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汤姆挺会玩儿啊。”
看着大门上挂着“汪公馆”三个鎏金大字的牌匾,高老板忍不住骂小舅汪月明道:“还汤姆汪公馆,有没有渣男洞啥的啊?”
“嘿嘿。”
汪月明腆着个大脸笑道:“我听说红空那边喜欢把自己家叫这个公馆那个府什么的,我这不是为了装外商装得像嘛,都是工作需要。”
“工作需要?”
高兴踹了他屁股一脚:“讨三个老婆也是汤姆工作需要?”
“是的呀。”
汪月明理不直气还壮地说:“红空那边大老板都是三妻四妾。”
“那你的原配,我漂亮妗子能愿意?”
高兴又扬起大脚,却没有踹下去,踹也没用。
“敢不愿意?”
汪月明一脸嘚瑟地说:“她个一毛钱不挣的家庭妇女,没资格在我面前说不字。我给她穿金戴银,让她吃香喝辣,还请了保姆伺候她。”
“她要是敢跟我扎刺,那就离婚好了。”
“是她离不开我,不是我离不开她。”
“好吧。”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高兴不得不承认汪月明说得有道理。
小红薯里面那些独立女性动不动就离婚、去父留子或者买晶生子啥的,有个前提是那些女的有经济能力养活自己和孩子。
就连旧社会那些正房太太们之所以地位高,也不是因为占了个正房的名义或者跟老爷有多恩爱,而是因为那时候讲究个门当户对。能给人当正房的,一般家里条件也差不了,娘家的钱和人是她的底气。
“大兴,快请进,我带你参观参观我的汪公馆。”
高兴跟汪月明进了院。
汪公馆的主体建筑是一栋四层的小洋楼,这栋宅子也不是汪月明自建而是从海城房管所租的。原主人是个知本家,49年之前跟着锃光瓦亮的兵跑到了红空,房产也被没收了,一直当做机关宿舍用。
如意火腿肠汪厂长上任以后,一眼就相中了这个宅子。
“外商”的需要肯定得优先满足啊,机关同志们只得搬家。
“你汤姆挺能啊。”
参观完,高兴又忍不住踹了汪月明一脚。
本着“高人一等”的原则,汪老爷住在第四层,大太太甄漂亮带着大少爷汪旺住第三层,二太太赵德芳和小舅子赵德柱住第二层。
三太太贾迎迎和小姨子贾莹莹住一楼。
需要侍寝的时候,汪老爷打电话,召唤太太上楼。
“你那个小姨子早晚也得被你收进房里对不?”高兴问。
“知我者,大外甥也。”
汪月明恬不知耻道:“她们还有个妹妹,也叫盈盈,盈利的那个盈,不过现在才十四。等她成年了,正好凑个贾氏三姐妹。”
“迎迎、莹莹和盈盈?”
高兴无语道:“都汤姆什么烂名字,你老丈人喂她们吃苍蝇长大的?嗡嗡嘤嘤?还有啊,别人收了也就收了,赵德芳是什么人?你汤姆也敢收,嫌你的小命太长?你不怕活不过今年啊?”
“怕什么。”
汪月明摆摆手,不以为意地说:“我找大师算过了,老二确实命硬,不过她最多也就能克死七个丈夫,然后就否极泰来克夫命变成旺夫命。我收了她,不但不会死,反而会事业兴旺,长命百岁。”
“但愿如此。”
高老板站在院里看着汪月明的海城老洋房,摸着下巴寻思:“老子是不是也该弄个高府啥的了?把老窝就安在海城?”
……
第二天快到中午,高老板还在暖和的被窝里睡回笼觉,小舅汪月明就跑来掀了他的被窝:“都几点啦,还睡。”
“你汤姆是不是有大病?”
起床气爆棚的高老板抓起拖鞋,在汪月明脑袋上“啪啪”就是好几下:“大冬天的,你汤姆不搂着你那大小老婆睡大觉,掀老子被窝干蛋啊?不对,现在是工作时间,你汤姆不上班,瞎跑什么?”
“带你去个好地方。”
汪月明连拉带拽把高兴弄进“卫生间”,简单洗漱一下,出门吃了顿简单的早午餐然后就坐上船出海了。
坐着破渔船在黄不拉几的海里行驶了不到半个小时,高老板带着哼哈二将在汪月明的导引下登上了一座面积不大的岛。
“大外甥。”
汪月明忠实履行作为导游的职责:“你别看这座岛不大,也不怎么出名,上面也没什么特别的景观什么的,其实它可是颇为不凡。”
“哦?”
高兴竖起了大衣领子:“你汤姆最好说出个一二三四,否则……”
“相传徐福老家就是这边的,徐福也是从这个岛出发东渡……”
“停停停。”
高兴打断汪月明:“给地方特产找皇阿玛,给名人找家,都汤姆是瞎胡拉。司马迁离秦始皇也就一百来年,都不知道徐福具体是哪里人。现在离秦朝都过去两千多年了,又把徐福老家给精准定位了?”
“所以我说相传嘛。”
汪月明委屈巴巴地说:“听他们海城当地人说,82年6月,两个大学教授在参加79年开始86年结束的第一次大规模全国地名普查的时候,发现怀仁县城以北的金山公社有个叫徐阜的村。”
“那个阜,是物阜民丰的阜。”
“当地人还说该村原名叫徐福村,福气的福,直到明清时期都是这个福。其中一个教授经过考察当地出土文物等多方面考证,确定该村就是徐福故里,并恢复了徐福村的旧称。”
“教授?”
徐正阳插嘴道:“不是所有的教授都有文人的风骨,并且文化人是最没骨气的一群人。我们大队当年有几个从燕京下放的教授,为了半个黑窝窝头,能喊我们一帮小孩子爹,还会用各地方言喊。”
“要不怎么说秀才最怕遇到你们这种没文化的丘八呢。”
高兴瞪了徐正阳一眼:“你说话不要这么绝对嘛,确实有为了五斗米折腰的教授,不过大部分教授还是好的。小舅,请继续你的解说。”
“呃……”
被高兴他们这么一打断,汪月明还真不知道从何说起了,干脆直接从公元前过渡到现代:“五六十年代,为了防止锃光瓦亮反攻,这个岛成为海防要塞,岛内挖了不少坑道,驻军一个连。”
“不过随着形势的缓和,前几年驻军撤出,成为无人荒岛。”
“荒岛你带老子过来干蛋啊?”高老板骂道。
“你跟我走就是了。”
汪月明拉着高兴爬山,最后停到了一座跟野生土地庙差不多的小破庙前面。破庙里连个泥塑啥的都没有,就用黄纸作牌位写着几个曲里拐弯,高老板一个都不认识的字:“这里是奶奶庙,求子可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