扫过殿内诸将:“诸位听令——韩信率五千骑突袭敖仓,制造英布通敌假象;陈平负责伪造书信,离间樊哙与夏侯婴;萧何加紧密集各州粮草,务必在半月内运抵成皋;其余诸将随我前往成皋布防,加固城垣,深挖三道壕沟,备好滚石、箭簇……”
一道道指令清晰地下达,烛火映照下,每个人的脸上都燃起了斗志。天宇看着舆图上那片被朱砂标注的“十万大军”区域,指尖在成皋的位置重重一按——刘邦急于争天下,十万大军看似凶猛,实则是悬在他头顶的巨石,只要稍作引导,便能让这巨石砸向他自己的脚。
夜色渐深,议事殿的烛火却越来越亮,像一颗在黑暗中燃烧的心脏,为即将到来的大战,注入着源源不断的力量。探子们还在陆续回报,每一条消息都被快速整合、分析,化作一道道精准的指令,沿着驿道传向中原的各个角落。
天宇知道,刘邦的十万大军已如箭在弦,而他布下的网,也即将收紧。这场中原对决,不仅是兵力的较量,更是智谋的博弈——谁能稳住阵脚,谁能抓住对方的破绽,谁就能在这场天下之争中,迈出最关键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