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过后的万寿滩,清晨总带着一股沁骨的凉意。项目指挥部会议室的玻璃窗上凝结着薄薄的水雾,却挡不住室内愈发紧绷的气氛。巨大的投影屏上,学府大道与科技大道湖底互通隧道的三维模型正缓缓旋转,蓝色的车道线与灰色的管廊空间在灯光下格外清晰,像一条即将苏醒的巨龙,盘踞在虚拟的湖底。
吴佳怡坐在会议桌主位,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桌角那份泛黄的地质勘测报告。董事长吴洪天 “病重” 的消息已在集团内部发酵了半个月,叔叔吴庆借着 “临时主持工作” 的名义,多次在董事会上质疑隧道项目 “耗资过亿却看不到短期收益”,甚至暗中授意人在工地散布 “吴佳怡为讨好专家乱花钱” 的谣言。此刻,隧道最终技术设计评审会的结果,不仅关乎项目能否推进,更决定着她在集团的话语权能否保住。
“沈工,麻烦您再详细说明一下抗震方案的设计依据。” 吴佳怡的声音打破了沉默,目光投向坐在对面的隧道专家沈工。这位头发花白的老工程师刚从国外回来,放弃了高薪职位,只为参与家乡的重大工程,却没想到刚落地就卷入了集团的权力漩涡。
沈工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打开早已准备好的 ppt:“根据万寿滩湖底地质勘察数据,隧道穿越的地层存在三层软弱夹层,最大厚度达 1.2 米。若按常规 7 度抗震设防,一旦发生 6 级以上地震,隧道拱顶极易出现裂缝,甚至引发坍塌。因此,我们团队建议采用 8 度抗震设防标准,通过在隧道拱部增设 20 厘米厚的碳纤维加固层,同时在底部设置减震垫层,将地震对结构的影响降低 60% 以上。”
他的话音刚落,坐在斜对面的工程管理部总监赵伟立刻皱起眉头,将手中的笔重重拍在桌上:“沈工,我看您是在国外待久了,忘了咱们集团的实际情况!8 度抗震设防比 7 度多花 3200 万,这笔钱从哪儿来?董事长还在医院躺着,集团现金流本来就紧张,您倒是大方,拿着股东的钱搞‘高标准’,到底是为了工程安全,还是为了自己的名声?”
这番话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会议室里瞬间炸开了锅。保守派成员纷纷附和,有人说 “隧道能通就行,没必要追求抗震冗余”,还有人暗指 “沈工拿了施工方的好处”。沈工气得脸色发白,正要反驳,却被吴佳怡抬手按住了肩膀。
吴佳怡缓缓站起身,走到投影屏前,调出邻市湖底隧道坍塌事故的现场照片。画面中,断裂的钢筋与破碎的混凝土块浸泡在浑浊的水中,救援人员正艰难地清理废墟。“各位应该还记得,去年邻市的湖底隧道就是因为抗震标准不足,在一次 5.8 级地震中坍塌,造成 3 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 1.5 亿。” 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沉甸甸的分量,“那座隧道通车才三年,而我们的万寿滩隧道,设计使用寿命是 100 年,要承载未来五十年科技大道的交通流量,一旦出问题,谁来承担责任?”
她转身看向赵伟,目光锐利如刀:“赵总监说 3200 万是浪费,那我给您算笔账。隧道日均通行量预计 5 万辆,若因地震停运,每天仅物流延误损失就超过 200 万,加上维修费用,三个月就能消耗掉 3200 万。更重要的是,隧道不仅是交通工程,更是集团的信誉工程 —— 我们对外宣传‘百年品质’,难道只是一句空话?”
说着,吴佳怡拿出一份文件,分发给在场众人:“这是我昨天刚收到的银行授信意向书。只要我们能证明隧道项目的安全标准与长远价值,银行愿意为项目追加 5000 万低息贷款,利息比普通贷款低 1.2 个百分点。所谓的‘资金紧张’,不过是某些人阻止项目的借口。”
赵伟看着文件上的银行公章,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他没想到吴佳怡早有准备,原本想借 “资金问题” 逼她妥协,却反被将了一军。坐在他身边的吴庆心腹见状,连忙打圆场:“吴总说得有道理,安全确实重要。不过 8 度抗震是不是有点过高了?咱们能不能找个折中方案?”
“安全没有折中一说。” 沈工终于按捺不住,激动地说道,“抗震标准是根据地质条件科学计算得出的,不是菜市场买菜可以讨价还价!如果为了省钱降低标准,将来出了事故,我们这些参与设计的人,都会成为历史的罪人!”
吴佳怡适时补充:“沈工的团队已经做了三次模拟计算,8 度抗震是确保隧道安全的最低标准。我已经决定,就按这个方案执行。如果有人觉得这个方案有问题,欢迎拿出科学依据反驳,而不是用‘成本’‘资金’这些借口拖延项目。”
会议室里陷入沉默,保守派成员面面相觑,再也没人敢提出反对意见。吴佳怡看着众人的反应,心中清楚,这场争执的胜利只是暂时的,吴庆一派绝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的日子,只会更加艰难。
评审会结束后,指挥部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沈工带领技术团队住在办公室,对设计图纸的每一个细节进行核对,小到一颗螺栓的型号,大到管廊的通风系统,都反复确认无误。吴佳怡则每天往返于指挥部与集团总部之间,一边应对吴庆派来的各种 “检查”,一边协调施工单位提前准备设备。
深夜十一点,吴佳怡刚处理完集团发来的 “成本审计通知”,就接到了沈工的紧急电话。“吴总,不好了!有人试图入侵我们的设计数据库!” 沈工的声音带着明显的焦虑,“对方用的是高级别黑客技术,虽然被防火墙拦截了,但已经突破了外围防御,现在正在尝试破解核心数据的加密系统!”
吴佳怡的心猛地一沉。她立刻驱车赶往指挥部,路上拨通了信息部负责人的电话,要求对方立刻关闭数据库外网连接,同时派技术骨干前往指挥部支援。“一定要守住核心数据,那是我们这两个月的心血,绝不能被人窃取或篡改!”
赶到指挥部时,技术团队正围着服务器紧张地操作。屏幕上的防火墙警报灯不断闪烁,红色的攻击提示一行行刷新,看得人头皮发麻。沈工递给吴佳怡一份打印出来的日志:“对方的目标很明确,就是隧道的结构计算书和管廊布局图。如果这些数据泄露,不仅我们的设计成果会被抄袭,更可能被人恶意修改关键参数,给施工埋下致命隐患。”
吴佳怡快速浏览着日志,突然注意到一个熟悉的 Ip 段:“这个 Ip 地址,是不是和上次集团审计部门访问我们数据库的 Ip 很像?” 信息部负责人立刻调出记录,对比后点头:“没错!虽然做了伪装,但底层代码的特征完全一致,应该是同一个团队所为。”
“看来是吴庆那边急了。” 吴佳怡眼中闪过一丝冷意,“他们在评审会上没能阻止我们,就想通过偷数据来搞破坏。沈工,我们不能只被动防御,得设个局,让他们露出马脚。”
经过一番商议,沈工在数据库的非核心区域故意留下一个 “漏洞”,上传了一份经过修改的隧道拱顶结构设计图 —— 将原本 20 厘米厚的加固层改成了 10 厘米,还在计算书中留下了明显的错误数据。信息部则在后台设置了追踪程序,只要有人下载这份假图纸,就能立刻锁定对方的位置和设备信息。
凌晨两点,警报声突然响起。屏幕显示,有人成功下载了那份假图纸!信息部负责人立刻操作电脑,追踪数据流向:“找到了!Ip 地址在集团总部大楼,而且正在向吴庆副总的办公室电脑传输数据!”
吴佳怡紧紧攥着拳头,指甲几乎嵌进掌心。虽然早就猜到是吴庆在背后搞鬼,但亲眼看到证据时,还是忍不住心寒。“先不要声张。”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把追踪到的证据保存好,现在还不是撕破脸的时候。我们先加固数据库安全,等项目推进到关键阶段,再用这些证据反击。”
沈工看着吴佳怡疲惫却坚定的侧脸,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他原本以为参与工程只是单纯的技术工作,却没想到要面对这么多勾心斗角。但也正是这份经历,让他更加敬佩眼前这个年轻的女总 —— 在权力的漩涡中,她始终没有放弃对技术的尊重和对安全的坚守。
三天后,《学府大道 - 科技大道湖底隧道最终设计方案》终于完成定稿。当最后一页图纸打印出来时,指挥部里响起了久违的欢呼声。技术团队的成员们互相击掌庆祝,有人甚至眼圈泛红 —— 这两个月的熬夜、争执与担忧,在这一刻都化作了值得。
吴佳怡拿起笔,在方案封面的 “审批人” 一栏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笔尖落下的瞬间,她突然觉得眼眶发热,这段时间的压力与委屈,仿佛都随着这个签名烟消云散。沈工走到她身边,递过一杯温热的茶:“吴总,辛苦了。这份蓝图,对得起我们所有人的付出。”
“更要感谢您,沈工。” 吴佳怡接过茶杯,指尖传来温暖的触感,“如果不是您坚持技术标准,我们可能早就妥协了。”
就在众人围着蓝图讨论施工细节时,沈工突然拉着吴佳怡走到角落,神色严肃地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吴总,有件事我必须跟您坦白。昨天我重新核对地质勘测数据时,发现隧道线路 K3+200 处有个异常点 —— 原本的勘测报告显示那里是完整岩层,但实际数据却表明,该区域的岩层完整性系数比周边低 30%,很可能存在小型溶洞。”
吴佳怡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为什么之前没发现?这份数据是谁提供的?”
“数据来自集团地质勘察院,负责人是赵伟的小舅子。” 沈工压低声音,“我怀疑他们故意修改了数据,把异常点标注成正常岩层,就是想等施工时出问题,让我们背黑锅。我已经秘密联系了第三方机构重新勘测,但结果要三天后才能出来。现在蓝图已经定稿,如果贸然修改线路,不仅会延误工期,还会给吴庆一派留下攻击我们的借口。”
吴佳怡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她快速翻看沈工递来的原始数据,越看越心惊 —— 那个异常点正好位于隧道的关键受力部位,如果真的存在溶洞,施工时很可能引发塌方。而赵伟小舅子的刻意隐瞒,无疑是把一把尖刀架在了她的脖子上。
“沈工,这件事暂时不要告诉任何人。” 吴佳怡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但眼神依旧坚定,“第三方勘测的事情,您亲自跟进,确保数据准确且保密。我们还有三天时间,足够制定应对方案。无论如何,绝不能让吴庆的阴谋得逞。”
沈工点头:“我明白,吴总。我会安排最信任的学生去对接第三方机构,保证不会出任何纰漏。只是施工队下周就要进场了,时间会不会太紧张?”
“来得及。” 吴佳怡深吸一口气,将那份原始数据塞进包里,“我们可以先按原计划让施工队进场做前期准备,等第三方勘测结果出来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施工方案。只要我们提前做好预案,就不会陷入被动。”
当天下午,隧道蓝图顺利通过集团董事会审批。尽管吴庆一派仍在鸡蛋里挑骨头,提出 “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控”,但在吴佳怡拿出的详细可行性报告和银行授信文件面前,他们的反对显得苍白无力。最终,董事会以 12 票赞成、5 票反对的结果,正式批准隧道项目进入施工阶段。
消息传到指挥部时,工人们放起了鞭炮,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吴佳怡站在人群中,看着大家兴奋的笑脸,心中却没有丝毫轻松。她知道,蓝图落地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 隐藏的地质异常点、吴庆的阴谋、施工中的未知风险,像一张巨大的网,正悄然向她收紧。
傍晚时分,吴佳怡接到了父亲吴洪天的电话。电话那头,老人的声音依旧虚弱,却带着一丝欣慰:“佳怡,做得好。爸爸知道你这段时间受了很多委屈,但你没有让我失望。”
“爸,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可能是吴庆他们故意设的陷阱。” 吴佳怡犹豫了一下,还是把地质异常点的事情说了出来。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然后传来吴洪天坚定的声音:“我知道了。你放心,爸爸会帮你盯着。记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放弃。隧道是集团的未来,更是你的战场,只有守住它,你才能在吴家立足。”
挂掉电话,吴佳怡走到指挥部的窗前,望着远处渐渐沉入暮色的万寿滩。湖面平静无波,却没人知道,湖底那条即将动工的隧道,正牵动着多少人的命运。她从包里拿出那份原始地质数据,指尖在 “K3+200” 这个坐标上反复摩挲 —— 这里,将是她与吴庆一派的下一个战场。
而在集团总部的办公室里,吴庆正对着电话那头的赵伟冷笑:“让他们得意几天。等施工队挖到那个溶洞,我看吴佳怡还怎么收场。到时候,不仅隧道项目要停,我还要让她把之前花的钱都吐出来!”
“明白,吴总。” 赵伟的声音带着谄媚的笑意,“我已经跟地质勘察院打过招呼,第三方勘测那边会‘顺利’出一份正常报告。等施工出了问题,所有责任都能推到吴佳怡身上。”
挂掉电话,吴庆走到落地窗前,看着远处的万寿滩,眼中闪过一丝贪婪的光芒。他等待这一天已经太久了,只要吴佳怡倒台,集团的控制权就会落入他的手中。
深夜的指挥部里,吴佳怡依旧在对着电脑屏幕分析数据。沈工刚刚发来消息,第三方勘测团队已经秘密进入万寿滩,预计三天后就能出结果。她知道,接下来的三天,将是决定隧道命运的关键时期。如果第三方勘测证实存在溶洞,她必须在施工队挖到该区域前拿出解决方案;如果吴庆一派趁机发难,她必须做好应对舆论与董事会压力的准备。
窗外的月光透过玻璃洒在办公桌上,照亮了那份摊开的隧道蓝图。吴佳怡伸出手,轻轻抚摸着图纸上的线条,仿佛在触摸一条即将苏醒的巨龙。她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愈发坚定 —— 无论前方有多少荆棘,她都要带着这份蓝图,带着团队的希望,闯过这场危机,让万寿滩隧道真正成为集团的生命线。下一章,一场围绕地质异常点的生死较量,即将在湖底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