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

敲敲尼

首页 >> 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 >> 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何不同舟渡 六零海岛,大力女混的风生水起 污欲狂撩 师妹用丹炉煮白粥,馋哭隔壁宗门 真千金被读心后,人设崩了 六零真千金遭全家厌弃后被国家宠 渣男嫌我不能生?嫁少帅好孕不断 六零:缺德女配在线夺笋 快穿成万人嫌,却总被读者叫老婆 前妻撩人,容总他超爱 
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 敲敲尼 - 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全文阅读 - 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txt下载 - 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46章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首功当归其岳丈蔡邕。这位曾为汉帝刘宏授业的大家门生遍天下,见女婿为人才匮乏所困,便修书召唤 ** 赴蓟。其中尤以吴郡顾雍最为瞩目——此人身出江东望族顾氏,曾祖官至颍川太守,史上更位列东吴丞相,被赞为\"安国利民,社稷之臣\"。

闻得蔡邕举荐,刘凤当即拜顾雍为燕国长史,赐五百石俸,佐理国政。

徐州巨贾糜竺、糜芳兄弟携家眷亲赴蓟城投效的消息,让燕王刘凤收获了第二份意外之喜。

在这乱世之中,有五大豪商闻名天下:河北甄氏、益州吴氏、陈留卫氏、河东卫氏以及徐州糜氏。糜竺字子仲,不仅坐拥僮仆门客近万,更累积了亿万家财。

虽然商贾之流在士农工商的等级中始终难以抬头,纵使富甲一方,地位仍不及末流小官。糜竺深谙此道,一直渴望扭转家族命运。在徐州时,刺史陶谦表面礼遇有加,实则不过觊觎糜家财富,对其入仕之请始终虚与委蛇。

原本糜竺打算静待时机,但燕王刘凤的崛起让他看到了转机。眼见甄氏通过与燕王联姻一跃成为五商之首,更得知出身商贾的燕王对苏双、张世平等商人皆予重用,糜竺当机立断,携弟弟糜芳及小妹举族北迁,向蓟城表明了效忠之意。

这突如其来的投诚确实令刘凤颇感诧异。按原有轨迹,糜氏兄弟本应与刘备惺惺相惜,更从未踏出徐州半步。但转念一想,自他来到这个时代,已改变太多人的命运轨迹,糜氏兄弟的选择倒也情有可原。

刘凤自然对糜氏举族来投喜出望外。与此同时,第三份惊喜接踵而至——郭嘉修书邀颍川挚友荀彧、荀攸叔侄前来蓟城。这两位名士之所以应约,既是碍于郭嘉情面,更是因蔡邕与其族中尊长的亲笔劝说。

荀爽向来极为器重刘凤,认为他是复兴大汉盛世的明主,特地修书召荀彧和荀攸叔侄前往蓟城游历。

蓟城·南门

听闻荀氏叔侄将至,刘凤亲率文武百官出城相迎。倘若连“王佐之才”荀彧与“谋主”荀攸都不配这般礼遇,那诸葛亮又岂值得刘备三顾茅庐?

穿越至东汉末年已近三载的刘凤深知,这个时代的贤才最渴求的正是这份殊荣。

“颍川荀彧\/荀攸,拜见燕王殿下!”叔侄二人见刘凤摆出如此阵仗,既惊且喜。他们不过在颍川小有名声,于幽州境内实属无名之辈。而眼前这位骠骑大将军、幽州牧,乃是大汉威名赫赫的战神藩王。

刘凤亲自出迎的举动,胜过千言万语的器重。这份隆遇让叔侄二人确信:燕王确是值得托付的明主。

“文若、公达能来相投,实乃寡人之幸!”刘凤含笑上前搀扶,目光灼灼地打量着这对顶级谋臣——

二十三岁的荀彧衣冠楚楚,举手投足尽显国士风范;年长六岁的荀攸目光如炬,眉宇间透着机敏之色。

幽州城内,刘凤笑意盈盈地对面前两位贤才宣告任命:

\"文若,今封你为幽州别驾,岁俸六百石。\"

\"公达,任你为祭酒从事,岁俸五百石。\"

荀氏叔侄眼中难掩喜色,躬身抱拳齐声道:\"臣等叩谢君恩!\"

这份知遇之恩,定当以死相报!

\"诸位且随我入城畅叙。\"刘凤亲切地挽起二人手腕,\"州牧府已备好接风宴席。\"

众人穿过巍峨城门,径直来到肃穆的州牧府正厅。刘凤高坐主位,向着前排席位示意:\"文若、公达,请上座。\"

厅内诸位将领的目光顿时汇聚在这对叔侄身上,暗含艳羡。

\"谢主公厚爱。\"荀彧与荀攸神色从容,安然入席。

刘凤举盏高呼:\"诸君共饮,为文若、公达接风!\"

文武百官纷纷应和,这场盛宴直至月明星稀方才散去。

自得荀氏叔侄辅佐后,刘凤便将政务尽数托付。他本就不擅民事,如今既有治国之才主理,只需从旁指点即可。

于是刘凤将全副精力投入军务革新。特意召回张飞坐镇蓟城,专司整训新附之师。

八万降卒经遴选,汰弱留强,最终保留十八至四十五岁精壮四万余众。

刘凤面对新编的四万大军,深知必须加强训练才能放心指挥作战。当前军中熟悉练兵流程的将领只剩张飞一人,尽管他性格暴躁不适合训练士兵。

关羽与臧洪已率一万精兵前往乌桓王庭,迫使乌桓贵族交出叛贼张举等人。赵云正与太史慈在蓟城训练两万郡兵,无法分身处理其他事务。

刘凤决定借此机会纠正张飞鞭打士卒的恶习。起初张飞得知要负责新兵训练时,当场就要耍赖抗拒,直到看见主公坚决的态度,又有老兵协助,才勉强应承下来。

同时,刘凤派典韦协助张飞练兵,并从中选拔精锐组建御林铁卫。考虑到典韦更适合近卫职责,便任命他为这支亲卫队的统领。典韦立即着手挑选优秀士兵。

刘凤推行独特的军事体系,在军中设立督宣官。这些从锦绣山庄选拔的学员,不仅识字通文、头脑灵活,更对主公绝对忠诚。他们的职责是向士兵宣传忠君爱国思想,明确效忠对象。

督宣官平日不得干预军务,唯有在将领企图叛变时才能接管兵权。这套制度能有效防止将领拥兵自重或率部投敌的情况发生。这项改革将从根本上加强军队的管控。

其一:军中将校以上职位的将领,不设常备军队编制。

其二:将领虽有官衔,却无权擅自率部离营。

其三:大将可配亲卫,但人数上限为一千。

其四:军政互不干涉,将领不得插手地方政务。

……

光阴似箭,转眼一月已过。

锦绣山庄的花园里,刘凤与甄姜夫妇正悠闲享受着午后时光。

“子度!天大的好消息!”只见甄逸挺着圆滚滚的肚子,气喘吁吁地小跑而来。

甄姜放下喂食的银匙,侧首问道:“父亲,何事这般欢喜?”

刘凤倚在雕花榻上,笑吟吟望着汗流浃背的岳丈:“老泰山给孤王捎来什么喜讯?”

“容老夫……先顺口气……”甄逸一屁股跌坐在 ** 上,胸膛剧烈起伏。

见老丈人这副模样,刘凤对妻子抬了抬手:“快给岳父奉茶润喉。”

“妾身明白。”甄姜执壶斟茶,素手将青瓷盏轻推至父亲面前。

甄逸接过茶盏仰脖饮尽,长舒一口浊气,这才捻须笑道:“子度可知?老夫觅得一位文武双全的奇才,特来举荐!”

“哦?”刘凤眼中漾起笑意,“不知这位壮士现在何处?”

虽说近来他已将密报交由幕僚处理,但某些风声仍有耳闻——比如这位岳丈大人近来的坐立不安。

自蔡邕举家迁至蓟城,尤其是刘凤与蔡琰定亲后,甄逸眼底总藏着几分焦灼。

甄逸心里很清楚,刘凤与甄姜夫妻感情深厚,自己女婿并非见异思迁之人。

可甄逸始终觉得不安,毕竟甄家与蔡家的门第悬殊太大。甄家原本只是商贾之家,全凭女儿成为燕王妃才跻身世家之列。而蔡邕贵为天子之师,乃是士林领袖、当代大儒,其女更是名满天下的才女。甄逸担心女儿日后难以压制对方,令甄家处境尴尬。

如今的刘凤早已今非昔比。昔日不过是宗室子弟,现今却是手握实权的燕王,兼任骠骑大将军、幽州牧,统辖十一郡三百五十万百姓。真论起来,倒是甄家高攀了。

唯一让甄逸宽慰的是,这门婚事乃刘凤亡父亲定,三书六礼俱全,甄姜是明媒正娶的燕王妃,名字已载入皇家玉牒。

但甄逸仍忧虑若不能助女儿巩固地位,甄家恐会逐渐失势。为维持家族荣宠,他决意追随女婿步伐。得知刘凤求贤若渴,便四处网罗人才。

甄家虽入士族,根基仍在商界。招募能工巧匠尚易,招揽文武英才却非易事。所幸甄逸识得一位荆襄之地的全才,亲自将其请至蓟城,准备向刘凤引荐。

蓟城锦绣山庄正厅内,刘凤端坐主位,打量着眼前青年。这十八岁的少年身着蜀锦华服,背负弓箭,头插翎羽,周身佩铃叮当作响。

那将军生得虎背熊腰,仪表不凡,刘凤不由侧首向岳父低声道:\"岳父大人,这位壮士是何来历?\"

甄老爷捻须笑道:\"子度啊,此乃益州巴郡甘兴霸,我们在洞庭湖偶遇。兴霸不仅弓马娴熟,更深谙水战之道,如今在长江一带威名远播。老夫惜才,特意将他请至蓟城,想荐与贤婿。\"

刘凤闻言双目圆睁,脱口道:\"阁下当真是锦帆甘宁?\"

甘宁之名他早有耳闻。在东吴众将中,此人堪称翘楚。周瑜早逝后,正是甘宁撑起了东吴水师的威名。

建安十八年正月,曹操亲率四十万大军压境濡须口。孙权集结七万精兵应敌,特命甘宁领三千铁骑为先锋夜袭。甘宁豪迈 ** :\"百骑足矣!\"

是夜二更,他命士卒以白鹅翎为号,率百骑突入曹营。曹 ** 仗连环,阵如铁桶。甘宁率众左冲右突,杀得曹军自乱阵脚。火光四起时,甘宁已从南门突围而去。孙权急遣周泰接应。

待百骑安然折返,曹军犹疑未敢追击。后人赋诗赞曰:战鼓震天吴师至,百翎贯寨鬼神惊!

归营时,甘宁令百骑击鼓吹笛,齐呼盛号,声震云霄。

孙权亲自率众将迎至营门,热情握住甘宁的手赞道:\"兴霸百骑闯曹营,吓得曹孟德夜不能寐。孤故意不相助,正是要一睹将军胆识!\"

说罢遥指对岸曹营豪言:\"他曹营有张文远,孤帐下有甘兴霸,势均力敌!\"

想起近日接连招揽到未来东吴丞相顾雍和大将甘宁,孙权不禁暗自得意:莫非我真有天命眷顾?

正当思量组建水军时,老丈人便将顶尖水战将领送来。若得甘兴霸坐镇,将渤海湾打造成铜墙铁壁易如反掌。

甄逸见女婿如此激动,倒有些诧异——甘宁威名主要在南方三州,北方应少有人知才对。

甘宁闻言略显失落,仍恭敬行礼:\"年少时曾率八百弟兄做些孟浪事,让燕王见笑了。\"想起当年投奔黄祖时因其锦帆贼出身而遭羞辱,此刻对能否投效燕王已不抱期望。

虽犹豫再三,但想到燕王刘凤连工匠商贾都能重用,或许不会计较他的过往。更何况这位平定百万黄巾、击溃二十万胡虏的大汉战神,早就是甘宁心驰神往的人物。

稍作斟酌后,甘宁便率领八百精锐奔赴幽州蓟城。

谁知期望越高失望越深。刘凤竟一语道破他昔日锦帆贼的出身,莫非也嫌弃他这水匪头子的身份?这般境遇,又何必留在蓟城自取其辱?

刘凤何等敏锐,当即捕捉到甘宁眼中转瞬即逝的失落。

他顿时醒悟方才言辞欠妥,连忙解释道:\"兴霸切莫多心!孤王绝无轻视之意。适才是惊喜过望——久闻兴霸虽身在绿林,却专劫富济贫,从不祸害百姓。这份侠义心肠,实在令人钦佩。\"

\"说真的,得知兴霸愿来蓟城相助,孤王心里不知有多欢喜。\"

甘宁听出这番话确是肺腑之言,不禁羞惭叹息:\"唉!都怪当年少不更事......每次想起在长江劫掠的勾当,恨不能自扇耳光!\"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四合院:众里寻她千百度 丹武双绝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重生宝可梦,从独角虫开始 权力医途 寻忆:武灵天下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重生后,我成了奸臣黑月光 道士不好惹 繁花织梦重生女总裁的逆袭时代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灵魂冠冕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绝世战神赘婿 
经典收藏虚空塔 开局59年,人在南锣鼓巷 综漫:外挂竟是我自己 恐怖仙缘 穿越综影:从下乡开始隐居幕后 穿越六零,随军海岛养崽崽 柯南:我是道士,不是侦探 喂!宿主!叫你生子没叫你攻略 酒色财气?可我是个好海军 六零年,穿成了心机女主的垫脚石 带百亿物资,在70年代风生水起 星铁:杨先生,我想其中有些误会 胎穿七零:大佬心尖白月光 重生七零,末世女的摆烂军婚 穿越星际,我娶了帝国最强o 四合院之走不通的路就来打开 长生修仙:从沙漠开始肝经验 我的实力不断翻倍 我在亮剑卖军火,打造超级独立团 快穿:惊!炮灰女配她变了! 
最近更新穿越六零年代之狩猎传奇 滨津市第十三中学 华夏英雄谱 源道龙宇洪荒劫纪 我在现代振兴道门 写小说谱神曲,世界喊我文祖爹! 跑进奥运 我竟偷走了Faker的人生 怨念回廊:无尽恐怖 天幕:帝王破防请各位陛下冷静! 红楼春 原神:我在提瓦特升级打怪 恶毒继姐从良记 古墓迷踪:九域秘辛 我是怎么在牛市亏的血本无归的 穿越1850之晚清乱臣贼子 明眼看破九重天 马文才的重生棋局我为英台梳红妆 向左秋雅,向右月月 乱载三国 
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 敲敲尼 - 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txt下载 - 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最新章节 - 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