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九点半,曹氏集团总部三楼的“创新会议室”已被精心布置过。长条会议桌被擦拭得一尘不染,两侧整齐摆放着蓝色文件夹——里面是吴佳怡团队熬夜整理的《东湖生态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可行性研究报告》核心摘要;主位后方的投影幕布调试至最佳亮度,旁边立着一块移动白板,上面贴着东湖区域的等高线地图和生态现状照片;角落的咖啡机飘出浓郁香气,却丝毫没有冲淡空气中的紧张感。
吴佳怡站在会议室门口,最后一次整理着米白色西装的袖口。她的核心团队成员——技术骨干周磊、景观设计师陈曦、生态顾问李教授,正围在桌旁低声核对数据,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一丝忐忑。十分钟后,集团技术派核心决策者曹天明将抵达这里,对东湖项目进行最终评估。这不仅是方案的“终审”,更是决定项目能否进入董事会议程的关键。
“吴总,所有数据都再核对过了,生态循环模型的误差率控制在3%以内,成本测算也预留了15%的浮动空间。”周磊递来一份检测报告,声音里带着一丝紧张,“就是曹总以严谨挑剔闻名,上次有个团队因为一个数据偏差0.5%,直接被他否了方案。”
吴佳怡接过报告,快速扫过关键数据,嘴角露出一抹从容的笑容:“数据没问题,但我们要展示的不只是精准,更是方案的‘生命力’。东湖不是冷冰冰的工程,是能呼吸的城市绿肺,这点一定要让曹总看到。”
话音刚落,会议室门被推开。曹天明身着深灰色西装,带着两名技术助理走进来。他身材挺拔,鼻梁上架着一副银框眼镜,目光扫过会议室时,带着一种审视的锐利。看到吴佳怡团队时,他只是微微点头,没有多余寒暄,径直走向主位:“开始吧,我只有一个小时,重点说技术落地性和经济效益。”
吴佳怡走到投影幕前,按下遥控器。屏幕上首先跳出东湖的卫星对比图——左侧是十年前碧波荡漾的湖面,右侧是如今被围湖造田、污水直排污染的现状,灰暗的水体与周边杂乱的棚户区形成刺眼对比。“曹总,各位,东湖总面积12.8平方公里,曾是本市最大的淡水湖。但近十年,因无序开发,水域面积缩减37%,水质降至劣V类,周边居民的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比市区高21%。我们的方案,不只是‘治理’,更是‘重生’。”
她切换到方案框架图,激光笔在“生态修复-功能融合-可持续运营”三个核心板块上依次停留:“第一步,生态修复。我们采用‘沉水植物群落构建+底泥原位修复’技术,三个月内让水质提升至IV类,一年内达到III类;同时退田还湖1.2万亩,重建芦苇湿地,预计可净化周边80%的生活污水,每年减少cod排放560吨。”
曹天明端起茶杯,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没有说话,但眼神里的审视少了几分,多了一丝专注。他身旁的技术助理快速记录着,时不时抬头看向屏幕上的技术参数。
“第二步,功能融合。”吴佳怡调出3d效果图,画面中灰暗的湖体逐渐变得清澈,岸边崛起一片错落有致的景观带,“我们规划了‘一环三岛’——环湖生态步道串联起湿地观鸟区、亲子乐园、文化广场;三座人工岛分别承担生态监测、科普教育、低碳办公功能。特别设计了‘水下森林’景观,选用苦草、狐尾藻等本土植物,既净化水质,又能成为市民打卡的自然地标。”
“等等。”曹天明突然开口,语气带着质疑,“人工岛的建设成本不低,而且东湖底的淤泥层厚度达2.3米,如何解决地基沉降问题?还有,生态步道的维护费用,每年至少需要800万,这笔钱从哪里来?”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周磊和陈曦下意识地看向吴佳怡。吴佳怡却丝毫没有慌乱,切换到工程技术页面:“曹总您提的问题,正是我们方案的核心亮点。人工岛采用‘淤泥固化+预制沉箱’技术,先将底部淤泥固化成承载层,再吊装预制沉箱,成本比传统填海造岛低28%,沉降量可控制在5厘米以内;至于维护费用,我们设计了‘生态+文旅’的运营模式——人工岛的低碳办公区对外出租,亲子乐园收取低价门票,每年预计能产生1200万收益,不仅能覆盖维护成本,还能反哺生态修复。”
她调出成本收益模型,动态图表清晰展示出项目十年周期的资金流向:“前期总投资18亿,其中政府专项债占40%,社会资本占30%,集团自筹30%;从第五年开始实现盈利,第十年净利润预计达2.3亿,同时带动周边土地升值,保守估计能为集团带来15亿的土地收益。”
曹天明的身体微微前倾,拿起桌上的文件夹,翻到生态循环部分,手指停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章节:“这里提到要引入东方白鹳等珍稀鸟类,你们如何保证它们能在东湖定居?万一生态链构建失败,前期投入不就白费了?”
“这正是李教授的研究领域。”吴佳怡看向身旁的生态顾问。李教授推了推眼镜,起身走到白板前:“我们团队对东湖周边的鸟类栖息地做了三年调研,东方白鹳的迁徙路线恰好经过这里。方案中规划了500亩的芦苇湿地,种植芡实、菱角等水生植物,既能为鸟类提供食物,又能吸引鱼虾栖息,形成完整的生态链。我们还与省林业厅合作,在湿地周边设置红外监测点,派专人进行生态管护,成功率可达85%以上。”
李教授调出红外相机拍摄的鸟类照片,画面中几只白鹭在浅滩觅食,背景是成片的芦苇:“这是我们上个月在东湖周边拍摄的,生态基础还在,只要稍加修复,就能恢复往日的生机。”
曹天明看着照片,又看了看屏幕上的3d效果图——清澈的湖水中,鱼儿游动,水鸟掠过水面,市民在步道上散步,孩子们在亲子乐园里欢笑,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活气息。他紧绷的嘴角渐渐放松,眼神里的锐利被惊叹取代。当吴佳怡展示到“城市绿肺”全景动态效果时,他忍不住低声赞叹:“太美了,太全面了!我原本以为只是个普通的环保工程,没想到你们考虑得这么深远。”
这句话像一颗定心丸,让吴佳怡团队瞬间松了口气。周磊悄悄和陈曦交换了一个兴奋的眼神,李教授的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接下来的二十分钟,曹天明的提问变得更加细致,从施工周期的把控到应急方案的制定,每一个问题都直击要害。但吴佳怡团队早已做好准备,无论是周磊对施工流程的详细拆解,还是陈曦对景观设计的美学阐述,都回答得精准专业,甚至还能结合实际案例,提出更优的解决方案。
当最后一页“项目实施时间表”出现在屏幕上时,曹天明终于合上文件夹,站起身,主动向吴佳怡伸出手:“吴总,你们的方案超出了我的预期。从生态修复到可持续运营,从技术落地到人文关怀,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得非常周全。我可以明确表态,下周一的董事会上,我会全力支持东湖项目。”
吴佳怡握住他的手,感受着掌心传来的力量,内心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振奋:“谢谢曹总!有您的支持,我们一定能把东湖项目做成集团的标杆工程。”
会议结束后,曹天明没有立刻离开,而是邀请吴佳怡到走廊的休息区谈话。他看着窗外的车水马龙,语气突然变得严肃:“佳怡,方案确实无可挑剔,但我有个问题想问问你——东湖这块地,位置好,潜力大,为什么这么多年一直闲置?你有没有想过,水面下可能隐藏着什么阻力?”
吴佳怡的心猛地一沉。她不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只是方案展示时,她刻意回避了这部分敏感内容。曹天明的话,像一盆冷水,浇灭了她刚刚燃起的喜悦:“曹总,您的意思是……”
“东湖周边有几个老旧工厂,背后是市里的老牌国企,他们的排污管道一直接入东湖,要是我们搞治理,就意味着他们要投入巨资改造排污系统,这部分人不会轻易同意。”曹天明的声音压得很低,“还有,之前有开发商想拿这块地搞房地产,被政府否决了,但他们在市里的关系很深,说不定会借着这次项目搅局。”
吴佳怡的手指微微收紧,她意识到,曹天明的支持虽然为项目打开了一扇门,但门后等待她的,可能是更复杂的权力博弈和利益冲突。“曹总,谢谢您提醒。这些阻力,我们会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光有准备还不够。”曹天明转过身,眼神里带着一丝担忧,“你太专注于方案本身,却忽略了‘人’的因素。在集团内部,支持你的人不少,但反对你的也大有人在,他们很可能会联合外部势力,从成本、技术等方面找借口,阻挠项目推进。”
他拍了拍吴佳怡的肩膀:“下周一的董事会,不只是方案的展示会,更是一场权力的较量。你要做好准备,不仅要证明方案的可行性,还要让董事们看到,你有能力应对那些水面下的阻力。”
看着曹天明离去的背影,吴佳怡站在走廊里,心里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方案的成功展示让她离目标更近了一步,但曹天明的提醒也让她清醒地认识到,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那些隐藏在暗处的既得利益集团,那些集团内部的反对势力,都将成为她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回到办公室,吴佳怡立刻召集核心团队开会。她将曹天明提到的阻力一一告知大家,语气严肃:“从今天开始,我们分成两个小组——技术组继续完善方案细节,尤其是应对突发情况的预案;公关组立刻调研东湖周边国企和开发商的背景,收集他们的利益诉求,提前制定沟通策略。”
“吴总,那些国企的背景很深,我们直接调研,会不会引起他们的警惕?”陈曦担忧地问。
“我们可以通过第三方机构,以‘生态调研’的名义接触他们,先了解情况,再制定应对方案。”吴佳怡的眼神坚定,“东湖项目不仅是集团的战略布局,更是关系到市民生活的民生工程,我们不能因为有阻力就退缩。”
团队成员们纷纷点头,原本因方案成功而放松的气氛,再次变得紧张起来。周磊拿起桌上的工程图纸,开始研究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陈曦打开电脑,搜索着东湖周边国企的相关信息;李教授则拨通了省林业厅的电话,希望能争取到更多官方支持。
傍晚时分,吴佳怡接到了父亲吴振邦的电话。“佳怡,曹天明已经跟我沟通过了,对你的方案评价很高。”父亲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欣慰,“但他也提到了外部阻力的问题,你要多注意,必要的时候,我会动用一些老关系帮你周旋。”
“谢谢爸。”吴佳怡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我会小心处理,不会让您失望。”
挂掉电话,吴佳怡走到落地窗前,看着窗外渐渐亮起的路灯。她知道,下周一的董事会,将是她面临的最大考验。方案的魅力已经打动了曹天明,但要让所有董事都认可,还要跨越利益和权力的鸿沟。那些水面下的阻力,究竟会以怎样的方式爆发?她又该如何应对?
就在这时,手机突然收到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东湖项目动了太多人的奶酪,识时务者为俊杰。”没有署名,没有更多内容,却像一根刺,扎在吴佳怡的心上。她知道,这是来自暗处的警告,也是一场无声的宣战。
吴佳怡删掉短信,握紧了拳头。她不会退缩,东湖的碧波,市民的期待,团队的努力,都不允许她退缩。无论前方有多少阻力,她都要带着方案的魅力,在董事会上,赢得最终的胜利。而那些隐藏在水面下的暗流,终将在阳光下,露出它们的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