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那顿,彭世凛本来想请大家到“明记粥铺”吃艇仔粥的。但大部分人都提出想吃方便面,彭世凛就给他们各人发了一包方便面,让他们先回家。
“大家回家后,就按照我教你们的方法来泡方便面就行了。明天早上8点钟请大家准时到院子里集合,下午就活动就开始。”
剩下的婷婷,婷婷的小堂哥李梓明与他的女朋友沙娟,彭世凛请他们去吃艇仔粥,油炸鬼。
…………
因为交通不便,省报社当天印出的报纸要次日中午才能到达开恩市。
当李建国的秘书接过值班室人员送来昨天的省报社的报纸,他习惯性先看版头新闻………
这!?秘书猛地停住脚步,他的眼睛直勾勾地、一眨不眨地盯着登在头版的乳南县干笋图片,还有上面的广告词:乳南县干笋,肉质鲜嫩、笋香浓郁,炖炒皆宜。
还要办一场干笋试吃推广乳南县干笋的活动!?天呀!看着日期,竟然是今天举行。
秘书又惊又喜,忍不住咂着嘴念叨:这都是乳南县里哪个人想出用广告加试吃这个办法来推广干笋?人才!
秘书拿着昨天的报纸火急火燎地往李主任办公室跑,脚步都带风。一路上有人向他打招呼,他也是象征似点点头。
大家见李主任的秘书拿着份报纸,就火急火燎地往主任办公室方向走去,都忍不住交头接耳在猜测着出了什么事,让秘书如此慌张又急切的。
秘书一推门李主任的办公室门,出声说话,话里都透着雀跃:
“李主任!您快来看省报!乳南县的干笋居然登广告了,还用试吃活动来推广干笋呢!今天就办活动,这法子太绝了,真是个人才!”
秘书边说边把报纸的头版递给李主任看。
李主任放下手中笔,拿起报纸看了起来。
当看到报纸上的广告,他大概已知道这主意是谁想出来的。
彭世凛这小子,为了能卖出乳南县的产品,他也够拼命了。
卖广告在这个年代还是挺新鲜,再加上试吃,让来参加活动的群众尝到了干笋的真滋味。肉质嫩得能咬出汁,笋香直往心里钻。
品尝过干笋的百姓,知道干笋是好东西,就自然会去宣传。而百姓们都说好吃的东西,那才是真的好东西!名气也就打出去了。彭世凛这脑子,转得比谁都快。
他指着广告笑骂:“这小子,净搞些新鲜名堂!不过……倒是把我们没想到的路给走通了。而且还敢在省城搞试吃,那可是有250万人口。
若是活动办成功的话,省城的百姓都知道乳南县干笋好吃,就会要求省城的供销社进货。
哈哈,再加省城餐厅要货,这波销量,又把乳南县的经济又拉上一个新台阶。下半年主角就乳南县。”
李建国停止说话,他用五个手指头在办公桌面轻敲着几下,像是想着什么开心的事,嘴角忍不住往上翘,嘴里喃喃自语:
“这个小子,真的没有想到他的脑子这么活,干事这么努力拼搏。唉!当初真该把他留在自己身边。”
这时,秘书跟李主任说:“李主任,这两天我听传闻,开恩市针织厂积压15万的货,被乳南县供销社一名采购员帮着卖出了五千件男女汗衫。
虽说厂里积压的货有十五万件,这五千件的确不算多,但听说针织厂厂长才拜托人家两三天,这位采购员就找到了买家,能有这销量已经很不容易了。
不过又听说这位采购员也住在针织厂,算是帮自家人忙哩。”
秘书停了停:“李主任,你说把乳南县经济搞上去,又创外汇的人是不是就住在针织厂那位小子。”
李主任:“你先出去忙吧,我来打电话。”
秘书离开了。
李建国马上给工业局局长温建国打电话。
“喂,老温,是我。”
“知道是你了,李建国。”
李建国:“我想问你,前两天针织厂被乳南县供销社采购员帮忙卖出5千件男女汗衫,是有这回事吗?”
温建国:“是真事儿。那十五万件积压货,国家统销不了那么多产品,而你们供销社采购部又不给力。
老李,你这知道吗?这积压的货把我和针织厂厂长都愁坏了。
而那小子,就是你当初推荐去乳南县供销社的那个!他答应了针织厂肖厂长,说会想办法尽量把积压货销出去。不知道为什么,有了他这句话,我心里就跟吃了定心丸似的。”
李建国骂道:“你们这些当官,合起伙来欺负一个小孩子?他不仅要销售乳南县的产品,现在还兼顾开恩市的工业产品,你们的人干什么去?”
李建国为彭世凛心疼。
温建国:“喂,你们市供销社也有一半责任。你们的采购部本就该帮企业工厂销货,结果你们没动静,反倒肖厂长去求乳南县供销社的采购员的人扛起来,这责任可赖不掉!”
李建国:“我们供销社也努力帮你们推销产品。”
温建国:“那把产品推销出去了吗?国家统销配额就那么点,肖厂长找你们市社跑了三趟,你们采购部都说‘等统筹’,这才求到彭小子头上!”
李建国:“再怎么样,你们都不能把主意打到他身上,他是乳南县供销社采购员。你看到昨天的省报纸了吗?彭世凛为了乳南干笋打开销路,又跑到省城登广告,办试吃活动。现在又添上为你们销汗衫,真把他累垮了,你们谁担责?”
电话那头传来温建国笑声:“老李,看得出来你很心疼这小子!他是你女儿的同学………老李,你女儿喜欢这小子,你也喜欢这小子,所以心疼他啦!这小子是不是你老李心中未来女婿的人选?”
李建国:“去,去!净扯些没用的事情。我家婷婷还小,谈这些事未免太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