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的清晨,杭州总院的庭院里还留着除夕的喜庆,红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晃动,地上散落着烟花的碎屑,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桂香和药膳香。软桃和萧璟渊坐在母亲的旧灶台前,萧念桃趴在软桃身边,手里拿着一本《江南药膳集》终极版,正认真地看着里面的插图。
软桃轻轻抚摸着旧灶台的砖石,上面还留着当年母亲煮药膳的痕迹,指尖拂过,仿佛能感受到母亲的温度。她轻声说:“娘,您看,我们做到了。从您的旧馆,到杭州总院;从您的一本食谱,到现在的 15 家分店、10 万册《江南药膳集》;从我一个人的初心,到现在一群人的传承,您的手艺没有丢,您的心意没有散,江南药膳的温暖,已经传到了江南、京城、北方,甚至西域,温暖了无数人。”
萧璟渊握住软桃的手,指尖带着温热的触感,轻声说:“软桃,这不是你一个人的功劳。是你对初心的坚守,对药膳的热爱,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 —— 张阿婆的陪伴,学员们的刻苦,分店掌柜的用心,西域朋友的支持,还有念桃这个小传承人,是大家一起,才让江南药膳有了今天的圆满。”
念桃抬起头,举着《江南药膳集》,指着里面母亲的旧照片,奶声奶气地说:“娘,外婆真厉害,能做出这么多好吃的药膳。我以后也要像外婆和娘一样,做最好的药膳,教更多人做药膳,还要把药膳传到更远的地方,让全世界的人都能吃到!”
软桃看着儿子认真的样子,眼眶有点红,笑着说:“好,娘相信你,以后娘会陪着你,教你辨食材、煮药膳,教你什么是‘用心做膳,真诚待人’,让你成为江南药膳的优秀传承人。”
这时,庭院里传来了脚步声,张阿婆、周虎、林阿妹、阿依木和学员们都来了,手里拿着刚煮好的药膳 —— 张阿婆的小米红枣粥、周虎的蟹黄春笋羹、阿依木的葡萄羹,还有学员们做的桂花酥,大家围坐在旧灶台旁,笑着说:“软桃姑娘,萧王爷,我们来给你们拜年啦!还带了刚做的药膳,大家一起尝尝。”
软桃和萧璟渊站起来,笑着迎接大家。阿依木拿出一张西域的地图,笑着说:“苏姑娘,萧王爷,这是我们西域的地图,上面标了我们计划开设的‘江南药膳馆’的位置,以后我们要在西域开更多分店,让更多西域人吃到江南药膳。”
周虎也笑着说:“扬州分店明年计划开设‘旧馆体验区’,还原当年软桃姑娘母亲的旧馆场景,让客人不仅能吃药膳,还能感受江南药膳的历史和初心。”
林阿妹则说:“洛阳分店明年要加大公益课的力度,不仅在乡村开课,还要在城里的学校开设‘药膳启蒙课’,让更多孩子从小接触药膳,喜欢药膳。”
软桃听着大家的计划,心里满是期待。她知道,江南药膳的传承,不会止步于此。未来,会有更多的分店开起来,更多的《江南药膳集》传出去,更多的公益课办起来,更多的传承人成长起来,江南的温暖与初心,会跨越地域,跨越代际,一直传递下去。
大家围坐在旧灶台旁,分享着药膳,聊着未来的计划,庭院里满是欢声笑语。软桃看着眼前的景象,看着身边的萧璟渊,看着怀里的念桃,看着周围的亲人与传承者,心里满是圆满 —— 这就是她想要的余生,守着母亲的旧灶台,守着江南的药膳,守着身边的爱人与家人,守着这份温暖的传承,一起走过每一个春夏秋冬。
萧璟渊轻轻抱住软桃,在她耳边轻声说:“软桃,余生很长,我们会一直陪着你,陪着念桃,陪着大家,守着这份膳心,守着这份团圆,让江南药膳的温暖,永远延续下去。”
软桃靠在他怀里,看着满院的笑脸,看着母亲的旧灶台,看着手里的《江南药膳集》,轻声回应:“好,余生共守膳心,共传温暖。”
阳光透过庭院的竹架,洒在每个人的身上,暖融融的。旧灶台旁的桃花纹,在阳光下闪着光,像母亲的笑容,也像传承的火种,永远温暖,永远明亮。这就是江南药膳的圆满传承,也是软桃与萧璟渊的幸福余生 —— 以膳为媒,以爱为家,以传承为使命,温暖相伴,直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