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云飞舟缓缓降落在云雾山白玉广场之上。甫一落地,众人便觉周身一轻,空气中弥漫着精纯而温和的水、木属性灵气,呼吸之间,令人心旷神怡,仿佛每个毛孔都舒张开来。
广场以巨大的暖玉铺就,光可鉴人,边缘云气缭绕,仿佛置身云端。远处,七座主峰在缥缈的云雾中若隐若现,如同仙境琼楼。时有清越的鹤唳与悠扬的琴箫之声自云深不知处传来,更添几分空灵意境。
“文敏长老,奕辰子道友,诸位真武宫道友,一路辛苦了。”云素心迎上前来,声音依旧空灵婉约,如同山间清泉。她今日换了一身月白底绣着淡蓝云纹的流仙裙,更衬得气质出尘,宛如云中仙子。
她身后几名云渺阁弟子,无论男女,皆身着类似风格的服饰,举止优雅,气息平和,眼神清澈中带着一丝好奇与审视,尤其是落在江奕辰身上的目光最多。
“有劳云师侄相迎。”文敏长老含笑回礼。
双方见礼寒暄后,云素心便亲自引着众人向山内行去。穿过白玉广场,步入一条蜿蜒向上的石阶。石阶两旁,古木参天,奇花异草遍地,许多都是外界难得一见的灵植,被精心培育在特定的区域,散发着浓郁的生机与药香。
更令人称奇的是,沿途所见到的阵法。并非真武宫那种注重防御与攻伐的煌煌大阵,而是更加精巧、与自然环境完美融合的灵阵。
有的阵法引动山间雾气,化作朦胧的纱幔,遮蔽路径,神识探入其中,如泥牛入海。
有的阵法汇聚月光星辉,在夜晚能为特定药圃提供纯净的滋养。
更有阵法将潺潺溪流之声、风吹竹林之音巧妙放大、组合,形成天然的音律场域,行走其间,不自觉便心静神宁,对修炼音律功法的云渺阁弟子大有裨益。
“此乃‘小周天云雾阵’,兼具迷幻、聚灵、宁神之效,是我阁弟子平日修炼、悟道的场所之一。”云素心见江奕辰目光落在路旁一片不断变换景象的云雾区域,便轻声解释道。
江奕辰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云渺阁在阵法上的造诣,确实独树一帜,已臻至“道法自然”的化境,与真武宫的风格截然不同。这种与环境融为一体的阵法,往往更加难以察觉和破解。
沿途也遇到不少云渺阁弟子。有的于凉亭中抚琴,琴音袅袅,引动周围灵气随之荡漾;有的在溪边对着药草吹奏玉箫,音律似乎能与草木沟通,促进其生长;更有甚者,三五成群,以特定的步伐、手势,引动云雾演化种种异象,似乎在演练某种合击阵法。
他们见到云素心带领的真武宫众人,大多会停下手中之事,微笑颔首,礼仪周到,但那份骨子里透出的清高与疏离,却也显而易见。
“贵阁道法自然,别具一格,令人叹为观止。”文敏长老由衷赞道。
云素心谦逊一笑:“文长老过誉了。贵宗武道通神,威震大夏,方是我等楷模。”她说话间,目光不经意地再次扫过江奕辰,似乎想从他脸上看出些什么。
然而江奕辰始终面色平静,只是饶有兴致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将云渺阁的布局、阵法节点、弟子修炼方式等细节一一记在心中。他强大的神识能隐约感觉到,在这片祥和宁静的云雾之下,隐藏着何等磅礴的能量与森严的戒备。
行至半山腰一处开阔的平台,平台上已然修建好了数座精致的客舍,周围灵花环绕,雾气氤氲,环境清幽。
“此处‘迎客坪’便是诸位道友下榻之所。”云素心停下脚步,“百草仙会将于三日后正式于主峰‘百草殿’举行。期间,诸位可在此休息,也可随意游览外峰景致,只是部分禁地设有阵法,还请勿要擅闯。”
她顿了顿,看向江奕辰,语气多了几分郑重:“奕辰子道友,素心稍后还需接待梵音阁的客人,便先行告退了。道友若有何需求,可随时吩咐此间执事弟子。期待三日后,能与道友深入交流医道丹术。”
江奕辰拱手还礼:“云道友客气,届时必当讨教。”
云素心微微一笑,再次向文敏长老等人致意后,便带着随行弟子,身影袅袅娜娜地融入云雾之中,消失不见。
真武宫几人各自分配了客舍。
江奕辰走入属于自己的那一间。屋内陈设简洁雅致,窗棂之外便是翻涌的云海与远处若隐若现的仙山楼阁,宛如画境。
他立于窗前,望着这陌生的、充满仙家气象的环境,感受着与真武宫截然不同的道韵氛围,心中一片宁静,却又隐隐有种预感。
这云渺阁,绝非表面看上去那般与世无争。
三日后的百草仙会,恐怕不会只是一场风平浪静的论道交流。
他轻轻摩挲着怀中那枚师尊交给他的温润玉简。
云芷长老……不知会是怎样一位人物?
这云渺仙踪之下,又隐藏着怎样的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