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火汉末魂

卑微的吃草

首页 >> 赤火汉末魂 >> 赤火汉末魂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 名门艳旅 抗日之铁血使命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大宋泼皮 衣冠不南渡 我在大唐有块田 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 吕布的人生模拟器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赤火汉末魂 卑微的吃草 - 赤火汉末魂全文阅读 - 赤火汉末魂txt下载 - 赤火汉末魂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49章 工坊的算盘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成都,蜀汉官营织锦工坊。

空气里弥漫着丝线的甜腥与染料微刺的气味。千百架织机哐当作响,工匠们埋首其间,如同工蚁般忙碌。

这里出产的蜀锦,不仅是贡品,更是蜀汉军费的重要来源。近日,军师诸葛亮为整肃军工、严查懈怠,特推行“物勒工名”之制——凡织造军用品,工匠须在锦帛边缘织入自家名号或特定标记,以示负责。

工坊大使在织机间巡视,高声宣达军师严令,目光如鹰隼般扫过每一个低垂的头颅。匠人们噤若寒蝉,只觉颈上又多了一道无形的枷锁。

然而,枷锁之下,亦有智慧的锋芒。

夜深,工棚角落。老匠人张驼背与几个相熟的工匠围着一盏豆大的油灯。张驼背指尖蘸水,在粗糙的木板上画着一个奇特的符号——那是一只简化的、唯有他们自己能看懂的“织梭”图样,旁附几个代表日期的刻痕。

“军师要咱们留名,是怕咱们懈怠。”张驼背压低声音,眼中却闪着光,“那咱们就给他‘留’得更明白些!从今往后,凡经我等之手的锦缎,除了规定的名号,在这‘蜀’字锦边的暗纹里,都给我织上这标记,记下完工的旬日!”

一个年轻工匠不解:“张叔,这是为何?岂非自缚手脚?”

张驼背冷笑一声:“手脚早已被缚!但有了这标记,哪天锦子出了纰漏,官府要追查,咱们就能说得清!是哪个批次的丝线出了岔子?是哪个旬日赶工太急?咱们心里,得有本自己的账!”

很快,这套暗中的标记系统在部分胆大心细的工匠中悄然传开。他们依旧沉默劳作,却在每一匹交付的锦缎里,织入了无声的证词。

时机终于到来。一批紧急军需的锦旗被前线退回,言其质地疏脆,易撕裂。工坊大使震怒,当即锁拿了一批当日当值的工匠,欲以渎职问罪。

眼看大棒就要落下,张驼背却带着几名工匠,捧着几匹同样标记的锦缎,求见大使。

“大人明鉴!”张驼背不再如往日般卑躬屈膝,而是指着锦缎边缘那隐秘的“织梭”标记与日期,“此批锦缎,皆出自我等之手,标记日期为上月丙旬。大人可查,彼时坊内派发的生丝,乃是城南赵记商号所供,其丝脆而易断,我等早已上报管事,却无人理会!”

另一工匠接口,语气不卑不亢:“且那几日,上官催逼甚急,日夜赶工,灯火昏暗,查验难免不周。非是我等手艺不精,实是原料粗劣,加之催逼过甚所致啊!”

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将矛头悄然引向了提供劣质原料的关联商贾(往往是权贵白手套)和只知媚上、不顾实际的管理小吏。

工坊大使看着那清晰的标记,听着这有条不紊的辩白,一时语塞。他欲治工匠之罪,但工匠们拿出的“证据”却直指原料采购和管理流程的弊端。

若强行压下,恐这些工匠不服,将事情闹大,牵扯出更多龌龊,自己也难脱干系。

最终,此事以惩处赵记商号、申饬相关管事、对涉案工匠略施薄惩而告终。

成果于此悄然落地。工匠们首次意识到,那原本用于监控他们的“物勒工名”制度,竟可被反向利用,成为追索责任、廓清是非的凭据。

他们成功地将单一的“工匠失职”问题,扭转为涉及原料质量、管理压力、劳动条件的系统性质询。

自此,工坊之内,风气微变。官吏再欲催逼或推诿时,不得不更多掂量这些沉默工匠手中那本“暗账”。工匠们虽未直接掌权,却间接获得了对自身劳动环境和生产流程的部分评议权与话语权。

那穿梭往来的织机上,丝线依旧,却仿佛多了一根看不见的、由劳动者自己牵动的线。釜底抽薪,非一日之功,但这工坊的算盘,已然由一双双布满老茧的手,开始自主地拨动起算珠。

蜀汉,梓潼郡,一个偏僻山村。

在村尾那间废弃的祠堂里,却透出一点微弱而坚定的灯火。几十个村民——有满脸皱纹的老农,有眼神怯生生的妇人,还有半大的小子和姑娘——挤在简陋的条凳上,借着几盏油灯的光,聚精会神地看着前方一块用灶灰涂黑的木板。

站在木板前的,是村里原先唯一的识字人,老童生周夫子。不过如今,他教的已不仅仅是《千字文》和《百家姓》了。

“军师诸葛孔明,颁布《蜀科》,旨在明法度,安黎庶。”周夫子指着木板上用白色石子写下的几个大字,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今日,我等便来学学这《蜀科》中,‘田宅’与‘赋役’二篇。”

这并非官府的强制要求,而是利用了诸葛亮重视教化、鼓励民间设学以“淳风化俗”的政策。栖霞坳的“夜学”,明面上的名目正是“学习军师颁布的《蜀科》与朝廷推广之《农桑辑要》”,任谁也挑不出错处。

然而,教材的内核,却早已被悄然置换。周夫子手中那本看似普通的册子,实则是赤火公社人员结合蜀汉实际精心编写的启蒙读物。

它将《蜀科》中关于田租上限、徭役天数的枯燥条文,与实用的算数、田亩丈量方法、甚至初步的“工分”核算概念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看这条,‘凡租佃,主家取租,不得超过五成。’”周夫子念着条文,随即转向算学,“我们来算算,李大壮家去年收成十石,交给钱老爷六石,这超出了几成?超出的部分,折合铜钱几何?若按《蜀科》,他家本应留下多少口粮?”

村民们,尤其是那些终年劳作却食不果腹的佃农,眼睛瞬间瞪大了。他们笨拙地摆弄着算筹,或在沙盘上划拉着,当计算出那触目惊心的数字时,一阵压抑的骚动在人群中蔓延。

法律条文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官样文章,变成了可以计算、可以衡量自身处境的一把尺子。

“再看官府告示,”周夫子又换上一份抄录的布告,“这上面说,今春征发民夫修水渠,每日给米一升。我们再来算算,一个壮劳力,干一天重活,吃多少能饱?这一升米,够吗?若不够,我们依据《蜀科》中‘恤民力’的精神,该如何向上陈情?”

他还教他们如何记录自家出工的时日,如何核对派发的工具物料,如何看懂田契和租约里隐藏的陷阱。

学生们学会的,不仅仅是认识“天地玄黄”,更是如何计算地租是否盘剥过甚,如何记录工时分派是否公允,如何解读官府的文书告示背后真正的意图。

成果在这悄无声息的夜晚沉淀、累积。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这些在织机前耗尽眼力的妇人,这些懵懂的青年,他们的头脑正在被悄然开启。

他们开始用一种新的、带着审视意味的眼光,去看待曾经视为天经地义的秩序。

在这合法的外衣之下,一场关于权利意识、组织能力和阶级启蒙的细雨,正无声地滋润着这片干涸的土地。

夜学,如同一点星火。而在蜀汉的无数个村落里,类似的星火正在相继点燃。

它们尚未燎原,却已系统性地培养出了一批批具备初步觉悟和斗争技能的新生力量。

这些沉默的学生,将成为未来更深层次斗争中,最坚实也最难以撼动的根基。

他们识得的字,算得的数,看得懂的律法,终将汇聚成改变自身命运的巨大力量。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武道凌天 我一个神豪,当渣男很合理吧 虚空塔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我不是戏神 我接受联姻离开后,言总哭红眼 天灾第十年跟我去种田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庶得容易 绍宋 明尊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庶子夺唐 重回中学:成为学霸之路 重生宝可梦,从独角虫开始 蛊真人 道士不好惹 重逢,凌先生的偏爱 快穿之病娇男二黑化了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黄埔忠魂:从淞沪到缅北 抗日之铁血使命 北宋大丈夫 都穿越了,带超级军火库不过分吧 谍云重重 让你管封地,没让你治下人均暴富 民国之谍影风云 悟性逆天,我在大秦布道长生 军工科技 寒门崛起 抗战之烽火燃血 修仙归来在校园 抗日悍将 我在大唐位极人臣 穿越后周:从校长到圣宗 大秦:自曝穿越,主打一个坦诚 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 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 
最近更新大梁好声音 大明工业导师 双穿门,带着咱妈去历史做外交! 穿越之乱世明君 我都还没开始,你们好感度就爆了 铸运天秦 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 穿越三国,系统却让我当反贼 在大唐苟活 穿越明末争霸大海 三国之从成曹穆开始 五姐扶我青云志,我送她们诰命身 软饭硬吃?女帝夫君是苟王 明末改革 穿越穆顺,三国第一肉盾 成长之红颜助我 红楼:聚宝盆助我纳群芳 隋唐:家兄程咬金 玄黄问道 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 
赤火汉末魂 卑微的吃草 - 赤火汉末魂txt下载 - 赤火汉末魂最新章节 - 赤火汉末魂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