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朝后,萧明玉随着引路内侍前往太后宫中,谢云归则伴君身侧。
刚踏入慈宁宫宫门,就瞧见太后身子前倾,眸中闪着泪花呼唤:
“我的儿!快过来让母后瞧瞧!”
还没趋步到跟前,太后便一把将她搂入怀中,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全然不顾帝王之母的威仪。
“你在青州受苦了!那些杀千刀的混账,竟让我儿去那般凶险的地方!还有那些百姓写的信,母后都听说了,我的明玉真的长大了,懂事了……母后这心里,又是心疼,又是高兴!”
萧明玉被太后这汹涌的泪水弄得也有些眼眶发热,她轻轻拍着太后的背安抚:
“母后,儿臣没事,青州挺好的,百姓们也很淳朴……”
“好什么好!”
太后抬起泪眼,又是心疼又是解气地说道,“朝堂上的事哀家都听说了!打得好!那些个倚老卖老的东西,就该狠狠打!我儿立了这么大的功劳,他们还敢嚼舌根!”
她拉着萧明玉的手,上下仔细打量,眼里酝酿着泪花:
“瘦了,也黑了……不过精神头好了许多!好!真好!”
语罢她一连声地吩咐宫人:
“快去!把内务府新进的那几匹云锦,还有东海贡的那斛珍珠,哀家库房里那套红宝石头面……都给长公主送到府上去!再让御膳房好好准备,今晚哀家要和长公主一同用膳!”
许是知道萧明玉在太后那里的地位,宫人们脸上个个都带着笑容,应声而动,气氛热烈又温馨。
萧明玉正盯着这几个忙碌的丫鬟嬷嬷,突然被太后拉着坐在身边的美人榻上。
“快跟哀家说说,你这段时间都做了什么,见了什么。”
太后絮絮叨叨地问着青州的细节,从饮食起居到疫区见闻,事无巨细,手更是紧紧握着她,温热的,柔软的,热切的。
正当母女二人叙话时,殿外太监通传:
“皇后娘娘驾到——太子殿下驾到——雅贵妃娘娘到——”
声音刚落,便见皇后携着太子,与一位身着玫红色宫装、珠翠环绕的丽人一同走了进来。
皇后瞧着不像是年约三十的模样,容貌端庄秀丽,眉宇间自有母仪天下的雍容气度,笑意温和:
“臣妾给母后请安。”
她身后跟着的小太子,约莫七八岁年纪,穿着杏黄色的太子常服,小脸板正,努力做出沉稳的模样,但那双乌溜溜的大眼睛里,还是透出属于孩童的好奇与灵动,他也像模像样地跟着行礼:
“孙儿给皇祖母请安。”
“快起来,快起来。”
太后见到孙儿,脸上笑容更盛,招手道,“快过来,让你皇姑姑好好瞧瞧。你皇姑母太长时间不来宫里,你又日日去进学,向来一年多没见了吧。从前你皇姑母还驮着你玩呢!”
太子萧煜走到萧明玉面前,一本正经地拱手:
“煜儿恭喜皇姑姑凯旋,复封长公主。”
他顿了顿,似乎背书般补充道,“父皇说,皇姑姑在青州为民除害,修筑堤坝,是万民之福,亦是吾辈楷模。”
其实太子说这话的时候,声音怕得颤抖。他自幼便对这个皇姑母又爱又恨,皇姑母特别宠爱他,什么好东西他要一份她便赏赐三份,背着他在宫里疯玩,发起疯来却也——
他看不懂皇姑母的心。
萧明玉并不知道他心中在想什么,看着这小大人般的侄儿,心中柔软,忍不住伸手轻轻摸了摸他的发顶,笑道:
“煜儿真是长大了,越来越有储君风范了。皇姑姑在青州给你带了些小玩意儿,回头让人给你送去东宫。”
萧煜闻言的眼睛瞬间亮了一下,但很快又努力维持住严肃的表情,只是嘴角忍不住微微翘起,用力点头:
“多谢皇姑姑!”
那强装镇定却又掩不住欢喜的小模样,逗得太后和皇后都笑了起来。
皇后这才笑着看向萧明玉,目光真诚而温暖:
“明玉,此番辛苦你了。你在青州所为,陛下都与本宫说了,做得极好。不仅解了青州之困,更是为皇家挣了脸面,母后与本宫,都为你高兴。”
“皇嫂过誉了,明玉只是做了该做之事。”
萧明玉起身恭敬回礼,面前之人符合她对皇后的一切想象,只觉萧景昭真是好运,有了嫡子不说,还有这样的少年夫妻。
略带娇慵的声音蓦然响起:
“长公主殿下此番确实是立了大功,难怪陛下和太后娘娘如此欢喜。只是听闻青州那边蚊虫肆虐,条件艰苦,殿下金枝玉叶,能受得住那份辛苦,真是令人……刮目相看呢。”
说话的是温素颜,她生得明艳夺目,眉眼间自带一股傲气,此刻虽嘴角带笑,但那笑意并未深入眼底。
萧明玉望向她,心中了然。她父亲是工部侍郎,祖父更是军中颇有威望的老将,家族势力盘根错节,连皇帝都要忌惮三分。
她在这后宫虽无子嗣,却位份尊贵,行事向来有些张扬,听说近来——已经升了贵妃了。
太后脸上的笑容淡了些,瞥了雅妃一眼,并未立刻出声斥责,只是端起茶盏,轻轻拨弄着浮沫,淡淡道:
“哀家的明玉,自然是好的。能吃苦,是美德。”
萧明玉抬眼看过去,神色平静,唇角带着浅淡的弧度:
“雅妃娘娘有心了。青州虽苦,但见到百姓得以安居,孩童重现笑颜,便觉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何况,能为皇兄分忧,是本宫的福分。”
雅妃被这不软不硬的话顶了一下,脸上笑容微僵,随即又嫣然一笑,抚了抚鬓边的赤金凤钗:
“殿下说的是。只是臣妾想着,殿下如今身份更加尊贵,往后这等险事,还是交给臣子们去办才好,万一有个闪失,可如何是好?陛下和太后娘娘,岂不是要心疼坏了?”
殿内的气氛瞬间有些微妙的凝滞。皇后微微蹙眉,正要开口圆场,小太子萧煜却忽然仰起头,看着雅妃,小眉头皱着,一脸认真地说道:
“雅娘娘,话不能这么说。皇姑姑是去救人的!夫子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皇姑姑有能力救青州的百姓,就像父皇有能力治理天下一样,这是应该做的!怎么能因为怕辛苦怕危险就不去呢?”