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途

爱吃苹果绿茶的谢礼

首页 >> 针途 >> 针途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唐之最强酒楼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满唐华彩 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 三国:娶妻就变强,我不当人了! 长生界 百炼飞升录 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生存:我乃梁山一匪兵 
针途 爱吃苹果绿茶的谢礼 - 针途全文阅读 - 针途txt下载 - 针途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39章 军民鱼水暖心间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寒冬腊月,北风卷着雪花抽打在医疗站的窗棂上。林闻溪裹紧单薄的棉衣,借着煤油灯的微光检查所剩无几的药品库存。形势比想象中更加严峻——日军加强了封锁,最后一条秘密运输渠道也被切断了。

“林大夫,”顾静昭推门进来,肩头落满雪花,“又来了三个冻伤的老乡,我们的烧伤膏昨天就用完了。”

林闻溪沉默地点点头。这已经是本周第二十七个冻伤患者了。严冬才刚开始,药品却已见底,接下来的日子不敢想象。

正当两人相对无言时,外面突然传来嘈杂的人声。担心是日军突袭,他们警觉地拿起自卫武器。

推开门,看到的景象却让两人愣在原地——几十个村民顶着风雪站在院子里,领头的王老汉捧着一个陶罐,身后的人们或拎或扛,带着各种物资。

“林大夫,”王老汉上前一步,将陶罐郑重地递给林闻溪,“这是俺们全村凑的菜油,知道你们缺药,这点油好歹能帮伤员润润伤口。”

身后的村民纷纷上前:张大娘捧着一篮鸡蛋:“给伤员补补身子”;李铁匠扛来一捆自制夹板:“俺打的,比买的结实”;连孩子们都抱着捡来的干柴:“给医疗站烧炕取暖”...

林闻溪喉头哽咽,半晌说不出话来。顾静昭早已泪流满面,连连鞠躬:“谢谢乡亲们,可是...你们自己也不宽裕啊!”

“这话说的,”王老汉摆手,“你们为了俺们连命都能豁出去,俺们出点东西算啥?军民一家亲嘛!”

这只是一个开始。随后几天,各种形式的支援从四面八方涌来:

杨家沟的妇女们组织起来,用土布缝制绷带和纱布。没有消毒设备,她们就用大锅蒸煮,一根根绷带都凝聚着心血。

赵家庄的老药农带着年轻人上山采药,冒着严寒和危险,采集应急草药。“山是咱们的,药是天然的,小鬼子封不住!”老药农豪迈地说。

最令人感动的是,一些曾经被医疗队救过命的百姓,如今主动前来帮忙。失去右腿的小战士柱着拐杖教伤员康复训练;被治好眼疾的老大娘帮忙照顾重症患者;甚至连康复的日军俘虏也加入劳动,用行动赎罪。

“你们救了我的命,现在请让我回报,”化名“小林”的日军前军医用生硬的中文说,“医学不应该有国界。”

一天深夜,医疗站接收了一名危重产妇。难产加上大出血,需要立即手术,但麻醉剂早已用尽。

“只能用针刺麻醉了,”林闻溪面色凝重,“但效果不确定,风险很大。”

正当他准备行针时,产房的丈夫突然跪下:“林大夫,求您救救她!要是...要是不幸,保大人就行,家里还有个三岁娃...”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急促的敲门声。开门一看,是附近寺庙的老方丈,带着一个小布包。

“听说你们需要麻醉药?”老方丈打开布包,里面是几块褐色的树脂,“这是本寺世代相传的‘佛眠香’,镇痛效果很好,但剂量必须精准。”

原来,这座古庙保存着一些几近失传的中医秘方。老方丈得知医疗站困境后,毅然拿出珍藏。

有了佛眠香的帮助,手术顺利完成,母子平安。丈夫喜极而泣,对着老方丈和林闻溪连连磕头。

“不必谢我,”老方丈扶起他,“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林大夫,寺里还有些古籍药方,明日我让人送来。”

这份无私的馈赠打开了新的思路。林闻溪组织团队系统整理民间偏方和古籍秘方,结合现代医学进行改良。

他们发现,许多土办法虽然粗糙,但蕴含着惊人智慧:某种苔藓的提取液能有效抑制感染;某种昆虫分泌物可以促进伤口愈合;甚至某种黏土经过处理后能做成简易石膏...

“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林闻溪感慨地说,“我们医生要虚心向群众学习。”

最艰难的时期,军民鱼水情显得格外珍贵。粮食短缺时,老乡们宁可自己吃糠咽菜,也要把粮食留给伤员;寒冬腊月,村民们主动轮流来医疗站守夜烧炕,让医护人员能多休息片刻。

一次,日军得到情报前来搜查,老乡们提前得到消息,连夜将重伤员转移到深山密洞中,并在医疗站布置假象迷惑敌人。

“放心,有俺们在,小鬼子别想动医疗站一根汗毛!”民兵队长拍着胸脯保证。

这种鱼水情深不仅体现在危机时刻,更融入日常点滴:

孩子们放学后自发来医疗站帮忙,打扫卫生、煎药换药,甚至学会了简单的护理技能; 大娘大婶们组织“缝补队”,不仅修补衣物,还缝制了大量布鞋和棉袜; 老农们把最好的蔬菜留给伤员,自己吃野菜和杂粮...

“我们做的远远不够,”一位老大娘朴实地说,“你们为俺们拼死拼活,俺们做这点算啥?”

这种相互扶持的精神很快结出硕果。在群众的帮助下,医疗站不仅渡过了最艰难的时期,还实现了许多突破:

基于民间偏方改良的“止血粉”,效果堪比进口磺胺药; 利用当地材料制作的“夹板”,轻便牢固还便宜; 甚至开发出了一套完整的“土法消毒灭菌流程”,解决了无菌操作的难题。

最令人惊喜的是,在一位老陶匠的帮助下,团队成功烧制出简易的玻璃器皿和陶瓷设备,大大提升了制药水平。

“这就是军民一心的力量,”林闻溪在总结会上激动地说,“没有群众的支持,我们早就撑不住了。”

寒冬渐渐过去,春天来临。当第一缕春风吹绿延河两岸时,医疗站举办了一个特别的答谢会。

没有丰盛的宴席,只有简单的粗茶淡饭;没有华丽的致辞,只有真诚的感激之情。林闻溪代表全体医护人员,向支持医疗站的百姓深深鞠躬。

“该鞠躬的是俺们!”王老汉急忙扶住他,“没有你们,俺这把老骨头早就入土了。是你们给了俺们第二次生命!”

这时,一群孩子跑上台,为每个医护人员戴上野花编成的花环。那些曾经被救治过的百姓也纷纷上前,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谢意。

现场变成了一片温情的海洋。医护人员和百姓相拥而泣,三年的同生共死已经让他们成为真正的亲人。

“这就是我们战斗的意义,”林闻溪对团队成员说,“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而是为了这些可爱的人民。”

答谢会结束后,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通过地下渠道,国际红十字会终于突破了封锁,送来了一批紧急医疗物资!

更令人感动的是,随物资附有一封信:“贵处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坚持救治生命的事迹已经传遍国际社会。这些物资是各国人民自发捐赠的,请务必收下。”

原来,军民鱼水情的故事通过各种渠道传到了外界,感动了无数人。国际社会开始向日本政府施压,要求解除对边区的医疗封锁。

“看,我们的坚持有了回报,”顾静昭激动地说,“世界没有忘记我们。”

然而,林闻溪却保持着清醒:“外援可贵,但不能依赖。真正能依靠的,还是我们自己,是我们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他提议将部分国际援助转赠给老百姓:“乡亲们为我们付出太多,这是应该的回报。”

这个决定再次加深了军民之情。老百姓推辞不过,便用援助物资办起了“互助粮仓”和“共享药库”,继续践行着“军民一家亲”的理念。

春天深了,延河解冻,万物复苏。医疗站后的山坡上,军民共同开辟的药圃一片新绿,各种草药茁壮成长。

林闻溪和老百姓一起在药圃劳作,阳光下,他们的身影融为一体,分不清谁是军谁是民。

“这就是最好的医疗模式,”林闻溪望着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医生和病人,军队和百姓,本来就是命运共同体。”

夕阳西下,延河水泛着金光,静静流向远方。在这片经历过苦难却充满温情的土地上,军民鱼水情已经生根发芽,任何艰难困苦都无法将其摧毁。

医疗站的灯光再次亮起,医护人员和百姓志愿者一起忙碌着。没有等级之分,没有你我之别,只有共同的目标:守护生命,守望相助。

军民鱼水暖心间,这份在战火中淬炼的情谊,已经成为比任何药物都更有效的治愈力量。在这条充满艰辛的医学道路上,他们不再孤独,因为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与他们心手相连,共同前行。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庶子夺唐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天后上班我睡觉,直到歌词家中曝 权力医途 寻忆:武灵天下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重生后,我成了奸臣黑月光 掌天图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快穿之病娇男二黑化了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先和离后逃荒,我的空间能升舱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绝世战神赘婿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民国之谍影风云 修仙归来在校园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穿越武大郎从卖饼开始 长夜谍影 父可敌国 我的谍战岁月 我在大雍以武称帝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师士传说 南美:我有传送阵要移民一个亿 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 荣耀大秦 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 谍战:我的绝密生涯 民国谍影 风雨大宋 精灵之梦幻天团 
最近更新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 穿越苻坚:第八十一万大军 帮李二杀穿玄武门的我软饭硬吃 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 穿越古代,我有系统娇妻美妾 山河红颜赋 河葬 红楼梦白话文版 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 红头册 朕的北宋欢乐多 七星大罗盘 穿越大唐,我安史两兄弟横推天下 重生少年破局夺魁,逆转宿命! 三国:戏诸侯霸娇妻我乃张角之子 我蒸的丹馍惊动了天庭特工 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 五姐扶我青云志,我送她们诰命身 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 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 
针途 爱吃苹果绿茶的谢礼 - 针途txt下载 - 针途最新章节 - 针途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